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梅花簪头雪(厂花来抢亲) > 第1章 第 1 章

梅花簪头雪(厂花来抢亲)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一只小火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10 10:44:12 来源:文学城

天阴着,云里隐隐滚着雷,空气里全是湿黏的水汽,一副浓墨重彩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叶妙安从绣棚上抬起头,透过支着的楠木花窗往外看,能瞥见院子里还没谢的刺槐,一串串白莹莹、润嘟嘟,活的生气盎然。

“天这么黑,姑娘仔细眼睛,别绣了。”春兰掌了灯,屋子里亮了些。

叶妙安收回目光,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悄声说:“不打紧,再慢些就弄不完了,总归是给姐姐的一分心,不能马虎。”

春兰跟着她年头多了,知道主子的脾气,说话也不拘着,眉毛一拧:“姑娘倒是好脾气,上赶着替别人作嫁衣裳。谁不知道张大人对咱们姑娘是有心的……这倒好,让那头抢了先。”

“什么抢不抢的,如此浑说,不怕叫人笑话。”叶妙安急急地打断她,“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闺中姑娘猴急的扒着人家嫁的?”

春兰被呲哒了,不再吭声,只是不甘地嘟着嘴。

头屋里那大姑娘,不过是会投胎生在了正房。论模样论品性,哪一点比得上自家二姑娘?也真真是怪了,宋姨娘不着调,生出来的闺女倒是格外水灵。这二姑娘眼若点漆,齿如编贝,天生骨肉生的匀匀当当,是个一顶一的体面人,从头到脚,无一处不好。

叶妙安看春兰脸上挂不住,缓了缓:“我知道你的心,是为着我好。但做姑娘的,名节是最重要的。自己先把自己看轻了,还能指望旁人来的尊重?”

“二姑娘歇下了吗?”院子里传来一阵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这对主仆的体己话。

头院的大丫鬟玉娟进来了:“夫人唤二姑娘过去呢,说是有大喜事。”说罢,瞥了一眼春兰,自己先掌不住,绞着绢子笑了:“你就不用跟着了,堂前轮不上你伺候。”

叶妙安换了月白衫子,挽了小髻,跟在挑着灯的玉娟后面,一路行去。这么半晌了,雨还没落下来,空气都好像凝滞,浓得化不开。绣花鞋底踩在园中的碎石小径上,发出些让人不安的细碎声响。

刚转过半月门,堂前烛火通明,廊柱左书“德荣兼备”,右书“淑孝贤良”。年头久了,黑墨渗进了红木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主母田夫人华衣端坐在紫檀罗汉椅上,左右站着五六个随身的丫鬟。宋姨娘在最边上垂手站着,穿着桃红袄子,眼睛红成了兔儿一般,一看见叶妙安走进来,就合身扑上来:“我这苦命的姐儿——”

叶妙安一愣,微微一欠身扶住了自己的生母。看架势,玉娟嘴里的喜事只怕与她无关了。

“成何体统!”田夫人一拍桌子,碧玉镯子叮当作响。宋姨娘像被蝎子蛰了一般,瑟缩起来,垂手退回到田夫人身后。

田夫人温声道:“二姑娘过来,娘有喜事同你讲。”

叶妙安寻着礼先问了安,方才走上前。

田夫人把叶妙安的手拉起来,细细道:“宫中广收秀女,你父亲今日上朝,领了旨,咱家也在册子上。”

她摸了摸叶妙安的那双手。姑娘家爱美,十个指尖染了红红的蔻丹,衬得一双柔荑格外白净惹目。但拇指和食指上有些粗糙,是做惯女红的。

田夫人心下有几分满意,继续道:“你姐姐没你命好,已经许给了张家,虽说还没过定,但是古训有云,一女不得二嫁。你能进宫,是你的造化,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当真是天大的喜事了。”

这话旁人听着舒心,但叶妙安却感觉有如六月天下雪,不寒而栗。

芝麻大点的京城,说的俗些,有些消息就像被子里的屁,捂得再严都透出点儿味来。连她这个待字闺中的都知道,当今圣上这身子骨着实不太硬朗。年初应天寺还连天的做了几场佛事,给缠绵病榻的宪宗祈福。京中有头有脸的都跟着食素,想来变天也左右不过这些日子了。

本朝太祖起就有朝天女之俗,宫人的丝缕性命全系在一人身上。圣上一朝驾崩,除了有生养子嗣的,剩下的女子都是一根白绫赐死,到地底下继续伺候贵人。

这会子进宫,哪是送她去享福,分明是让她替姐姐去受死,拿她的命去填叶家的忠义牌坊。

轰隆隆——

廊外惊雷乍起。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劈啪作响,激起一片尘土。

叶妙安脸煞白,咬紧了下嘴唇,一言不发。那厢宋姨娘的抽泣声又渐渐起来了。

田夫人看她不吭声,松开了手去,合着青花瓷碗抿了一口茶,方才缓缓道:“何为孝道?”

