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骑 >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春秋大义

明骑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春秋大义

作者:隔壁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24 10:49:48 来源:转码展示1

开城十年,六月。xiashucom

南京国宾馆里,先是从东瀛行省来游学的一位大儒,闹腾了起来,嚷嚷着要正本清源,还儒家一个本来的面目,没人理他。这位大儒便在国宾馆一住半年,终于给他逮到机会了,他赶上了华夷之辩的大讨论。

江南之地气候宜人,又是南方总理通商衙门所在地,定居于此的达官显贵极多,能在江南拥有一处产业,更是一种显赫的象征。故此这年月,但凡大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江南必先会热闹起来。

“自古汉胡不两立,披发左衽以为耻。国本当以汉为基,华夷明辨真儒家。”“

好!”

国宾馆外头热闹的大街上,一个儒服华冠的矮小男子说的唾沫横飞,做慷慨状,四周围还有数十个青衫年轻人盘膝而坐,一个劲的拍手叫好。这样的场面有些滑稽便如同猴戏一般,却是南京街头的常态。

开城十年,帝国的舆论环境还算宽松,民间报纸上时不时有些惊人的言论,倒也不会因言获罪。这南京街头更是各种人士发表言论,集会的地方,只要在官府报备过的集会,言论不是太出格的官府也都会批准。于是乎,隔山差五南京街头就有一场集会,或大或小,或慷慨或激昂,大可以畅所欲言的。然

而有一条,君子动口不动手,可以争辩却不能动手动脚,更不能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出早年间动辄哭庙,打砸国子监那样的混账事。倘若有人情绪过于激动做出些泼妇式的举动,那么对不住了,一旁就有内务部的军兵一拥而上,将其拖进大牢先清醒一下。

那身材矮小的大儒,越说便越壮怀激烈了,竟掷地有声。“

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子曰,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这

位大儒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一旁越聚越多的闲杂人等,一时间竟无言以对,想反驳竟不知从何说起。华夷之辨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不存在争议的,管子是这样说的,孔子是这样说的,孟子是这样说的,左传是这样说的,春秋也是这样说的。这么多先贤都是这样说的,你反对,你算是个什么玩意。“

儒教始于周礼,周礼便是华夷之防,不可不察也!”“

好!”国

宾馆外闹腾了起来,倒也招来了不少喝彩声,这番言论其实是大实话,这不就是儒家的本来面目么。所谓王道,教化,那是在华夷有别的前提下进行的,倘若蛮夷不服王道怎么办呐。连

老子都说了:“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连主张无为不争的老子都告诉你了,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你个蛮夷不服是吧,圣人不得已,也是要拿起兵器往死里揍的。先贤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了,华夷有别,不服就揍,偏偏有些软骨头读书人把儒教思想歪曲了,最后硬生生变成圣母思想了。“

此人是谁,哪里来的,在这里大放厥词?”“

哦,东瀛来的大儒,王东阳。”

“荒谬,不过一个东瀛人,也敢谈春秋大义,华夷之防,哈哈哈,岂非荒谬?”“

想来如此,他自己不就是个东瀛蛮夷?”一

时间围观人群中哄笑声四起,那东瀛大儒却面不改色,仍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在下穿华夏衣冠,尊周礼,便是华夏之人。”

话音方落,一旁便有人大叫了一声:“这位先生,说的好!”这

一嗓子吼了出来,众人转头这么一瞧,却又瞧见人群之中,走出来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帮腔起来。

人群中又有人不忿,低声咒骂:“这又是哪来的山猫野兽,沐猴而冠。”“

放屁,我瞧着人家行事说话光明磊落,你才是无礼之极!”“

我堂堂明人,如何便无礼了?”“

见事不明,你算什么大明人!”

一群人越说越激动,那几个迂腐的说不过便面红耳赤的挽起袖子,却不料不远处一队黑衣军兵狠狠瞪了过来。顿时吓的那几个酸丁一哆嗦,尿都吓出来几滴,慌忙混入人群灰溜溜的走了。大明内务部的黑衣军兵,直接听命于三法司,威慑力可是很惊人的。一

言不合便撒泼耍无赖的,几鞭子抽下去便满地打滚,变老实了。

中午时分,总理衙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孙

传庭皱着眉头,瞧着手中最新的一份报纸,脸色不免有些沉吟,这是一份私人出资刊行的晚报,言辞不免有些夸张。再拿起一份南京府学开办的官报,言辞也是十分激烈,口吻也是差不多的。一

旁有个属官察言观色,便低声斥道:“这些个混账东西,也太过了,是该整治一番了。”

不料这一记马屁却拍在了马腿上,但只见孙大人眉头又是一皱,不冷不热道:“这话出自左传,有什么混账的?”“

啊?”

那属官别提多尴尬了,便有些惴惴不安,刚忙将嘴巴闭上了,不敢再说。孙传庭冷冷的哼了一声,掐着短须琢磨了一阵,如今舆论汹汹闹腾了起来,这事还真得总理衙门出面了。

“交与通政司,议一议。”

想了想,孙大人又反悔了,摆手说道:“罢了,此事当由本官亲自处置。”所

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南之地舆论汹汹,这一来竟然搔在了孙大人的痒痒肉上。孙传庭在衙门里沉吟了半日,终于痒痒肉发作了,忍不住亲自下场参与辩论,挥毫泼墨写了一篇雄文。翌

日,南京总理衙门下属的通政司,刊行的日报上,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了一篇雄文,署名孙伯雅。孙伯雅是谁,可不就是当朝宰相孙大人么,这事情越闹越大了,竟然闹到连总理大人也赤膊上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