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明末第一奸雄 > 第118章 丰收

明末第一奸雄 第118章 丰收

作者:可怜的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30 11:04:1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118章丰收

燧石击发枪虽好,但是用料很贵,尤其是内中的钢材所需,现下各地的钢材普遍都在三到四两一斤左右浮动,像陈诺自徐州城购买的那批高质量钢材一斤卖价就高达六两。

这还是燧发枪内中需要的钢材材料,算上其他材料,人工费用,一杆精良的虎式铳造价不低于十五两,是普通鸟铳价格的三倍多。

这么昂贵的价格大批量列装乞活军火器兵是不现实的,除非能够开矿,减少对外原料的高价购买。依刘铁金所说,现所内有兵器匠人五十名,寻常铁匠也有八十人,余者帮工学徒更多,人力不愁,精良鸟铳一月可制造一百门。

现在乞活军鸟铳缺口不大,依着所内现有的钢材原料,马力全开的话,可在一个月内制出五十杆虎式铳。

至于再造虎式铳,只能再从外购买高价原料了。

……

崇祯十五年四月底,李自成围攻开封城,开封一旦不保,中原咽喉失守,李自成等人便可长驱直入北进,威胁京师安危。

明廷闻讯,急令周边明军驰援开封,命督师丁启睿为帅,保定总督杨文岳为副,飞檄召集各镇总兵于开封城下与流贼决战。

计有平贼镇总兵左良玉,保定总兵虎大威,河南总兵陈永福,援剿总兵杨德政、方国安,副总兵姜明武,加上丁启睿的标营和杨文岳的保定车营,汇聚在开封城外的明军共有十八万人对外号称四十万,声势浩大。

然诸镇畏惧流贼百万之众势大,均心存恐惧,不敢与流贼作战,内中兵马最多的平贼将军左良玉更是方言:“贼人势大,不可击也。”

《豫变纪略》记载,李自成和救援开封的官军在朱仙镇大战六天,死伤惨重,“矢石竭,人人惴恐,营中老幼日数惊奔窜,虽斩之,不能定也。”

也就是说,李自成方面的形势并不好,几乎难以继续支撑,已经开始谋划撤兵。

问题是官兵方面的形势更难,缺粮、断水,左良玉又因为几十匹战马被丁启睿霸占,非常不满。

五月二十二日这一天,身为督师的丁启睿主张积极作战,一举解除开封之围。左良玉认为不可,其他武将也心怀忧惧,请求第二天再决战。

结果当天夜里二鼓时分,杨德政的部队还在向流贼开炮,左良玉却率军向着襄阳方面撤退,各营顿时一片混乱。

左部鼓噪奔突,冲向其他明军营地,各军不知状况,争相退走,左良玉的部下乘机把各营中留下的骡马抢走。

李自成此前与左良玉在郾城交过手,摸清了左良玉的底细。这一次他采用新的打法,先放左良玉的大军过去,然后从后面追杀。同时,预先派出大量人员在左良玉必经之地挖出大沟,宽和深各约五米,长约百里。

左良玉的军队发现李自成追杀得不紧,还在暗中庆幸,跑出八十多里之后,前面突然出现一道大沟,而李自成又从后面追杀上来,官军大乱,“下马渡沟,僵仆溪谷中,趾其颠而过。”

李自成趁乱一通砍杀,官兵自相践踏。此一战,左良玉的精锐部队损失大半,骡马、器械损失无数,败往襄阳。此后虽然兵员有所恢复,但质量根本不能和左良玉的旧部相比。

朱仙镇会战,明军大败,左良玉逃窜千里,直接奔回襄阳,丁启睿和杨文岳一起奔向汝宁,“贼渡河逐之,追奔四百里。丧马骡七千,将士数万,启睿敕书、印、剑俱失。

李自成招降明军步兵数万,马兵五千,并获辎重粮草,火炮器械无数,声威更震。

自此,河南几乎尽握流贼之手,开封孤城一座,再无援军。

……

朱仙镇明军大败的消息传到永安城时,陈诺正在田地里挥汗如雨,使着镰刀收割麦子。

麦收是农作一年最忙的时候,陈诺眼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微风吹起金波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他仿佛看到那一缸缸的小麦、热气腾腾的白馍馍、飘着油花的面疙瘩汤,顿时精气神就上来了,浑身都是劲。

永安城外周边有不少良田,去年陈诺便领着屯田对耕种冬小麦,因为种植稍晚几天,只能在五月上旬抢收。

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真要等待冬小麦植株完全干枯再收割时已经完了,因为其根茎、枝叶已经不能在积累养分,还会消耗养分导致颗粒分量降低。

