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梅花簪头雪(厂花来抢亲) > 第4章 第 4 章

梅花簪头雪(厂花来抢亲)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一只小火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10 10:44:12 来源:文学城

李准说要等,还真就等了起来。一连三天,连个面都没有露。

叶妙安对着铜镜照了照,摸了摸额头,肿下去了些,只剩下隐隐地疼。这几天担惊受怕没怎么合眼,生怕那狗宦官过来欺辱她,一时想死,一时又怕死,几番折腾下来,人看着格外憔悴。

红玉手脚利索地把她的青丝高高挽起,盘成了当下时兴的桃心髻,缠上金银丝,把首饰盒子端到叶妙安面前,恭敬地问:“夫人今日戴什么花?”

叶妙安恹恹地看着李准给她备的这一匣子珠红玉翠,随手挑出了一只梅花簪。整个簪子通体乌木,只那一点梅花是和田玉造的,白润可爱,倒像是枝头一点雪。在一盒子的莺莺燕燕里,这只簪子格外质朴有趣。

红玉应了,伺候叶妙安收拾完毕,又把早食盒子端进房里,献宝似的一掀,香气扑面而来。这几日朝夕相处,她稍微摸到了点叶妙安的门路,便自作主张撤了大荤碟,单留下一碟麻油调的青笋,一碗牛乳蒸蛋,一碗添了数十种干果的白糖粥。[1]

叶妙安看那牛乳白盈盈的,上面还顶着几枚红枸杞,煞是可爱。忍不住拿了调羹挖了一勺,味道甘甜可口。但心里喜欢,还是吃了两口就放下餐具,不肯再吃。

红玉脸上是藏不住事,急着道:“夫人不多吃点,伤怎么能好得快呢。”

叶妙安只管摇头。

红玉低头,表情甚是黯然,把盒子盖了一盖:“哎,又该挨罚了。”

叶妙安正端着茶漱口,听到这话微微一怔:“谁罚你?”

红玉急急给自己掌嘴:“奴婢多嘴!奴婢该打!”

叶妙安哪能见她伤了自己,慌忙地拦下:“你说就是了。”

红玉忽闪忽闪大眼睛,半晌才吞吞吐吐说:“老爷说了,夫人剩一口,便叫马夫抽我一鞭子。”

叶妙安听了这话,不禁大骇,心道李准真是个活阎王:“你恁地不早说?”

”夫人不吃,那就是奴婢伺候的不好,当然要罚。”红玉倒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她不过十五六岁,长得五大三粗,就一双大眼睛生的好,有几分俏皮。叶妙安还记得,宋姨娘生过一个妹妹,四岁的时候害寒症没了,要是还活着,左右也不过这个年纪。

想到这,她心突然有些软:“我吃便是了。”

碟子和碗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吃完了。红玉一边收拾,脸一边笑的跟朵花似的:“老爷猜得不错,夫人果然是天下第一大善人,和老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话说的,倒像是李准对她颇有了解似的。这几日那人倒是言出必行,弄得叶妙安也小孩心气,好奇起来:“你家老爷也是善人?”

“那是自然。”听着语气还挺自得似的。

“宦官奸佞,哪来的好人。他们本就不该娶妻,有违纲常人伦,更何况我是……”叶妙安顿了顿,如今自己的身份,反倒不能说了。

红玉哪懂这些,没心没肺地说:“我是不懂,爷把我从乱坟岗子里捡回来,给了我口饭吃,就是好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夫人跟着老爷有吃有喝,又不挨打,不比在裁缝铺里做活计强?有什么不好呢?”

夏虫不可语冰。叶妙安觉得说下去,也说不通,干脆不说话了。

红玉突然想起了什么,跑了出去,一会儿回来,手上举着个小小的布袋子:“那日给夫人换衣服,这个东西掉了,我给收起来了。”

小小的香囊握在叶妙安手里,重如千斤。

***

京郊校场。

连日的酷暑晒卷了杨树叶子,士兵们的汗打湿了肩巾,短罩甲愈发沉重起来。

“都精神点!”武校尉鞭子往地下“啪”地一抽,箭雨齐发,纷纷冲着在木靶奔去,叮当作响。

“所中之数,十之有几?”李准转了转扳指,低声问。

有人小跑来报:“十之六七。”

李准点点头,腾骧四卫个个年轻力壮,骁勇善战,是内廷之中太子最有把握的依仗。

十之六七,尚有三四分不中。这数字已经是日日操练的结果,他执御马监掌印才三个月,留给他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太子年幼,根基不稳,晋王虎视眈眈。单凭这几千骑射禁军,一旦宪宗薨了,晋王强攻,这北京怕是守不住。宪宗多撑一天,于他,胜算便大一天。只是不知宫中那位肯不肯。

