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明末夜天子 > 第2章 绿悠悠杀个婆姨,醒转时已然不归(二)

纪寻的前后反差之大,自然令人生疑,只是夏之令没有多问,只是说:“若你此话当真,可敢随本官回去对簿公堂?”

纪寻自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他坚信之前那个纪寻的记忆不会错,也坚信眼前这个知府大人的气节,再加上有这层救命之恩在,被改判无罪几乎是十拿九稳的。zuowenbolan

见纪寻态度诚恳,夏之令不再多问,再度迈步向前。

洪水过后满目疮痍,夏之令的忧心溢于言表,竟至于几番悲怆过度已至气短,搞的纪寻一路上心惊胆跳的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只能不停的劝解他。

对淳安县,夏之令不熟悉,而纪寻虽是在淳安县被捕,但他本身却是杭州人,淳安县只是他老丈人家而已,所以他对道路也不熟悉。

是以二人只能没目的的乱撞,终于在大半日后见到了人,且还是大大的一群人,观其行迹,不用问也知道都是难民。

难民们往哪去呢,除了杭州还能是哪,而夏之令是杭州知府,自然也得回杭州,得,也不用问路了,跟着这长长的难民队伍走,肯定没错了。

这一路,冻的发抖,饿的发慌,这雨还是喋喋不休的下着,停下休息可就再也起不来了,只能一直往前走,人在生死关头的意志力是可怕的,纪寻从未想过自己一天能走上百里的路,可今天他做到了。

杭州终于到了,难民们是进不了城的,但夏之令当然可以。

跟着夏之令畅通无阻的进了杭州城,但迎接纪寻的却不是热腾腾的饭菜,而是冷冰冰的牢房,对此,纪寻很是不忿,但面对铁面无私的夏之令,却只能徒增奈何。

所幸,夏之令交代了衙役要善待纪寻,而杭州城的牢房也比淳安县的要好的多,所以纪寻自重生以来终于吃了顿饱饭,睡了个好觉。

他本以为自己还要在这牢房里待上一段时间,最起码得等夏之令将此次的天灾处理掉,可却没想到仅是第二日他便被带出了牢房,没进公堂却进了夏之令的书房。

与昨日相比,身着官袍的夏之令威压了不知凡几,可脸上的疲惫却比昨日更甚,看起来这一夜又是没合眼。

问过方知,夏之令之所以唤自己前来却是因为昨日途中纪寻无意说出的一句话。夏之令问:“你昨日曾言及此番天灾或许是改稻为桑的契机,本官考虑了一夜,觉得或有所为,可否深入说说。”

纪寻想了想,昨日确实说了这件事,可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根本未细想,不过眼下夏之令既然问起来,纪寻觉得自己必须说出个所以然来,以此引起夏之令的重视,为自己加一层保险。所幸,他前世虽然是个理科生,可在兴趣的驱使下对史学也多有涉猎,所以他知道改稻为桑是有明一朝的巨大举措,只是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一直收效甚微。对此,后世的一些史学家多有点评,纪寻也涉猎了些,故而认为还是可以有的放矢的。

斟酌了会,纪寻缓声说:“江浙之富饶首功丝绸,产地又以杭州为甚。今海禁已消,外销无虞,已至今之丝绸所产远少于求,制约之本便在于生丝不足。朝中有识之士甚多,故而多次推行改稻为桑,更引之为国策。然多次推行却无成效,以愚浅见,不外乎二。其一,户无余粮,故恐改桑之后再无口粮。其二,执行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今之朝廷却繁冗至极无力扶持,方至每每无疾而终。二者相互拖累,想要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然今朝却有不同,第一,淳安县此季之稻已然被毁,神仙难救,百姓唯有种桑一途别无他选。第二,现任知府乃是大人你,而非之前那些好高骛远之辈。若大人能够稳扎稳打,已一省造一县,今年借此天灾将淳安县打造成改稻为桑的模范县,一两年内或许成效不明显,但至多三年,淳安之富足必然遥遥领先其他各县,介时,根本无需大人再去推行,各县必然纷纷效仿。”

说了这么多,纪寻无非是在给夏之令阐述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你得认清自己的实力,有多大能耐干多大事,以朝廷如今的那点家底,能先把淳安这个小县整明白就不错了,你千万别学你的那些个草包前辈,一上来就恨不得整个浙江省都改种桑苗,纯粹是大腿上把脉,瞎搞。

当然,纪寻也清楚,他的这番分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个缺点便是时间的跨度。据纪寻的分析,他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可要想见到成效最起码也得五年。可若这五年内夏之令调任,那这桃子可就是他下一任的了。

可夏之令似乎全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此刻的他精神焕发,目光中满是炽烈,他兴奋的连端茶的手都在颤抖。不苟言笑的他竟然给纪寻投来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纪寻有些汗颜,不过拾人牙慧而已又怎敢生受。

二人继续就相关事宜进行讨论,不知不觉已是午时,有衙役送进午饭,不过三两杂粮一点咸菜而已,比纪寻昨夜吃的尚且不如,但他却甘之如饴,前世今生,夏之令是纪寻见过的第一个清官。

吃了饭,因为知府大人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所以纪寻再次被押回了牢房,继续他的牢狱生涯。

临别时,纪寻踌躇了会,还是建议夏之令道:“我知大人忧心百姓,但事有可为有不可为,该下决断时决不能犹豫。淳安县的大坝已然决堤,短时间内想要将之修好绝无可能,不若扩大缺口,舍淳安而保全境。”

弃车保帅自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却绝不是一个容易下的决定,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其关键在于弃了车能不能保帅,帅保住了自然是一个正确的决策,若然弃了车还是伤了帅,那就会被认定是不作为,丢了官都是小事,怕是得杀头。

决策者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们高高在上的同时也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便如此刻的夏之令,他眉头紧锁,愁肠百结。

纪寻无法感同身受,他庆幸此时的决策者并不是他,所以他心安理得的回到了牢房,静等事态的发展。他不知道夏之令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但无论其做出怎样的决定,他都是可以理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