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55章 备年货新春大吉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55章 备年货新春大吉

作者:青云上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0 02:02:23 来源:转码展示1

过了几日, 叶氏与周氏商议, 两家一起打了糍粑。mengyuanshucheng

叶氏打的少,二房打的多一些。叶氏索性把糯米和柴火都送到了二房,直接用周氏家的锅蒸糯米。

两家也没请外人,由韩敬杰、韩明辉和梅香三个人一起, 一人持一根实木,绕着巨大的石锅转圈,你一下我一下, 很快就把一锅蒸熟了的糯米饭捣成一大坨黏糊糊的糍粑。

趁着糍粑热乎, 赶紧起锅, 放到案板上, 按照想要的厚度铺平整, 等冷却后就可以切块了。

打糍粑最考验功夫了,若打的不紧实, 成型后的糍粑一切就碎。

两家打了糍粑之后, 各往大房送了几块,算孝敬崔氏的。秋香和韩氏也各送了一些回来, 这样一凑,竟也有个二三十块,韩敬义索性预备今年不打糍粑了。

韩敬奇听说后冷哼了一声, 老大吃老娘的本事越来越深了。但崔氏愿意,二房和三房也不去管这些事情。

打过了糍粑,叶氏又与周氏商议,两家一起把崔氏的孝敬粮、油、和过年的孝敬银子一起给了, 每家的五斤份例肉,到了腊月再给。韩敬义更高兴了,老娘得了这么些东西,最后大半不还是贴补给了他。

日子晃悠悠地,很快就到了冬月底,梅香家的四头猪都长成了。

叶氏找了屠户来,把四头猪全部拉走了,并告诉屠户,给自家留五十斤肉就行。

往年韩敬平会留一头自家吃,但留下来的猪还要请人杀。杀猪的过程中要管一顿饭,那一顿饭桌上全是肉菜,而且,按照时下的规矩,杀过了猪,亲近族人又要各家分一块。这样折腾两回,得费不少猪肉。

梅香聘礼里的猪肉,叶氏已经分过了一回,若再杀猪,还要分。叶氏感觉太不划算了,肉多贵啊。若是从屠户那里买肉,也就不用分给旁人了。

往年留一头猪,杀过后还有两百多斤肉,如今只留五十斤肉,给崔氏五斤,其余的都腌制成腊肉,过年吃一些,剩下的留着明年春上慢慢吃。

五十斤肉,这可不少了。多少人家过年也就准备个一二十斤肉,这还包括自家吃肉和待客。

过了三天后,屠户给叶氏送来了五十斤肉和卖猪肉的钱。

叶氏往大房送了五斤肉,带着梅香一起把剩下的四十五斤肉都撒了盐腌了起来,全部挂在廊下晒。小花点馋的整日坐在廊下,抬头看着那几大块腊肉流口水。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小花点已经长大了不少,兰香都已经抱不动它了。它每日仍旧跟在兰香身后,除了家里人,有人靠近就叫唤。有它跟着兰香,叶氏放心了不少。

打过了糍粑,腌过了腊肉,西院里也存了满满一棚子的劈柴。剩下的日子里,叶氏就一门心思带着梅香上街卖菜卖油。

十月间的时候,镇上各家的娘子们都买了大量的萝卜、白菜和雪菜拿回去腌制,叶氏狠赚了一笔。等到腊月底快过年的时候,菜又能狠卖一笔。

如今才腊月初,菜籽油和芝麻油越发好卖了。

平日里再舍不得吃油的人家,到了这个时候也要多打几斤油预备过年吃。

除了菜籽油,梅香新榨的芝麻油也异常畅销。家常拌豆腐、吃面,用筷子挑几滴芝麻油放里头,那滋味,真香呀。

余家并未榨芝麻油,韩家这独门生意,拿下了整个平安镇的顾客。哪家不预备个半斤一斤的留着过年用呢,梅香把自己的芝麻都用完了,又从韩家岗族人家收了许多芝麻,连黄茂林家里的芝麻都被她收购了。且众人来买芝麻油,有时候顺带还会买一些菜籽油。

腊月初七那天,娘儿两个仍旧上街去了。

韩家和黄家的亲事,如今整个平安镇都晓得了。叶氏母女也就不再扭捏,整日与黄茂林亲近的很。

黄茂林才吃了面回来,就碰到叶氏母女来了。

“婶子,天越发冷了。看样子这两天又要下大雪呢,你还要每个集都来吗?”

