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217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九品十九级

想起前些时加封庆复太子太保,我回头见屋里仅我和乾隆两人,悄声问他:“七阿哥未满周岁就开始择师了?”

乾隆微愣了片刻,低头看见奏折笑道:“连这些你都不懂,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仅是品衔,并无实职,也非帝师与太子之师,看来朕得给你普及一下常识了。”

乾隆扬手示意我坐到他身侧:“先师朱轼初为朕师,仅为刑部主事,并无三师之衔。” 提到朱轼时,乾隆不觉间改盘膝坐为跪坐。

乾隆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提过朱轼,说‘先师三朝元老,一生居官廉洁审慎,刚正不阿,处事公正,执法严明,上任伊始,便把“清吏治,正风俗”作为急务。’

原以为乾隆只给我解释一下,三师并非为太子择师,即可。没想到接下来,乾隆竟开始给我讲官员品级,刚听他说官员共分九品十九个级别,我头就大了,当年初进宫时巴朗给我讲宫里的嫔妃,我几近崩溃,何况朝廷大官小官芝麻官何止千、万,可是乾隆兴致颇高,又不好阻止他。

我给他沏了一盏茶,一面端给他,一面问:“皇上给臣妾说这些,臣妾算不算干政?”

乾隆笑了,接过茶盏,浅饮一口:“不算,只是让你长些学问。”

不知不觉间,乾隆已一盏茶喝完,我忙起身,为乾隆又斟满一盏。乾隆接茶时,我指了指天色:“皇上,时辰不早了。”

只叙官职,几个时辰也未必讲得完,何况乾隆间或举证详解,如今的内务府大臣是谁,内务府总管大臣又是谁,都管些什么,只正一品几个官职,就讲了半个多时辰,若九品十九级都讲完,怕是彻夜难眠了。

乾隆扫了一眼窗外,扬声唤李玉,李玉疾步从殿外进来,乾隆睇了他一眼:“这半天你躲哪儿清静去了,倒要令嫔给朕奉茶。天这般黑,也不说把长烛点起来。”

李玉掌起几根儿臂粗的长烛,即使长夜漫漫,灯也不会熄灭。看来乾隆真有彻夜长谈之势。

正一品,从一品三公、三师讲过之后,乾隆又给我讲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使、大理院正卿。各省总督、漕运总督、河运总督。八旗护军统领、(左、右)翼前锋统领。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内阁学士、军机处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副将。

乾隆讲经义出身,自是孜孜不倦,可我幼时至成年,总是逢课必睡,等我被乾隆第三次推醒时,我睁开眼,见自己靠在乾隆怀里,我懵懂问道:“皇上讲完了?”

乾隆垂目望着我,眼角微弯,唇角扬起,似笑非笑, “你没睡醒,朕如何能讲得完?”我翻了个身:“皇上今夜翻了谁的牌子,可不好让人家久等。”

听乾隆扭头问李玉:李玉,朕今晚翻了谁的牌子?”

李玉躬身回道:“回万岁爷,刚刚不是命奴才传旨敬事房,近半月为令嫔授业解惑,不翻嫔妃的牌子。”

“朕何时说不翻嫔妃的牌子?难道朕为令嫔,授业解惑后,还要披星戴月回自己的寝殿去。”

李玉恍然道:“万岁爷的意思,近半月都是令嫔娘娘侍寝?”

乾隆撑起身子:“你问朕呢?”

竟要讲半个月?九品十九级,用得着讲这么多天么。可乾隆接下来道,“九品十九级后,还有六部九卿。”

我不经意间一哆嗦,乾隆竟开心地笑了。

次日早起,乾隆勤政殿听政,我去给皇后请安,在长春仙馆外正遇见娴贵妃下舆,我过去见礼,她含笑望了我一眼: “昨儿胡世杰各宫传旨,说皇上近日为令嫔授业解惑,本宫也学识浅薄,倒没这样的福份。”

觉也不让睡,官职多而杂,听也记不住,还挨骂,这样是福份?我笑了笑:“娘娘若喜欢,可一同学习。反正皇上教一人是教,教两人也是教。臣妾正觉得一个人孤单呢。”独受苦与众受苦孰苦,当然是独受苦了。

进了长春仙馆,随娴贵妃身后给皇后请安见礼后,皇后示意我们落座。

听皇后笑道:“本宫昨儿带永琮去看嘉妃与八阿哥,才一个多月大的孩子,竟然认人了,眼珠追着永琮转。”

