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章 羞辱

明末之新帝国 第9章 羞辱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1-01 15:03:57 来源:转码展示1

不过刘布深吸了一口气后,冷静了下来,觉得没有什么好生气的,只是微微一笑挥了挥手,说道:“有劳了!”然后就走到了边界的位置上去。zuowenbolan

刘康愤愤不平的道:“我们家公子是临清诗社的最大赞助者,你们这样对待,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最大赞助者?刘布心里冷笑,他道:“没事!谁叫咱在这圈子里面没有名气呢,也是我们自讨没趣是不?就一个浪荡公子,还往人家读书人里扎堆?”

刘康十分尴尬,道:“只要公子爷以后在这圏子里面打出了名声,慢慢会就会好起来的,毕竟名声也是靠积累的嘛。”

刘布看了刘康一眼,他倒是觉得这人有点经纪人的潜质啊。

刘布没有认识的人,他好奇的轻摇折扇,四下打量,这里的装修是以清雅为主,本身就是茶楼,是一群读书人在这里读书、写字、抚琴、听歌的地方,现在一大群读书人来这里,更加是显得更有文化气质了,而且来这里的人个个都是身穿长袍,扎着书生发型,显得非常的文雅,大家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动不动就抱拳作揖、轻摇折扇,十分有礼。

刘布没有认识的人,所以只好坐下来,桌上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是一壶酒,一壶茶,几个清雅小菜。

这时有人大声通报:“李天伊公子、冒襄公子到!”

大家一听显得有点惊讶,冒襄公子,这可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啊,名声远远在李天伊之上,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啊。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冒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冒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

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他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冒襄才名,远甩李天伊九条街,这些读书人一听,刚才还斯斯文文,十分文雅的,一听说有两位公子来了,纷纷往外涌,争先的一睹这位名士的风采。

刘康劝道:“少爷我们也去看吧?小的为你开路,占个好位置,一睹当世名士之风采。”

刘布轻呷着杯中的碧螺春香茶说道:“不就是两个读书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去?”如果是俩个大美女来,他必定会去看热闹。

刘康说到听出了他话里酸溜溜之意,说道:“好!公子!小的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马上向公子汇报。”

刘不说道:“也罢!”

过了一阵子,大批书生涌着两个青年书生进来,一个是气宇轩昂,气度俨然的书生,另外一个满面笑容,毕躬毕敬,刘布不用问,光是猜,就知谁是谁了,他们二人直接的走了进来,往主席位上去。

稍高的偏瘦的青年书生满面兴奋,说道:“学生就是李天伊,临清诗会的召集人,今天之所以没有在这里迎接大家,是因为本人的一个故友从江南而来,特去迎接,给大家隆重介绍,大名鼎鼎的复社公子冒襄冒辟疆公子。”

他这么一说,茶楼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叫冒襄的一身白色的长袍,头上系着书生巾,腰间系有玉佩,拿着一个读书人必不可少的装逼神器纸扇子。他作了一个揖,说道:“学生游历山东,久闻临清地杰人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然后是在座的这些所谓本地的精英读书人纷纷的抱拳回礼说道:“公子过誉了。”

“果然是人中龙凤!”

“名不虚传!”

“这气度这风采,不愧是天下名士呀!”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群书生们纷纷的拍马屁,毫无底线的吹捧。

冒襄他看起来非常淡泊超俗,不问世事的样子,事实上他非常享受别人的吹捧和拍马屁,这种在像是在舞台中间,受万人追捧的感觉非常非常的好。

冒襄非常的有礼貌,非常的有风度,一一的跟每个人打了招呼,而且李天伊也以主人而自居,仔细的介绍的每一个人给他认识。

有些人还当场拿出自己的诗文让冒襄点评了一两句,如果得一字之褒,那就好像是得到了莫大的夸奖一样,洋洋得意,欢喜不己。

李天伊一一将本地的名人都介绍了给冒襄,但在快介绍到刘布之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他就不再介绍了,然后挽着冒襄的手,回到了主席位之上,然后大家相互的吹捧喝酒。

本来刘康非常的开心,脸兴奋的发红,站在主人旁边,就等李天伊在介绍主人之时,自己也与有荣焉,谁知道李天伊挽着冒襄之手,转身而去,令他觉得非常的失落,简直比当众打脸一样丢脸。