叶氏点头,“趁着年前,多卖些油,这样家里就不用存那么多油菜籽了。你们家的豆腐这阵子也好卖吧?”

黄茂林笑了,“到了腊月就强一些,等快过年了,那才叫忙呢。好多人家都是上门成板成板地定,到时候我和阿爹一天到晚都要磨豆腐。”

叶氏也笑了,“那才好呢,冬日里闲着也是闲着,能多得些活钱,过年也宽敞。”

梅香在一边插话,“茂林哥,你明儿上午到我家去,我给你做了过年穿的衣裳。”

叶氏忙打断梅香,“明儿腊八呢,大小是个节气,就别来了,等几日吧。”

自从过了农忙季节,叶氏就不让黄茂林隔一天来一趟。有什么事情在街上也能说,黄茂林如今在家里作用不小,不能总是叫他上门。

黄茂林虽然也很想时时去和梅香在一起,但如今家里天天做豆腐忙的很,也只得作罢。

叶氏上午卖菜的功夫,让梅香去买了三斤糖和三斤盐,又买了过年要用的蜡烛纸炮,还买了一些贴门对用的纸。

临走的时候,她又打了二斤芝麻油送给黄茂林。

第二日腊八节,叶氏一大早熬了粥,里头加了红豆、红枣和红薯,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非要加什么八样东西。大多数人家就是加一些红豆就行了,如叶氏这样加红枣的还是少数呢。

吃过了早上的粥之后,天忽然下起雪来,风又急,雪片也大。

叶氏忖度了一下,立刻带着梅香去菜地里,把明儿要用的菜赶紧弄回来。

梅香早上吃了一大碗热乎乎的稀饭,本来身子暖的很。可跟着叶氏出门的时候,她忽然感觉肚子里有些凉飕飕的,还有些发疼。

但因疼的不是很厉害,她也没作声。

娘儿两个一起动手,拔萝卜、砍大白菜、扯菠菜和蒜苗。冬日里大多就是这几样菜,但每一样量都大,弄起来也麻烦的很。

菜挑回来之后,叶氏在东院里把萝卜洗干净了,让梅香把菠菜和香菜整理好。

梅香干活的功夫,总感觉肚子里坠坠地疼。

等清理完了菜,梅香忍不住往茅房了去了。

过了一会子,她皱着眉头去找叶氏。

“阿娘。”

叶氏打了一盆热水,“咋啦?来,把手细细,擦些膏子。”

庄户人家的女孩子肯定避免不了要干活,但叶氏每日会让梅香擦几回膏子,防止手皴裂。

梅香一边洗手一边想说辞,“阿娘,我,我好像来月事了。”

叶氏正准备去倒水,忽然愣住了,又立刻反应过来,伸头看了看外面,儿子们都在厢房离得远,她低下头悄悄问梅香,“果真是的?”

梅香红着脸点点头,叶氏日常太忙,她用的东西好多都是梅香准备的,梅香洗衣裳时也没少帮叶氏洗那些东西,故而梅香老早前就晓得妇人家来月事是怎么回事。

叶氏也不去倒水了,放下盆子,拉着梅香进屋,从箱子里扒出两条带子给她,“这是两条新的,你拿去用,晓得怎么用吧?”

