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九百零五章 警钟

明骑 第九百零五章 警钟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4 19:55:54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九百零五章警钟

入夜,那污秽不堪的大牢中,一个大胡子七尺壮汉,与一位细皮嫩肉的江南才子竟有说有笑,仗着那雪里红身手不凡,方公子竟未吃到苦头,想来这位江南才子自幼苦读圣贤书,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不知那韭菜长成啥样,亦不知馒头一文钱两个,竟将那雪里红引为知己。xinghuozuowen

外头,陈定生只得低声下气的打躬作揖,那治安官判了个罚五十银元,羁押三个月。陈公子只得付清罚银,护卫又来催促上路,陈公子气的一跺脚,不管了,翻身上马便押送着粮种往下一个集市去了。

牢里,方以智与那位雪大侠一见投缘,竟彻夜长谈,不知疲倦。

偏偏到了下半夜犯人们都睡熟了,那位雪大侠手脚竟越来越不守规矩,先是一口一个贤弟叫的亲热,渐渐便搂楼抱抱,方才子被这位热心肠的兄长在身上掏来摸去,渐渐也警醒了,那雪大侠三角眼中闪闪发亮的精光,那一口大黄牙,不似善类。

“行之矣!”

“汝为男子,觊觎之心,请自收敛。”

“啊!”

一声尖利的惨叫过后,戛然而止,竟似嘴被人捂住,不多时,牢房中便响起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崇祯十年,六月初。

乌拉尔山脉西侧的密林中,大队红衣骑兵突然涌出,五千西伯利亚远东军团的士兵,穿过了乌拉山东侧的矮松林,西侧高大的橡树林,突然出现在俄国南部广袤的草原,一个个穿红衣,骑战马的骑兵冲下山坡,冲出密林,杀气腾腾的席卷了沿途村落。

俄罗斯南部草原突然大乱,一个个村镇里警钟长鸣。

一片平坦的草原上,一个个惊恐的牧民将羊群赶回羊圈,一个个贫苦的农奴关好栅栏躲进地窖,还有一些大镇子里牧民,农奴们聚集起来,携带着各类五花八门的火绳枪,弓箭,骑着没有马鞍的马,拖家带口聚集到拥有防御设施的大镇子里,临时集结成一支支民兵部队。

和平民的机警比较起来,贵族老爷们的应变极慢。

直到东方来的骑兵部队狂飙突进了上百里,贵族们才在托博尔思克要塞集结重兵,意图重兵围剿来犯之敌。而此时西伯利亚远东军团指挥官萨沙上校,下令五千骑兵化整为零,以数百骑一股分散出击,便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刮进了四面漏风的破屋子,无孔不入。

此时俄国贵族军官们表现的很拙劣,面对突然分散成十几股的远东军团骑兵,竟束手无策,几次追击围剿失败后,散漫的贵族军官们,骑士们很快失去了耐心,竟不等总督大人的命令便各自回家,喝酒赌博玩女人去了,总督大人无奈只得派出骑兵侦查,跟踪,试图将胡乱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傍晚时,夕阳西下,风景如画的大河边。

一群正在打鱼的渔民纷纷直起身体,面色苍白,看着大河上游突然出现的一股骑兵,穿红色军服,装备精良,一个个骑兵从在马背上颠簸起伏,滚滚而来,马背上似乎还挂着几颗血淋淋的脑袋。

“红魔鬼来了!”

一声凄厉的尖叫,十余个渔民连渔,鱼篓也不要了,连滚带爬的一哄而散,那队骑兵远着河岸席卷而下,慢慢勒住战马,竟肆意笑闹着翻身下马捡起鱼篓,摸出一条条肥鱼,生起篝火,饮马,布置警戒。罗鸿翻身下马揉了揉酸痛的大腿,看着一个个正在生火烤鱼的部下俄兵,露出笑意,他受命统帅这支俄兵进入俄国南方作战,纯粹是因为他是个语言天才。

作为远东军团的参谋长官,罗鸿是江南嘉定人,还是个秀才。

他年纪也不轻三十五了,十八那年中了秀才,之后却屡试不第,眼见科举无望便心灰意冷,回乡务农,嘉定,那是天主教传教士比较集中的地方,罗鸿每天与洋人为伍,竟发现自己是个语言天才,很快便自学成才,将大学佛朗机语说的十分流利。

后来他的同乡孙元化北上出仕,出人头地了,便引荐他投了开原兵学,教授大小佛朗机语。如此,便又激发了罗鸿建功立业的野心,从一个酸秀才到兵学教授,又日日随兵学学子们苦练骑术,射术,能骑马能开铳,此时便恰逢大都督府招募勇士,自愿进入俄国作战。

于是罗鸿便毛遂自荐,想不到,便当上了这个参谋长官。

罗鸿胡乱将一条烤鱼塞进嘴里,便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借着落日余晖翻看起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是大都督马城的亲笔手书,有落款还有抬头,罗鸿翻看了一阵便小心翼翼的贴身收藏,这本小册子可比他的身家性命还重要,这是大都督亲笔所书的锦囊妙计呀。

这宝贝可得藏好了,若能不死,这便是他罗氏一门世代富贵的本钱。

这本小册子有多宝贝呢,上面记载的是一代战神马城的奇思妙想,对远东军团进入俄国南部后的作战方略,对罗鸿的提携嘱咐,核心思想便是发动俄国南部广大贫苦农奴,牧民,渔民起来,反抗俄国贵族们的残暴统治。将广大贫苦的俄国农奴,牧民发动起来了,还可以策反俄军,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嘛。

罗鸿对大都督的奇思妙想,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还忠实的执行了,因此引发了俄国南部长达百年的战乱。

入夜,最后一丝余晖被黑暗取代。

三百多骑兵吃饱喝足便翻身上马,杀气腾腾进了渔村,敲开一户渔民家的渔民,客客气气的问道,先生,请问这里最大的庄园怎么走,我们是自己人不抢劫不杀人,只是问个路。

那战战兢兢的渔民,便哆嗦着道:“这里的土地,渔船都是谢尔盖老爷家的,就在西边的河边上,最大的庄园就是。”

身穿红色军服的骑兵们,很有风度的行了个脱帽礼,将军帽夹在腋下退了出去。不多时,三百骑兵竟没杀人没防火沿着河岸,径直往谢尔盖老爷家去了,这一夜,渔村里所有的俄国乡亲们都失眠了。红魔鬼来了,没杀人没抢东西,还问大老爷家怎么走,这是怎么回事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