其实在场很多人都知道,刘布的身份,知道他是临清第一富豪之子,出了名的浪荡子弟,一掷千金,也是一个知名人物,但是李天伊如此冷落于他,其他的人,没有什么不平,反而隐隐有得意之心,你这个浪荡子弟也有今天?你有钱是不?你牛逼是不?但是到了知州公子这里,人家不吃你这一套,就是不把你当一回事。

连下人刘康的脸色都非常难看了,倒是刘布没有什么表示,一直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冷淡淡地自斟自饮,好好像与世无争,漠不关心的样子。

李天伊看在眼里,心里面暗暗高兴,我就是要打他的脸,就是要打刘布的脸,一个小吏之子,以为自己有钱就很了不起吗?哥今天就不给你面子?打疼了才会听话。

连冒襄都注意到,身边有一大群人拍他马屁,奉承于他,只有一个锦衣少年,独自在那里自斟自饮,他忍不住低声问李天伊:“此人是谁?”

李天伊低声道:“这人啊!就是临清的着名人物,出了名的混世魔王,浪荡子弟,常仗着自己父亲是临清钞关官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冒襄说道:“此等人?怎可让他来这里呢?没得污了我等名声?”

李天伊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小弟正准备组建临清诗会,此人是个大金主,他们请他来,让他在一边儿坐着,他就会捐一大笔钱出来,助我等成立诗社。”

冒襄不悦说道:“你乃一读书人,岂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李天伊说道:“小弟知道冒疆兄你疾恶如仇,但此等小人,你且当没看见便可,小弟啊,在临清混,与这等人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万事留一线为好。”

冒襄冷吭了一声,然后不再言语,从此正眼也不看刘布一眼。

刘部没有什么表示,因为隔得远,他根本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刘康的脸却变成了死猪肝,像是死了爹娘的样子。

刘布觉得刘康不妥了,问道:“你可是便秘了?”

刘康脸色苍白地说:“少爷啊,小人真是不知如何说好?”

刘布道:“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

刘康说道:“小人听得懂唇语,这李天伊公子在冒公子面前极力的诋毁于你,不断说公子你的坏话,还说你是冤大头。”

刘康说完了这些话,以为刘布会非常生气的,结果刘布还是那个冷冷的样子,没有什么表示。

刘康以为刘布气坏了,说道:“少爷你听清楚我在说什么吗?”

刘布当然听清楚了,其实刘布也没有什么意外,东林党都是一些什么鸟,他也不是不知道,还能希望说他的好话?而且他也不想以这些人为谋,也不在乎对方怎么说?

今天来这里,真心不是他自己想来,而是他父亲叫他来的,虽有不满,但必须来,他知道在这个家,如果你敢跟老爹对着干,那就是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刘康道:“少爷我们走吧?”

刘布道:“本少为什么要走?现在正是看好戏的时候?”

过了片刻他们吹捧了一阵子,然后不免不可避免地提到的诗词方面去,这是一次诗会,这是这是必然的

冒襄拿出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一首诗,当众朗诵,《碧落庐边看菊》:

孤情一往趁寒鸦,偶踏东篱见菊花。

多少媚春销夏色,会留一片斗秋华。

这诗不错,人人叫好。

接着便是便是大家轮流当场作诗一首,然后拿出来让冒襄和李天伊品评。

这些人得冒襄和李天伊好评的,个个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如果是被批评的,就是垂头丧气,有如死了爹娘一般。

刘布如超然于物外的高人,隐士一般坐在一边,看这些人闹的这些闹剧,感觉有些好笑,作为一个现代的圈外的人,他不觉其中,有什么乐趣。

刘布他想不理,独自坐在一边看热闹,别人可就不是这么想。

李天伊在介绍人的时候没有故意的、羞辱性的没有介绍刘布,但是现在念诗的时候,他偏偏提到刘布:“庆之兄,请问你近来可有新作出来?”

李天伊这么一问,便有人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打架闹事斗酒,他可能很在行,但是如果说到作词作诗,那就是一个笑话,李天伊公子就是故意羞辱他来着,只有知州公子治得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