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乱世栋梁 > 第五十七章 通心管

乱世栋梁 第五十七章 通心管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14 18:22:40 来源:转码展示1

傍晚,李笠正和赵孟娘吃晚饭,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弄起“火锅”,备好食材,一边吃,一边聊天。jiujiuzuowen

这年头饮食实行分餐制,所以后世那种几个人围着一桌菜吃饭、喝酒的情景,基本上看不到。

不过在自家关起门来吃饭,李笠不需要那么讲究,再说,‘吃火锅’这种用餐方式,确实很惬意,也很新颖。

所用火锅,为‘传统样式’的铜火锅,烧的是炭,考虑到赵孟娘行动不方便,李笠又不想让人在一旁伺候,所以自己来加炭、煮食材。

受限于现实条件,备下的食材没有那么丰富,青菜很少,基本上都是肉食:鱼肉丸,鱼片等。

还有在鄱阳很少食用的面食,譬如云吞等。

林林总总,备了许多碟,反正天气寒冷,肉食不容易坏,所以李笠今日要大快朵颐,而赵孟娘的‘战斗力’也很强。

她不是一人吃,所以胃口很大,吃火锅能吃很多,而且她发现李笠吃火锅时话特别多,经常说起一些奇奇怪怪的话题。

譬如此刻作为主食的“通心面”。

通心面,为李笠琢磨出来的一种面食,如同小竹管,直径半寸,长约三寸,适当烹饪后,风味不错,赵孟娘很喜欢吃。

既然是面食,当然是用面粉制成,不过靠手工可不好做,得用专门的机器。

把面粉、水、鸡蛋搅拌,加入适当的盐,然后放入‘通心面机’,挤出‘通心管’,然后切断,变成一截截的‘短管’。

这些柔软的‘通心管’经过烘干(晾干),就成型了,有许多种做法。

所以,外面的人若没见过通心面的制作过程,很难大量制作出来。

“做面管容易,做铁管可就难很多了。”李笠说着说着,果然又‘偏题’了,赵孟娘认真听着。

铁管怎么做?

不算复杂,先锻打出长条状的铁片,然后以圆铁棒(粗细如筷)为‘冷骨’,将铁片“卷”起来,做出短铁管,此为“卷制”。

然后将几根短铁管用热锻焊工艺焊接起来,就能制作出长铁管。

这样的长铁管可以作为吹管,用于玻璃器的制作。

李家的玻璃窑经过多年发展,员工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玻璃器的制作技术,譬如,用铁管蘸上一坨熔融的玻璃料,从另一头不断吹气,就能吹出“玻璃泡”。

然后将其制作成大肚玻璃瓶等器具。

这就是铁管(铁吹管)的用途,卷制铁管制作起来耗时耗力,成本高。

用铜来卷制铜管也行,但铜较贵,铁比较便宜。

于是李笠想了别的办法,那就用水力钻床驱动长钻杆,把实心熟铁棒“钻透”,变成“通心管”。

这种钻制铁管,管壁匀称,尺寸统一,坚固耐用。

只是钻杆的制作颇为不易,尤其钢制钻头本身的制作就颇为麻烦,且因为磨损经常要更换,所以钻管的成本还是偏高、钻管过程颇为费时。

对于玻璃窑来说,因为铁吹管的用量不大,所以成本问题不明显,用卷制铁管即可。

但作场里,很多情况下,需要金属管替代竹管,那该怎么办?

内径较大的管材(排水管、通风管等),可以用陶罐(拼接)、铸铁管,但内径不大不小的细管材,譬如热水炉的出水管,竹管不耐用。

陶管容易断,卷制金属管制作麻烦,用钻头钻管,需要大钻头,同样很麻烦;铸铁管又太笨重、占位置。

所以,李笠根据日益成熟的辊轧工艺,使用了一种新工艺来制作金属管,那就是“斜轧穿孔制管”。

用两根斜置的钢辊冷轧熟铁棒,把熟铁棒当做面团揉搓、挤压,经过挤压的铁棒其轴向对着一个长长的‘顶头’,被其‘顶’出管腔。

这是在寒山水力作场新研制出的工艺,因为只有巨大的水力才能把熟铁棒当做面团揉搓。

斜轧穿孔机的具体结构,赵孟娘看过,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工艺不是钻孔,所以不存在钻头定期更换的问题,生产熟铁管的成本较低。

前提是有类似寒山堰这样的大坝蓄水,提供强劲的水力,然后还得用上钢制轧辊等构件,机器本身的制作成本可不低。

“这机器制作起来可不便宜,主要是钢制构件贵,毕竟制作这些构件的机器也便宜,且良品率太低了,唉”

李笠感慨着,将烫好的鱼丸放到赵孟娘碗里:“慢慢吃,我再烫。”

赵孟娘赶紧把几个鱼丸夹到李笠碗里:“三郎也吃呀,总是往这边放。”

“不急,还有很多,慢慢来。”

李笠把烫好的食物都夹起来,再把新一拨食物放进去。

两人吃了一会,赵孟娘问:“三郎,做这么多铁管,有何用途?”

