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流芳

明骑 第三百九十七章 流芳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4 19:44:13 来源:转码展示1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三百九十七章流芳

众将官看着关城外大量苦喊喧闹的百姓,更沉默了,百姓中必然是夹杂着大量细作,这是虏军管用的伎俩。zhongqiuzuowen真要蠢到开关门救助百姓,那就蠢到掉渣了,指不定这些百姓里有多少汉军旗细作假扮的。汉军旗本就是明人,长的一模一样换上粗布衣裳,如何能分辨是百姓还是细作。

开原兵和后金军长期作战,这种亏已经吃的够多了,早学乖了。

对峙,死守,马城一口唾沫吐出去,想大摇大摆通过喜峰口么,去你姥姥的,不付出点代价休想走的成!

三日后,关前。

混在百姓中的细作也知被识破了,索性嚣张起来从大车上,从粮袋下抽出兵器,大咧咧的到关前挑衅。一个个穿着粗布衣服,歪带着头巾的汉军在关前上蹿下跳,马城勃然大怒给老子打!关城上佛朗机炮齐发,大抬枪瞄准了一通乱枪乱炮,将那些蠢物打的抱头鼠蹿,再也不敢来挑衅了,对喜峰口明军强悍的火力也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五日后,大队虏骑到了关前,远远停在射程之外。

第六日,一个汉官来青山关送信,一封皇太极亲笔写的长信,当然也未必是亲笔写的,皇太极应是没有这等文采的。

致明开原总兵书,自古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弃暗投明,逃满身之罪案,通权达变,免瓜葛之嫌。

蓟州,喜峰诸城已成笼中鸟,釜底鱼,望将军早做决定。

时局之变,本汗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明国总兵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明国之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明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明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大金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与我大金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建州。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今合,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甚数倍耳。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

一封劝降信写的花团锦绣,文彩斐然,马城懒的去看那些废话,视线却停在了蓟州二字上,这是威胁。蓟州力竭,危如累卵,蓟州还有马城的家眷,多年经营的商铺,存银,还有不能见光的新式大炮,新式火药,最要命的是蓟州快断粮了。断了粮,天险,大炮都化为灰飞了。

马城犹豫,卢象升大惊失色:“万万不可回信!”

马城懂得卢象升的意思,两军阵前给虏酋回信,这封信必然会转给大明天子,临走前这又是一条毒计,反间计。马城默认了卢象升找来一个会写字的秀才,写下了几个大字,留下百姓,放你过关。半日后那汉官又来送信了,皇太极同意释放两万百姓,还奉送了一批粮食,自称悲天悯人不忍百姓冻饿而死。

马城连生气都懒了,讨价还价,十万百姓可换你十万大军安全通过喜峰口。十万大金将士还不如十万百姓金贵么,一命换一命公平的很,皇太极自然是不肯的,还价三万,一来而去讨价还价起来,关前百姓已经有冻死饿死的,遗尸关前极多。马城最终接受了后金用三万青壮,换取喜峰口的价钱,这已经是皇太极的底线了,条件是三万青壮得由明军去挑,不能用老弱充数,皇太极满口答应了。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李争鸣主动请缨去关前挑人,马城准了。

崇祯三年二月十五日,青山关前。

李争鸣只带了他的一营兵,没带武器进了虏军大营,全军上下没人愿意来挑人,都躲的远远的,卢讲官却说这是一件极大的功劳,日后能流芳百世的。卢讲官的话应是不会错的,于是老子们便来了。

天气寒冷,虏军出迎五里,摆开阵势。

李争鸣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杀气腾腾的八旗马甲,巴牙喇兵,好威风么,还不是被老子砍的屁滚尿流。摆出这么一副凶狠的架势想吓唬老子们么,和正黄旗马甲对冲老子们也是砍瓜切菜。五百手无寸铁的开原骑兵目不斜视,骑着高头大马在刀枪森林中缓缓而行,自是没人会露怯。

进了后金大营,李争鸣才朝通译汉官大声问道:“那日偷袭的是哪个孙子,正黄旗的孙子,偷鸡摸狗的小贼!”

那汉官吓的都哆嗦了,八旗兵身边包衣奴才里不少懂汉话的,战战兢兢回答了。

一时间呵斥声四起,尊贵的正黄旗主子什么时候受过这种侮辱,将这嚣张的明将砍了示众!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