梅香红着脸点头。

叶氏高兴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没想到你来的这样早,既然来了月事,就是大姑娘了。这几日莫要见凉水,衣裳我来洗。等会子做饭的时候你烧火,我来掌灶。以后去了婆家,还没分家的时候,要是来了月事,只管跟你婆母说。有些人家讲究,媳妇来了月事,是不能碰吃食的。不碰就不碰吧,省省劲更好。”

叶氏说完又不放心,“你先去把衣裳换了,我去给你冲一碗糖水。”

女儿头一回来月事,叶氏十分重视。家里昨儿才买的糖,叶氏想了想,直接在锅里烧了些开水,打了几个鸡蛋进去,放了糖和红枣,一起煮熟了。给几个孩子一人盛一小碗,梅香碗里是两个鸡蛋,其余孩子一人一个。

明朗奇怪,“阿娘,怎么这会子吃糖鸡蛋?”

叶氏笑了,“今儿腊八,多吃些东西,应个景,也暖暖身子。”

明朗也不再问,带着弟弟把东西吃了。

姑娘家才来了月事,不能受凉。可外头风雪越来越大,明儿上街定然要遭罪。

叶氏想了想,决定明儿不让女儿去了。她嘱咐梅香看好弟弟妹妹,自己往韩敬杰家里去了。

韩敬杰这些日子到处找零工干,一天包吃喝能挣十文钱。他家大儿子韩明岳比梅香小一个月,出去干活没人要,但这孩子其实能干的很,虽然年纪小,家里的事情能包下一半。

柴氏正在做针线,见叶氏来了,亲自出门迎接,“三嫂来了,快进屋,看这样子,又是一场大雪呢。”

叶氏看了看韩敬杰家里的土坯房,心里也替她们担忧,“弟妹忙呢,敬杰兄弟不在家?”

柴氏给叶氏搬了张凳子,“趁着年前找点活儿干,挣两个钱好过年呢。三嫂家的年货都备齐了?”

叶氏笑了,“还没呢,我总是去赶集,倒是不用急。我今儿来,是想请弟妹帮忙的。”

柴氏笑了,“三嫂只管说,我家里穷,甚也没有,只有几个人,三嫂要是用得上,只管说。”

叶氏笑着对旁边的四个男孩子说道,“你们到房里去玩吧,我跟你们阿娘说点事情。”

韩明岳听话地带着三个弟弟回访去了。

叶氏低声对柴氏说道,“弟妹,不瞒你说,梅香这丫头来了月事了。这是头一回呢,我不敢马虎。天这样凉,我怕她上街受了风,万一这上头有点闪失,以后后悔也来不及呢。我来找弟妹,是想请弟妹明儿跟我一起上一趟街,帮我把担子挑过去。我一个人,实在挑不了两个担子。”

柴氏笑了,“梅香还不满十三周呢,这么早就来了。三嫂说的有道理,孩子头一回,不能受凉,可不能像明文媳妇一样。这点子小事情,三嫂还说什么请字,只管放心,明儿我直接去三嫂家里。”

叶氏笑了,“那就有劳弟妹了,总是请你们给我帮忙。”

柴氏忙客气道,“三嫂说哪里的话,我们一年到头,也没少沾三嫂的光呢。”

叶氏起身,“弟妹客气了,咱们两家好,相互帮衬着过日子也是应该的。弟妹忙着,我先回去了。”

找好了明儿上街的人,叶氏放下了心事。

叶氏说不让梅香干活,果真就不让她干了。梅香只管烧火,就算洗碗也是用的热水。其余一些琐碎的杂活,叶氏都指使明朗干了。

等黄茂林听说梅香身子不爽利没法上街之后,急得不行。

他再三追问,叶氏只说过几日就好了。

看他那猴急的样子,张老爹多嘴问了一句。

黄茂林一边挠头一边说了自己的疑虑,张老爹听了后哈哈笑了。

“你去买一斤糖送给你丈母娘,再加些馓子。妇人家嘛,总会有怕凉的时候。这天这样冷,您丈母娘不让你媳妇上街也是对的。”

