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美人赐我 > 第17章 鸣冤情

美人赐我 第17章 鸣冤情

作者:若水未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11 19:39:31 来源:文学城

“你到底在隐瞒什么...”

蓝谦喃喃自语,这时,张伙大喇喇走进侧堂。

蓝谦條地收回目光,张伙走近跟前,还未说话。但见刑部尚书周翰风尘仆仆赶来。

周翰穿着圆领官服,脚下乌皮**靴也还没换,他年近半百,头发近些日子又白了许多,眼中布满了红血丝,几个侍郎并员外郎起身行礼。

周翰不苟言笑,微微颔首免了礼,他站在雕花隔扇后朝前堂望了望,转身与众人说:“羊敬忠的案子已经办了三月有余,圣人方才还召我入宫询问案情。尔等都知道,挖掉一个羊敬忠,必定带出许多人。事情多,情况杂,需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蓝谦等人皆垂头听训,周翰又道:“虽然此案牵扯甚广,但圣人说了,不能让其胡乱攀扯,莫冤枉一个忠良,伤了人心,动摇国本。”

蓝谦眉心跳了跳,别的没多说。

周翰务实,说完事后立即开始审案。

按道理,刑部之中各司其职,自领一块,将结案奏报呈给周翰审阅汇总即可。

因谢朝海这案子还牵扯了三年前礼部侍郎—萧络之死,正对上圣人所说的莫要冤枉忠良,伤了人心。

所以周翰才抽时间亲自来听一听。

周翰在首位,蓝谦自然靠边,只让一名令史宣读他所写的奏报。

除了许叔所说的谢朝海构陷萧络之外,还多加了陈则的供词,咬定谢朝海与羊敬忠有来往之外,乃是右相党羽之一,收敛钱财大为可观。

周翰合目听着奏报,条理清晰,举证有力,并无异议。

因为谢朝海已死,那份须有本人签字的供词便放在了谢灵芝的面前。

“谢氏!”令史提醒,“若无异议,可签字画押。”

谢灵芝看了一遍那几份证词,十来张纸,将阿耶短短的一生就这么被他人概括了,而且打上的竟是奸相党羽的烙印。

谢灵芝红着眼眶静了许久,忽而笑了。

周翰睁开眼,“堂下女子何故发笑?”

谢灵芝摇了摇头,“回大人,这些指控全是诬告,我是不会签字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伙站在蓝谦身旁,欲要开口,被蓝谦暗中拦住,示意看尚书大人怎么问。

谢灵芝扬起脸,眸中光华点点,她说:“堂上是刑部尚书还是大理寺卿。”

已经有人安耐不住,喝道:“大胆!”

周翰见过的嫌犯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莫说质问他的身份,就连跳脚骂娘的都见识过,已不稀奇。

“我是周翰,主管刑部。”

“绯色袍,金鱼袋…”谢灵芝点点头,“是尚书大人没错了。这便好,不然我说的话也就没有意义了。”

堂上哗然,皆道此女子太过嚣张跋扈,蓝谦在袖中悄然握紧了双手,谢灵芝明明有隐情,却闭口不说,究竟在等什么。

谢灵芝想的是,萧缇跟了一路,自己时时刻刻被监视,稍有行差踏错连长安都到不了。

所以一直隐忍没有告发,思量着到了长安,能由更高级别的官员审理案件。

底下地方上鱼龙混杂,极容易官官相护。

既到了长安,到了刑部,乃是国家律法的中心,大业律拟定之地,獬豸供奉在堂上,明镜高悬,应能有为她伸冤的人,如若不然,平民百姓还能相信谁呢。

谢灵芝一字一句道:“这几份证词所说的,我阿耶攀附右相,以权谋私,构陷忠良的事全属无稽之谈,是有人有意陷害栽赃。”

她那副视死如归的样子,看得蓝谦都有些心惊,周翰问她是可知道是谁人陷害。

与此同时,张伙在蓝谦耳边说:“大人,您叫我查萧二公子与谢氏的关系,我已经查到了…”

谢灵芝昂着头,“我要检举之人,是当今一等将军,幽州刺史,勋国公萧经武的嫡次子—萧缇。”

“萧二公子当年在乐游原,最常去的是驯马场旁的宴芳斋…”

周翰面色有些难看,羊敬忠一案已经牵扯太多人,很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低下的人不敢啃,啃不动,全部都由抛到周翰面前,三个月下来,他真有些心力交瘁了。

而且,国公这一级别的还是头一个,不由地沉下脸来,周翰问:“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当然。”谢灵芝十分淡定。

“即使如此,你检举萧缇什么?”

周翰一面问,张伙在蓝谦旁,一面说完最后一句,“…宴芳斋便是谢朝海的供事的地方,听闻谢灵芝常去看望父亲…”

蓝谦蓦地松开紧捏的衣衫,想要抚平折痕,却发现已经嵌纹路肌理,除非入水大洗,否则变不清白了。

太阳已经完全落山,月亮还未升起来,在阴阳相交的混沌之中,一个颤颤的女声,沙哑又坚毅,从最黑最暗的深渊里竭力呐喊,“我检举萧缇奸\\淫\\妇女,买\\凶\\杀\\人,毁\\尸\\灭\\迹,伪造证据,陷害他人,十恶不赦,罪应当斩!”

