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盗逻辑

明骑 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盗逻辑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4 19:44:13 来源:转码展示1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四百五十一章海盗逻辑

马城想也不想便拒绝了,开原兵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在于兵多还是兵少,而在于地盘实在太小了。xiashucom战争从来不是兵力多少来决定的,况且南兵北调,习惯了台湾温暖气候的南兵,也未必能适应开原的严寒。走到如今这一步,马城更是深知战争之道,不是几万精兵就能一统天下。

战争涉及到动员能力,民心向背,是两国之间全方位的比拼,消耗。

时至今日,建虏早已自成一国,统治基础十分稳固,远不是一两场胜仗就能解决的。这番论调,让南居益黯然伸伤,打来打去糜费民力,财力无数,将大明精锐都填了进去,建虏还是坐大了,其中种种,让这位老大人神伤不已。马城自然开解两句,又旁敲侧击以土著为奴一事。

南居益一言不发自然是默许的,马城惊奇,这位老大人可是饱读诗书的,这也能接受的了么。颜思齐这些海盗出身的将官自然是不以为意的,捉些土著去开矿有什么错,天经地义嘛,这便是海盗的逻辑。

过不多时,郑芝龙屁颠屁颠的赶来陪客。

马城笑道:“我等自用些酒菜便可,可莫要冷落了新娘子。”

众将哄笑,郑芝龙慌忙拱手求饶,半个屁股坐进席间,在几位上官面前可也不敢放肆,马城心中暗赞,能在史书上写下重重一笔的,自然不会是个庸才。郑芝龙此人虽贪生怕死,却是个天生的外交官,人尽其用便是了。让一个外交官去打仗,也怨不得他贪生怕死,却不耽误他的外交才能。

喝了几杯酒吃个半饱,一些官阶低的便识趣告退。

马城环顾左右人才济济,心情激荡,这十几位便是大航海时代,大明朝的海上先驱者,还真有些心潮澎湃呢。这半年来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台湾,只有一些山高林密处需要慢慢开发,而台湾水师的实力明显壮大了,八条四桅一等风帆战列舰,多半是购自镜壕葡萄牙人手中,葡萄牙人又是购自西班牙人,管他的呢,如今南洋的局势是大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三方联盟,对抗海上马车夫荷兰舰队,荷兰舰队反倒落在下风。

南居益此时傲然道:“终究是弹丸之地,一小国尔。”

马城赞道:“南公所言极是,红毛人不足为虑。”

天色渐晚,南居益起身时笑道:“开城,你可层拜会过袁公?”

马城正色道:“自然是要去拜会的,袁公怎的了。”

南居益失笑道:“倔脾气犯了,前几日嚷着要回山东组织义军平乱呢。”

马城想起袁可立的暴脾气,哭笑不得,这位老爷子还是那么个暴躁的脾气,一点没变,前些日子北方大乱,这位袁公自然是坐不住的,回山东组织义军剿匪么,他还真就做的出来,想来袁公在台湾看着东林党,温体仁在京中胡闹,也没少生闷气。

起身,离席,隐隐有些醉了。

当晚住进巡抚衙门,房中多了两个美貌女子,问过之后才知是郑芝龙从倭国弄来的艺妓,哑然失笑将两女赶了出去,想起开原那些倭女,海盗就是海盗本性难改,也不指望着他们变成道德君子。

下过南洋的正人君子么,大明朝也是出过一位的,并不稀奇。

成祖年间大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经过南海、东太平洋、印度洋,到达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访问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却极少有人知道郑和在西洋,南洋都做了些什么。

郑和舰队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宣德八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当真壮观,实现了万国朝贡的盛况,盛名追迹汉唐,郑和舰队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规模的远航舰队,也是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由两百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将士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

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远航船队,郑和船队规模之大、船舶种类和数量之多是史无前例的。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宝船,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宝船共六十条,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然而如此强大的一支舰队,都干了些什么呢,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瞧瞧,一支由二百四十条战舰,两万七千名士兵组成的强大特混远征舰队,都干了些什么,以和为贵呀。马城对郑和还是很景仰的,只是觉得荒谬,如此强大的一支舰队作为和平使者存在,也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真是萌的可爱。

翌日,袁可立府上。

被门子领到书房,袁公正在修身养性,摆弄着一套航海仪器。

马城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袁公修身养性的方式倒也特别,正在摆弄一套牵星盘,明人发明的一种海上导航仪器。牵星板并不复杂,就是用一个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离固定,然后抬头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严格标准化的,一般是十二块,分别称为“一指”到“十二指”。

如果还看得见星星,就换一个高点的木板,如果看不见了就换一个矮点的木板,直到木板的边正好对着星星。从木板的高度当然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从而知道自己的纬度。当然,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去算仰角,明人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纬度的概念,但是只需要记住现在的位置是几“指”,就做了。

袁可立正在研究郑和的《过洋牵星图》,里面是这样的记载:“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

翻译过来就是:我在丁得把昔这个地方,测北极星时用的是第七块木板。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