黄茂林买了东西,强行塞到叶氏的篮子里。他觉得叶氏和张老爹都神神秘秘的,但事关梅香,他也不好多问。

回家后,他抽空去找了张发财。小哥儿两一向无话不说,他偷偷问了张发财。

张发财比他大三岁,知道的事情多,神神秘秘地趴在他耳朵边说了半天,黄茂林最后红着脸回家去了。

腊八一过,年就快了。这一场大雪下了好几天,然后又是冰冻天气,始终没有太阳,等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雪才渐渐开始化了。虽然梅香的月事三天就没了,但叶氏怕女儿受凉,一直让梅香在家里休养。

柴氏帮着叶氏挑了几回担子,叶氏送了她几斤菜籽油。

等到了腊月底,叶氏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吃的用的,敬祖宗的,走亲戚的,样样都不能少。

肉早就有了,鸡杀了四只,全是家里养的公鸡。青石河里近来总是有人捞鱼,叶氏头先往韩文富等人家里送了肉,如今这几家都晓得梅香家里没人会捞鱼,各家都送来了几条鱼,连韩敬义都送了两条过来。

腊月二十四那一天,黄茂林又来了。路上的雪都化的差不多了,但仍旧泥泞不堪,黄茂林脚下的草鞋都湿了。

他是来送节礼的,挑了整整一挑子,把叶氏惊的不行。

“茂林,怎地送这么多东西来了?快进西耳房烤火,暖暖身子。”

黄茂林把担子放到了堂屋里,“婶子,您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左边这是半板水豆腐,婶子用盆子装好,够吃这个年了。右边是十斤肉和两条鱼,还有三十个鸡蛋和五十根油条。底下还有三斤千豆腐和一斤豆腐油,豆腐渣我也舀了不少,都留着慢慢吃。”

叶氏笑了,“你这节礼真是厚,回去跟你阿爹说,心意我都收到了,多谢你们惦记。”

梅香忙给他递上一杯热水,“到西耳房里去吧,我才拢了火盆,你把鞋子脱了,草鞋里等会子再加点稻草裹一裹,底子都要烂了。棉鞋脱下来烤一烤,晌午吃了饭再走。”

黄茂林诶了一声,跟着梅香去耳房烤火去了。

叶氏把东西都收好了,女婿送来的节礼,她都得收了,等会子把梅香给婆家人做的针线当做回礼。

鱼和肉都腌了,鸡蛋留起来。如今母鸡们下蛋少,鸡蛋可是金贵东西。油条留着慢慢吃,豆腐要用水养起来。

叶氏见黄家的节礼重,光回针线有些单薄,又把自家做的糖腌脆萝卜装一大碗,红薯干装一大碗,还有油炸锅巴装了一大碗,全部放到黄茂林的担子礼做回礼。

叶氏孩子多,年龄都小,她总是费尽心思给孩子们做些零嘴,好在家里开着油坊,炸些东西也便宜。

叶氏在正房忙活,梅香在耳房里和黄茂林说话。

“外头冷不冷?”

黄茂林搓搓手,“挑担子走得快,倒不觉得冷。你这些日子怎么样了?身子都好了没?”

梅香好久没上街了,黄茂林想的不行,他家里忙的很,没有正经的由头,他又不好过来。

梅香脸红了一下,“我都好了,多谢你的糖和馓子,我都吃胖了。”

黄茂林嘿嘿笑了,“胖了好。”

梅香把黄茂林的棉鞋放在火盆边上烤,也不给他穿鞋,看他袜子也有些潮了,直接让他把脚放在火盆边上烤。

梅香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些日子天天磨豆腐,累不累?年前我还跟我阿娘上两回街。”

黄茂林摇头,“我还好,倒是我阿爹,辛苦的很。”

