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迷情大唐的工具书 > 第47章 杨晖

迷情大唐的工具书 第47章 杨晖

作者:陆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9 10:09:53 来源:文学城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宦官】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馀,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食之。长六尺五寸,性谨密,能传诏敕,授宫闱丞。

景龙中,【玄宗】在籓,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玄宗尊重宫闱,中官稍称旨,即授三品将军,门施棨戟,故杨思勖、黎敬仁、林招隐、尹凤祥等,贵宠与力士等。杨则持节讨伐,黎、林则奉使宣传,尹则主书院。其馀孙六、韩庄、杨八、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张道斌、李大宜、朱光辉、郭全、边令诚等,殿头供奉、监军、入蕃、教坊、功德主当,皆为委任之务。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其郡县丰赡,中官一至军,则所冀千万计,修功德,市鸟兽,诣一处,则不啻千贯,皆在力士可否。故帝城中甲第,畿甸上田、果园池沼,中官参半于其间矣。

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故常止于宫中,稀出外宅。若附会者,想望风彩,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因之而取将相高位,其馀职不可胜纪。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力士于寝殿侧帘帷中休息,殿侧亦有一院,中有修功德处,雕莹璀璨,穷极精妙。力士谨慎无大过,然自宇文融已下,用权相噬,以紊朝纲,皆力士之由。又与时消息,观其势候,虽至亲爱,临覆败皆不之救。

力士义父高延福夫妻,正授供奉。岭南节度使于潘州求其本母【麦氏】送长安,令两媪在堂,备于甘脆。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力士结为兄弟,麦氏亡,伯献于灵筵散发,具缞绖,受宾吊答。十七年,赠力士父广州大都督,麦氏越国夫人。

开元初,瀛州【吕玄晤】作吏京师,女有姿色,力士娶之为妇,擢玄晤为少卿、刺史,子弟皆为王傅。吕夫人卒,葬城东,葬礼甚盛。中外争致祭赠,充溢衢路;自第至墓,车马不绝。

天宝初,加力士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七载,加骠骑大将军。力士资产殷厚,非王侯能拟。于【来庭坊】造宝寿佛寺、【兴宁坊】造华封道士观,宝殿珍台,侔于国力。于京城西北截澧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初,宝寿寺钟成,力士斋庆之,举朝毕至。凡击钟者,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者,击至二十杵,少尚十杵。

其后又有华州【袁思艺】,特承恩顾。然力士巧密,人悦之;思艺骄倨,人士疏惧之。十四载,置内侍省内侍监两员,秩正三品,以力士、思艺对任之。玄宗幸蜀,思艺走投禄山,力士从幸成都,进封齐国公。从上皇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

上元元年八月,上皇移居西内【甘露殿】,力士与内官王承恩、魏悦等,因侍上皇登长庆楼,为李辅国所构,配流黔中道。力士至【巫州】,地多荠而不食,因感伤而咏之曰:“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宝应元年三月,会赦归,至【朗州】,遇流人言京国事,始知上皇厌代。力士北望号恸,呕血而卒。代宗以其耆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铭并序

尚书驾部员外郎、知制诰【潘炎】奉敕撰

事君之难,请言其状。尽礼者或以为谄,纳忠者时有不容。直必见非,谓之劘上,严又被惮,不得居中。古所谓为臣不易者,以此。至有排金门,上玉堂,出入五纪,近天子之光;周旋无违,献纳必可,言大小而皆入,事曲折而合符;恭而不劳,亲而不黩,谏而不忤,久而不厌,美畅于中,声闻于外,开元之后,见之于高公矣。

公本姓冯,初讳元一。则天圣后赐高,改名力士。冯之先北燕人也。衣冠屡迁不常,厥所章甫适越,遂为强家。曾祖【盎】,皇唐初高州都督、耿国公、广韶等十八州总管、赠荆州大都督,干旟特建,岭峤为雄。颐指万家,手据千里。有三子,曰智戣、智戴、智玳。耿公知而内举,请以分忧。朝廷许之。【戣】为高州刺史,【戴】为恩州刺史,【玳】为潘州刺史。圣历中,潘州府君捐馆舍,子君衡袭其位焉。父没子继。南州故事,且持棨戟,方俟丝纶。按察使摧折高摽,擿抉瑕舋,祸心潜构。飞语上闻,帝阍难叫。家遂籍没。及公之鼎贵,恩赠广州大都督。公即【广州之少子】也,【年未十岁】入于宫闱。

