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五章 透视

乱世栋梁 第七十五章 透视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7 13:07:50 来源:转码展示1

午后,寻阳城东鱼市,李笠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既打听鱼价,也听旁人和鱼贩讨价还价,然后将听到的看到的,用炭笔写在纸上。zhongqiuzuowen

当然,作为外地人,李笠听不太懂寻阳当地方言,所以只能是将就着听,顺便也学着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打发时间。

湘东王府那边传来消息,王妃觉得他不合适陪伴世子,所以他可以‘滚’了。

徐君蒨安排他随官船去鄱阳,不过要等几日,李笠没有闲着,抓紧时间在寻阳做“市场调查”,记录各种物价。

寻阳在长江南岸,东有河流入江,是江州州治所在,和东面数十里外的湓城一样,是长江中游重要的“中转站”。

往来寻阳的客商很多,官员也很多,经济繁荣,是做买卖的宝地。

李笠没本钱在寻阳做买卖,却可以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梁国长江流域最新的“商业信息”,不止鱼市,城里的各类商铺、集市,都是他考察的目标。

他就像即将过冬的松鼠忙着囤积松果一般,忙得很。

晒了一个上午,李笠觉得口渴,转回城,即将过门洞时,见城墙上有许多游人‘凭栏远眺’,来了兴致。

入城后拾阶而上,来到城头,扶着垛口,看着外面远处壮丽江景,只觉心旷神怡,真想大喊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

对于大江以南的梁国百姓而言,太平持续近四十年,所以,寻阳这样的‘兵家必争之地’,并没有剑拔弩张。

平日里百姓可以随意上城头游玩,值守的士兵都是无精打采,给李笠的感觉,宛若后世风景区的保安。

回头环顾城内,李笠看着这座城池,忽有沧海桑田的感慨。

他一直以为,寻阳、湓城是一个城,即后世的九江,因为据说九江古称湓城、浔阳,但实际上这是两座城,寻阳在西,湓城在东。

按着地理位置,位于彭蠡湖口西侧的湓城,才是后世九江所在地,而现在的寻阳,大概会慢慢东迁,最后与湓城合二为一。

“寻”多了三点水,寻阳变成浔阳。

李笠感慨了一会,沿着城头道路,向前走去,城头道路颇宽,外侧为垛口、内侧为宇墙(女墙),不怕跌落,往来行人可以从容避让,李笠走着走着,来到城楼边。

这个城楼所处位置城墙有外凸,类似于‘马面’,所以地方很宽敞,李笠经过时,见城楼檐下台阶坐着几个年轻人,又有人在对面垛口边画画。

画画的人坐在一张胡床上,面前架着个木板,木板上放着一张纸,其模样,很像后世外出写生的画家在现场作画。

李笠凑过去,发现这位居然拿着炭笔在画素描。

用的,是炭笔,不是毛笔。

这可不得了,李笠按着印象认为,古代画家作画,都是用毛笔画山水、花鸟鱼虫以及人物,好像很少有人用炭笔来画素描。

他见这画画的年轻人衣着寻常,十四五岁年纪,身边也就三个同伴,左、右、后的站位,看样子不是出个门都前呼后拥的大户人家子弟,于是靠得更近了。

当然,他靠的再近,也不可能凑到对方身边,前后相距两三步,看得清对方画的是什么:画的是眼前城外风景。

李笠对素描有点研究,所以来了兴致,看着看着,他发现不对劲:画中的远景、近景比例不对。

或者说,构图有些问题,透视没做好。

画画术语中的“透视”是一门学问,又称“透视学”,即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

简而言之,就是要让画出来的话有层次感,不会让人觉得远近不分、比例不对,看上去觉得“假”。

李笠越看越觉得可惜,摇了摇头,因为画者的技艺不错,画的单个“物”,譬如树、船、桥、人,确实栩栩如生。

但当这些“物”组合起来,变成一幅写实风景时,缺了一些层次感。

要提个建议么?

李笠如是想,按照小说套路,这种时候一般会有奇遇,譬如遇见什么不得了的贵公子,从此平步青云之类。

但李笠不想冒险,因为他不知道对方的品性如何,万一是萧十一郎那种性格,自己贸然指点,恐怕会招灾。

他下了城楼,继续考察‘市场行情’,在繁华的市集走走停停,时不时做个记录。

直到日头偏西,才返回徐府。

徐府,就是徐君蒨的府邸,李笠被徐君蒨带来寻阳,住在徐府,当然,他身份卑微,是和徐府仆人住在一起。

他来到徐府侧门,守门的门童认得他,所以李笠顺利进了门,往自己住的小院走去。

将就着吃了夕食,正要休息,却有一名管事过来找他。

李笠听这位说‘君子有请’,便问:“不知参军何事唤小人去?”

“有贵客到,指名点姓找你。”

李笠不认识什么‘贵人’,觉得莫名其妙,赶紧说:“小人一身汗臭,这么过去,怕是不好吧?”

“哎哟,李三,你就别磨磨蹭蹭了,赶紧过去,君子不会怪罪的。”管事说完,塞了个香囊给李笠,让李笠系在腰间。

君子,是府邸仆人对家主的称呼,类似于后世所称老爷,比起“郎主”的称呼,要显得文雅些,李笠见徐君蒨如此着急找自己,当然不敢怠慢。

他跟着管事走,走着走着,心中琢磨:莫非湘东王府那边又反复了?

这不是不可能,李笠决定若真的还有机会补救,自己一定要表现好些。

金乌西落,客厅里点起许多蜡烛,照得厅内宛若白昼,徐君蒨站在书案后,和一名少年一起,端详着案上摆着的一幅画。

这是一幅素描风景画,画的是寻阳城北风景,年轻人仔细看着画,仿佛在找瑕疵,看来看去,似乎找不到,向徐君蒨说:

“舅舅,我总觉得差了什么,却看不出来,舅舅看出来了么?”

“是有些不对劲,可”徐君蒨看着画,眉头紧蹙,“舅舅也说不上来。”

“可是,好像那个李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是么”徐君蒨沉吟着,看向少年:“阿郎,你确定,今日看你画画的人,是是李笠?”

少年是徐君蒨的外甥、湘东王世子萧方等,如今十四岁,虚岁十五,听舅舅这么问,随后看向一旁站着的年轻人:“王郎,你确定么?”

那名年轻人大概十六七岁年纪,样貌清秀,见世子发问,点点头:“小人确定,那日,小人在斋阁侍奉大王,大王召见李笠,小人看得清楚,认得他的模样”

随后又补充:“哪怕是背影,也认得。”

“可是”萧方等看向自己的画作,“他真的知道画画么。”

被称为“王郎”的年轻人,笑起来:“世子,小的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日在城楼处,小人见他在世子身后停留,看了一会,摇摇头,应该是看出哪里不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