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民国之热血风云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国际贸易

民国之热血风云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国际贸易

作者:星翼轸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06:14:11 来源:转码展示1

陈煊的到来不仅仅是给蒙古带来工业上的变化,在许多小厂陆续投产之后,乌兰巴托的市面上也繁荣了起来,各式各样只有在内陆地区出现的商品也不断被生产出来,并且流向市集,丰富了人们的年货购买。

一些蒙古贵族本来是以损财消灾的想法在官府的鼓励下投资办了一些小作坊,但是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后,竟然赚了不少,于是慢慢的也开始加大自己的投入。

而在农业方面,今年抢种下去的小麦也是长势良好,乌府(乌兰巴托官府)还准备来年扩大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的规模。

过完年,转瞬就是1914年3月了,陈煊的归国计划也必须提上日程了,官兵们也开始了恢复性训练,乌市也慢慢的变得热闹了起来。

“哥,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礼物,你帮我一起带回去吧,还有两个嫂子和恭儿和琪儿的,也都一并带走。”

陈煊和孙志恒策马站在一个积雪已经很薄的山头上。

“阿恒,要不要我派人过来替换你?”

“不用,我在这边挺好,哥,你放心吧,我知道你对蒙古的重视,其他人来你一定放心不下,志华他们已经派人去考察,做建设铁路的计划了,等铁路打通,乌市和内陆的联系就紧密起来了,很多华人也可以到这里来生活,国人不是喜欢土地么,只要他们来,要多少有多少!”

孙志恒到不是吹牛,蒙古地广人稀,周述模做过一次简单的摸排,据他估计,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只怕还不到60万。

“这次回去,我也会让人从呼市开始修建铁路,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怕你们还得坚持几年,唉。。。。。。”

陈煊叹了口气,蒙古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要发展基本没什么可能性,能够守住就十分不错了,而且蒙古的资源和东北有着重合,开发成本不知道比东北高了多少倍。

“大帅,司令,我看不如这样,乌市养这么多兵本来就压力很大,就将兵力分散,沿公路每隔100里进行军屯,一来可以维护公路,二来可以守护地方,三来也可以在沿途建立军屯小镇,收拢人口,四来也可以为沿途的商队提供食宿以及保护,等铁路计划完成之后,也可以分段修建,我们现在有不少蒙古兵,在他们的帮助下,掌控这一连串的珍珠小镇应该问题不大!”

说话的是担任孙志恒参谋长的张孝准,陈煊到了绥远(内蒙古)以后,就把张孝准带上了,这样的人才,陈煊自然不会让他真的从基层干起的,于是就来到了外蒙。

“嗯?不错!孝准兄这个提议很有见地,完全具有可行性,不是有不少外蒙贵族投靠了我们吗,之前乌市找不到安排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去担任镇长之类的工作,他们是地头蛇,可以为驻军提供很多帮助,我们也可以在呼市和乌市之间再建一座城——地图?”

游陵听到陈煊的呼喊,赶忙取出外蒙的地图。

陈煊用手在地图上不断的划拉,又考虑了各种得失,最后停留在克鲁伦河畔。

“这里!我们可以在克鲁伦河畔建一座城,就由孝准兄来主持怎么样,我们不但要修公路铁路,还要修建机场,国内来电,鼎三兄(冯如)研制出了一种载重挺大的飞机,据说可以运载将近1.5吨的物资,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略胜于无,而且还可以培养飞行员,这种飞机我们可以用来做货运机,我立刻给鼎三兄去电,订.购200架这种飞机!”

“那行,我就调3000人给孝准兄,克鲁伦河新城以南的地方由孝准兄负责,我来建新城以北的小镇机场。”

一切计议已定,陈煊的归程也准备好了,这次随陈煊回国的只有游陵的亲卫团,特战大队在给了孙志恒100队员之后,不知道被陈瑞卿带到什么地方训练去了。

外蒙的马不少,所以亲卫团也就全都成了骑兵,陈煊还特意要了几十个精锐蒙古骑兵,准备用来作为训练内地骑兵的教官。

出发这一天,乌市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陈煊这时候才记起来自己还有两个蒙古小妾,自从丢给夏芸茹之后,他就再没见过了。

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姑娘搂着自己的爹娘哭得稀里哗啦,陈煊真想让她们别去了,但是也知道这不可能,否则这些贵族王爷们又要多想了。

