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明月楼 > 第33章 第 33 章

明月楼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叶叶相重重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20 17:28:12 来源:文学城

高文暄惊讶,“文晏?你怎么随便跑出来。”

高文晏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小太监,“皇兄别担心,我偷偷跑出来的,母后不知道。”

“你……”

“皇兄要去多久?”

高文暄蹲下来看着他,“皇兄……也不知道。”

“那皇兄你要记得想文晏,记得给我写信。”

他揉揉他的脑袋,“好,皇兄一定记得。”

高文晏转头从小太监手里拿过一个风筝,塞给赵谨筠,“这个送给姐姐,姐姐说过喜欢这个燕子风筝。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姐姐收着明年拿出来再放。”

赵谨筠有些惊喜,“谢谢小殿下。”

“皇姐走了,如今皇兄和谨筠姐姐也要走了,都没有人陪我了。乳母说越州可远了……”他有些带着哭腔。

高文暄抱住他,“晏儿别哭,皇兄每个月都给你写信好不好,皇兄到了越州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叫人给你送回来,嗯?你听话,跟公公回去吧,要是发现你不见了,母后会着急的。”

他们一行人从安化门出城,云辛带人等在城外的林子里。见他们过来,急忙过来行礼。“属下参见王爷王妃。”

赵谨桓介绍道,“云辛殿下已经认识了,这几位是刘洱、萧杉、郑泗、周梧、张淇。陈沂和沈潞先行赶往越州打点了。”

“他们都是父亲安排护卫妾身的人,父亲说,妾身嫁给殿下,他们便是殿下的随从,会尽心为殿下做事的。”谨筠说。

高文暄道,“本王落难,还不知能不能再回来,承蒙各位不弃,本王许不了你们荣华富贵,但本王会把你们当作自家兄弟看待。”

他们齐声道,“属下誓死效忠王爷。”

赵谨桓出言打破严肃的气氛,“我赵家不是名门望族也没有金银珠宝,殿下对舍妹的这份嫁妆可还满意?”看他眼中含笑的样子,高文暄也露出笑容,“岳父大人的心意抵得上黄金万两,本王无以为报。”

再次启程之后,高文暄问谨筠,“他们的名字可都是岳父所起?是哪几个字?”

谨筠摊开手掌在手上写给他看。

“都是从木从水的字?”他想了一下,笑着说,“你和谨桓的名字皆是草木,所以他们的名字都是树名或者水名,慈父之情,可见一斑呐。”

这一个多月来难得看他露出笑容,谨筠的心情也稍微舒缓。

他们一路向南走,第二天黄昏十分来到惠山脚下,高文暄听说山上有座佛寺,便说晚上去寺里投宿。

寺庙不大,人也少,主持很和善,为他们安排了房间和饭菜。

高文暄为表感谢拿出一些银两,又深鞠一躬,“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主持可否答应。”

“施主请讲。”

“在下想借贵宝地做场法事,为亡者超度。无需太复杂,只需一个桌案叩拜上香,再请一位师父诵经即可。”

“不知施主是要为何人超度?”

“先慈。”

“施主的孝心贫僧明白,贫僧这就去准备香案纸钱。”

“若有白布,也请师父借我们一用。”

今天是怡妃尾七。

待主持准备好一切,高文暄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两个牌位摆在桌上,上面分别是娴妃和怡妃的姓名,赵家兄妹皆暗自惊讶,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偷偷刻的。

一位僧人开始念经,他们三人跪下来叩头。

高文暄将纸钱一张张放进火堆,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他太不孝,连母亲的丧礼都这样简陋。

“你们俩个下去吧,我一人在这就好。”

赵谨筠不依,“妾身是您的妻子,您祭奠母亲,妾身岂能走开?”

天色渐渐暗下,起风了,没过一会儿外头下起雨来。雨声很大,打在房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慢慢弯腰将头伏在地上,突然放声哭起来。他从来都没有如此痛快的哭过。

连诵经的僧人都被吓了一跳。

赵谨桓看他哭声不止,身体一直抽动,膝行几步凑近,将手放在他肩上,“殿下,您别哭坏了身子。”

高文暄在灵前跪了一夜,次日一上马车便倒下睡过去了。赵谨筠给他盖好毯子,瞧着他苍白的脸和眼下的乌青,实在觉得心疼。

就这么又走了两三天,到了一处叫平潭镇的地方,此处不算繁华,酒楼客栈少见,大多是些简易的草棚。

赵谨桓下马找了个路边的小贩询问下一个镇子还有多远,那小贩说,“出了镇子走一段路是个树林,穿过那个树林就是浦城了,你们现在出发,不到黄昏就能到。”

谨桓看着天色还早,就对其他人说,“我们先在这里歇歇脚,吃点东西再赶路,前面应该就到浦城了,今晚在那里投宿。”

大家纷纷下马,云辛将马车帘子撩开一点,对里面说,“小姐,我们在这休息片刻再走。”

谨筠把食指抵在嘴边,“嘘,殿下刚睡着,别吵醒他,你们先吃,我一会儿来。”

留下刘洱在这里,其他人寻了一个看着还算干净整洁的摊子坐下,要了一些饭和菜。云辛四下张望着,看陆陆续续有人进来,“少爷,这家生意倒是好,你看那边都冷冷清清的呢。”

“说明他们家好吃,看来咱们眼光不错。”

张淇夹了口菜放进嘴里,小声嘟囔,“也就那样嘛,味道怪怪的。”

萧杉用胳膊肘捣他,“小心让店家听见,许是这里的口味跟咱们不一样吧,别挑剔了。”

其实倒不是嫌弃饭菜粗糙,在军中时什么差的没吃过,只是他们都是北方人,突然到了江南,饮食上多有不适应。

赵谨桓匆匆吃完回到马车旁,对谨筠和刘洱说,“你们快去吃饭吧,我守着殿下。”

谨筠提起裙摆,轻手轻脚地出来。“殿下刚刚又说梦话了,一直在喊‘母亲’。”

谨桓点头表示知道,弯腰钻进了马车。心里想着他这几日都没有睡安稳过,后面车上还有一些干粮,现在就不叫他下来吃饭了。

若说从前的高文暄是多疑多思,现在的他就更是阴郁沉闷。怡妃的死大概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去越州也好,不必再与那些人虚与委蛇,也不必在时时警惕,若能放松心情,慢慢开朗起来,也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