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用过很多名字,武媚娘、武媚、武曌、武则天。
“武媚”这个名字是我十四岁入宫当才人时,太宗皇帝赐的号,后世传来传去,不知道怎么变成了“武媚娘”,因为影视剧的功劳,成了我知名度最广的名字。
其实,在近年这些电视剧兴起之前,人们一般叫我“武则天”,这名字是我被迫退位之后,我儿子给我上的尊号,历来用尊号或年号来称呼皇帝是一种惯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等等,所以我死后很多年,一直被人叫“武则天”,虽然死后,我在各种史册故事中,一直被这个名字绑定,但生前,我真没怎么用过,有时候,真不愿意别人这么叫我。
至于“武曌”,这个名字是我自己给自己取的,“曌”这个字大家很少见吧,它与“照”同音,“日月当空照”听过没?这五个字就将“曌”这个字的含义和读音一举囊括了,好记吧?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名字都是我十四岁以后出现的,那我十四岁以前的名字是什么,史书上却不曾有记载。
有人说我闺名应该叫“武照”,他们这么说,是因为我自称“武曌”的这个“曌”字的来源有一个小故事。
在我称帝之前,我就在想,武媚,听着不够霸气,想给自己换个名字。什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字就只是个称呼罢了,不用太介意?开什么玩笑,我介意。
“武媚”这个名字一看就是绰号,只不过给我取绰号的是太宗皇帝,竟然就被载入史册了,真名反倒不可考。我顶着这个绰号过了那么多年,眼看着自己也位同帝王了,你想想,你读书时候被人取过绰号吧?眼看着要参加工作了,你会把愿意用你的绰号代替真名写在履历里,记在档案里吗?反正我不乐意。
我当时寻思着,反正要改名字,不如一步到位,改个一听就高逼格、高档次、特与众不同的名字。有多与众不同?“前无古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汉字就那么多,阿猫阿狗都被用来当作名字了,“前无古人”好难。其实也不难,重新造一个字不就是了。
是的,“曌”这个字是新造的,它是为了我的“名字”而专门出生的,以前绝对不会有人用过,以后会不会有人用,我就管不了啦!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作为当时掌权者的我,想要个新字,那还不是献者云集,为什么那么多字里面,我偏选了“曌”这个字,一定是有缘故的,所以,有人就此推测,应该跟我的闺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芸芸众字中,我咋就一眼相中了它?
听着好有道理,我都觉得,也许我的闺名真的是叫“武照” 吧!其实,我也不记得自己的闺名了。
我十四岁入的宫,入宫时就被取了“绰号”,取绰号的人是谁,我就不再复述了。总而言之,这个绰号被正儿八经地编入了我宫中户口本中,一叫数十年,一直到我当了皇帝之后才改掉,而我当皇帝时,已经67岁高龄了。五十三年,这是有些人的一辈子,足以磨灭掉一切印记,何况只是一个我不曾用过的闺名。
自己的名字没用过,听起来是不是很好笑?但你想想,我怎么会用的上?那个时代,我需要三岁入托,六岁上小学,填各种各样的表格,考各种各样的试卷吗?根本不需要!所以,我怎么会用得上名字?那时,大人叫我小名,同辈称我排行,出门,一律是武家小姐,所以,一不小心忘了,很正常,不是吗?
你说什么?毕竟是自己的名字,虽然没怎么用过,仔细想想,应该还是能想的出来的。你说的好有道理,但我拒绝。
你知道吗?我们那个时候,取名字怎么说呢,比较个性。具体参见现在90后00后取的名字,如:秦寿生、史珍香、庞光、魏生津等等。我们那时候取的名字,可比这有创意多了:李璎珞奴、王心自在、库狄真相、慕容真如海等等。再想想我的后代子孙唐顺宗李诵给他的第十七女文安公主取名叫李代宗儿,忽然间觉得“武媚”,还是挺厚道的。幸亏太宗皇帝给我赐号时,联想到是《舞媚娘》这首当时的流行曲,他若想到的是武侠小说,我还不得叫“武林高手”、“武功盖世”,“武艺超群”?武媚,妩媚,挺好的。
既然我并不排斥“武媚”这个名字,为什么当时非得改名。没办法,我那时候不是准备当皇帝吗?我当时登基最大的阻力你知道是什么吗?不是能力,不是手段,而是我女人这个身份。而武媚,这个一听就特柔美特女性化的名字,就被我迁怒了,怎么说呢,行走江湖,没有个响亮的名号怎么能行?所以,我费尽心思取了一个当时看着很霸气,现在回头看,怎么看怎么都有点“中二”的明月当空“曌”。
其实要说霸气又不“中二”,特有文化底蕴,贼适合我的名字,还是我儿子给我选的“则天”二字,这二字出自:“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这八个字是《孟子.滕文公上》里的原话,是古代歌颂圣君唐尧之语。大意是: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可惜呀,这是我退位之后上的尊号,退位当年我就崩了。换成你,你会喜欢吗?
所以,我并不介意大家叫我武媚娘,毕竟这个名字伴随了我五十多年,那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媚者,美好、喜爱、具有魅力、诱惑力、吸引力。很美好的寓意,不是吗?但我的身份证上,必须是“武曌”!——你会在身份证上写“某胖子”吗?
我是谁?我是武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