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龙游天下续言 > 第67章 江平寺景图

龙游天下续言 第67章 江平寺景图

作者:印苏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6-27 02:10:12 来源:文学城

“梁文生的娘亲,就是我母后?”

楚天佑震惊地看着赵羽。

赵羽颔首,“这是恩娘亲口告诉我的,时至今日,我相信她不会欺瞒我。”

“她说的,应当是实话。”楚天佑情绪有些激动。

他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和梁文生素昧平生,却能成为挚友、肝胆相照,不惜一切保护梁文生母子,甚至玉妙贞为了保护梁文生母子行踪而香消玉殒。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母后。

赵羽将赵恩娘告诉他的所有事情都对楚天佑坦诚相告。

楚天佑望着窗外的落叶,手握折扇,眼中含泪,回忆起他自出宫来的点点滴滴,循着母后的一丝丝踪迹,一路寻访而来,却不曾想,他早在与珊珊初识之时,便已经和母后重逢,只是……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楚天佑缓缓地说出了这句话,他当初怎么也没想到,他记忆中温婉贤淑、美丽大方的母后,正是坐在梁文生身边,那个双目失明、手拄拐杖、银发苍苍的老妇人。

十五年,物是人非。

“国主,我已经派人在四处寻访梁文生和太后的踪迹了,依照恩娘给的线索,应当不难寻见太后。”赵羽道。

“不,”楚天佑忽然转身,“小羽,让他们回来,不要找了。”

赵羽不解,“国主,你此行不就是为了寻找太后?如果现在不找,不知何时还能再找到。”

楚天佑心里也明白,他思念了母后整整十五年,他恨不能马上见到她……

可是,理智告诉他不能。

“不,不能找……”楚天佑单手撑着椅子的扶手,缓缓后仰,最后沉沉地坐了下来,手里的折扇落了地,他有些颓然地坐着。

“为什么?”赵羽知道他有多思念太后,他这一路一直在想办法,想着若是能够,他找到太后会立刻带她到他面前,弥补他这十五年来母子离别之苦,之痛。

可是,明明就在眼前,他却退缩了。

“小羽,前日,我和梁文生擦身而过。”楚天佑拿出了梁文生写的字和前日梁文生写灵牌的笔迹,递给了赵羽。

赵羽接过去,比对之下,确系梁文生的字迹。

“国主,他既然在春城县,应当走了不远,咱们还来得及……”赵羽急劝,他心里比楚天佑还要焦灼了。

楚天佑道,“我当时也是这么想,但是一瞬间的理智,不让我去追。小羽,赵恩娘身陷囹圄之时,杀苏廷关、挟艳如意、激阜正风,对苏娘釜底抽薪,这些都必定不是一时之谋。她既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为何一拖再拖?”

赵羽冷静下来,“国主的意思是?”

“恩娘是在用障眼法,保护梁文生和母后,只有他们平安离开了延州,恩娘才无后顾之忧,铲除屠龙会。”楚天佑将自己的推论道出。

他明白,赵恩娘布棋不走,必有缘由,他本以为是猫玩老鼠,让屠龙会警惕松懈,其实这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她保护梁文生和母后的手段罢了。

“可是国主,如今屠龙会已经伏诛,咱们已经没有威胁了,为何不能寻找太后?”赵羽又问。

楚天佑眉头紧锁,“因为白渡关的真相未明。咱们解开的也许只是九连环中的其中一环,阜正风也算枭雄之辈,死得越干脆就越蹊跷。若此案已经清澈明朗,赵恩娘何必缄默其口?”

赵羽明白过来,“国主是怕太后落入贼人手中,被当做人质,阻碍锦州军饷贪墨案和白渡关通敌案的查处?”

楚天佑“嗯”了一声,闭上眼,稳定自己的情绪。

“母后的安危,我不能不顾,但这两案干系重大我不能不查。”楚天佑内心十分纠结。

“可是国主,咱们不找,也并非万全之策。”赵羽仍然坚持要找太后。

“你先让他们回来,不要打草惊蛇,我写封信你替我从源川寄往京师,交给汤乐。”楚天佑道。

赵羽犹豫半晌,没有再加劝说,转身就出去办事。

楚天佑摊开信纸,开始写信。

【赵恩娘,梁文生事本王已知悉,虽不知你故布疑阵所为何因,但此间诸事,朝中野外,皆有牵扯,若生异心、自作聪明,本王绝难轻饶,勿谓言之不预。】

写完,楚天佑又修书一封给汤乐,让汤乐以他的名义下旨,将赵恩娘终生软禁在赵府。

给赵恩娘的信就附在了汤乐的信中,由赵羽从官驿发出,直抵京师。

傅九郎因为照顾赵恩娘的身体,一路走得很慢,好难才到了京城,回到了赵府之中,此时,赵府已经改换门庭。

赵恩娘仰头看着那新漆的“忠义侯府”,缓缓地跪了下来,对着大门长拜叩首,双眼模糊地看着缓缓出来的罗三娘。

“爹,我回来了。”