武后期壮而将之,别令女徒鞠育,将复公侯之庆,俾加扩羽之深,令受教于【内翰林】。学业日就,文武不坠,必也射乎。五善既闲,【百发皆中】,因是有力士之称。自文林郎宣教博士,转内府丞。至尊以公夙遭闵凶,弱丧何怙,倍年存父事之礼,三州有天属之恩。帝曰:俞,以汝为内侍【高延福】男。由是遂为高氏。

君命,天也,天所授焉。子楚大不韦之门,齐姜育有妫之后。兆自真宰,成于主恩。【孝和】忽其升遐,韦氏纷以干命。【玄宗】至道大圣皇帝中夜提剑,迟明登天。升杓未移,沵气如扫。攀龙附凤,公实亲焉。录其翼戴之勋,遂有骤迁之命,特加朝散大夫、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又加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恭以桥梓之心,惧过车马之赐,乞回所授,进父之班。圣心嘉之,用奖名教,父子并授内侍,公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属万乘东巡,柴于岱岳,更授云麾大将军,左监门卫大将军,申前命也。兼充内飞龙厩大使。

公艰疚之岁,太夫人在堂。夫人【麦氏】,【宿国猛公】之曾孙也,覆巢之下,陟屺无从。寒泉切莫慰之心,永初无随子之赋。德均圣善,孝感神明,瘴海炎山,不为疵厉,板舆万里,来就高堂。欢甚如初,和乐且孺。兄【元琎】、【元珪】等雁行而至,当代荣之。庆吊相随,风树增叹。无何,丁太夫人忧,绝浆之日,恩制起夺,先夫人有越国之赠,崇锡类也。累迁冠军、镇军、辅国、骠骑等大将军,特拜内侍监。【内侍有监,自公始也】。

王之乱,辇毂震惊,禁军一举,玉石同碎。公亲执桴鼓,令于颜行曰:“斩级者无战功,擒生者受上赏。”俶扰之际,人无横酷者,由公一言也。

属胡羯僭逆,天王居于成都,跋涉艰难,扶护警跸。蜀有南营之叛,公讨而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食邑三千户。文明武德皇帝再造区夏,奉迎皇舆,太上高居,复归于镐。赏从行者,加食实封三百户。公左右明主,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纲,承九重之密旨。造膝之议,削稿之书,不可得而知也。其宽厚之量,艺业之尤,宣抚之才,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

上元初,遭谤迁谪,安置【巫州】,知与不知,皆为叹息。宝应元年,有制追赴上都,中路闻天崩地圻,二圣下席,长号泣血,勺饮不入口。惜攀髯而无及,俄易箦而长辞。其八月八日终于【朗州】龙兴寺,享年七十三。舆榇至京,恩制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仍陪葬泰陵。书王命,褒之也。公以宝应二年四月十二日安厝。

夫人【吕氏】,道备公宫,天宝中封齐国夫人,方贵而逝,封树已久,安而不迁。嗣子正议大夫、前将作少监、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承悦】,犹子为继,克家有光,时称雅才,丧善执礼。以先父出远,表请黜官。皇鉴至明,俾复旧职,封章屡上,改恒王府长史,时议多之。养子内给事承信等,永言孝思,敬奉先训,炎今之述者,天所命焉。用刊青垄之铭,长纪黄陵之侧。词曰:

五岭之南歌大冯。桂林湘水神降公。君门九重阊阖通。开元神武英复雄。云天雨露恩渥崇。帷扆筹谋心膂同。五十年间佐圣躬。无瑕遇谪迁巴东。来归未达鼎湖空。抚膺一绝如有穷。魂随仙驾游苍穹。托茔山足茂陵中。君臣义重天地终。

懋官事有嫌累,微瑕有玷。

太中大夫、将作少监、翰林待诏【张少悌】奉敕书

《高力士墓志》研究补证 节选

【作者:王连龙】

摘要:《高力士墓志》记载了高力士世袭、宦绩、家庭及死因等诸多情况,于高力士及唐史研究俱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志传对照,对志文涉及的高力士入宫时间、接受教育、入养假子、除授官职等问题进行了考证,以补充史传记载之不足。