梅香放好了棉鞋,抱起兰香,“是呢,我阿娘近来也辛苦。”

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的话,等棉鞋烤干了,黄茂林穿好了鞋。

外头,太阳出来了。

黄茂林对梅香说道,“今儿也没有风,太阳又出来了,咱们熄了火盆,到廊下晒太阳也行。”

梅香笑了,“你帮我带着兰香玩,我要和我阿娘一起把家里的床单被面都洗了,出太阳了,赶紧晒一晒,换上干净的。下午我们还要扫尘呢,你吃了晌午饭就回去,这几日家家都忙的很。”

黄茂林哪里是个闲得住的人,梅香洗床单被面,他就在一边帮着打水拧单子。

叶氏也不想打扰他们说话,就自己单独把棉被都扛出来放在院子里晒。

黄茂林混了一上午后,吃了饭就回去了。

腊月底一日比一日忙,等赶过了腊月最后一个集,叶氏和梅香接下来就可以休息十几天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天又阴了。都说干净十五腌臜年,众人都习惯了过年这两天的阴天。

一大早,明朗放了一挂鞭炮。叶氏按照规矩下了一锅肉丝面,孩子们一人吃了一大碗。

吃过了饭,叶氏就开始和梅香准备年夜饭要用的东西。明朗带着明盛一起往韩文富家去了。

韩敬博正在等着他,叔侄二人一起,要给族人写门对子。

明朗带去了自己家的黄纸,因韩敬平去世头一年,各家户主若是比他辈分小或者同辈人比他年纪小的,家里都要贴黄对联。

韩文富年长辈长,自然仍旧贴红对联。

韩氏族人陆陆续续都往韩文富家里来,带了红纸,请叔侄二人写对联。

韩敬博看了明朗的字后,止不住地夸赞,“你这大半年成日窝在家里,我还担心你没有进益。文章的事先不说,你这手字是越来越好了。再有个一两年,我也赶不上你了。”

明朗忙谦虚道,“跟四叔比还差的远呢,都是秦先生的功劳,我虽不去学堂了,先生仍旧时常抓我的功课。”韩敬平年初的时候就把两个儿子的束脩都交了,后来兄弟二人在家守孝。秦先生一来想着自己收了束脩,二来这小哥儿两读书都有天分,他就一直紧抓他们的功课不放。

韩敬博带着侄子们裁好了红纸,又磨好了墨,开始写对联,“你莫谦虚,论起读书,你比我还略强些,如今是年岁小,等过两年,你也下场试试,说不定能有所斩获。”

明朗笑了,“还早呢,我先多读两本书再说,能学得四叔一二分也是好的。”

叔侄两个说话的功夫,把各家的门对子都写好了,明朗就带着弟弟回去了。

中午,叶氏烧了些开水,一人泡了两根油条吃。

吃过了饭,叶氏带着孩子们一起睡了大半个时辰。起来后,叶氏带着梅香开始做年夜饭,明朗虽然才十岁,但也是家里长子,烧香烧纸这等和祖宗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韩敬奇过来教明朗打了钱纸后又回去了,明朗带着弟弟一起准备香烛,又香炉清理干净,里面重新装了沙子,还把供桌也擦干净。

忙完了这些,他又带着弟弟贴门对子,小哥儿两好一通忙活,总算在年夜饭之前做好了这些准备。

做好这些琐事,叶氏又烧了热水,在西耳房烧了一盆火,让明朗在火盆旁边洗了澡和头发。给祖宗烧香,需得沐浴净身,以表敬意。

等母女两个做好了年夜饭,天还没黑呢。

叶氏把贡品都摆上了供桌上,明朗在供桌旁边点了根蜡烛,就着烛火开始烧香烧纸。

叶氏带着两个女儿在门边候着,明盛和哥哥跪在一起,给他打下手。

明朗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列祖列宗们,阿爹,今儿大年三十,韩氏子孙明朗给诸位祖宗上供,求列祖列宗们保佑我韩氏宗族来年家家兴旺。阿爹,儿子和弟弟给您多烧些钱纸,愿您......”