嘉妃起身笑道:“再聪明也比不得七阿哥,听巴朗说,连三字经都能听懂。”

四个月的孩子能听懂三字经。我半信半疑。纯贵妃笑道:“往时我倒没留心,妹妹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皇后笑道:“前儿和敬念三字经,刚念了一句人之…,永琮竟吐了个‘突’,大伙儿初时都未留意,直到和敬又重复一遍,人之…,他又接了 ‘突’字,和敬故意逗他,一遍一遍重复着,人之…,他倒不厌其烦,一次次‘突,突。’和敬笑闹之余,跟本宫抱怨,说七弟吐了她满脸唾沫星子。”

皇后笑,众妃也跟着笑。见皇后满脸的温婉笑容,慈母心溢于言表。

娴贵妃淡淡皱起娥眉,起身道:“皇后提起三公主,臣妾倒想起一事,公主下嫁辅国公之妆奁已着内务府办理。别的还好,只是这四季衣服,倒要公主自己阅选,皇上已命如意馆将花样绘制成图,共一百三十六张。昨儿广储司请臣妾定夺,臣妾不敢擅自做主。”

皇后扬手示意她坐下:“和敬素来不喜妆饰,不必兴师动从,循先例便好。”

纯贵妃笑道:“三公主是我们大清固伦公主,素雅高贵、满腹经纶,又是皇上最喜爱的长公主,怎能循先例?”

四季衣服就要百余套,还不算貂裘皮草,不怪说皇上的女儿不愁嫁。

因娴贵妃执意请三公主亲选嫁衣,皇后被她磨得没办法,只好派人去宣三公主。

我随着众嫔妃告辞出来,因刚刚给皇后见礼,落座时,纯贵妃回头瞄了我一眼,刚要张嘴说话,被她身后的舒嫔捅了她一下,(因愉妃不在,故而舒嫔坐在纯贵妃的身后。)她才抿着嘴笑了笑,转回头去。

恰好,皇后提起三公主与七阿哥,就把纯贵妃要说的话掩过去了。

不愿跟纯贵妃碰面,免得又生出事端,见她和舒嫔上了乘舆,往坦坦荡荡的方向行去,我则带着春桃等去天然图画看竹子。

刚走出没几步,听后面有人唤我,我回头一看,见怡嫔扶着宫女的手过来,我忙停住身子,与怡嫔行了平礼,起身时,怡嫔摆了摆手,示意她的随侍退后,我也忙命春桃等不必跟上来。

以往并没有仔细打量怡嫔,见她生得清婉可人,眉目间含羞带怯,‘娴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高三姐之娇美,美得艳,怡嫔之娇美,美得柔。

对于我出宫那段日子,对后宫所有人都是个禁忌,没人给我讲宫里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儿,也没人问起我出宫是如何生活的?只听说怡嫔是江南女子,被苏州织造送进宫的。

和怡嫔步上鸣玉溪,落座,我笑着问她:“素日里我脚懒,和姐姐也不太熟识,姐姐是哪年进的宫?”

怡嫔笑道:“我是六年进的宫,姐姐不识我,我尚未进宫时就听闻姐姐的大名?”

未进宫就知道我的大名,难道我做宫女时的名声就如此响亮,能让千里之外的一个少女知道我?

见我半信半疑,她笑道:“我姑父是苏州织造,那年皇上微服去江南视察河工,正巧是姑父接的驾,我恰巧在姑父府上,听闻府里来了位贵人,贪玩就和表妹悄悄去探看,当时尚不知他是皇上,只一眼我就┄┄。”说到此她脸色微红,垂下头,轻轻吐出一句:“心有所属。”

她粉面含羞,更显得娇美动人,可是听在我耳里却着实有些不是滋味儿,算起来,她见乾隆那次正是小玉一竹竿子将我打下瘦西湖那年。

乾隆总说思我念我,可见到美人就忘了我。不由得想起纳兰性德一句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怡嫔抬起头,“皇上眸光一转,似乎也看见我,羞得我拉着表妹逃回后院儿。转年来,正月刚过,姑母唤我过去,说那位贵人相中了我,想带我回京。”

我如梗在喉,声音有些哑哑地问:“皇上同你一路回的京?” 脑中不自觉现出乾隆与怡嫔一路坐着马车,卿卿我我、甜甜蜜蜜,而我却坐在小玉家的院子里,遥望北方,心事重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