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盛怒

明骑 第三百二十八章 盛怒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4 19:44:13 来源:转码展示1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三百二十八章盛怒

数日后,福建急报,荷兰舰队十七条主力战船进逼福建近海,福建水师初战不敌已退往福州,水师提督俞咨皋弃军而逃,不知所踪。xiashucom朝野哗然,天子大雷霆将俞咨皋骂了个狗血淋头,黑着脸召集军议,兵部却拿不出应对之策,无兵可调。广东水师要防备佛朗机人,浙江水师兵部调不动,登莱水师并东海提督李旦也不敢大举南下。

原因就在于东海上,还杵着一支态度摇摆不定的朝鲜水师。

朝鲜水师实力不算强,却活象一只癞蛤蟆跳在大明朝的脚面上,不咬人,却能将大明君臣恶心个半死。朝鲜李朝态度摇摆不定,说是忠于大明却又给建州送粮送女人,朝鲜水师也一直杵在耽罗岛,弄的东江镇戚金,登莱水师,东海提督李旦部都极为难受,如同被一把利刃顶在喉咙上,又不能擅自打掉它,又不能大举南下驰援福建,将朝鲜人恶心人的本性发挥到极至。

天子黑着脸散朝,马城也在家中摔了杯子,大骂当年出兵援朝的混帐东西,当年是哪个混蛋力主援朝的,应该从坟里面挖出来鞭尸,这对军事,战略一窍不通的混帐东西,搞到如今整个东海的机动力量都动弹不得。

“狗屁的不征之国!”

马城罕见的情绪失控了,家中妻妾守在外面也不敢劝,连于凤君也被勃然大怒的夫君吓到了,两人自相识以来马城还是首次情绪失控,常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凶悍气息,将家中妻妾都吓到了,不敢吭声。没人能理解马城的愤怒,这澎湖,台湾丢了再想打下来,要死多少忠勇的大明水兵。

后世百年屈辱,任人宰割的记忆浮上心头,马城便情绪失控了。

谁才是万历援朝的最大受益者,是女真人,是建奴,是十三副兵甲起兵的努尔哈赤。

万历援朝之前,大明在辽东地区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利用女真各部的矛盾,使其相互制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出现强大的部落挑战明朝在当地的权威时,明军会毫不客气将其歼灭,如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舅舅阿台、岳父杨吉砮、清佳砮兄弟以及建州女真另一位首领王兀堂等人都是因此被杀的。

而在万历援朝战争开始前,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历时五年年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而此时李成梁正率明军全力打击海西女真与蒙古各部。丰臣秀吉攻略朝鲜时,加藤清正曾率军袭扰海西女真,努尔哈赤上奏朝廷请求出兵入朝援助,被朝鲜方面拒绝。于是趁着辽东明军主力入朝作战,辽东空虚,努尔哈赤开始了对海西女真的征伐。

鉴于建州女真实力过于强大,叶赫部纠集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合兵三万,发起了对努尔哈赤的征讨。结果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溃九部联军,追杀一百多里。此战彻底改变了改变了建州和海西之间的力量对比,为此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奠定基础。而这个时候原本应在辽东镇守的明军,支持叶赫等九部攻打建州的辽东精锐全在朝鲜。

可以说女真人的崛起,就是钻了万历援朝,辽东明军主力不在辽东的大空子。

不仅如此,援朝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国力,“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战争将万历前期张居正改革所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同时几年的战争下来,面对刀锋利刃、火气精良的倭兵,不少精兵猛将埋骨异国他乡,特别是当时比较精锐的辽东铁骑,缺兵少将、匮粮乏饷的十万明军仓促出兵,萨尔浒一战四路明军三路覆没,此后明廷征兵加饷,搞的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最终明亡清兴。

这场战争另一个受益者在日本,当时日本太阁丰臣秀吉病死,负责执掌政权的“五大老”下令全面撤军,战争正式结束。对于日本来说,这场战争其实仅仅是丰臣秀吉一个人的战争而已,而战争的失败也只是他一个人的失败,或者说是丰臣家族的失败而已。

由于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年幼,作为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开始专权。这引起了丰臣秀吉的心腹石田三成等人的不满,于是双方各自拉拢大名,在关原展开决战。支持石田三成的大名主要是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等西国大名,作为朝鲜之战的主力,他们的军力、财力损失极大;相反德川家康的嫡系军队在朝鲜之战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在关原之战之战中,石田三成的西军败北,而东军中拥护丰臣的大名实力也遭到削弱,丰臣家的时代宣告结束,德川家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新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最终德川家康笑到了最后,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创了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

而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受益者就是朝鲜李氏王朝以及光海君李珲。说朝鲜李氏王朝受益很好理解,因为大明将他从亡国的边缘拽了回来,将李氏王朝在朝鲜的统治又延续了三百年之久。日本入侵朝鲜之前,朝鲜当时在位的国王名叫李昖,由于他的王后没有生下儿子,所以只能从庶子中选择继承人。光海君李珲年少之时,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得到了群臣们的一致拥护,但他确是李昖的次子。而长子临海君虽然不学无术,但长子地位使他占据了“法理地位”。

壬辰倭乱后,长子临海君被俘,李昖仓皇之中册立次子光海君李珲为世子,自己则逃亡中朝边境,光海君李珲则权摄国事,招集军队抵抗,甚至亲临前线视察,因此赢得朝鲜军民的一致拥护。但权力面前无父子,这引起了李昖的反感,之后随着李昖嫡长子的出生,围绕着储位,朝廷内部开始了一场明争暗斗。

但凭借着在壬辰倭乱中积累起来的超高人气,光海君李珲继承朝鲜王位。光海君从被立为世子到登基的十四年间,明朝五次拒绝册封光海君。直到为了对付日渐强大的努尔哈赤,明朝才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国王。但明廷的态度对光海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在萨尔浒之战中只是派兵敷衍了事而已,事后还与后金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虽然明朝屡次派遣使者要求出兵协助,光海君执意不肯,甚至将传达大明皇帝圣旨的朝鲜使臣关在汉阳城外。直到朝鲜爆发宫廷政变,光海君被废除,几年后自尽身亡。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