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九百一十章 扶植

明骑 第九百一十章 扶植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4 19:55:54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九百一十章扶植

数千骑兵护卫着商队进了巴巴苏丹的汗城,一座地处边境,有些破败的大型土城,城墙上还能见到激战过后留下的痕迹。jiuzuowen百多匹驮马,十余辆大车进了汗城,城门轰然关上,巴巴苏丹的护卫队长便迫不及待打的打开箱子,取出干草包裹的一杆火绳枪。

有些老旧的火绳枪型号,属于被明军淘汰多年的旧货,却被巴巴苏丹的护卫们当成了宝贝。大肚子,络腮胡的巴巴苏丹喜不自胜,毕恭毕敬将大明使者请进王城,款待贵宾,不多时外面便响起了砰砰砰朝天放枪的声音。火绳枪,在突厥汗国装备率不高,欧洲人不会卖武器给突厥人。

欧洲人对突厥人防备甚严,即使最贪婪的欧洲军火商,也不会将武器卖给可怕的突厥人。中亚突厥汗国的火器,来源于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正在与欧洲人连年征战,便是基督教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宗教战争。

如今,中亚的突厥汗国终于有了稳妥的火器来源。

突厥人值得信赖的盟友大明帝国,英明神武的辽东亲王阁下,半卖半送,向突厥战士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大明帝国不但送火器还帮忙训练军队,第一批来自明国的军训官已经从瀚海城出发,一百二十人的一个精锐骑兵哨,帮助巴巴苏丹训练他步下的八千突厥骑兵。

突厥苏丹们对大明帝国的慷慨,友善,反响强烈。

大明军情司的官员们,很快成了各位苏丹的座上客,贵宾,大明军情司打着军事援助的大旗,很快融入突厥人的上流圈子。

翰海城,大都督府。

袁崇焕打突厥斯坦回来,整个人似乎变的精神焕发,重新回到大明核心权力集团,袁大人自是神清气爽,将兵学山长的职位交割出去,领了大都督府参谋次长的头衔,稳居卢象升之下,成为大都督府第三号实权人物,主管军械司,军情司。

随着大都督马城威信日深,大明新军的组织框架渐渐清晰起来。

大明新军制,天下兵马统规大都督府管辖调遣,大都督府下设参谋司,军令司,军法司,通政司,军械司,军情司,作训司等一系列部门,直接掌管各地兵备道,通过各地兵备道将命令传达到地方,是一套完全独立的军事体系,各地督抚不得干预军事指挥。

各省多如牛毛的总兵分批裁撤,进入地方兵备道,或者各省标营任职。

大明常备军分为三大部分,主力野战部队多数掌握在大都督马城手中,主要是辽军,台湾新军,以忠贞营为核心的西南部队,总兵力已然接近三十万众,这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力量。

二线部队,便是各省正在建设的标营,建成后的各省标营总兵力也超过二十万。

三线部队,便是各海外领地的守备部队,附庸军。

这一套垂直式的军事指挥体系,凭借大都督马城的威望高效运转起来,彻底摒弃了文人干预军事,皇帝,书呆子瞎指挥的弊端。以文制武在大明成为历史,同时大量人文弃笔从戎,早就了一个名将辈出的盛世。

瀚海城,官厅。

今日军议,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关系。

大明与哈萨克突厥人结盟,势力不可避免的延伸到了里海,里海再往西可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地盘了,里海南边还有个波斯帝国,参与军议的大明进士,将军们看着巨大的地图,议论纷纷,随着明军的节节胜利,大明的精英们才赫然发现,国门外的世界竟如此巨大,情势如此错综复杂。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这又是两个势力强悍的庞然大物,当徐徐图之。

袁崇焕摩挲着青瓷杯,喟然长叹“天朝上国,万邦来朝,我看倒像个癞蛤蟆吃天。”

袁次长话一说完,下首诸位同僚纷纷皱眉,堂堂参谋次长说话未免也太难听了,我皇明帝国,那怎么能是癞蛤蟆呐。马城却对袁崇焕极欣赏,这话说的一点不错,袁崇焕这个人脾气大,气量颇有些小人得志的架势,他却有一个极大的优点,战略眼光。

卢象升是务实,朴实无华,却不如袁崇焕看的远,看的准。

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态度,袁崇焕的主张是若即若离,保持接触,不冷不热,以静制动。马城沉吟过后便全盘采纳了,这不就是纵横家那一套远交近攻么,放在如今这套理念也不过时。

眼前现实的问题,是对俄人伊尔库斯克要塞的进攻,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俄人东进采用的也是筑城战略,在鄂毕河,乌拉尔河两岸修建大型要塞,守着水源,明军便只能一个个要塞去攻占,于是新的攻城战法便应运而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土木作业,挖地道,炸城墙。

火药炸城墙这个事情,用什么器具盛放火药不重要,用不用棺材无所谓,这玩意和定向爆破的理念是相通的。马城稍懂一些爆破理论,对兵学门生们稍加指点,多次实验,便创造出一套可行的战法。火药放在棺材里,还是尿壶里都无所谓,关键要懂得怎么炸。

怎么炸呐,首先地道要挖到城墙的地基,然后要沿着地基横着挖,形成一个横截面。不能将火药都埋在同一个地方,要分散着埋,多点同时爆破形成一个受力面,用多点爆破形成的合力推到城墙。这个爆破面要多大呐,起码也要两三百米长,两三百米长的地道里,起码要埋进去几万斤火药,才有可能炸倒城墙。

技术上实现黑火药炸城墙,并不难,难的是每炸一此都糜费巨大,炸不起呀。袁崇焕咬着后槽牙批了五万斤火药,五万斤火药就为了听个响,成不成还两说,五万斤火药运到前线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大约需要二十条一等大福船,满载火药,从台湾运到海参崴要塞,再动用一万匹驮马,走半个月运到瀚海城,想想都觉得太奢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