赵恩娘话音方落,罗三娘已到跟前,身后跟着一只毛茸茸的小黄狗,蹦蹦跳跳地缠着罗三娘。

“小恩娘……”

罗三娘早已泣不成声,也跪了下来,将赵恩娘抱在怀里,“我的恩娘,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三娘,恩娘不义。”赵恩娘抱着罗三娘,情绪激动。

傅九郎望着新漆的牌匾,也颇为感怀,衣袖拭泪之际,忽然见到了京兆府来人。

“大人,你这是?”

罗三娘平复了情绪,见官差来人,扶着赵恩娘站了起来。

京兆府的人举起手中圣旨,冷着脸,对赵恩娘道,“赵恩娘接旨。”

赵恩娘知道,赵羽回去,把太后的消息带回去,一定会激怒司马玉龙,她早有心理准备。

赵恩娘复又跪下,不卑不亢,“赵恩娘接旨。”

“赵恩娘,忠义侯赵毅之义女,将门之后,本应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却于延州与狼共舞、为虎作伥,深负本王之望。仍念赵将军之忠义,不加深罪,只罚你终生圈禁府中,无诏不得出府。”

念罢,他看着赵恩娘淡漠的表情,握着圣旨的手抬起,问,“由不得你乐不乐意,谁来接旨?”

罗三娘抱着赵恩娘,对京兆府的人道,“能否跟国主求求情?恩娘只是,只是想替她爹报仇而已,并无恶意……”

“我等奉命行事,王意难违。不杀赵恩娘,已经是天恩了,你们若是要闹,休怪京兆府不留情面!”

说完,京兆府的捕快都纷纷拔刀了。

傅九郎冷静地走到了他们面前,伸手接过了圣旨,道,“赵恩娘已经武功尽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随后,傅九郎走过去,和罗三娘一起扶着赵恩娘进了府院。

京兆府的捕快见状,留下了两个人持刀守在侯府门前。

回到赵府里,赵恩娘梳洗罢,回到书房里,见到桌上端正地摆着的圣旨,她静静地看着上面的字,忽然透光见到了内里有夹层。

她撕开外层,见到了楚天佑的字迹。

“故布疑阵?”赵恩娘冷笑着将信放在灯上烧了个精光,倒在椅子上。

她只是棋子走完了而已。

……

“国主,我已经让手下人不再搜寻太后行踪,但仍留他们乔装易容,在县中行走,以备不时之需。”赵羽处理好了事情,回来报知楚天佑。

“好。”

楚天佑早已平复情绪,“给汤乐的信发出去了吗?”

“我已让手下人从源川调备军马,急发京城,我想应该不日便能抵京。”赵羽回复。

“好极,让裴司元和程伏远注意锦州和白渡关动向,随时听候差遣。”

说完,楚天佑发现赵羽一直盯着他的神色,轻笑一声,“怎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不是,臣冒昧了。”赵羽执礼。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楚天佑道,“你记得咱们当初为了找母后追萧天赞,中了屠龙会的埋伏,险些来不及救落难的周芸儿一家和珊珊五味吗?”

“臣记得。”

“凡事以大局为重,莫因小失大,如果母后因为我的任性而身陷危险,我无法原谅自己。”说完,楚天佑就出了房门去,发现珊珊正在忙活。

“珊珊。”

“天佑哥。”珊珊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递了一个青团给他,“尝尝看我做的好不好吃。”

楚天佑接过青团,送到嘴里咬了一口,“很好吃,怎么想起要做这个了?”

白珊珊递了一个给跟着楚天佑出来的赵羽,神秘地笑道,“我要去钓鱼。”

“钓鱼?!”楚天佑和赵羽异口同声。

“元宝、蜡烛、檀香……”

还没等到白珊珊的回复,就听见五味的声音,只见五味点着手里的册子一边往里面走。

赵羽走了过去,问道,“五味,你在干嘛?”