陈煊一一和这些蒙古贵族王爷们话别之后,邀请他们到国内去参观做客,甚至可以定居,复兴党完全有能力保护他们的生活,至于这些有爵位的人,陈煊暂时并不打算削掉,而是作为一个荣衔保留,以免引起波澜,只是以民国政.府的名义重新册封了一遍。

也是这时候,陈煊才发现自己的队伍中多了几百贵族青年,和周述模交谈过后才知道这是他的手笔,这些人是以青年军官的名义赴国内上军校的,但是你要说是人质也没有人会反对,至于周述模怎么威逼利诱陈煊就不知道了。

于是陈煊将之称为学兵队,一起带回国内,或者是在哈尔滨入学,或者是上海或者南洋,就到时候再看了。

张孝准的队伍也随着一起出发,一行人变修路边走,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终于在克鲁伦河畔选择了一处合适的筑城之地

张孝准和陈煊也要分开了,这次陈煊把从南洋那边运过来的阿拉伯大马留给张孝准,用来建马场改良马种,自己以及亲卫团都是骑蒙古马归国。

陈煊也惊喜的发现,一路上遇到的商队也不少,东北山西内蒙的都有,中国商人确实是值得佩服的,只要有利润,哪管什么战乱危险,据这些商队说,他们还是近的,有些人早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俄国人的地盘上也有不少。

刚到齐齐哈尔,李鲁庆谭方成杜霄已经来迎接了,经历大半年的塞外风霜之后,陈煊的亲卫团更显彪悍了。

“教官,你总算是回来了,上海那边都不知道来电催了多少次了,再不回来学初就要跑到乌兰巴托找你了。”

一见面谭方成就急匆匆的说道。

“怎么,方成,国内出什么事了?”

“我们倒是没出什么事,最近这一年我们的贸易额大增,法国英国德国这些国家下了大量的订单,我们之前的库存已经被清空了不少,还有很多订单等着生产呢!”

“这是好事啊,你们着急什么?”

“不仅仅是民用商品,这些国家还下了大量的军购订单,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消息,装甲车飞机都了,数量还不小,而且给出的条件也很优渥,但是我们都做不了主,电报又怕泄密。”

“欧洲要发生战争了?!”

陈煊大喜,他怎么可能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呢,自己准备了这么多,不就是想在这场战争中捞取利益么?

“我们参谋部也是这么评估的,年初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上海,跟方震兄见了一次面,他的想法也和我们一致,我们开会后决定,轻武器方面已经卖了不少,重武器就得等你来决定了。”

“购买我们的战车和飞机,他们给出什么条件?”

“大功率发动机的生产技术,还有就是特种钢材的制造技术,这两项技术学初可是垂涎很久了,但是人家一直不卖,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起步晚,光靠自己研究实在是太吃力。”

“好啊,卖,干嘛不卖,鼎三兄的飞机技术不是有突破了么,可以把这一代的飞机和战车没给他们,如果可以的话,德国人的光学玻璃技术也是好东西,尽量争取吧,还有,给陈光甫发报,我们要开始囤积黄金了,英镑法郎以及德国马克要在无声无息中兑换出去。”

“这个我们也想到了,光甫已经在着手做了,学初也在尽量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

“好!国内的局势如今怎么样了?”

“我们的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没有什么大问题,还在处于基建建设阶段,袁总统现在家里的事情也没有理清,还在全国各地和同盟会的势力展开斗争,暂时也没时间管我们,萧瑾那边去年(1913)年底已经和法国佬正式干起来了,法国人不敌,已经退出了越南老挝,如今在柬埔寨垂死挣扎,英法两国都在忙于欧洲的局势,所以法国人估计会在近期撤出,萧瑾也是挑了个好时机啊。”

陈煊沉吟了一会,接着说道:

“看来局势对我们还是有利的,趁着如今我们还有时间,外蒙的局势很严峻,倒不是说俄国人有什么动作,而是外蒙虽然资源充足,但是也人口太少,特别是华人,不足三十分之一,如今交通也不便利,给予增援也不容易,只有尽快将铁路打通,才能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东北是你和鲁庆在管,这事不能光从商业的角度考虑,你们需要尽快修通这条路,并进行大量的华人移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