明朗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叶氏娘儿三个已经听不见了。叶氏的眼眶有些发红,去年,还是韩敬平跪在供桌前给列祖列宗烧纸烧香,今年,就换成她十岁的儿子。

梅香捏了捏叶氏的手,把兰香推给她,兰香抱住了叶氏的腿,叶氏赶紧忘了心头的悲伤,摸了摸兰香的头,拍了拍梅香的肩膀。

等明朗上完了供,起身作揖,整个流程完毕。

他转身对叶氏笑了,“阿娘,儿子放鞭炮,咱们吃年夜饭吧。”

叶氏点头,“好,梅香,咱们把桌子摆好,今儿用大桌子。明朗,你去把耳房里的火盆端过来,放在桌子底下。弄个热锅子,加些炭火。”

叶氏为了表明自己能够带着几个孩子过好日子,今儿做了满满一大桌菜。

热锅子里头是羊肉,加了胡萝卜。其余鸡肉、鱼肉、猪肉和豆腐样样都有,还有油炸糖糕和油炸锅巴。

娘儿五个人不多,也不讲座次了,叶氏带着兰香坐一边,其余姐弟三个一人坐一边。

叶氏努力活跃气氛,“梅香,你吃些羊肉,这个暖身子,明朗明盛你们也吃。今儿晚上就别读书了,等会子吃了饭,咱们把火盆就放这堂屋里。一起包饺子,明朗你要看好香火,及时续上。”

梅香一边吃一边笑,“阿娘,我这个冬天可胖了不少呢。”

叶氏不停地往孩子们碗里夹菜,“你哪里叫胖了,头先夏天的时候你瘦了不少,如今长回来一些才好呢。”

娘儿几个欢欢喜喜地吃了年夜饭,然后一起包饺子。梅香擀饺子皮,叶氏和两个儿子一起包饺。兰香就拿着火钳在火盆里倒腾来倒腾去,最后还烤了两个饺子吃。

叶氏一边包饺子一边给孩子们讲她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明朗每隔一阵子就要洗手把香炉里的香火续上。

包过了饺子之后,娘儿几个都洗了洗。叶氏打发梅香带着明盛和兰香一起睡觉,她和明朗一起守夜。

姐姐弟弟和妹妹都不在,明朗这时候才像个孩子。

叶氏让他坐到自己身边,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明朗本来坐在小板凳上,位置比叶氏低很多,顺势就趴在叶氏的腿上。

叶氏摸了摸他的头发,“我儿越来越能干了,家里多亏了有你们几个,阿娘干什么都有劲。”

明朗用脸蹭了蹭叶氏的衣摆,“阿娘,等我长大了,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叶氏笑了,“阿娘不累,再说了,阿娘为你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倒是你姐姐,小小年纪,又是个姑娘,一直当壮劳力用。你们兄弟以后长大了,不要忘了照看你姐姐。”

明朗小声说道,“阿娘,我听说有了功名后名下有免税的田地,到时候让姐姐把嫁妆田都挂到我名下。”

叶氏又摸了摸他的头发,“我儿有志气,你若是能考上功名,帮你姐姐免税这是小事情,重要的是,到时候你姐姐有了儿子,你多提携提携外甥,这比什么都强。”

明朗忽然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姐姐会有儿子的事情。

叶氏笑了,“时间过得快的很,再有一个多月,你姐姐就要过十三周的生辰了。等她满了十六岁就要去黄家,年把两年就会有孩子。等你姐姐出门子后,你也大了,可以说亲了。”

明朗顿时有些羞,“阿娘,我还小呢。”

叶氏吃吃笑了,“你阿爹不在了,这些事情,阿娘以后只能跟你商量了,你是一家之主呢。”

