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十一章 守户之犬

乱世栋梁 第一百十一章 守户之犬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10 20:09:24 来源:转码展示1

傍晚,雪下个不停,私第,书房里,王冲、王?父子正在交谈。xiashucom

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去世,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如今皇太孙登基,重臣辅政,先前的乌云密布,如今已风消云散。

远在徐州的王冲,人脉深厚、消息灵通,知道如今建康城里暗流涌动,狂风暴雨随时可能再临。

但对于琅琊王氏子弟而言,这狂风暴雨,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只要自己不主动去趟浑水,就不会有事。

朝代变迁,变的是皇帝和皇族,不变的是琅琊王氏的地位。

王冲知道,无论建康城里谁当皇帝,都需要高门甲族来充门面,所以,只要他们不牵扯进权力的争斗,就不用担心。

“依你看,新平公,接下来何去何从?”王冲发问,王?知道这是父亲在考校自己,认真思索后,回答:

“大概是随波逐流吧。”

“哦?何以见得?”

“因为他朝中无人,又不可能北逃,除了随波逐流,又能如何?”

“仔细说说。”

“是。”

王?年轻,但很有想法,在他看来,徐州刺史、新平公李笠,因为根基浅,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处境会有些尴尬。

首先,李笠出身微寒,没有宗亲,姻亲也粗鄙不堪,在官场上根本就没有根基。

其次,李笠是靠着战功以及皇帝的赏识,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在朝中没有任何人脉,出了事,基本上没人会帮说好话。

所以李笠就是皇帝的一条狗。

现在皇帝驾崩,幼帝临朝,朝中没有任何人脉、根基的李笠,坐镇边疆,就是一条心神不宁的守户之犬。

守在大院的北门,听着外面的虎啸,惶惶然听着身后院子里的动静。

期盼新主人不要赶他走,期盼新主人对他好一些,至少能有一口饭吃。

这种情况下,李笠还能如何?幼帝不可能用他,皇子们和他没有任何交情、信任可言,至于宗室

鄱阳王父子或许会拉拢李笠,可这又有什么用?李笠敢轻易倒向鄱阳王么?

一条守户之犬,只能靠讨好主人才能活下去。

主人年幼,家里由管家做主,可管家有好几个,这条守户之犬,敢得罪哪个?

简而言之,朝中无人的新平公李笠,在幼帝登基后,除了随波逐流,不可能有别的办法。

若是妄图投靠某个权贵、给其做马前卒来博取富贵,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

因为他原本是皇帝的走狗,没给别人做过佐官,别人不了解他,凭什么相信他?

无非是把他当做工具,有需要就用,用完了就扔到角落。

王?作出总结:“孩儿认为,新平公不傻,知道自己只能做一条守户之犬,所以他除了随波逐流,又能如何?”

王冲说:“可他骁勇善战,如同猛虎,而不是守户之犬。”

“他在徐州刺史任上,就是守户之犬。”王?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许新平公真的很能打,可兵马能有多少?”

“他要是南下,徐州怎么办?这里可有许多产业,他要是丢了徐州,就真的是丧家之犬了。”

“若要守住徐州,哪来多余的兵力去掺和建康城里的风风雨雨?”

“所以孩儿觉得,朝堂诸公不需要折腾,只要让他继续留任徐州,他自然就老老实实看着淮北门户,轻易不敢动弹。”

“像他这种朝中没有根基的武将,镇守边疆就是最佳去处,至于久镇边疆会不会尾大不掉,那是另一个问题。”

王?说得很有道理,王冲很满意,虽然他的结论,与儿子的结论有不同,但儿子能想到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既如此,你认为,为父留在寒山任职,是凶是吉?”

“吉,大吉!”王?很有信心的说,“新平公苦心经营寒山,哪里是那么轻易舍弃的?父亲在此为官,这几年内,安稳得很,至少比在建康好。”

“新平公只能守着寒山,等候朝廷下一步安排,既不可能北附,也不能南下,有他在此镇守,寒山好得很。”

王冲点点头,不再多说。

他有很多儿子,不可能每个都循循教导,既然王?在身边,就看看王?眼光如何,如今看来,儿子眼光尚可。

日后,只要不掺和权力争斗,那就不会倒霉。

父子俩说了一会,王冲不忘吩咐:“溧阳为先帝守丧,心力憔悴,你要多陪陪她,说说话。”

溧阳公主为先帝守丧,要守一年,王?点点头:“孩儿知道。”

