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明穿嘉靖被杀时 > 第15章 赏赐

明穿嘉靖被杀时 第15章 赏赐

作者:豆角开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9 13:04:07 来源:文学城

亏得嘉靖不知道朱福宁的想法,否则定要问问,难道旧脑子不好使?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福宁背出来了,内容算不上很长,嘉靖也是学过的人,然而朱福宁一学既会,倒背如流,哪里像刚学的。

嘉靖上下打量朱福宁一圈,随之冲黄锦吩咐道:“取《道德经》来。”

黄锦之前跪着,嘉靖在朱福宁背书的时候挥袖让他们都起身,伺候在旁,闻言立刻去取。

朱福宁眼睛子一转,即明白嘉靖对她展示的聪明有考较之意,也不在意的笑眯眯迎向嘉靖,“父皇,我厉害吗?”

别说什么装孩子,但凡不是朱福宁占了孩子的便宜,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靠近嘉靖。

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帝王,视人命如草芥,他会怀疑所有人,若非朱福宁是个孩子的模样,依她之前的诸多操作,嘉靖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她。

占了孩子的便宜,一次次试探嘉靖可以知道,嘉靖喜欢此时作为一个孩子的朱福宁,朱福宁如果想在大明事事如愿,定要想法子成为嘉靖更看重的孩子。虽然这样的看重或许在将来利益冲突的时候并不会真正影响嘉靖,然而只要朱福宁没有想跟嘉靖翻脸,一丝的迟疑,一点点的温情,对朱福宁都有利。

真心,算计,朱福宁都分不清自己对嘉靖的感情,但凡想到嘉靖做下那样不道的事,真想......不,不可以,她不能想。

一但生出这样的念头,聪明如嘉靖定会有所察觉,她输不起。

朱福宁压下某些念头,只管靠在嘉靖身边等夸赞。

嘉靖笑眯眯的道:“父皇教你习道法,这本《道德经》看你什么时候能背下来。”

五千字的《道德经》啊,朱福宁握紧小拳头道:“父皇教我,我一定好好背。”

至于嘉靖为什么要朱福宁背《道德经》,这并不重要,满足为帝为父那一点好奇心,该。

朱福宁乐呵呵的随嘉靖背书,嘉靖倒算难得,竟然真教朱福宁从头背到尾,偶尔还会和朱福宁说道说道其中的含义。朱福宁认真听,认真记,一本《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嘉靖说的一些含义同样是他的见解,有利于朱福宁更深入了解嘉靖。

一个小半天,嘉靖讲完整本《道德经》,朱福宁顺势背完《道德经》。第一次朱福宁从嘉靖眼中看到惊喜。

“世人道我儿痴傻,岂不知我儿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嘉靖高兴的将朱福宁抱起,连颠几下,吓得朱福宁哇哇大叫,连连让嘉靖放她下来。

嘉靖却是不管,心情愉悦无比,黄锦在旁附和道:“公主有陛下年幼时的风采,聪明,一学就会。”

伺候在嘉靖身边,自小相处的人,了解嘉靖的同时,也知道嘉靖从前的种种,要怎么哄高兴嘉靖,黄锦懂。

果不其然,嘉靖一听越发高兴,将吓得哇哇大叫的朱福宁放下后,即吩咐道:“给福宁再挑些好的纸笔墨砚,告诉胡宗宪,今天课上得不错,让他继续。老调长谈的四书五经先不要教,就教福宁读史。”

生怕嘉靖力道不够,没准她要摔下来的朱福宁好不容易站定,算是死里逃生,不料嘉靖下令让朱福宁去挑上好的纸笔墨砚,还给胡宗宪定了教导方向,诧异归诧异,却是好事。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陛下,公主是公主,这史......” 不怪黄锦大惊失色,哪有人一开始读书就读史的?朱福宁又是一位公主,公主读史,像样吗?

朱福宁瞪圆眼睛,读史怎么了?有什么不可以的。知兴替的同时也可以知人心你怎么不说。

“哼,朝堂上的那些人迂腐不堪,你也跟他们一样了?读史知兴替不错,也能知人心 。公主又如何?朕的公主就不能读史了?自该由着他们糊弄?”嘉靖相当不高兴,他完全不认为朱福宁读史有何不可,朱福宁今天听得津津有味,并不觉枯燥,既如此,该让人继续教下去。

