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 第111章 筹备春耕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第111章 筹备春耕

作者:闲与梦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16 14:03:07 来源:转码展示1

消息不算详细,只是说没有经历大战,宋匡听到王天雷死了,很顺利的就选择投降了。

还是卓三娘帮着解了惑,宋匡和王天雷属于最早的一批结义兄弟,两人曾经关系非常的好,打下敷答河所的基业。

为了协助王天雷扩张地盘,宋匡主动去了别儿真,但是宋匡的妻子在镇北寨不明原因暴病而亡,宋匡赶回来的时候,发现妻子身上有许多伤痕,结合王天雷的癖好,宋匡不对他产生了怀疑那才真是怪了。

从那时候起,宋匡就跟王天雷貌合神离了,只是王天雷势大,他也不敢没有证据就贸然发难。

如今王天雷被灭,郑毅五百骑兵压境,宋匡除了投降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然他带着几百人能去哪里?总不能钻进山岭之中当野人去吧?

别儿真宋匡、黑勒里罗镇海,手中有兵却不敢跟王天雷翻脸。

就是因为王天雷手中掌握着数百士兵吃穿用度。

真的钻到林子里,春天又是即将来的时候。

他们几百人能活着走出来几个都是另说。

真的一位外东北的老林子都那么安全吗?

别的不说,狼群就够这些人喝一壶的。

还有冬眠出来的棕熊和黑熊。

以及逐渐开始活跃的老虎。

这些都是山林中的霸主。

几千人进去,没有目标的瞎晃,说不定也得折在林子里。

为什么大明朝廷设置卫所的时候,都是沿着河流平原设置?

不仅是因为地形地势比较好,适合发展,更是由于安全因素考虑。

就连常年生活在这边的土着部落,同样扎堆在河流沿岸生活,而不会在老林子里呆着,除非是不想活了。

王昆山荡平别儿真之后,趁着莽哥河还未彻底解冻,再次穿过莽哥河前往黑勒里。m.cascoo

黑勒里的罗镇海抵抗了一番,被王昆山带着骑兵队杀了数百人,还亲自将罗镇海给斩杀当场,黑勒里站匪部也宣布投降,王昆山带人驻扎在黑勒里,防御着北方的土着部落。

黑勒里距离距离努尔哥城只有数十里,骑兵一日就可以到达。

只是努尔哥城如今早就没有汉人了,生活在那边的都是吉里迷当地民族。

吉里米包含很多的种族和部落,其中大部分是后世所说的通古斯人。

这个人种之中包含了太多的民族,最着名的应该就属于女贞族了。

不过这个女贞是说的当前的女贞,而不是建立金朝的那个女贞。

两者不是一回事,如今的女贞是后世泛称的满洲人和整个通古斯语系民族。

他们都属于通古斯人一脉。

古代的时候被称之为东胡。

后世大家庭中的锡伯族、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都是属于这一系,也都是生活在黑龙江南北地区的民族。

郑毅前期接触过的,也就是苦夷人不属于这个范畴之内。

他们是单独一脉,来源已经说不太清楚了。

另外就是苦夷岛和岸上都有的费雅喀人,也就是后世的尼夫赫人,他们与蒙古有着更亲近的关系。

如今占领努尔哥城周边的民族叫做山丹,是原本生活在恨古河流域和北部大山中的民族。

这个民族在元末明初之时就已经发展到黑龙将入海口附近了。

经过两百多年的沉浮,如今还在这片土地坚强的生存着。

明朝管理这片地方的时候,他们都乖乖缩着当顺民。

大明朝廷的军队一走,山丹人继续在附近称王称霸。

王天雷让罗镇海镇守黑勒里,就是为了防御山丹人南下。

同时也为了继续向北攻击山丹打下一个基础。

山丹有六部,分布在恨古河到哥吉河一线,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从数量上来说,完全也不弱于所谓的王天雷匪部,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毕竟山丹人可是土生土长的游猎民族,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开弓射箭的。

