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 第16章 第十六章

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遗忘li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03:15:39 来源:文学城

楚国屈氏千千万,唯有屈原最出名。

听了这话,明夷那遇事就在心里琢磨几遍的毛病又犯了,心里面一遍遍回放着关于楚国的各种信息。

楚国地广人稀,楚王一个人管理不过来,便封了一堆封君在各地管理,久而久之封君做大,贵族世家便成了气候,其中以屈、景、昭这三家为首。

不过屈家这些年已经渐渐没落了,往前数几十年才出了个官至三闾大夫的屈原,到最后也沦落了个流放自杀的结局。

不过再怎么没落,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如今势力无法与景家和昭家相比较,但也称得上是锦衣玉食、奴仆环绕,而且屈原还有好几个儿子活着。

战国如今可是注重血统姓氏的时代。

这样的家族,怎么会放任子孙后辈管宋玉叫父亲?

哪怕宋玉是屈原的徒弟也不行。

心里千回百转的想了一堆,明夷微笑着说道“原来我应当叫你屈渊,难怪你知晓纯钧剑的下落。”

屈渊胡乱点了点头,又说道“师姐又是何方之人?”

明夷脸上的笑容淡了淡,“我是周朝王室之后,之前生活在巩地,后来秦国丞相吕不韦率军攻打,兵荒马乱中师傅收我为徒了。”

屈渊漫不经心的听了,显然并不放在心上,紧接着又问了很多明夷关于师傅盖聂和剑术的问题,明夷都一一作答。

他说起这些事时,眉眼间有着跃跃欲试的兴奋,冲散了些这几日的焦郁。

相处还算融洽,明夷便温言问道“师弟怎么不生活在屈氏一族?”

不知这话又哪里惹了他不快,屈渊脸色骤然一冷,口气很冲的说道“我之私事,与你何干?”

说翻脸就翻脸。

明夷心里顿时对这个新鲜出炉的小师弟添了几分不快,脸上却没有表露分毫。

“天色已晚,我先告辞,师弟。”明夷站起来说道。

屈渊看了看窗外淡金色的阳光,知晓她这是生气了,脸上闪过一丝对于自己失言的后悔,却又嘴硬的不肯丢面子道歉。

于是他依旧跪坐在竹席上抿着唇角,眼睁睁看着姬明夷起身,穿上放在廊下的木屐,然后踩着清脆有序的脚步声沿长廊离开。

……

明夷没有想过在短短时间内,自己会连续经历两次被人从笑脸相迎到扫地出门。

盯着缓缓在眼前合上的黑漆大门,夜晚的寒风料峭里,明夷冷的直打哆嗦。

一旁同样被赶出来的屈渊浑身包裹的严严实实,兜帽遮住大半脸和眼睛,还带了一个木头面具,此时手中正拉着一匹不断打着响鼻的健马缰绳。

明夷不由得庆幸自己先见之明,白日时准备了些必须之物绑在马上,以及春申君府上的人没有把事做绝。

明夷叹了口气,对他说道“走吧,我对巨阳不熟,劳烦师弟带路去最近的逆旅。”

屈渊从马背上解下皮裘扔给她,然后一言不发的牵着马在前面走着。

巨阳的夜晚没有白日喧嚣人烟,偶尔有贵人路过,也是乘坐着马车急冲冲跑过夯土路,留下一地烟尘。

远处的闾巷里,庶人平民为了节约灯油都早早睡了,月光下千栉万瓦都黑暗的没有声息,偶尔有几声犬吠远远传来,反倒更衬托出幽静来。

“师姐……”前面屈渊的声音透着木头面具传出,低沉中多了几分含糊不清,“……春申君把我等逐之门外,可是因为发现我父是宋玉?”

这话蠢的都没法接。

屈渊身后看不见的地方,明夷肆无忌惮的翻了个白眼,然后继续用温温和和的语气说道“师弟多想了,不是因此。”

考虑到屈渊毕竟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少年,而不是和自己一样活了十几年又穿越一次,难免有些幼稚,明夷又多解释了几句。

“春申君因师傅而招待你我,如今骤然反目,也必然是因为师傅。”明夷说道“今日师傅出门是为宋玉先生,如今不喜宋玉先生的春申君又骤然将你我逐出,想必宋玉先生的事己有了进展,师弟应当欢喜才是。”

“当真?”屈渊问道。

“当真。”明夷说道。

轻描淡写几句话,就说的屈渊心里骤然松快起来,一时间连步伐都有力了许多。

“那我们当如何去寻师傅?”屈渊问道。

“找个逆旅住下,等师傅来找你我便可。”明夷说道。

之前一路同行时,她在一座小城里不小心被几个盗匪绑走,然后离开小城,沿着密林一连失踪两天两夜,盖聂都能轻描淡写的找到她踪迹,如今还是在巨阳城内,找他们两个分分钟的事。

找到了一家逆旅住下,顺便半夜和屈渊联手收拾了一个来偷窃钱财的小贼,第二天清早,明夷果不其然在逆旅中看到了师傅盖聂。

盖聂脸色颇为疲惫,找到自己的两个徒弟以后便不雅的箕坐在地上休息。

他一日一夜都没有休息,毫不停顿地先后去找了景家和昭家的家主,以春申君做大破坏各家族之间的势力平衡为由,说服了景家和昭家的家主入宫面见楚王,终于保下宋玉。

一看到盖聂出现,屈渊就冲上前去连忙追问阿父宋玉如何了。

“莫慌。”盖聂轻轻拍打屈渊的肩头,从怀中掏出一片写满墨字的帛书给他,“这是宋玉让我转交于你。”

屈渊立刻接过来,打开帛书阅读。

“巨阳局势风云诡异,于他大不利,宋玉先生只能暂且先回鄢都躲避一二。”盖聂放柔了声音说道。

鄢都是宋玉的故乡。

屈渊抬起头来,读完帛信后淡红色的瞳孔中一片迷茫,轻声说道“阿父……也弃我而去了?”

