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明月夜 > 第4章 第四夜

明月夜 第4章 第四夜

作者:大妮_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9-19 23:00:55 来源:文学城

魏文定坐在副驾驶座。车窗外的后视镜映着他的脸,清秀的眼睛下一团淡淡的乌青,年轻也遮掩不住的憔悴。他从镜子里看了看长官,长官正阖眸休息,两道浓而黑的长眉,眉头拧着。

车子从军营出来,过了文德桥,往汤长官的别馆去。

月亮被乌云遮住,像是盏蒙了厚尘的探照灯。城中戒严,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只看得见沿途偶尔有人家的灯火,或电灯,或微弱的煤油灯。光芒闪烁,愈发显得满城寂静如鬼域。

但早春的夜,肃杀凛冽中洋溢着来自潮湿泥土的生机,变化就蕴涵在这令人浮想联翩的气息里。垂柳抚弄着微寒的东风,枝上点缀的琐碎绿意此刻映着江水反射的微弱幽光,像凉拌绿豆苗上撒了星星点点的芝麻似的——文定想不出别的好比喻,不知为何想出这么一道菜来。

那晚之后没过多久,姜小姐就同他分了手。过年时汤太太请他们几个外乡的单身属官来吃年夜饭,谈起姜小姐,言之凿凿说她不是个好姑娘,但又语焉不详。也不知汤太太从何处听来的。

以往,汤参谋长要谈正经事情,都是叫他们几个副官到家里谈。但据说近日太太的神经衰弱症又犯了,精神不济,不便招待客人。只好到别馆。

江北的军阀汪恩沿江驻扎了三个团,苏式装备打底,又有些美国货和日本货。虽然在报章上登什么“汪元帅和平主义宣言”,信他娘的屁。真要和平,把军队开到老子枕头边儿做什么?一样都是枪杆子里头爬出来的,谁骗得过谁?老董天天开会时骂,连着骂了小半月,汤若奇等人坐在桌边,大气都不敢出。

“老董老董,他懂个屁!”汤若奇在家时跟太太抱怨过一句。但也只有这一句。

太太已经着手打点家里值钱的东西,偷偷让人换成美元。

没交给文定帮忙做,因为夫妻两个都觉得小魏虽然嘴巴严,但太老实,又固执守旧,黑市上这些鬼精的事做不来。

女佣开了门,文定进屋第一眼看见玄关前站着的女人,穿一件家常的水蓝色菱格纹大袖袄,外罩一件藏青的长马甲,淡淡地描了眉,点着一点口红。笑得温婉得体,依然很标准。

只是近一个月没见她,气质与先前在舞池里又有轻微不同。眉间微蹙着,又有几分学生气,又不尽然是学生面貌。

备好的茶点端上来,蓝皎就说了声“失陪”,将佣人们都带下去,留出房间给他们谈军务。

别馆魏文定来过几次,每次换女主人,馆内都要大变样。而蓝皎已经跟了汤长官近一年,馆里的装修和家具摆设,竟然还跟嫣红在时几乎一样。从玄关,到客厅,到楼梯走廊,再到长官的书房,丝毫未动过。倒是之前曾摆在厅里的一台大珊瑚盆景不见了。

都说汤长官宠新人宠得没边,可怎的屋里陈设不但没添置新的,反倒少了呢。

不过文定并没有将心思在摆设上逗留太久。

长官说起眼下局势,问几人的意思。

文定的意思,是要打:“若要退让,让到哪里才是个头儿?只让出金陵?整个苏南?干脆退回岭南去?江南地势低洼,无险可凭,我们现在只有长江天险可以拿来搏一搏,绝不能轻易放手。况且汪恩为政不仁,他是袁大头的旧部。咱们毫不抵抗一走了之,将来眼看着江南士绅百姓受他盘剥,如何心安?为自身计,为百姓计,为国家计,为民族千秋大业计,属下愚见,是寸步不退,寸土不让。”

随后参谋王滨六也是一番慷慨激昂。他口气更大,说:“若将江南拱手让给汪恩之流,他们是势必要将整个社会击个粉碎的。为追求世界解放、民主自由计,我等也应该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到底。”

机要秘书肖贵成听了,肚子里暗叹:“长官的家当都早拿去换金条了,要么逃要么降,怎么会再打?”

但“大势已去”之类的话,他也不敢说。

魏文定起了个头,五个属官一一表态,或软或硬,竟有四个主战。等一圈儿下来轮到肖贵成,已成骑虎难下之势,只好含糊其辞地附和,只是看向长官时便有三分心虚。

好在汤长官心如明镜,并未对他有何特别地表示,只说:“众位精忠报国之心我都知晓了……”

汤若奇最初召集他们来,是要借着谈论时局,放一点口风,试探众人心之所向——若真要谈如何打仗、怎么部署,属于军国机密,只能在军营里谈,怎么会拉到别馆来?然而这小魏不知是真没嗅出他的意向,还是刻意无视了。结局是他这番热血沸腾的话说出口之后,站稳了正义的高地,另外四人就算有别的心思,也多半藏着,虚虚实实。小肖当然是同路人,另外三位到底怎么想,却难于一窥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到时还是要看元首安排……”兴师动众,夜会别馆,而会话竟以这样一句收尾,文定有些失望。

汤若奇又加了一句:“详细战略战术,等元首有了决定,我们在军营中谈,此处不便。”

