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鸾俦谱 > 第27章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

崔兆麟思量了一夜,终于下定决心给《大公报》报信。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北地人深藏在骨子里的血性令他不能坐视兽行。写信是最安全的方式,因着父亲的关系和他的学历,他现今已经是沈阳邮政管理局邮袋管理组组长,身兼邮件检查事宜。沈城来往的邮件都由他及手下的组员负责抽查。没人会抽查他的信件!

记者危在旦夕,写信太慢!他打算发电报。关于电文内容,崔兆麟斟酌了好一会儿。他决不能写“某某某被什么人抓了”,这内容太直白震撼,他立刻就会成为那些恶棍们的下一个目标。记者是老派人士,不但有名有字,还有号。明清小说中,记者最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记者家乡有一条澄澈的溪水,暮春时节落花漂零于水上,记者极喜欢,便自号“花溪散人”。崔兆麟猜日本人不知道记者号什么。

“花溪散人困桑中”,第二天一早崔兆麟发出特急电报。日本的别称是“扶桑”,他希望大公报的人能明白。

崔兆麟在紧张焦急中度过三天,他胆色再壮也不愿去记者的寓所冒险探看。下午,临近下班时,来了个陌生人找他。

“花溪散人困桑中,”来人冲他点头,“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哦,他知道对方是《大公报》的人了,他在《大公报》上连载的小说《山河盟重》最近一篇引用了南北朝谢庄《月赋》里的名句,述两地分离的男女恋人间的情思绵邈、怨遥伤远之意。

“他......”他问记者的下落。

来人微微摇头,两人都无言,倭人秘密逮捕的人很多都永远失踪了。

“出去坐坐?”来人邀请他。

两人出门寻一处门面冷清的饭馆,在雅间里坐定,待跑堂的铺排上饭菜后,来人开口说正事。“我带了吴先生的亲笔信去找少帅,少帅在天津时,吴先生与他多有交集。”他说的是吴鼎昌,天津盐业银行总经理,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现今总理盐业、金城、中南、大□□行储蓄业务,是金融巨子。1926年吴鼎昌盘购《大公报》,自任社长。“少帅起先态度挺好,等听说这件事后,就三言两语打发了我。”

风头无两的少帅竟救不出贼寇手里的一个人,崔兆麟苦笑。

“我问了几个报界朋友,都说没得救。”来人一脸沉郁,“我没法子,找了街上玩耍的小孩去他家里看看,孩子回来时身后有人尾随。幸好我藏了心眼,没在说好的地方等孩子。”

想想也是,落在扶桑人手里,怎么能救出来?他们现在对《大公报》恨之入骨,怕是来一个抓一个,这人肯冒着风险出关,算是勇者。

“你怎么知道的?”

“我去送稿子,走到巷子口看见日本军车,后来看见他被人绑走,塞进车。”

“我来找你不只为逸夫的事,”来人端起杯子喝一口茶,“嗯......不知道你对记者这个职业是否感兴趣。”

不,绝不感兴趣!崔兆麟知道他要说什么,他怎么能?!记者前脚出事,他们后脚就拿自己填补,这是把他往火坑里扔啊!崔兆麟冷脸看着对方不言语。

“我知道这个当口跟你说这事,不好......”来人干咳一声。

相当不好!

“可是,逸夫出事,我们在东北的消息来源就断了。新闻发布要有真实性和权威性,我们需要一个人传递消息、写通讯。”他们的特派记者被抓了,以往的特邀访员们会多有顾忌,不可能继续供稿,报馆只有设法找人秘密写通迅。

与他有关吗?缺人就再派人来!

“东北局势敏感......”

是他妈的敏感,《大公报》的派驻记者被严密监视、非法逮捕!

“是新闻报道的重头,你年少有为,文笔了得,还有胆色......是最佳的人选。你怎么想?”

所以他是来策反他的!

“你为我们工作是有报酬的。”

绝对没有他在邮政管理局的工资高!谁都知道新闻记者的经济收入跟职业声望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读书人要有济世情怀,”眼前年轻人长久的沉默让他无所适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这话说的,没脑子!年轻人本就吓怕了胆。

话是没错,可是,有今天没明日的活,他妈的,你自己来干啊!

“我看了你的小说,无论哪一部都颇具家国情怀......”来人稍稍转变话题,打算迂回曲折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你怎么不来?”别绕弯子了!

来人一愣,“来什么?”

“来沈阳做派驻记者!”

“我没有你的便利条件。”

“什么便利条件?”

“我没有你的身份掩护啊!你是邮袋管理组组长,消息灵通,还有种种方便。”

操!这人说了半天竟没说到点子上,他们并不要他做明面上的特派记者,而是秘密通讯员!嗯,是自己猪脑子,正大光明地上任,两天就被抓走了,报社的人不是傻子。这个......

这两天,他心里很难受。他因母亲的缘故,跟父亲不亲近,记者对他亲厚,两人志趣相投,相处甚欢,记者于他有父辈的感觉。他不敢想象前辈会遭受什么样的折磨,倭人没有人性,人所共知!有一股悲愤之情在他胸膛里冲撞,郁结难舒。

他在邮局工作,独得方便之门,只要他处事谨慎,神鬼不知......不对,《大公报》的人知道......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身份泄漏,不仅自己性命堪忧,还会连累家人,他一时委决不下。

“你的小说起名‘山河盟重’,听逸夫说你的寓意是既述恋人间的情深,又指志士仁人对国家山河的承诺,吴先生跟我们都很有感触,大好河山岂容他人染指?倭寇对东北的觊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在东北的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大公报》因为报道东北问题,警醒国人,才招致倭人的报复。你......”

道理他懂,畏惧是人之常情。若是他孤身一人没有家累,来去无牵挂,倒可凭血勇挺身赴险。

来人见他脸色稍有舒缓,知道此事并非没有可能,事关重大,年青人需要时间考虑。“你考虑考虑,我在这家旅馆落脚,”他递给崔兆麟一张名片,“来找我吧。要是我碰巧出去,你给前台留言,我来找你。我先走了。”

饭,两个人都没有心思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