待得王?离开,王冲看着空空的坐垫,入了神。

他的结论,和儿子有些不同。

毫无疑问,李笠不是守户之犬,也不是猎犬,而是猛虎。

王冲知道,若表弟萧纲在一日,李笠就只能是守户之犬,萧纲走了,萧大器继位,李笠前途有保障,也会甘当看门狗。

然而,这对父子同时走了,幼帝登基,李笠的前途没了保障。

惶惶然的猛虎,能做出的事情,可比惶惶然的守户之犬多得多。

接下来,谁能保障李笠的前途,并让李笠相信这一点,那么这头猛虎,就要出山了。

对于王冲而言,李笠投靠谁,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他父子待在寒山,说不上危险。

反正不管谁执掌大权,甚至更进一步,总是要高门甲族子弟来充场面的。

合肥,刺史府邸,合州刺史、鄱阳王世子萧嗣,与心腹李朗交谈。

李朗作为合州州府的僚佐,未有正当理由,不得擅离职守,他偷偷前往徐州,又悄无声息回来,自然是要办一些隐秘的事情。

萧嗣急切想知道结果:“新平公怎么说?”

“守户之犬,难舍草窝。”

“是么”萧嗣闻言放下心来,因为他听出了言外之意。

毫无疑问,李笠是一头猛虎,身强体壮,牙尖齿利,为朝廷镇守淮北徐州,变成了守户之犬。

如今户主新丧,守户之犬不知自己前途如何,不免多想。

那么,他就要让对方放心。

萧嗣让李朗私下接触李笠,是因为李朗即是他心腹,和李笠是鄱阳同乡,又曾经和李笠并肩作战,乘坐热气球飞入台城。

所以,李朗是最合适的说客,替萧嗣去徐州,给李笠分析利弊,给对方吃一颗定心丸。

因为不久之后,会有大事发生,萧嗣需要保证淮南稳定。

只要李笠安心守着徐州,镇住淮北,为淮南遮风挡雨,就等于帮了萧嗣一个大忙。

若李笠帮了大忙,待得事成之后,他父子二人必有重酬。

无论是永镇徐州,还是别的安排,都好说。

但萧嗣还是很关心一件事:“以你所见,新平公的实力如何?”

萧嗣在寒山有耳目,对李笠的实力有所了解,李朗此去寒山,也用心观察,听得萧嗣发问,他面色有些凝重的回答:

“属下估计,新平公及其他几位,仅以部曲而言,在徐州,合计能有步兵不下一万五千,一人双马的骑兵不下三千。”

萧嗣听了只觉后背有些发凉:仅以部曲计,也就是说,还没算上徐州军。

李笠,还有梁森、武祥、彭均以及黄?,五个人的部曲私兵加起来,步骑将近二万人。

若说兵力,好像平平无奇,毕竟萧嗣自己,就能调动两万兵。

然而考虑到这二万人必然都是精锐,又有李笠这个骁勇善战的主帅统领,战斗力肯定会很强。

尤其一人双马的骑兵有不下三千,用得好的话,足以击破数万军队。

萧嗣当年得李笠献策,聚集各部将领骑兵累计五千,夜袭齐国清河王高岳,一战歼灭数万大军,所以对于骑兵突袭的威力记忆犹新。

李朗所估计的两万步骑,还是李笠等人在徐州的部曲兵力,鄱阳那边,李笠到底还能调集多少人,已经无法估算。

毫无疑问,李笠是一头猛虎,皇帝不在了,没人能有把握让这头猛虎乖乖听话。

不过还好,萧嗣和李笠算是有交情,且对方把徐州寒山当做虎穴经营,便有了后顾之忧,不可能把兵力都调走。

毕竟徐州随时都可能遭到齐国大军攻打,所以李笠为了应付北边,守住徐州,定然无力掺和南边的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嗣才有把握说服李笠,使其莫要受人拉拢,坏了他的好事。

并且通过李朗,把意思传给对方:徐州是你打下的,你想经营,那就给你经营,经营一辈子都可以。

萧嗣认为这不是养虎为患,徐州四战之地,既是李笠的地盘,也是囚禁李笠的牢笼,齐国的威胁日夜存在,李笠无法“出笼”。

对于齐国来说,李笠是吃人猛虎,对于朝廷来说,李笠是守户之犬,这样就不错。

萧嗣虽然对李笠的实力有些震惊,但总归是得了好消息,接下来,他就可以放开手脚行事了。

李朗知道萧嗣在谋划什么,颇为期待的问:“第下,何时行事?”

“快了,快了。”萧嗣轻轻笑起来,一脸自信。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平安安过下去,结果谁曾想,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伤重不治。

登基的皇太孙,不过是个懵懂幼童,这就意味着,他父子二人处境往后会越来越不妙。

辅政大权,迟早要集于一人之手,届时,他父子二人恐怕就会成为权臣的猎物。

一如齐明帝萧鸾所言,做事不可在人后,萧嗣觉得,与其等着别人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不如他们先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