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天子 > 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

明天子 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5 18:41:17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九十四章开海六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kanshushen

朱祁镇一副视杨荣为长辈,向杨荣求助的样子。

杨荣在官场之上打滚了这么多年,朱祁镇的演技未必是好的无懈可击。但是杨荣万万不会拆穿的。

一来,杨荣比朱祁镇更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真真假假本身就不用分的那么清楚。

二来,古人与后人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朱祁镇也发觉了,皇帝这个身份似乎是自带光环的,这个光环其他作用似乎还没有查明,首先查明的是降智光环。

而且是越是距离朝廷比较远的人,就越具备效果。

对于这些常在身边的老狐狸来说,不怎么起作用,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点的作用。

杨荣说道:“陛下莫慌,有老臣在,定然保陛下无虞。”

朱祁镇心中暗道:“废话,即便没有你,我也没有事。”朱祁镇很明白,他的皇位已经确定了,大明不是汉朝,三杨也不是霍光。

他的皇位谈不上稳如泰山,但也绝非轻易可以动摇的。

杨荣看似一片忠心,但是都留有余地的。

“老狐狸。”朱祁镇心中暗道。

朱祁镇说道:“父皇在时,万事不决,皆问先生,还请先生为朕指点迷津。”

杨荣说道:“臣自不量力,为陛下说明一下朝廷局势。”

“今日早朝之事,昨日就有暗流,陛下欲下西洋之事传出,可以说是群情激奋,下面言官早就有劝谏之意。”

朱祁镇说道:“那么这一次是李先生与他们一起的吗?”

杨荣说道:“不是。以臣所知,这一件事情,是李时勉单独行动。而且也有为陛下解围之意。因为他弹劾的是王振。”

朱祁镇心中一动,说道:“难不成那些言官还敢弹劾朕不成?”

杨荣说道:“他们自然知道为尊者讳,只是劝谏之言,不会没有的。”

朱祁镇意思到一点,他忽略了下西洋对百官的影响。下意思说道:“何至于此?”

杨荣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朝廷的俸禄本来就有所部足,而今也多有折现,半钞半禄。已经不堪,在太宗皇帝时候,还以西洋香木折现。更是让百官不堪之一。”

“即便是老臣也是心有余悸。”

朱祁镇问道:“朝廷俸禄就这么低吗?”

杨荣说道:“太祖皇帝订百官俸禄,也不算低,以老臣得先帝天恩,并食三俸。足以养家,但是下面百官,却是难了。”

“京官难为,本来就不多,还要半数折钞,如果剩下的半数再则西洋香料之类,恐怕有人都吃不上饭了。”

“朝廷虽然给官员优免,但是优免并不多。甚至官员连皂役都雇不起。让皂役以银免之,大损朝廷体面,但也不得不为之。”

朱祁镇也明白什么是皂役,就是一个官员出行,朝廷给他随行人员,如果放在现代,什么秘书,警卫,司机等等都算是。

不过明代不直接给钱,而是分配人给你干活。类似于徭役。

而官员直接让这些百姓交钱,交了钱就不用来了。

按理上,这不合法。

但是朝廷也默许了,慢慢的变得合法起来。

朱祁镇说道:“朕从来不知道百官贫苦如此!”

这一句话,倒是真话。

朱祁镇倒是知道百官不富裕。

但是真正不富裕的人,朱祁镇反而不知道。

比如他常见的内阁五个人。

张辅就不用说了,人家是英国公,有年俸不少,还有不少赏赐田产,一等一的富裕。即便不说这些,作为卫所制度最顶层的人物。

张辅或许没有吞并卫所土地,但是他麾下很多人都是有,甚至习以为常。张辅庇护他们,真没有孝敬。

当然了,并非张辅就是一等一的贪污犯,最少这个时候的勋贵还很看重军队战斗力的,但是传到后世那些勋贵,只剩下吃空饷,喝兵血,侵吞军备的本事了。

而是三杨都官居一品,每年年俸千石,更不要说并食三俸的待遇了。

在明代计算俸禄的时候,一般来说,并没有算加官的,也就是如果有好几个官衔的话,就算最高的那个官衔的俸禄,这些加官,不过是一些荣誉而已。

但是宣宗皇帝给三杨就是让他们最高的三个官衔全部可以领俸禄,也就是三分工资。一年俸禄下来,也要一两千石粮食。

不能算少了。

更不要说,皇室对大臣的赏赐,对于文官之首,那一次赏赐都绕不过他们的。

真正难过的是底层官员。

俸禄本来就不算高,如果真正按朱元璋制定的执行,倒也能够养家糊口。当然了,摆什么排场自然不行了。

甚至比一般老百姓要好过一点。毕竟当官也是有很多便利的。

但是一折现,就出问题了。

宝钞不值钱,也不是今日开始的。

而今几乎是成为废纸了。

宣宗皇帝也知道,百官不容易,但是在宝钞之上,很多人也有纷争。有人想废除宝钞。有人要变更钞法。

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自然将这事情拖下来。宣宗皇帝有好几次遍赏百官,就是明证。每一次赏赐,都是从上到下,文官一个不少。

这就是宣宗皇帝对策之一,工资不够,奖金来补。

所以百官对关系到他们钱包的事情,分外敏感。

其实下西洋,未必就要给他折香木香料这些东西,即便给他折香木香料,未必就不值钱,但是让他们这些官老爷上街卖这些东西,可以难为他们了。

故而,他们对这个分外敏感,这是这些官员对下西洋唯一的印象。

“陛下,当然百官也不仅仅是将心思放在俸禄上。”杨荣说道:“太宗皇帝的时候,锦衣卫东厂纪纲余悸,让百官都不愿意出现如此一个大臣,而今王振,却有这个苗头。”

“今日早朝,兵部侍郎李郁下狱。陛下也知道,李郁也是算国朝大员,内阁本应该存些体面,但是我与杨首辅商议之后,却做得如此决绝。陛下可知道原因所在?”

朱祁镇心中已经有所预感,说道:“为何?”

朱祁镇仅仅看李郁的罪名了。到没有想过程序问题。

所谓官官相护,对文官来说,做到兵部侍郎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太过折辱,而李郁从上奏到下狱太快了一点。

“因为宫中给内阁递了条-子,要保李郁一命。”

朱祁镇听了,简直是怒发冲冠。不过今天他已经怒过一次了,而今收敛怒火,但是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一抽。

宫中能做主的,也就是他与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对三杨的信任,远在太皇太后对他的信任之上。自然不会轻易干涉,即便是干涉,也不会用递条-子这样的办法。

而朱祁镇更是没有去做。

那么递条-子的人是谁?还用问吗?

更让朱祁镇心中难受的是。王振瞒着自己向下面递条-子,是第一次吗?之前有过多少次。

“果然是孤家寡人。”朱祁镇心中轻轻一叹,失望到了极点,反而没有发火的心思了。

不管文官也好,武将也好,太监也好,外戚也好。不都是一个样子吗?、

只是朱祁镇再生气,也知道此刻是离开不王振的,说道:“那么说今日早朝之事,是几位阁老默许的?”

杨荣说道:“臣只是听到风声而已,李时勉下手这么决然。”

朱祁镇沉默了片刻,说道:“这一件事情,太皇太后知道吗?”

杨荣说道:“臣不知道太皇太后知道,还是不知道。或者说太皇太后想知道,还是不想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