崇祯帝心中有点无奈,因为周显在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打嗝,而自己的肚子却时不时的咕噜叫着。jiuzuowen从用过早膳之后,他便是接见了这个之后又接见那个,忙的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吃什么东西了。
在对周显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之后,他实在没有气力继续往下说了。赶紧将话题转到今日召见他的主题上道:“周显,杨文若在自己的遗信中对你盛赞有加,提醒朕今后要给予你更多的关注。而且他信中还提议暂时将你从军中调出,外出担任一地的主政官员。朕这次招你前来,是想亲耳听听你的想法,你可愿意如此?”
周显张口正要回答,却又忍不住打了一个嗝。他此刻心中恨死那些点心了,也怪自己,一下子吃了那么多。他偷偷瞄了一下崇祯帝,发现后者脸上隐隐有点变『色』,显然是在强压着自己心中的愤怒。他连忙低下头,拱手道:“为臣一切愿意听从陛下的安排。”而后,用手不断抚按腹部,不让它再发声。
崇祯帝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命吏部下书,任命你为莱州知府并兼任参将一职,负责莱州境内的一切军政事务。”
周显惊愕的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崇祯帝会如此任用。知府为正四品文官,而参将为正三品武官,这样等于将莱州一地的军政完全交给了自己。不要说自己没有处理政事的经验,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军事也不能说是完全是由自己做的。
在军中,自己虽然统领过一营人马,但那也只是管理军务。其他的一切如粮草、军械的供应都是万元吉帮忙提供的。一旦自己接受了这样的任命,接下来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做。他对此的信心实在不大。
崇祯帝看周显眉头微蹙,接着说道:“朕知道你的担忧。你年纪尚幼且经验不足,担心自己做不好。但你要知道,一旦这样的任命传出,必定在朝内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朝臣反对,朕所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你轻。如若你将来做的不好,虽然他们表面不敢说什么,但在背后肯定会说朕无识人之明。”
周显沉默了一会,道:“陛下,此事太过重大,为臣真的担心自己做不好。”
崇祯帝点了点头,道:“朕也有此担心。但杨文若说只要给你一年时间,你就会帮朕重整莱州军务。朕从来没有对他有过任何怀疑,这次亦是如此。朕知道他一直把你当成他最得意的弟子看,朕觉得你也应该像朕一样相信他的眼光。”
周显不知道莱州那边是什么情况,但从崇祯帝的话语来看,那里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暗想杨嗣昌在去世之前如此提议,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他沉默了片刻,最终拱手道:“陛下,臣愿意领命。但有些事情却不得不提前说。”
“你说。”
“陛下,我从外地调入莱州,没有自己的亲信,根本无法行事。因而请求陛下让我从自己原先的营兵中挑出一部分士卒,随我一直前往莱州。”
“这个朕准了。卢象升目前还在京师,你去找他,至于要调多少,由你们自行商议决定。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吗?”
“臣还想问,在臣到任之后,是否可以对所有当地官员进行一切任免处理?”
崇祯帝疑『惑』的问道:“你为什么会问起这个?”
“陛下,但凡做事,只有下面的人愿意听从下面的命令,才能收到对应的效果。如果我不能对他们做出惩罚,他们中的一些便会肆无忌惮的阳奉阴违。到时候恐怕不仅做不成任何事情,还会收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崇祯帝想了想,道:“朝官任命处理兹事体大,朕不能答应你,但却可以给予你一些特殊的权限。这样吧!七品以下的官员,包括七品在内,你可以随意任免、七品以上的官员,你要处理他们,必须通过朕。而且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或者能力不足以称其职,绝不可以不经有司判定而对他们私自进行处理。”
周显知道这是崇祯帝能给予自己的最大权利,因而不再纠缠这个话题,拱手道:“那是否能请陛下给为臣提前写一道诏书,以便到时候知会莱州众官,也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是恣意行事。”
崇祯帝笑了笑,道:“你这是怕朕赖账吗?好,朕写给你。还有其他的吗?”
周显沉思一下,道:“陛下,还有最后一点。臣缺少处理政事的经验,能不能请陛下给为臣派一个熟知政事的官员来帮助臣。”
崇祯帝摆了摆手,道:“这个杨文若已经替你考虑到了。他的手下幕僚万元吉之前为州府推官,正七品官吏。我会下令改任他为莱州通判,只要他将襄阳那边的军务完全交给卢象升,便会立即前往莱州。只不过这个,恐怕要耗一段时间。毕竟卢象升到襄阳之后,需要有人帮他迅速弄清形势,并帮他稳定军中局面。”
周显心中狂喜,如果有万元吉在,一切的事情必将事半功倍。至于那点时间问题,自然不算什么。他欠身向崇祯帝道:“多谢陛下。”
崇祯帝点了点头,道:“周显,你到达之后,先去莱阳拜访登莱巡抚徐人龙和登莱总兵黄斐。他们今后便是你的直属上司,和他们搞好关系,或许今后你有很多事情要获得他们的支持。”
周显点头称是。“为臣知道了。陛下,不知为臣能在京师停留多长时间?”
崇祯帝道:“等上几天再说吧!目前你从京师到莱州并不安稳,过几天沈廷扬也会从京师前去莱州。你精通武艺,到时候你和他一起去,一路保护他的安全。”
周显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沈廷扬这个人,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莱州。心中只是闪过一些好奇,能让崇祯帝如此在意的人并不很多。他不再多想,躬身道:“为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