肖贵成带头起身,几位属官便都告辞。

出门时蓝皎未下楼来送,魏文定几人出了玄关,穿过庭院时忽然听见箫声破云,如寒泉呜咽。是弘一法师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散。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文定停住脚步,仰头看向夜空。一轮朗月当空而照,不知何时已经是万里无云的寰宇,湛蓝澄澈。让人疑心月光本身是否就蓝莹莹、水汪汪的,好干净。

等战火纷飞,就再不会有这样的好光景了。

又或者,无论人间战争与和平,夜空都能美丽依旧,因为天、云、月光,都是无情的。

汤若奇换了睡衣,敲了敲蓝皎的门。箫声停了。

没有人应声,汤若奇便说句:“皎皎,我进来了。”

蓝皎正立在窗前,低头用一条软绸擦拭箫管。

“怎么不吹了?”他笑问。

蓝皎不答。

汤若奇依旧笑着:“最近天天疯魔了似地从早到晚写小说,今晚写了新的没有?我看看。”

蓝皎自顾自擦拭着,置若罔闻,好像这个人根本没有进房来。

汤若奇转身几步,抄起桌上的一沓稿纸撕得粉碎。蓝皎“啊!”地尖叫一声扑身来救,被他拦腰钳制,摁倒在床上:“你今晚发什么疯!”

蓝皎恨毒地直勾勾瞪进他眼睛里,嘴唇动了动,轻轻吐出两个字:“懦,夫。”

“你偷听了?”

汤若奇倒不疑心蓝皎是间谍。她就是个沉迷于一些虚幻想象的痴人。

什么小说,文学,美,自由,民主,第四权……

她只能务虚,所以要依附于他,一个实干的人,活着。

蓝皎冷笑,将头偏向一边。

粉色阳伞形灯罩的床头电灯,将她的面颊和天鹅绒睡袍领口露出的锁骨肌肤照得春意盎然,然而却是那样一副寒冬般的冷峭表情。

汤若奇的怒气未消,前臂抵住她下巴,压在她脖子上,她微微有些呼吸困难。

“你要做,就做,我不反抗。”她因气息不足,略嘶哑地说。

“皎皎,你不明白。你不明白我。”他说。

她曾跟他说“你不明白我”,尽管他努力地试着去读懂她小说里的世界。

到头来,是相互的。谁都不明白谁。

他的一切,她是不屑的。她依附于他,但她对他的一切所有物,都是不屑的。明明她自己现在就是他的所有物之一。

不管私下怎么伺候他,在人前怎么给他争光,她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而他竟然一直心甘情愿容着她如此。

若奇松开她,在床沿坐着,从床头柜上摸过烟来,自己点着。

“我当然不想死。”他说。这些话本来是人的常识,他却要费劲跟她掰开来仔细说。“尤其死在这里,没有价值。若是打日本人,我不怕死。”他一把将睡衣扯开,指给她看他胸口手术留下的疤痕。

“我的军功,是我的命,和我手下士兵的命换来的,不是纯靠溜须拍马、请客喝酒。我希望你尊重我这一点。”

精壮的胸膛上,鱼骨形的术后缝合痕迹随他的呼吸起起伏伏。那道疤痕,蓝皎在这盏灯下见过无数次,但他从没说起过来历,而她从来没兴趣问。

“大势已去了,皎皎。”他说。

他早已对家中太太说过,太太在惊惶之后很快认命地接受了现实,很快就借着和其他官太太们打麻将摸到了从黑市弄黄金美元的门路。

但说给蓝皎,是第一次。

他一直不愿让蓝皎知道战事吃紧,他们的友军在节节败退。

虽然这个时代有广播,有报纸,蓝皎自己就是报人出身,甚至还有个在报馆工作的弟弟。但只要他不说破,她就会假装不知道,而他就能在她面前假装一切如常。

他也不知道这种相互心知肚明的假装,意义在哪里。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背水一战,拼死一搏,不行么?”她总算受了点触动似地,开口说了话。

“有什么意义呢?两边都是一样的烂……”

蓝皎一直以为,汤若奇是酒囊,饭袋,衣架,肉桶。他的寻欢作乐中不像她一样存在苦恼。原来他也不是那么的无知、无心。

自己确实,如他所说,不懂他。

“不一样,至少董将军他,尊重知识……”她说。

若奇笑了:“你还是多听一听我的话,少和魏文定那帮愣头青一样被那些礼贤下士的假把式骗了……天真。且不说老董多么刚愎自用,才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光天化日之下暗杀学者这种事,老董做得还少么?不说那些远的,你弟弟,当初是写文章触怒了谁,被抓起来的?”

蓝皎哑口无言。

许久,才问他:“仗不打了,那你要去哪里?”

若奇反问她:“你想去哪里?”

“我想离开这里,去一个汪恩和董庄都不能控制的地方。”这是蓝皎的心里话,但她没有说出来。说出口的是:“我想,又有什么用呢?”

“她离不开我。”若奇心想,他在这大厦将倾的颓靡气氛中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快乐。

于是他说:“那你就踏踏实实跟着我。你放心,我走到哪里,都护得住你。”又飞快加了一句:“还有你弟弟。”

蓝皎起身将他手里的烟拿掉,摁灭在香港窑厂烧的粉彩福禄寿烟灰缸里,然后像菟丝花一样攀附上她的乔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