一听扯上前朝,黄锦立刻闭上嘴。

前朝臣子如何,黄锦焉能不知,那些人一天天就想怎么糊弄嘉靖,嘉靖心里跟明镜似的,更是攒了一肚子的火。

扯什么该不该。

在嘉靖这里从来没有所谓的该与不该,只有嘉靖想不想,乐不乐意。

他只要想做的,无论什么事他都可以去做,他不想做的,天王老子来压着他,他也不做。

与其说嘉靖是在让朱福宁读史,不如说是他在和人抗争,和那些总想摆布他,让他服输的人争。

“是奴婢想少了。”黄锦万不敢和嘉靖争论,老实认错表示照办。

“既然福宁认为胡宗宪课上得不错,那就赏他一方砚台吧。福宁说赏哪一块?”嘉靖满意的同时,又觉得未尝不能借机让外头的人都动动心思,比如对胡宗宪赏赐。

朱福宁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听出嘉靖话中的火药味了,行吧,嘉靖跟人斗气她得利,这是好事,莫要指望她和稀泥。

连带着胡宗宪也要得赏。

这应该是好事吧。

嘉靖的砚台是好东西,毕竟一个懂享受的皇帝,天下最好的宝贝都往他这儿进贡呢。

朱福宁一听嘉靖的话,一眼扫过眼前的砚台,取其中一方举起道:“这个,这个。”

黄锦偷偷抬瞄了朱福宁取过的砚台,自不会错过那是一方莲花台。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嘉靖一怔,随后又满心欢喜的道:“福宁挑得极好。”

黄锦一时不知朱福宁究竟是懂了这砚台的用意,亦或者只是随手一挑。

不过,黄锦也算听到朱福宁背出《道德经》的人,心中同样惊叹无比,朱福宁竟然如此聪慧。

随后,京城都知道了,胡宗宪课上得极好,得了嘉靖送来一方砚台。

上好的砚台,举朝上下能有这般赏赐的人并不多。

自然让人甚是好奇,胡宗宪怎么给朱福宁上的课,竟然让嘉靖甚喜。

是以,胡宗宪被请到了严府。

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多年来慢慢形成内阁制,内阁中有首辅,次辅,胡宗宪出自内阁次辅严嵩门下。

说起严嵩,这一位也算是厚积薄发,今已是将近六十二岁的高龄,却越发得宠于君,一手青词写得满朝上下赞不绝口,但这为人吧,引人诟病。

不过对于胡宗宪来说,他初入官场,需要人支持,否则他的仕途是走不顺畅的。早年他已然是严嵩门下,而今三年县令期满,也是要挑一个地方去。只是严嵩让他等上一等,毕竟京城最近发生的事情确实不少,须观望之后再安排为妥。

观望归观望,胡宗宪并非坐以待毙的人,正因如此,他才会自荐入宫教朱福宁读书。

谁也不会拿一个小公主当回事,然而皇帝拿了这位小公主当回事,敏锐的人自然能够察觉到其中不同。不巧,胡宗宪是一个敏锐的人。

没有人会嫌靠山多的,况且嘉靖把给朱福宁挑先生的事交代给了次辅严嵩,胡宗宪为恩师尽心尽力,又有何不可?

一举两得的好事,胡宗宪说干即干,都不带半点犹豫。

宫中赐赏时,胡宗宪诧异无比,由此也明白朱福宁在嘉靖的心中的份量,兴许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再重一些,再重一些。

胡宗宪在看到砚台时,莲花砚台呢,不禁问:“敢问公公,砚台是陛下所挑?”

来人早得了吩咐,立刻答道:“陛下有赐,砚台是公主挑的。陛下以为甚好。”

嘶。胡宗宪倒抽一口冷气,连忙往赐觉的公公身上塞上一绽银子,“区区薄礼,下官家境不丰,小小心意,望公公勿要嫌弃。”

拿钱的时候宦官确实觉得挺少的,一眼扫过胡宗宪身上穿的不过是寻常的麻衣,周围家具都是简单的摆设,有心就好,可见是个懂事的人。

“胡大人客气了。公主夸赞,陛下肯定,胡大人定是前途无量。”没错呢,第一天上课就得了赏的人独一个胡宗宪,显然是在嘉靖那儿有了印象,有印象,前程还怕没有?

胡宗宪心里未必没有感觉,依然压下心中的得意恭敬相送。

至于随后被人请到严府,胡宗宪并不意外。

虽然六十有二的严嵩精神抖擞。他如今只是一个次辅,还不是首辅。

“汝贞啊。”但见胡宗宪,严嵩眉开眼笑,很是以为胡宗宪给他争气了,上前拉住胡宗宪的手,拦下他行礼的动作道:“你是能屈能伸的聪明人,我心甚喜。此事你办得甚好,陛下是我们的君父,陛下的事无一是小事,只要办好了,陛下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胡宗宪字汝贞。闻严嵩所言,自知他做下的事无论嘉靖记不记,在严嵩这儿是记下了,胡宗宪明白,他这一回的毛遂自荐成了。

“恩师教训得是,学生记下了。”胡宗宪躬身肯定而答,以后,他会继续这般行事。

“你跟我说说,今天给公主上了什么课?”没错,这才是关键。朱福宁怎么评价胡宗宪不重要,重要的是嘉靖因此赐赏,证明嘉靖认可胡宗宪,严嵩焉能不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