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140章 什么叫雁过拔毛

埋葬大清 第140章 什么叫雁过拔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08:43:25 来源:转码展示1

生子当如朱劲松,钱聋老狗这是真心称赞朱劲松,只是这话落到朱劲松的耳朵里,可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就跟曹操当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一样的——曹操没能打过孙权,一急眼就指着孙权说你丫是我儿子!

这就是典型的手上打不过,嘴上占便宜。

当然,朱劲松决定宽宏大量一次,暂时不跟钱聋老狗一般见识,毕竟自己也没有那个美国时间。

因为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实在是太忙了。

根据广东十三行那边的天地会成员传回来的消息,从法兰西来的舰队已经到达了广州,正准备完成补给之后就北上登莱。

整支舰队当中除了六艘准备卖给大明的法兰西的战舰之外,还有两百多个打算到山东参观大明皇帝的法兰西蛮子贵族。

除此之外,朱二旦也快把整个浙江都打下来了。

浙江朱仲渠手下的军队确实敢打敢拼,手里的火炮火枪也不算差,要说打钱聋老狗的军队应该是轻松简单加愉快,但是跟抄袭种花家陆军模式的大明军队比起来,就只能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了。

孙子兵法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就是说百里奔袭,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士兵能够真正达到战场,剩下的多半都得跑丢。

所以,朱仲渠手底下的军队根本就不敢搞什么百里奔袭,更不敢搞什么夜袭之类的,面对朱二旦手下军队的大规模穿插和夜袭行动,朱仲渠手下的军队只能一退再退,朱仲渠的大明朝廷也一再迁都。

先是从临安府迁到了绍兴府,接着又从绍兴造到了金华,后来眼看着金华也保不住了,朱仲渠干脆把“大明”的都城迁到了温州府。

只是朱仲渠这个“大明皇帝”能一忍再忍,只是朱仲渠这个皇帝能忍,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再往南跑,就到了福建林爽文的地盘上——到了林爽文的地盘上,跟到了朱劲松的地盘上有什么区别?不还是一样要被打土豪,分土地?

因此,不光朝堂上的大佬们开始了争斗,就连阮、黄、梅、戴、徐这几家的大佬们也开始互相看着不顺眼。

尤其是徐家的扛把子徐承宗和戴家的扛把子戴永铭。

徐承宗和戴永铭是最早打算投靠朱劲松的,甚至在听说朱劲松打出了崇祯皇帝五世孙的旗号后就有了这个想法。

徐承宗的祖上曾经担任过崇祯年间的礼部尚书,东辽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家的家业也都是一点点儿积累下来的,从来没干过侵吞民田之类的破事儿,心里完全不慌。

戴永铭也差不多,甚至是五大家族里面反清最为积极的那个——戴永铭的祖上跟钱聋老狗的祖上有深仇大恨,谁能干掉钱聋老狗,谁就是戴家的恩人。

可惜的是,单凭着徐家和戴家,还拗不过阮、黄、梅三家,所以就错失了最好的机会,以致于只能跟着阮、黄、梅这几家一退再退。

直到“大明朝廷”迁都到了温州府,徐承宗和戴永铭终于坐不住了。

“前天从临安迁到绍兴,昨天从绍兴迁到金华,今天又从金华迁到了温州,敢问阮太师,明天又该迁到哪儿去?”

徐承宗神色不善的盯着阮太师,嘲讽道:“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咱们这位大明皇帝却一再迁都,也难怪朱劲松在大明报纸上嘲讽咱们大明皇帝是跑路皇帝,又说咱们这位大明皇帝绝不可能是崇祯皇帝的后人。”

阮太师冷哼一声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向朱劲松那个逆贼投降?”

徐承宗瞥了阮太师一眼,继续嘲讽:“还一口一个逆贼?要是人家朱劲松只是占据了山东,你一口一个逆贼倒也罢了,如今人家已经坐拥大半个天下,潜龙之姿已现,你还在这里一口一个逆贼?阮太师,你真是好大的口气!再说了,向朱劲松投降又怎么了?”

说到这里,徐承宗干脆指着黄家的话事人,“大明镇国公”黄良骥,说道:“黄公爷带兵从海上进攻登莱,结果怎么样了?”

黄良骥一沉,冷哼一声,没有说话,然而徐承宗却丝毫没有放过黄公爷的意思,反而又接着说道:“以前你黄家靠着贩盐,攒下了偌大的家业,就算没了那些地,难道你黄公爷就不能干别的了?”

说完之后,徐承宗又望着其他几家的话事人,说道:“还有你们阮家,梅家,戴家,咱们这几家,有哪一家是离了那点儿破地就活不了的?”

被徐承宗这么一说,阮太师跟黄公爷还有其他两家的话事人都有些意动。

没错啊,咱们这几家谁也不是靠着那点儿破地活着的,要说北边的那些乡贤士绅们为了土地跟朱劲松打生打死的还有情可原,但是咱们这几家图个啥?

大不了就把地都交给那姓朱的,专心搞自家的工坊也就是了——那姓朱的不允许咱们这些人拥有大片的土地,难道他还能不让咱们买院子?