——

上灯时分,堂上还在问话,一条黑影从皇城刑部的后门溜出,跨上一匹快马,过安上门向东,闯进长安夜晚最风流富贵的平康坊。

胭脂团团,花香四溢,那报信的小吏险些迷了眼,好在谨记着自己干嘛来了,从坊门一路狂奔到南曲的翠红楼里,把长信侯——孙子冉拉了出来。

孙子冉年纪刚过二十,与萧缇极为相熟,萧缇出生时萧经武已经发迹,在长安置办了宅院,后又有圣人敕造府邸,所以萧缇自幼在长安长大,与孙子冉是发小。

这位小长信侯乃是祖上蒙阴,封了侯爵,到他这儿是第三代,父亲病逝,早早把爵位传给了孙子冉。

有皇粮有身份有地位,孙子冉哪能认真念书习武,整日流连烟花柳巷,他母亲一心扑在佛堂上也不管教。

到侯府不一定能寻见孙子冉,但在平康坊一定能找到他。

孙子冉正在听曲,猛地被人扫了雅兴,刚要发火,那小吏道:“小侯爷,咱大人托小的带话!”

随后,那小吏附在孙子冉耳边得不得说了一通,已经醉了七八分的孙子冉眼睛一瞪,立刻醒了酒,叫人备车,赶在宵禁之前往永宁坊。

好在大业朝修筑的长安城四四方方,像块豆腐似的,有诗云: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从平康坊出来,一条大路直向南,过宣阳、亲仁两坊后,就是永宁坊了。

进了萧府,两位仆人提灯为孙子冉引路,孙子冉举目望去,偌大一个国公府安安静静,寂寥得很,回廊下连灯笼没点着,幽幽暗暗地,孙子冉不慎险些滑倒。

“怎么回事,你们家也不缺钱啊,怎地连灯都不点?”

那仆人扶着孙子冉赔礼道:“小侯爷,夫人惧光,太亮了她说害怕,所以二公子吩咐我们晚上少点些灯笼。”

这说的是萧缇的母亲慕氏,自长子自戕,幼子残废晕迷之后,她便整日疯疯癫癫,前言不搭后语,其思想行为不能与常人相比。

孙子冉擦擦额上的汗,叹道:“有日子没来看伯母了。”

“小侯爷已经来得很勤了”仆人道:“二公子说昏迷的时候,就属小侯爷来得最多。”

孙子冉哼然,“这小子还算有良心。”

过了前厅,影壁,走过抄手游廊,一路无人,孙子冉又奇怪道:“我记得原来有几位姨娘在府内照顾伯母,怎么现下这么安静?”

仆人道:“二公子醒来后,便都打发去范阳了。”

因萧络还担着谋反的嫌疑,圣人令萧经武留在范阳,镇守幽州,没有旨意不得入京,所以这三年萧经武一次都没有回过长安。

几房姨娘包括庶子庶女都想各种办法跟去范阳,免得耗在长安,守着慕氏这个疯女人,和萧缇一个活死人,留下两个不受宠的姨娘照顾慕氏。

可萧缇醒来之后,发现那两房姨娘并不尽心,慕氏瘦成一把骨头,她们两个倒是吃的脑满肠肥,一气之下把人赶回范阳。

“我猜猜,萧承斐定是只给一辆车,一个车夫,其他的都没给,叫她们一路乞讨去范阳。”

仆人不可否认,孙子冉抚掌:“好一个萧缇,亏他想得出来。不过趁机苛待主母,不把她们拿去官府问罪,已是仁慈,家丑不可外扬罢了。”

走了许久,到了花厅,才见萧缇一身家常旧袍,坐在轮椅上喂一妇人吃饭。

萧缇虽寻了偏方能直立行走,但大夫交代,还是尽量坐轮椅,以防膝盖过度受力,严重了几十颗钢钉都救不了他,但萧缇自尊要强,在外都是勉强行走,回到家才会挪到轮椅上。

但见与他对坐那个妇人弓着背脊,两颊凹陷,眼睛谨慎地打量四周,有些神经,虽从五官依稀能看出慕氏曾经是个美人。

岁月如刀,世事难料,慕氏才过四十,就已是满头白发。

慕氏抬眸见孙子冉走花障那头走来,站起来笑脸相迎,双眼发直,和蔼地唤道:“承宣回来了?”说着就绕过萧缇去拉孙子冉的手。

承宣是萧络的表字,她的记忆已然混乱了。

萧缇见怪不怪,将慕氏的手挽住,拍了拍,与她解释,“这是子冉,大哥还没回来呢。”

慕氏一愣,如小儿般委屈巴巴地憋着嘴,哭丧着脸,“承宣去哪里了,国子监的课业这么忙吗?也不知他吃的好不好,学的怎么样?”

“大哥学得很好,科科都是第一,圣人说了他如能在金科考上进士,就去礼部。”萧缇也只能顺着慕氏的话往下说。

“那是极好,是极好,”慕氏拍手,“你阿耶是个粗人,常气愤旁人说他不通文墨,大字不识,等承宣中了进士,当了文官,再也没有人说你们兄弟两了。”

萧缇一味点头,慕氏又道:“对了,昨日你说要带个姑娘来与我看,那姑娘呢?怎么没来吗?”

萧缇怔了怔,不禁语塞,孙子冉欲言,被萧缇止住,先叫婢女扶慕氏下去了,等慕氏走远,方回头对孙子冉说:“你来的正好,你表姐夫不是在刑部吗?我找他帮个忙,帮我捞个人。”

孙子冉一甩袖,愤然道:“还捞人!?你是不是还想着那姓谢的女子,她是扫把星你不知道吗?自从你遇见她,腿断了,大哥死了,伯母疯了,还要怎么倒霉?嗯?”

萧缇垂眉,捻起案几上的茶杯,“你只说答不答应吧。”

孙子冉一屁股坐下来,夺过萧缇手上的茶杯,仰脖喝尽,将茶杯往案几上重重一搁,“不答应!你还心存幻想呢,那谢氏在刑部大牢把你告了,告你强\\奸\\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