娘儿两个熄了烛火,围在火盆边,小声说着话,不时往火盆里添加柴火,再把香火续上,很快就熬到了子夜时分。

叶氏重新点了蜡烛,她也没叫梅香。自己下锅煮了饺子供财神,和明朗一起放鞭炮、贴门神、接新年。

做完这些流程,叶氏叫醒了几个孩子,一人吃了些饺子,然后一起睡了。

大年初一一早,明朗又爬了起来。他如今是顶门立户的男丁,可不就得忙活,有些事情,谁都替不了他。

吃了饺子之后,他就带着弟弟去和韩敬义、韩敬奇汇合,三家人一起去拜年。叶氏在家里守着,等会子许多晚辈族人都会上门拜年。

梅香今儿不用做针线,家里也没什么活儿干,她难得又清闲了下来,就带着妹妹玩。

等明朗和明盛回来时,带回了不少零嘴,当然,家里的零嘴出去的更多。上午是男丁们拜年,下午就是妇人和孩子们。

大年初一,众人都是满口吉祥话,各家不管多困难,人家来拜年,多少都能拿出些吃食招待族人。

忙过了初一,初二那天,叶氏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去了。

初三这一天,黄茂林来拜年了。韩氏带着孟姑爷和孩子们也回来了,只来三房坐了坐,叶氏招待了一顿上午茶,韩氏放下些礼,又回大房去了。

今儿风刮的大,叶氏让梅香姐妹两陪着黄茂林在西耳房烤火,她去做晌午饭了。黄茂林自己穿的是新衣裳,他看梅香仍旧穿的是旧衣裳,悄悄对她说道,“等叔父满了周年,我给你扯布做新衣裳。”

梅香抿嘴笑,“我不缺衣裳穿,新的旧的都一样。你手里有钱都留着,别胡乱花掉了。”

黄茂林眯着眼睛笑,“给你扯布做衣裳,怎么能是胡乱花了呢,这都是正经该花的。你缺什么了,要是不好意思跟婶子说,只管跟我说。”

梅香脸红了红,忙岔开了话题,“你们家什么时候开始上街卖豆腐?”

黄茂林小声回答她,“总要等过了十五呢,无妨的,过年的时候,镇上各家铺子都会给门口的摊位免半个月的租子,赵老板那里肯定也是一样的。”

梅香点头,“等过了十五,我和阿娘还上街去。”

黄茂林点头,然后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忽然,趁着兰香低头吃零嘴的功夫,塞了一个碎银角子到梅香手里,悄声说道,“过年了,这是我给你的压岁钱。”

梅香忙拒绝,“我哪里能要你的钱,我阿娘也给了我们压岁钱呢。我没有花钱的地方,我的东西,阿娘都给我预备的好好的。”

黄茂林又把钱塞进她手里,“你拿着,花不了攒着也好。别推辞,仔细婶子听见了要说我。”

说完,他趁着拉扯的劲头,顺势用脸在梅香鬓角边蹭了蹭。

梅香顿时脸通红,不再拉扯,把钱塞进袖子里,正襟危坐。

两个人继续在西耳房嘀嘀咕咕说着话,兰香听不懂,只管坐在那里吃零嘴。

从初一到十五,各家都是一个样,走亲戚、招待亲戚,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梅香家亲戚不多,除了韩氏,再就是叶家两个舅父。其余韩文昌家的女儿,都是到家里来坐了坐。

初六那天,叶家人来了,叶氏高兴地招待了娘家人。

初七那天,三房人一起又去了韩氏家里。

过年无事,黄茂林时常过来。偶尔也去韩敬奇和韩文昌家里,韩文富家里他也去过一回。

韩敬博见了黄茂林之后,对他的评价是,虽有些市侩,却不失赤诚,可交。

一晃,就到了上元节。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的年味真浓啊,无比怀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