“齐了!”丁五味收了册子,对赵羽道,“咱们要去江平寺了,给苏宝儿寄灵牌和超度,顺便让江平寺的和尚做个法会。”

“苏宝儿?”赵羽又摸不着头脑了,转头看楚天佑和白珊珊,二人相视一笑。

……

江平寺。

“好气派啊!”丁五味下了马车,望着雄伟壮观的江平寺群,不由发出了感慨。

白珊珊在楚天佑的搀扶下,也下了马车,仰头望见了之前在渡亭口望见的那座佛塔。

“原来那座隐在山间的佛塔,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白珊珊感慨。

“这是什么?”赵羽忽然看见了路边卖字画的摊子,凑了过去,看到了一幅画。

楚天佑和白珊珊见状也跟了过去,只见那幅画自下而上,画出了整座佛塔群,还能瞧见方才珊珊说的那个冰山一角的佛塔。

楚天佑转眼望向仆从们停马车的地方,那儿立了个碑,“刘县君作画处”

“施主,这幅画就是在立碑处画的,就是那块刘县君作画处画的。”小贩指着那块碑道。

“这幅画能否给我们看看?”楚天佑问。

小贩客客气气地将画递给了他,赵羽接过,楚天佑走到作画处仰观寺景,赵羽和丁五味将画摊开,只见画中景和寺景,一无二致。

“妙!”楚天佑感慨。

赵羽和丁五味收了画,楚天佑对小贩道,“这幅画我要了,不过我想问刘县君是谁?”

小贩道,“刘县君就是以前蒲青县的县令刘含章,他画画很厉害的,就这幅画,是他送给她夫人的,一共两幅,一幅是在这里画的,一幅是在峰顶画的。”

说着,小贩指向了远处山顶,“那个地方也有一个刘县君作画处。”

“一幅仰观图,一幅俯瞰图,还真奇妙啊。”赵羽感慨,望着手里的画,忽然瞥见了留白处的一行小字,“梁文生?!”

“什么?”

楚天佑接了过来,果然是梁文生的字迹。

梁文生曾经帮赵恩娘画过很多扇面,他以作画写字谋生,画技不凡。

“你这画,不是刘县君画的么?”楚天佑问小贩。

小贩呃了一声,道,“画是刘县君画的,但这幅不是真迹,是一个书生卖给我的赝品。”

“他什么时候卖给你的?”楚天佑和赵羽对视一眼问道。

“前两天。”小贩道。

“你知道他住在哪里吗?”赵羽追问,说不定,他们能找到梁文生所在。

可惜,小贩摇了摇头,“他是托陆姑娘卖给我的。”

“陆姑娘?”白珊珊问。

“是的,这两幅画的真迹,一幅在江平寺的住持手中,住持和陆姑娘是忘年交,一幅在江平峰的土匪头子手里。这幅画就是住持手里那幅,陆姑娘听说城中来了个画家,就跟住持要了真迹给书生临摹。”小贩解释。

“难怪,俯瞰的那幅图不在。”白珊珊道。

楚天佑看向赵羽的眼神有些失落,但仍不死心地看着小贩,“那陆姑娘是谁?我们怎么找到她?”

“她姓陆,叫陆莲衣,蒲青县人氏。你在蒲青县打听,没有不认识她的。”小贩说道。

“蒲青县,离春城县多远?”赵羽问。

“不远,就隔壁县城。”

沉默很久的丁五味忽然开口,“你看着不像是商贩,是什么人收买你来这里干什么的吧?”

小贩愣住,转了一下头,假装收拾自己面前的字画和玩意儿,道,“没有,我就是养家糊口而已。”

“养家糊口?”丁五味笑了笑,摆弄他桌上的东西,“挣的钱呢?除了这幅画,其他的道具也都太潦草了些吧?再说了养家糊口,咱们几个堵在你摊子前,说了这么多话又没给钱,你一点也不心急。这没有点小九九,说得过去吗?”

“我……”

“还有你那双干干净净的手,白净的小脸,衣服是新的,为了做旧扬了一层土,可是人家贩夫走卒,脏的一般是裤腿、袖口和后背,衣领子,你这些该脏的地方不脏,不该脏的地方脏了一堆。”丁五味一一细数他的纰漏,说得他越来越紧张。

后来,也就索性不装了。

“这是我家主人要我在这里卖给苏员外的,说苏员外一定会去找他的,这个给苏员外作见面的凭证。”他小声地说,然后扬着声,谄媚地对楚天佑道,“施主你收好嘞,七两银子!”