地是万一走了霉运之后东山再起的保障,院子也一样可以嘛。

想到这里,阮太师不禁和其他几家话事人对视了一眼,试探着说道:“要不……咱们就打开城门,迎接天兵进城?”

……

朱劲松一脸懵逼的望着柯志明:“他们就这么投降了?”

柯志明也是满脸的蛋疼,只是面对朱劲松的问题,却又不得不老老实实的答道:“是,朱仲渠先是下了逊位诏书,接着便开了城门,以肉袒牵羊之礼迎接二公子的大军进城。”

柯志明几乎都能想到大明朝堂上那些嘴上不留口德的大佬们会怎么嘲讽自己。

“浙江的那些反贼跟咱们之前接触过的可是大大的不一样?”

“他们的燧发枪和火炮都不比咱们大明的差?”

“浙江百姓对朱仲渠很是支持?”

“他们手里有宝船的制造图纸和文档?”

“……”

关键是自己还没办法反驳。

怎么反驳?难道说当初是皇上说的碰到硬茬子了,要彻底解决这些割据势力的决定也是皇上拍板的,你们有能耐你们去跟皇上说,你们跟我这个管情报的说不着?

那不是扯淡么!

而更让柯志明蛋疼的是,随着占据了浙江的朱仲渠投降大明,其他像占据了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反贼们也都先后派人送来了降书。

反正打不过,倒还不如直接投降来得痛快一些。

所以,整个江南几乎都传檄而定。

之所以用几乎而没有用全部,是因为占据了广东的梅春尧以及占据了广西的白子期并没有直接投降,而是直接带着一众手下跑路了。

梅春尧选择的是南洋婆罗洲,那里原本就有一个兰芳共和国,梅春尧觉得凭自己手底下的军队,还是很有机会来一手海外建国的。

而白子期选择的目标是安南。

白子期先是派人联络上了安南后黎朝的末代皇帝黎维祁,接着便直接打着为黎氏复国的旗号兵进安南。

至于广东和广西……梅春尧和白子期分别派人给朱劲松送了一封书信,表示争霸天下这事儿是你赢了,广东/广西也尽归你大明皇帝所有,我梅某人/白某人从此以后远走海外,希望你能善待百姓,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兴许能坐下来一起把酒言欢。

如此一来,除了青海、甘肃和朵某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以及直隶、辽东之地还没有收复之外,朱劲松已经收复了汉地十八省之中的十六省。

这个大明皇帝,多少也算是名正言顺了那么一点儿。

只是随着江南之地逐渐收复,一大堆新的问题也摆在了朱劲松的案头上。

首先就是大明到底要不要迁都到金陵?

对于大明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来说,如果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直接干掉钱聋老狗,派兵收复北平,那么大明的都城毫无意外的就还得是北平。

问题是钱聋老狗派十五阿哥颙琰带领大部分的螨州八旗去打廓尔喀,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又事先声明,只要钱聋老狗派兵去打廓尔喀就不会对直隶用兵。

所以,金陵就成了大明朝堂上一众大佬们眼中的首选之地了。

可惜的是,朱劲松从来就没有想过迁都的问题,就算要迁都,也得是从济南迁到北平。

而另外一个问题则是法兰西的那些贵族们已经到了登莱,现在正在往济南府而来。

所以朱劲松就很头疼。

要说单纯的只是派人带着这些法兰西贵族们吃吃喝喝、逛逛景点,那倒是好办的很,问题是按照朱劲松这种雁过拔毛的性子,他还能放过两百多只法兰西来的肥羊?

不知道什么叫雁过拔毛?

多简单呀,逮到大雁之后,拔下一根羽毛,让羽毛飞走,把大雁下锅,这就是所谓的雁过拔毛。

为了把这两百多只法兰西肥羊都薅成葛优,朱劲松直接就把手底下一众大佬们召集了起来。

等人到齐了之后,朱劲松就率先说道:“这回跟着皮埃尔来的,是两百多个法兰西的大小贵族,这些法兰西肥……贵族们没别的,就是有钱又有权,所以,该怎么样才能让这两百多个法兰西贵族们为我所用?”

想了想,朱劲松又接着说道:“对了,这些贵族里面有男有女,女的也不一定非得就是什么达官贵人的亲属家眷,人家有可能自己就是贵族,拥有属于她们自己的封地,所以不要小瞧了人家。”

听到朱劲松这么说,曾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够了才拱手说道:“皇上,臣以为是您把那些法兰西贵族想的太过了一些。”

朱劲松疑道:“怎么说?”

曾诚笑着答道:“回皇上,臣以为,不管那些女子是法兰西达官贵人的亲眷还是她们本身就是贵族,都改变不了她们本身就是女子的事实,只要是女子,就没有人不喜欢首饰和衣裳。”

“所以,臣以为可以让人带她们在济南城中的铺子里逛一逛,尤其是那些售卖首饰衣裳、胭脂水粉的铺子。”

“至于那些法兰西贵族当中的男人……”

说到这里,曾诚又皱着眉头说道:“要是他们都跟皮埃尔一样,那可就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