关键词:高力士;教育;入养:职官

中图分类号:K87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5-0032-03

《高力士墓志》 记载了高力士世袭、宦绩、家庭及死因等诸多情况,于高力士及唐史研究俱有重要价值。此志出土后,虽偶有时贤加以研究,但仍有言之未赅者,今掇拾数条,略加考定,以求正于同道。

1.年未十岁,入于宫闱。

两唐书《高力士传》载:力士圣历元年(698年)入宫,年龄未著;卒于宝应元年(762年),享年79。据此推之,其生当在嗣圣元年(684年),为宦当在15岁。按《墓志》及《高力士神道碑》 载:力士卒于宝应元年八月八日,享年73(非79)。据此推之,其生年当在天授元年(690年),若是圣历元年入宫为宦,时年9岁。墓志谓其“年未十岁,入于宫闱”,大抵符合史实,可订两唐书本传之误。

2.武后期壮而将之,别令女徒鞠育,将复公侯之庆,俾加括羽之深,令受教于内翰林。

两唐书《高力士传》于力士入宫后相关事迹记载甚略,只谓“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墓志所云可补史传记载之不足。“女徒”,即因罪服役的宫女。高宗乳母卢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均为坐事没入掖庭者。“鞠育”,养育、抚育之义。力士入宫时尚在髫龄,故武则天以宫中适龄女子养育之。“内翰林”者,不见史籍所载。依唐制,中人受教于习艺馆。习艺馆本名内文学馆,选宫人有儒学者为学士,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习艺馆,后以其事在禁中,又改为翰林内教坊。“内翰林”当即“翰林内教坊”之省称。可知高力士虽幼年入宫,但仍受到很好的教育。

3.自文林郎、宫教博士转内府丞。

《志》云力士除授文林郎、宫教博士、内府丞诸官,史籍无载。文林郎为文散官品阶最低者,秩从九品上。宫教博士属内侍省掖廷局,秩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内府丞,《高力士神道碑》作“内府令”,是知日后力士又擢升为“内府令”。“内府令掌中藏宝货,给纳名数,丞为之贰”。另外,《旧唐书·高力士传》载力士景龙中授宫闱丞之职,其事不见载于墓志及神道碑,应系“内府丞”之误。

4.帝曰:“俞,以汝为内侍高延福男。”由是遂为高氏。

据两唐书《高力士传》所载,力士曾因小过遭逐,随即为“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 。墓志及神道碑全不言力士被逐事,应为有意避讳。高延福,两唐书无传,其事迹可参看《唐故高内侍碑》 及《高延福墓志》 。高力士入养之年,不可确知。按,《旧唐书·高力士传》云力士入养“岁余,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食之”。司宫台即内侍省,“光宅元年,改为司宫台。神龙元年,复为内侍省” ,这样,以神龙元年(705年)算之,入养时力士不过十六岁。

5.韦氏纷以干命,玄宗至道大圣皇帝中夜提剑,迟明登天,斗杓未移,沴气如扫。

所谓“中夜提剑”,当指李隆基平乱韦皇后,拥立睿宗为帝之事。迟明,即黎明。《史记·卫青列传》“迟明,行二百余里”,《汉书》作“会明”,诸本多作“黎明”。登天者,《周易·乾卦·九五》云:“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九五处天子之位,故以飞龙喻之。又《说文》云:“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故“迟明登天”,系指黎明时,李隆基的平乱行动已取得成功。此次平叛,《旧唐书·玄宗本纪》亦有相关记载,其谓庚子夜李隆基率部围杀韦后集团,“比明,内外讨捕,皆斩之”。史志相校,大致相符。

6.录其翼戴之勋,遂有骤迁之命,特加朝散大夫、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又加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

高力士因平叛之功而获升迁,是其人生一大转折,史传于此多有记载。如《旧唐书·高力士传》云:“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新唐书·高力士传》载同。今以志文核之,两唐书《高力士传》漏记了内弓箭库使之授及日后力士迁任内常侍兼三宫使之事。另外,从墓志所列赐官来看,“翼戴之勋”还应包括平定太平公主之乱。《旧唐书·高力士传》载:“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

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新唐书·高力士传》以右监门卫将军之授在先天中,略异。史志相较,两《唐书·高力士传》脱载云麾将军之授,并误记“右监门卫大将军”为“右监门卫将军”。

生年663年左右,起家千牛备身,应在十二三岁,则当时的太子为李弘或李贤,或二者兼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高力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