帛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自己要暂时回故乡躲避,让屈渊跟着盖聂大侠好好练习剑术,奋发图强,莫要惹是生非。

“怎会?只是如今他非但无法庇佑你,甚至无法保全自身,只好先将你托付于我照顾。等再过几年,你们父子自然有机会相见。”盖聂肃然说道。

屈渊摆了摆手没有说话,独自靠在窗棂上发愣。

一息间风云忽变,至亲将自己托付于别人,然后独自回故乡……未来前路茫茫,要与与相识没多久的师傅和师姐去周游各国……

哪怕他再怎么比同龄人沉稳聪明一些,神色间依旧带了些迷茫和对于未来的惶惑不安。

一旁的明夷看着屈渊有些感同身受,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以示安慰,脑海中思绪已经飘到了万里之外的咸阳。

不知母氏和榆如何了……

逆旅中居住,三人每日要花费蚁鼻钱二百八十钱,这个价格略微昂贵,长期居住承担不起。

没过几日,盖聂便在巨阳城中找了一处简单屋舍租住,一月花费六百蚁鼻钱,然后带着两个徒弟搬了进去。

然后还惦念着与师弟龙阳君约定的盖聂开始计划着先去魏国大梁,然后再北上出使赵国了。

明夷听完后问道“那何时出发?”

那时盖聂正躺在屋脊上喝酒,闻言侧头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中尽是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深意。

“时机未到,再等等。”盖聂问道。

半个月后。

明夷又问道“师傅,我们何时出发去大梁?”

盖聂一边提着剑向外走,一边匆匆说道“你且先去练剑,时机一到我自然会走。”

一个月后,

这一等便是两个月,连屈渊都开始问究竟何时出发了,不解的问道“师傅既然要去魏国大梁,何不早行?”

盖聂遥望着天边的夕阳,目光中满是屈渊看不懂的深意,这个剑客的脊梁仿佛承担了万斤的重量,却又笔直的毫不弯曲。

这样脑补着,屈渊的目光中渐渐带上了崇敬。

“莫慌,快出发了。”盖聂缓缓说道。

这一等便是等到了冰雪开始消融,细嫩的绿芽出现在树梢头上。

百业重兴,城外黄河的支流也开始有商船来往。

终于有一天,盖聂大手一挥,将他们带到了码头一列即将出发的船队上。

这是一列经商的船队,足有十几辆船之多。

身着灰黑色粗布麻衣、满面风霜的仆役们正忙忙碌碌的将各种楚国特产的货物装在船上,有楠木、梓树等各种珍贵木材,生姜、桂花等香料,还有犀牛角、玳瑁、象牙、兽皮……

也有负责商队安全沿路盗匪的武士游侠们,他们三三两两坐在码头边的树下歇息,手举着水囊大口喝酒。

一个商队的管事一看到盖聂来,便快步走过来迎接,圆脸上堆满了笑容。

“盖聂大侠这边请。”管事说道,将一行三人领到了几间干净的舱房入住,还体贴的留下一个名叫惊的庶人少年服侍他们。

等到那个商队管事走后,明夷问道“师傅,我们为何要与商队同行?”

她知道盖聂并非是愿意与这种杂事打交道的人。

按理来说,盖聂应该像之前一样,带着他们一路艰辛。

“但这个商队请我来护卫安全,一路包吃包住、到达大梁以后更有百金相赠。”盖聂说着叹了口气,眉目坚毅,那双黑如点漆的眼睛中无限惆怅,“从大梁临行前,师弟赠我的钱已经快用完了。”

剑客也是要吃饭的。

明夷“……”

屈渊“……”

师徒三人乘船沿着水路回大梁。

这一路上,除了屈渊生长在巨阳,乍见大梁的富庶繁华之景,露出点土包子见不多识不广的模样以外,可谓是一帆风顺。

出使赵国的一切早已准备齐全,只等人到全。

师兄师弟二人见面便是一顿斗嘴,然后龙阳君拉着盖聂入宫觐见了一次魏王,当场敲定明天出发。

是日,魏王亲率文武百官于城郊外送行。

百余辆青铜马车整装待发,五百魏武卒将车队团团围绕,举手投足间一片肃杀之气,令人望之生畏。

玄黑色的王旗迎风招展,马车内装满了奇珍异宝、珠玉佳人,用以到赵国后赠送信陵君。

车队前,魏王手持一杯水酒向龙阳君送行,言辞叮嘱他万事小心,以保全自身为要。

龙阳君扬眉浅笑,只言让他放心。

车队中,车厢里的盖聂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抱怨这魏王太过唠叨,不知师弟看上了他哪点。

龙阳君翻身上马,一声令下,近千人浩浩荡荡出发。

出使车队一路北上,过桂陵、乘船渡过黄河,抵达魏赵之间的边境线后,在中牟与来迎接的赵国官员汇合,再一路过外长城,终于在这一年的二月,抵达赵国邯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