今天便是永安城良田收获的时候,这是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永安城建城以来第一次收获自己城内百姓亲手耕作出来的粮食。

万事开头难,有这批收获粮食做榜样,陈诺相信永安城屯田耕作会大获成功,再也不会担心饥馑之忧。

为了鼓舞屯田农户们的开垦种植热情,陈诺亲自下地麦收,在他的带头榜样下,屯田队农户们干劲十足。

即使不消陈诺带头鼓励,农户们也个个喜笑颜开,望着黄澄澄的麦子,谁人心里没有十分的满足感?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农户们热火朝天干着活,即使太阳的炙烤下,他们热情也不减分毫。每一处田地上都插着屯田所各小队的旗号,上年书写自己小队的编号,各小队的农户们包区分片,喊着号子,各队互相之间一幅竞争激烈的样子。

大腿没入麦潮中,闻着扑鼻麦香,扭头看着各处人声喧闹,充满生气的田野浪潮,陈诺会心笑了起来。

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就算是屯田队的农户们个个吃苦耐劳,但也架不住有的人消极怠工,为了提高屯田队耕作的效率,激起大家伙的热情和竞争力度,陈诺设置着耕作考评竞争制度,分为上中下三等。

再这样的考评激励下,整个屯田所内的农户们充满了激情,拼搏向上。

守备府各部管事将官也都跟随着下了农田,毕竟守备大人都亲自下田了,他们作为下属怎么敢独坐旁边观看。

民事堂主管伍士豪,兵事堂的陈大义,连同堂下各所的所长,办公人员全都下了田地,有的人收割麦子,有的人编制麦子成捆,有的人装车卸运,各人忙的不亦乐乎。

火热的场景充斥着秋收的麦田,到处都是竞赛的热潮,一直到了午时,咣咣的鸣锣声不断,农户们才住了手,笑闹攀谈声中,潮水般的往各队吃饭的地点汇合。

不过看他们步伐快捷,每人隐隐有追赶之势,更有迫不及待者小跑起来,梗着脖子张望着饭食。众人都是贫苦百姓,经年累月饿着肚子,即使这么长的时间下来,看见吃的眼睛还是绿的

午饭还是很丰盛的,一张张厚实的大饼和黑面馒头管够吃,每人还能分到一碗肉汤,运气好的人碗中还能荤腥。

守备府诸人也围拢着陈诺团团坐着,带着劳作后的疲累,满足地大口吃喝起来,永安城现有的读书人少,大多都是粗人,吃饭也没个礼仪,吃得稀里哗啦,咀嚼声不绝于耳。

民事堂山长伍士豪一旁斯文吃着,他虽是个读书人,对其他人也全然没有嫌弃,只是微笑看着。

伍士豪为人温和,与人亲近为善,与守备府各个部门关系都处的十分友好。

他喝下一口肉汤后,望着遍野的麦子兴奋道:“大人,待收割完麦子后,再在这片良田施肥,广增地理,到了月底便可以种植上水稻了。”

“嗯,不错……”

陈诺满足点头,随后忧虑:“这些都是良田,自然可以衔接种上稻种,开垦的那些荒田土地肥力却是不够,这该怎么办?”

下侧正在大口吃着面饼的屯田所所长杨天良听到守备大人忧虑,嘴里的食物还未咽下就含糊不清道:“大人,开垦出来的荒田可以种植大豆,绿豆和芝麻肥田,冬麦秋播的时候不管这些作物产量耕地时将它们连根拔下来就行,田地的肥力肯定增。”

陈诺好奇道:“还有这等增肥之法?”

杨天良憨厚笑道:“大人,这是豆子肥田之法,俺们庄稼人经常用的肥田之法,这些豆类种植时间短,即可增肥也不耽误下面主粮的播种。”

“看来这耕地门道也很多,亏本官也是屯垦军户出身,竟是个门外汉了。”陈诺笑言道。

听到守备大人对自己打趣,杨天良这个老农有些拘谨,不知道怎么搭话,只是一旁陪笑着。

正当众人吃饭谈笑热络之时,一兵急急忙忙赶着过来,给陈诺呈上了一份塘报。

即使陈诺知晓后面历史事件的发展,但他也不敢对外界掉以轻心,陈诺重金联络了徐州境内的驿站,让他们一有明朝各地的战事消息便誊写一份往永安城递过来。

陈诺接过塘报观看,原本有几分喜色的面容慢慢沉了下来,众人不知情况,感受到守备大人情绪异常,喧闹声慢慢静寂了下来。

“啪!”

陈诺怒然将手中塘报扔在了地上,语带杀气道:“这左良玉该杀!我陈诺终有一天要将这位平贼将军剥皮抽骨泄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