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睿亲王府.颐园
终于来到顺治与静蕾格格大婚之日,一早顺治皇帝就依照满人的规矩,前往天坛祭天,告知爱新觉罗先祖们,今日与博尔济吉特氏静蕾大婚的消息。
举行完各种仪式后指派宫中太监总管,与吏部尚书大人前往,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迎娶大清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静蕾。
尽管大清皇室的婚礼是在晚上举行,白天人人都在忙着处理大清皇帝的婚礼,准备今晚正式迎娶大清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静蕾进宫。
为了这桩大婚蒙古亲王吴克善,早已带着女儿静蕾格格来到北京城,等待着大婚举行的日子,同时与孝庄太后商量过后,决定让静蕾格格在睿亲王府出嫁,等同以睿亲王多尔衮义女的身分出嫁。
也是吴克善与多尔衮商量过后的决定,为的是让静蕾在后宫有个安稳的靠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会有挺静蕾,而不是要靠远在科尔沁的娘家来帮助静蕾,度过皇宫里所有的难关与阻碍。
虽然人人都知道静蕾是孝庄太后的亲姪女,但顺治皇帝也是孝庄太后的亲儿子,不管孝庄太后要帮忙谁总会有为难的时候,因此蒙古亲王吴克善才会想到,借由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与权力,保护女儿静蕾在后宫巩固的地位,不让后宫嫔妃有欺负静蕾的机会。
这时大清的朝廷大臣、王公子弟、皇室成员们,都赶来睿亲王多尔衮的府邸道喜,博尔济吉特氏静蕾再响午时刻开始盛装打扮,穿着一身新娘红衣的博尔济吉特氏静蕾端坐在椅子里,让一群喜娘和丫环围着她梳妆穿戴。
到了晚上宾客越来越多穿流不息,喜娘和丫环们忙里忙外,吉祥物、喜帕、苹果等一一捧来,吴克善、多尔衮在众人的陪伴下,笑吟吟的走向博尔济吉特氏静蕾。
打量着博尔济吉特氏静蕾,见她一身火似的红,像朵盛开的牡丹花,真是顾盼生姿风华绝代,这样一个可人儿,放在顺治皇帝身边,就算他是铁打的也会动心的,随后吴克善亲手把一条吉祥如意锁,戴在博尔济吉特氏静蕾的脖子上。
吴克善宠爱的说:「静蕾,你今天真是美的不得了,这个手环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祖传,已经一代传一代了,现在我就把祖传的手环,当做妳陪嫁的吉祥物!」
此时吴克善拿出怀中的祖传手环,亲自戴在博尔济吉特氏静蕾的手腕上,博尔济吉特氏静蕾起身蹲下身的说:「静蕾,谢谢阿玛赏赐!」
看到博尔济吉特氏静蕾起身蹲下身,吴克善赶紧扶起博尔济吉特氏静蕾,严肃的说:「静蕾,你现在的身分是大清朝的皇后,身分尊贵不容向别人下跪请安,日后妳必须好好辅佐皇帝,成为皇帝的贤内助,必须宽容的对待后宫每位嫔妃,谨守身为大清皇后的本分,绝对不能做出伤害别人,和伤害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事情!」
面对父亲吴克善的尊尊教诲和提醒,博尔济吉特氏静蕾明白的说:「女儿,明白阿玛的意思,会谨守本分做个好皇后,和皇上的贤内助,绝对不会做出让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丢脸的事情!」
听到博尔济吉特氏静蕾的保证,吴克善了解女儿静蕾会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也不会做出伤害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事情,会让自己成为顺治皇帝的贤内助,单凭这点确实让吴克善内心着实放心不少。
沉默许久的多尔衮,望着静蕾提醒的说:「静蕾,从现在妳的身分不只是,大清朝的皇后,还是我睿亲王多尔衮的义女,不要害怕无法适应宫中的生活,因为所有事情我已经安排好,妳只要做好自己本分,不造在乎外界对你的批评,这样就没有人会說妳闲话了!」
静蕾听着阿玛与义父对自己的提醒,心里清楚知道自己的身分,是孝庄太后的亲姪女,和摄政王多尔衮的义女,又是皇后内定人选,难免会有人不开心,想尽办法找自己麻烦。
但这些静蕾并不在乎,而是想着努力做好皇后的本分,掌管后宫的和谐与平静,还有与福临白头偕老相守一生,是静蕾这辈子唯一的心愿,打从八岁那年与阿玛进宫探视姑妈孝庄太后,见到表哥福临的第一眼,让静蕾从那时候爱上表哥福临。
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成为表哥福临的妻子,共度一辈子的幸福人生,或许是上天的怜惜听到静蕾的心愿,就在静蕾生日前夕得知,自已将是皇上表哥内定皇后人选,顿时让静蕾内心雀跃不已,认为这一切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
所以从那天起静蕾满心期待,与顺治皇帝大婚的道来,也下定决心要努力做个好妻子,无论外界异样眼光如何看待自己,静蕾都告诉自己只要谨守本分,做一个人人赞赏的好皇后,就没有会针对自己了,相信皇上表哥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的。
静蕾明白的说:「静蕾,明白义父的意思,进宫后会谨守自己的本分,做一个贤慧明辨是非的好皇后,全心全意辅佐皇上,不让皇上有担心后宫的机会!」
吴克善望着女儿静蕾善良乖巧与应对得体的模样,深知在失去自由和人生的紫禁城,一但进宫的八旗女子,和蒙古亲贵的女子们,成为大清皇帝的后宫嫔妃,这辈子都很有离开紫禁城一步,甚至生老病死都必须永远待在,没有自由和人生的紫禁城孤独到死,这是身为紫禁城皇宫女人的悲哀和宿命,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时吴克善叮嘱的说:「阿黛,以后你就是格格的贴身宫女,进宫后要好好照顾静蕾格格,还有进宫后必须改称呼,不能在喊静蕾为格格,必须喊皇后娘娘,日后可要好好照顾皇后娘娘,不得做出什么逾越的事情!」
面对蒙古亲王吴克善的托付,阿黛点头的说:「喳,奴婢遵命,绝对会好好守护皇后娘娘的!」
没多久喜娘走上前的说:「两位王爷,吉时到,该是上花轿的时候了!」
随后吴克善上前拿起红喜帕盖上静蕾的头,接着十二个喜娘上前搀扶起静蕾,喜娘捧着送子观音,阿黛捧着吉祥物,一行人浩浩荡荡出门去了。
当喜娘们搀扶静蕾走到门口时,宾客们喊道:「恭贺皇后娘娘大喜!」
鞭炮劈哩叭啦的响起,司仪大声喊道:「上轿!」
然后静蕾在掌声中,鞭炮声中,喜乐声中,被送上花轿,随后司仪大声喊道:「起轿!」
轿子抬起,仪仗队、灯笼队、乐队纷纷就位,庞大的队伍走进了睿亲王府,代替顺治迎娶的总管太监、吏部尚书,早就在睿亲王府门口等候,庞大的队伍离开睿亲王府。
代替顺治迎娶的总管太监、吏部尚书,带着队伍前行,只见几十个红衣的宫女舞动着,宫扇花灯在喜乐声中,向紫禁城前行,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灯笼队伍,二十个宫女手持红色的大灯笼,四十个宫女手持白色红字的小灯笼,向紫禁城前行,再后面仪仗队高攀着,各式华盖亭亭如伞跟着前进,最后面是乐队一路吹吹打打,然后才是十二个喜娘扶着的一乘花轿,整个队伍极为壮丽,一路上朝廷贵妇、亲王们、百姓们,争着看热闹掌声不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