“不一定是铁管,也可以是铜管,简而言之,就是金属管材,用途很广泛的。”

“譬如内径不大不小的管材,可以用在一些机器上,或者当做热水炉的热水管,毕竟高温条件下竹管不耐用,陶管容易碰坏。”

“或者用在非受力构件上,可以有效减重,你管作场多年,该知道结构减重的好处。”

李笠说得有道理,但赵孟娘还是觉得,李笠如此费劲折腾出来的机器,生产铁管不可能就只有这种用途。

“你看看,这木炭有何蹊跷?”

李笠用火钳夹起一截木炭,赵孟娘定睛一看,愣住了:“通、通心的炭管?”

“没错,通心炭管,这是机制炭,如同炭管。”

李笠把木炭放进火锅炉膛,放好火钳:“寒山作场里,有水力锯床,每日解木、锯板材,产生大量锯末,也就是木屑、木糠。”

“这些木屑可以有很多用途,而现在可以借助制炭机,将其制作成木炭,也就是这种通心管模样的机制炭。”

“木糠这么一处理,价值就升上来了,可不比原先的用途好许多?”

“这种制炭工艺,是把树枝、稻壳、竹屑、木屑粉碎,压入管装模具成形然后闷烧成炭,若没有粗细合适的金属管材,用陶土模具,或者笨重的铸铁管,可不好弄。”

“或者,鱼糜机的筒刨,之前是手工制作,比较麻烦,如今可以用尺寸合适的管材制作,可不省事许多?”

李笠说着说着,用筷子点了点鱼丸:“如今寒山城里,主要的肉类就是鱼肉,鱼糜的需求量极大,有了更给力的筒刨,鱼糜机的生产效率可是明显提升了。”

“或者制作成空心钻头,用在木工上,给板材开较大尺寸的孔洞。”

“或者做成套筒伸缩杆、伸缩棍,用途很多的。”

“还能用作武器。”李笠透露了些许小秘密,“竹子斜切,切口尖锐,捅在人身上,其空管可以放血。”

“同理,二指粗细的斜切铁管,长度一丈左右,这就叫管叉,扎在人身体里,那血可不得顺着铁管往外冒?”

“或者,三尺长的前端斜切铁管,加上护手,既可以做短铁棒砸人用,也可以做管刺捅人放血。”

“又或者,把铁管作为刀鞘,平时可做铁棒使用,也可以拔刀砍人,必要时,把刀首接在管鞘上,这就成了长柄刀。”

李笠说得眉飞色舞,赵孟娘认真听着,时不时问一些问题。

她问问题,不是为了弄明白什么,而是让李笠有做解答的满足感,这样,李笠才会有‘知音’。

赵孟娘和李笠在一起已超过十年,她发现,李笠其实是一个很孤单的人。

这种孤单,并不是迥然一身的孤单,而是见识上、生活习惯上的孤单。

仿佛一个富贵人家子弟,突然和穷苦人家一起生活,言谈举止间,不经意表露的种种不适应,使得这个人和旁人有些区别。

她发现李笠似乎习惯垂足而坐,似乎习惯聚餐而不是分餐,似乎有很多见识是别人都不知道的。

似乎见过许多复杂的机器,似乎吃过许多美食、知道许多菜色,似乎听过许多曲调不一的歌曲,似乎去过许多地方。

有时候聊天,说的事情越说越奇怪,然后戛然而止。

就像是天上的仙人忽然流落凡间,即便和凡人在一起生活多年,但言谈间,总是不经意提到天上世界里的事情。

结果惊觉自己已经不在天上,只能戛然而止。

平日里,总是想做些什么,让自己在凡间的生活,能稍微贴近天上生活的种种。

这是赵孟娘的感觉,所以她觉得,李笠的内心其实很孤单,她想帮忙,却不知该如何帮忙。

能做的,就只能倾听李笠的絮絮叨叨,毕竟李笠擅长机械制造,而她帮着管作场多年,也算是入了门,能有不少话题。

不光倾听,还要问问题,让李笠知道自己用心听了,而不是敷衍了事。

“怎么了,如有所思的样子。”李笠问,赵孟娘回答:“三郎,这斜轧穿孔工艺制作金属管材,一定有很重要的用途吧?”

“对,不然我为何兴师动众琢磨这工艺?”李笠笑道,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赵孟娘也没问。

能低成本批量制作长度约四五尺的熟铁管,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火铳的批量生产。

斜轧穿孔制作的熟铁管,制作成本可比水力钻床钻出的熟铁管便宜。

但因为如今冶金水平不行,用斜轧穿孔制作的熟铁管,似乎内壁容易有暗伤,不能承受火药爆燃时的压力,容易炸膛。

原因可能是熟铁棒的杂质还是比较多,斜轧穿孔过程中的挤压、扭曲、撕裂等物理变形,导致被挤压出来的铁管管壁,产生外观看不出的细微结构裂纹。

这样的铁管,做水管可以,做铳管的话,用过几次后,炸膛风险较大。

所以,用水力钻床来钻熟铁管制作铳管,比较实际一点。

想到这里,李笠有些茫然。

火铳一旦用于实战,他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没得选。

所以,得慎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