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明末第一奸雄 > 第181章 饥民

明末第一奸雄 第181章 饥民

作者:可怜的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30 11:04:1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181章饥民

砀县此时的这座县城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四周城墙不见,没有城墙的城池根本没有丝毫防御,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别说是灾民,就算是土匪也不愿居住,久而久之城池慢慢荒废起来。

流营之中素有“铲城”的传统,将城池城墙铲为平地,毕竟他们是流贼,以流蹿劫掠为生,倘若将来徙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座完整城池,那便宜的是朝廷官军,官兵入驻城池眨眼间就能再建造一座坚固城池来。

砀县人烟稀少,只有一千二百户人家,总共加起来不过四千多人,这其中老幼妇孺还占了一大半,青壮男子不过千把号人。

早在砀县被流贼攻破的时候,城内官吏富户皆被流贼屠戮一空,城内百姓流贼虽然没有大开杀戒,但是挨家挨户搜查,凡是百姓家中的米面粮食和其他所有吃的全都收刮而走,至于小民们的那一点点铜钱和碎银子搜屋的流贼根本没有看上。

流营之中,最重视的就是马骡,其次是粮食,最后是弓矢铅铳,至于金银珠玉乃是最次等。

砀县的青壮男子全部被流贼裹挟成为了饥兵厮养,而男子毫无疑问是家中的顶梁柱,加上粮食都被流贼抢走了,老幼妇孺们不管愿不愿意,皆是被逼裹挟了进去。

城东的城隍庙是流营驻扎的营地,庙的周围皆是众多得到营帐,窝铺,一直连接到附近的山岭,河边,无数的旗帜飘舞着,数不到边。

营帐内还有众多的车辆,上面载着的都是粮米财帛,此时的流营之中人马浩荡,算上饥民炮灰共有二万多人。

曹营小袁营的马队精锐自然居住在城隍庙中心的内营,其次是大队步卒,最后才是辅兵厮养和饥民炮灰们。不过现在流贼营中巡缴严密,马队分班休息巡逻,防止营外有人来袭,更为了防止营内有人逃跑。

月明星稀,不管是内营还是外营皆是密密麻麻的篝火,与天上的繁星相互照应,在营地外面来往巡逻老营不断。

在外营营地,一个被暂时充为营地的山坳之内,一群饥民围着堆堆篝火休息,众人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紧裹被褥,身体蜷缩着。

他们这些都是砀县百姓,多是一个坊周围熟悉的邻居抱团取暖,其中袁大同和他的家小也在其中。他的妻子戴月娘和一儿一女紧紧依偎在他的怀中,他们本是砀县城内兴德坊的一户穷苦百姓。

丈夫袁大同没什么文化,全凭苦力赚钱,乃是砀县的一名脚夫,每日给商贾挑担干卖力气的重活,而妻子戴月娘则是给人做着洗衣服,缝补衣裳的一些零碎伙计。

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平日里饱一顿饿一顿,勉强吊着命活着,前些日子流贼破城,丈夫袁大同被流贼裹挟走,带月娘没办法,只能带着两个孩子一块儿跟着孩子一起走。

丈夫袁大同是家中的顶梁柱,没了他,戴月娘和两个孩子更加活下去了。戴月娘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只知道流贼是造反杀头的,其他一概不知,反倒是袁大同知道得多一点,照他的话说,与其在砀县内被活活饿死,倒不如投了流贼。

流贼营中实行平均主义,“所掠钱帛、米粟、珠贝等物俱上交掌家,凡支费俱出自掌家;请食不足,则均短之”。每日吃喝数目看总体的粮草数目,粮草多每人吃得多,粮草少每人吃得少。

当然,这其中也有待遇等级的,精骑待遇肯定比普通马兵好,马兵又比步兵好,步兵又比饥民好。

均短之,相同层次每人平均一样,这种配给制度相当公平,上面也没有贪污的机会,这方面众人的怨言就少,这袁大同就是其中之一。

往日在砀县里看见城内地主富户们大鱼大肉吃着,而他和他家人则是每日饿着肚子吊命,特别是这些富人还为富不仁,平日里就欺榨他们穷人,袁大同这些贫苦百姓们早就心中郁结不满了。

流贼破城后大肆杀戮官吏富人,袁大同心中快意万分,心中不觉中居然对流贼产生了认同心理。

流贼接连破了几城,粮草辎重甚多,就算是他们饥民营中每日可以喝两顿稀的,甚至还时不时吃顿干的填饱肚子,比原来在砀县的生活强得多了。

众人团聚说着话,其中一饥民低声惊恐道:“你们听说了没,我们隔壁的好德坊跑了好几个人,其中宋哥儿他们一家人也在其中。”

饥民们都被惊动过来,又一人希冀问道:“怎么?宋哥儿他们逃出去了吗?”

那饥民摇头叹息,脸上满是恐惧道:“没逃出去,营外全是来往巡查的马兵,只要发现落草逃跑的人不问缘由一概杀了。”

“宋哥儿一家死得惨啊……好不容易跑出了外营还是被巡查的流贼发现了,那些天杀的贼寇将宋哥儿一家人全都用布袋装上,然后用马踩踏,宋哥儿媳妇儿怀了身子大着肚子,就算这样流贼还没放过,听说腹内的婴胎都被马蹄活生生踩了出来……”

“啊……”

众饥民都失声叫了起来,面带不忍之色,他们仿佛都想象到了宋哥儿媳妇儿凄惨模样,其中好几个女人都被吓得哭了起来。

袁大同心中也惋惜,宋哥儿一家都是敦厚好人,说被杀就被杀了,他们只是不想从贼啊!有何过错?其中宋哥儿一甲想逃跑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家开了间杂货铺子,虽说铺子被抢了一空但是徐州那边还有亲戚可以投奔,不比袁大同他们这些穷人一样根本无路可走。

这时候一六旬老者颤巍巍道:“各位兴德坊的乡亲父老们,为了大家伙好,听老夫一句劝,千万不要想着逃跑,起码在这营中能活一天就一天吧……”

这是兴德坊的坊主老孟叔,平日里也素以他的威望最高,听到老孟叔言语间的绝望,袁大同不安道:“老孟叔别说丧气话,我们大家不都活得好好的嘛,说实在的,在这流营中可比我们在砀县生活舒服多了,每天有人供应着吃的还不用干活……”

周围不少人都深以为然,只要他们不想着逃跑,起码的生命安全还是有保障的,还不用为生计发愁。

袁大同眼睛闪亮,接着鼓劲道:“要我说,虽然现在吃不上干的,还是饥民的身份,但是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坊的,只要心在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多打上几仗成了辅兵厮养或者还能成为了步卒,就可以一日吃两顿或者三顿,还都是干的,自家的生活还有了保障,这多好啊!”

“这义军的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只要肯拼命,肯干活就能过上好生活,可不像城里的富户老爷们,龟孙揍地一毛不拔,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快活,还时不时地欺负我们。”

经袁大同这么一鼓动,饥民想起了原来在城里的贫寒生活,更觉愤恨心酸,都是大声赞同袁大同的话。

老孟叔无奈看着,绝望摇了摇头:“还是年轻呐……”

戴月娘看着满脸亢奋熟悉的丈夫,竟生出一丝陌生的感觉来,但心中始终难安,在她的认知里,流贼不是杀人如麻的恶人吗?哪里像丈夫说得那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