郑毅虽然很想让王昆山打到努尔哥,但是如今马上河流将要解冻。

这片外东北的土地也即将复苏,努尔哥城倒不是最重要的。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春耕,得种粮食养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口。

三月初一,郑毅在原镇北寨展开了六号分基地车,随后出来了各项的附属建筑。

用了三天的时间,刷出来三千多人,在镇北寨到莽哥河西岸这片区域展开大建设。

主要做的就是修路和修建村庄,与此同时郑毅也每天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人口。

这片地方很大,数万平方公里,大都可以开发出良田来,几千人是远远不够的。

再说沿着莽哥河两岸还有大量的未开发荒地,这些地方都是要开垦出来的。

他倒是觉得几万人都不够多,沿着莽哥河向南直到三江口那里,到处都是可开垦的土地。

几万人撒到这么大一片地方,就跟烧饼撒上几粒芝麻,根本就显不出来。

好在王天雷给他留下不少的“存货”,不然养活这些人也够郑毅愁的。

营造坊在这段时间平整出道路,试着在尚未解冻的土地开挖水渠。

不挖水渠的话,等到彻底解冻之后,莽哥河畔就是一片沼泽。

别说种地,就算是下脚都不可能,那可是一大片的湿地啊。

精工坊和精作坊则是大量的赶制农具,比如铁犁、耧车这些东西。

苦夷岛那边每天都会派船运输一起工具过来,这边的铁矿还没有寻到,也只能靠苦夷岛了。

从佩起部落那边运到东岸,再从东岸弄到西岸来,还是挺费一番功夫的。

河流逐渐的开始解冻,最多半个月就彻底过不来了。

朱功亮被郑毅从苦夷岛调过来,准备在莽哥河上架桥。

河宽三五里,架桥对于营造坊来说绝对是个挠头的工作。

苦夷岛那边,早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春耕准备,最先开始的是炎帝村。

炎帝村的山谷得天独厚,水量也是十分的丰富,有湖有河也有溪流穿过。

早在郑毅还没启程出发上岸,炎帝村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数千人在这片上千平方公里的山谷中开始做前期的准备。

这里因为地热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就算在冬季都很少结冰,最多也就是地面冻上薄薄的一层。

首先做的是将养殖基地迁出炎帝谷,位置自然是炎帝谷北部的那一大片荒原地带。

那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迁到那边也更加方便未来扩展养殖场的规模。

迁移出去之后,就是平整土地,将荒草和无用的树木清理掉。

李然作为炎帝谷的负责人,经过考察和商议之后,决定采用最简单的办法——烧荒。

首先沿着河流、湖泊将炎帝谷这边划成几十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进行烧荒。

一把火点燃,地面上的干枯的荒草和杂乱的树木,都被熊熊的烈火吞没。

污染环境肯定是会有一些污染,但是好在污染的程度也有限。

再说又是一片一片烧的,也不会造成难以控制的山火。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烧还烧出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是藏在地下的野兔、狐狸、紫貂之类的动物。

被大火一烧全都跑了出来,被炎帝村一顿好抓。

损失了一部分,但是也收获了很大一部分。

见解的给炎帝村这边的村民创了收。

要知道如今苦夷岛已经推行了货币。

大锅饭虽然也存在,但是日常属于自己的收获,都可以拿到商栈按照货物价值换取货币了。

这根本就是意外之喜啊,一只毛皮完整的紫貂,起码能换张十块的华夏币。

华夏币是郑毅给新货币的命名,包括苦夷岛在体系内也改为了东洲岛。

只不过大家喜欢了苦夷、苦夷的叫,一时间也改不过来口。

烧荒之后就是分配田地,如今炎帝村汉人和当地人数量近万,每人能分得两亩的土地。

随着逐步向炎帝谷外扩展,这个数量可能还会持续的增加,但是先前足够他们使用了。

划分完地块之后,就可以开始平整田地和翻地准备春耕了。

这个阶段那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不过拿到土地的当地民族就有点傻眼了。

你们都会耕地,但是俺们不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