李准转了转扳指。这三日他泡在校场,日夜苦思冥想,有了思路。掣肘之人太多,看来只能冒险试试了。

想到此,李准没有喊人,自己牵了马,翻身上去,直奔紫禁城而去。

***

李准绕过崇楼,打东华门进来,在直房换了面驾的衣裳,清清爽爽地洗了脸,一路走到承乾门廊下。

宫中人受宠,住的地方自然也讲究。大殿琉璃瓦歇山式顶,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2],绿树红花,伴着些许蝉鸣,隐隐有点佛意。

在站了不多时,听见打着扇子的宫女柔声道:“有请李公公。”

李准躬身迈步进去,远远的瞧见那双凤头履,就行大礼:“小的拜见皇贵妃娘娘。”

他跪着,眼前一片方砖墁地。半晌,才听见头顶懒懒地一声:“起来吧。”

庞贵妃被宫人虚虚的扶着,正在赏案台上的海棠。她容貌艳丽,金钗头,玉步摇,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她是太子生母,深得宪宗宠爱,贵妃前端的一个“皇”字,是宫中多少嫔妃求不来的荣耀。

“公公看这海棠可好?”庞贵妃问。

海棠繁盛似锦,盛夏时节还能开的如火如荼,一眼看过去就不是凡品。

李准扫了一眼,没有再看,低下头,垂手站着,这是行走内廷的规矩:“能长在这承乾宫的,自然气象尊贵。”

“公公眼力好。太子知道本宫喜欢海棠,特特从南边请回来了这一株,剪了枝插进盆里,花期倒是比院子里的长些。”庞贵妃停了停,吩咐随侍,“你们退下吧,李公公伺候就行了。”

众人鱼贯而出,一时走的干干净净,只剩万贵妃和李准。

庞贵妃伸出一只玉手,长长的鎏金甲帽发出淡光。李准上前,搀住了,顺着她的意思往奥室走去。

庞贵妃边走,边道:“有日子没见公公了,一切可好?”

“小的早该给贵妃娘娘来请安,只是杂事繁多,兼着腾骧四卫操练,一时分身乏术。小的还要谢贵妃娘娘赏识,在御前力荐御马监掌印一职。”

庞贵妃道:“后宫哪能干政,是圣上赏识,你心里记着圣上的好便罢了。”

李准连连称是。

两人在博古架旁定了下来。

“小的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李准沉吟了会,还是决定和盘托出。

庞贵妃盯着青瓷美人瓠,微微笑了:“公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讲就是了。”

“前朝造火铳,威名远播。京中有善火器者,拟制着前朝样子改良,倒做出几分成绩。小的请兵部来看过,威力颇大,百米外可破甲,远非寻常□□可比。若是能给腾骧四卫配上,必然如虎添翼,多一分胜算。只是……”

“只是?”

“只是火铳制作操练都需要时间,至少三个月。”

她沉默不语,李准只能把话讲的再白些:“腾骧四卫绝对忠于太子。”

庞贵妃听得懂这话外之音。腾骧四卫忠于太子,京中其他禁军就不一定了。

宪宗多活一日,便多一日的风险。太子靠的无非是一纸诏书,是生是死全凭宪宗心意。京中权势林立,多少人恨不得给她们母子俩扒皮啖肉。就连太监头子里,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刘宝成都不是她的人。

龙椅坐不稳,又被叔父抢了去的,本朝也不是没有前例。这话虽不能直说,但大家心知肚明。

庞贵妃沉吟,看向李准。这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刚进宫的时候还是个半大小子,跟在老祖宗身后面畏手畏脚的,如今出落得沉稳了。要不是割了卵子,也有几分翩翩贵公子样。

她温声道:“太子是好孩子,有着一份孝心,只是年轻些,有些事情不懂。那海棠花离了根,开的再艳,也不过是一日日奔着死路去。公公说是吗?”

李准明白,庞贵妃这是在敲打他,太监再势大,也不过是主子的一条狗,生死都系在主子身上。

李准点头。

庞贵妃笑了笑,杏仁眼边上起了皱。日日静心保养,也抵不过时光拉朽。李准恍惚间记起,十来年前,眼前的妇人还是个爱热闹的性子,看个八哥打架都能笑的前仰后合。爱吃甜果子,又怕发胖失宠,吃两口便使唤宫人藏起来,夜里饿的长吁短叹。

深宫好像一口井,吸干了她的人情味,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熬成了石头。说话听音,心思藏着,喜怒不形于色。

还好,叶妙安没进宫来。

想起她,李准心里突然暖了暖,却也有点茫然,不知道自己这一步走的是对是错。

“两个月,不能再多了。”庞贵妃如是说。

李准松了口气,“是。”

事情敲定,气氛松快了些,万贵妃和他拉起了家常:“太子这几日功课读的紧了,一直念叨着骑马,你且去看看吧。

[1]白糖粥的设定来自《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2]瓦歇檐画那句话来自百度百科关于景仁宫的建筑介绍,链接我一放上这一章就被锁了,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查阅,链接就不放了,实在找不到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将链接发给你

[3]本文只是借明代背景,具体内容都是架空,请不要当成历史故事来看。早在永乐年间,火統就基于元代基础上大幅改进,在军中的使用已经很规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宫中密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