叶妙安低声道:“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1]

“何为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2]

“何为妇德?”

“幽闲贞静,柔顺温恭。”[3]

田夫人微微一笑:“这圣上,是真龙化身,齐天寿福,比父兄还要尊贵些,二姑娘说是不是?”

“是。”

“叫你去伺候圣上,你是愿还是不愿?”

叶妙安沉默了半晌,哑着嗓子:“愿意。”

“那便得了。”田夫人颔首,“进宫这事,你父亲原是想亲自和你说的,但怕女孩子脸皮薄,心里欢喜,面子上也得拿捏些态度。你既然愿意,这事就好办了。”

说罢,吩咐下人:“既然要进宫,吃穿用度不可再省,一律按夫人算。”

***

回去的路,虽打着伞,叶妙安的肩上还是湿透了。骤雨来的太急,走时还欣欣然的槐花被打落了一地。她便踩着这一地的细碎白花进了屋。

春兰赶忙上来,帮主子换了家常衣服。叶妙安抱着汤婆子,缩进被里,还是止不住一阵阵的抖,不知是身上冷,还是心里冷。

这厢宋姨娘不讲究,趴在锦榻上,只管哀哀戚戚地嚎:“我就这么一个姐儿,还指望着嫁个好人家,如今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哦——”

“什么去不去的,我还没死呢,姨娘这是作甚。”叶妙安心下不耐,忍不住出言道,“有这个劲头,不如想想辙。”

“对,对!”宋姨娘突然被点悟似的,“我去求求你爹,也许事情还有回转。”

叶妙安苦笑:“今日夫人的话还听不出来么,这事本来就是父亲的意思,还能叫他抗旨不成。”

“那可怎么办?”宋姨娘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叶妙安自己说要想出路,但是其实也没个主意,一忽想着装病,一忽想着绞了头发去做姑子,念头兜兜转转一大圈,都冒了个泡就破了。

她正烦恼着,宋姨娘突然一拍大腿,“有了,我去找张大人,他总不能见你寻了死路!”

张炳忠。

这名字在叶妙安心里浮了一浮,好像含了一颗新酿的梅子,先是甜丝丝的滋味涌了上来,少顷就变成了难言的酸。

张炳忠,吏部左侍郎之子,翰林院修撰,当朝探花郎。文采出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4]。她在家中宴上隔着垂花门远远见过那人几次,笑语晏晏的儒雅模样,见之望俗。

但这人已经和姐姐纳了吉,是不能想的了。

“与张大人又有何干。”

这话正戳到宋姨娘头上,气的跳脚:“谁不知道张炳忠对你有意,原是差人来问你年庚的,却叫田夫人给撅了回去,非说嫡庶有别。这老货竟把张家老太太都说动了,才便宜了你大姐,把婚事许给了她。”

末了,她一叉腰,泼妇似的对着门外骂:“敢害我姑娘,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生的闺女跟个母夜叉似的,看哪个爷们肯睡,死皮赖脸嫁过去也是守活寡!”

宋姨娘原就是在草台班子唱花旦的,说话上不了台面,一着急便现了原形。也正是有这么一个生母,叶妙安格外端着,不争不抢,生怕被人看轻了去。

火光洒在叶妙安的脸上,投下一片阴晦不明的影子。她心下一片厌烦,没有吭声,恹恹地拿出一根绦子,默默编起来。

宋姨娘嘴里出尽恶气,心里也有了计较:“这事我自有商量,你不用管了。”

说罢,自顾自的去了。

[1]摘自《礼记》关于孝的定义

[2]摘自《礼记 丧服 子夏传》关于三从的定义

[3]摘自《妇德四箴》清代徐士俊 关于妇德的部分定义

[4]摘自 唐诗 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下一章男主出场

**

预收文《嫁给病娇义弟之后(双重生)》欢迎收藏~文案如下:

唐如意机关算尽,求来了与新科进士赵文彦的婚事。没曾想这一嫁,得到的不是荣华富贵,却是赵家对她痛下杀手。

她死后草席一裹,连祖坟都没进去。反倒是那个唐家捡来的孩子、她没什么印象的义弟,抱着她的尸首肝肠寸断。

再一睁眼,唐如意重回十八岁。

重生之后,她做了两个决定:让上辈子害她惨死的人血债血偿,还有就是对那便宜弟弟再好点。

这一世,义弟一战成名,成了朝中炙手可热的少年将军。

而他在看到唐如意为了复仇围着未婚夫打转后,也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请圣上下旨,脱离唐家。二是把唐如意关了起来,八抬大轿娶进府邸。

他心里阴暗的妄念一日日膨胀,终于化作猛兽冲破樊笼:你的仇人,我杀。而你,此生再不许离开我。

你我本是同根生,枝枝相纠结,此生不能忘。

心机深沉的高门庶女X黑化小狼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喜事一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