楚天佑仍有疑惑,但他拦住了想要追问的赵羽,“咱们还要去给宝儿祈福,不要耽误了。”

说完,楚天佑对丁五味道,“五味,还钱,咱们走。”

丁五味一头雾水,见楚天佑和白珊珊挽手走了,赶忙给了钱跟了上去。

白珊珊小声问楚天佑,“天佑哥,他主人会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会不会是梁文生?”赵羽问。

“不是,是那条鱼。”楚天佑小声道。

“是他?!”白珊珊与赵羽俱是一惊。

楚天佑想起那日几个捕快血洗杜宅时所说的话,苗诸鱼在他身边一定有眼线,才能知道他的“督军”身份,而这个小贩很明显话中有话,将刘县君的画给他,明面卖画,实际上是传话。

“可是,他卖这幅画给咱们作凭证,却又没告诉咱们哪里见面。”赵羽不解道。

楚天佑轻笑,“他告诉了。”

“哪里?”

“蒲青县。”

白珊珊恍然大悟,方才那小贩说陆莲衣是蒲青县人氏,让他们去蒲青县打听,引他们去蒲青县。

“苗诸鱼一个州刺史,不在春城县,自然是会在锦州诸县的某一个里。春城县百姓对他防备至深,想必,蒲青县就是那个相对他来说,好掌控,也安全的地方。”楚天佑解释。

“是跟陆莲衣有关系吗?”白珊珊问。

楚天佑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一县之大,无人不识的,除了名望至高,就是声名狼藉。但能与江平寺住持成忘年交的,大概也非等闲之辈。”

“那咱们要去蒲青县找他吗?”赵羽问。

“谋定而后动,先搞清楚银花店的事情再说。”楚天佑说着,丁五味刚好追了上来,几人便安静了下来,入殿拜佛。

……

“阿弥陀佛。”

楚天佑几人上过了香,忽然有个穿着袈裟的和尚近前来,对他们行礼。

楚天佑和白珊珊对他回礼,“师父。”

来人温和一笑,道,“几位施主,贫僧法号济通。方才见几位施主有些眼生,不似常来的香客,想是慕名而来?”

“济通师父,”楚天佑道,“我们是延州人,行商到春城县,听闻江平寺香火鼎盛,特来进香,顺便想请师父为我夫妻二人答疑解惑。”

济通了然地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敢问员外姓名?”

“我姓苏,名嘉行。”楚天佑转头扶着珊珊,“这是我夫人,姓楚,名若宁。”

白珊珊行了个礼,莞尔一笑。

“这是丁管家,”楚天佑说罢,又介绍赵羽,道,“这是我夫人娘家的侍从,赵一刀。”

“阿弥陀佛。”济通道,“苏施主,此处人多,多有不便,不如与贫僧同去茶室坐谈?”

“好。”楚天佑答应下来,与济通一起来到了江平寺的茶室。

小沙弥泡了些上好的龙井茶来,在济通的暗示下又离开了茶室。

楚天佑品过以后,不由赞叹,“香郁叶醇,味长不厚,茶汤甘甜清冽,好茶。”

济通笑道,“苏施主,茶是普通的龙井茶叶,只是这水是江平峰上的山泉水,泉水甘甜清澈,茶叶原香本味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言之有理。”楚天佑笑着放下茶杯,心里明白,这是上好的龙井茶,不过是济通“心怀鬼胎”的谦词罢了。

“师父,此番前来,我与苏郎是想替我早夭的孩儿,苏宝儿祈福的。想请师父替我家孩儿,念诵超度。”白珊珊开口对济通道。

说完,白珊珊看向了赵羽,赵羽从怀中取出在银花店拿回来的灵牌,还有苏宝儿的“生辰八字”。

济通接了过去,佯装看了许久,忽然将灵牌放在手边,双手合十,低头念了几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楚天佑和白珊珊对视一眼,白珊珊忽然就哭了起来,“宝儿,宝儿是不是怨我?”

“小姐,别这样……”赵羽上前相劝。

“济通师父,你这是什么意思?”苏嘉行明显比女儿家淡定多了,严肃地看着济通和尚。

济通道,“苏施主,请恕贫僧多言。”

苏嘉行着急地摆了摆手,“无妨,你说!”

“苏施主与楚施主,膝下仅有令郎一个孩子,自幼宠爱,一朝身去,孤苦无依,故而留恋人间,魂恨不去。阿弥陀佛,众生皆苦。”济通回答。

“我只有宝儿一个儿子,确实宠爱无极,奈何天意作弄。但无论如何宝儿也回不来了,我与夫人还要好好活着,再为苏家延绵子嗣,可……”

丁五味听见这话,忍不住噗嗤了一声,徒弟平时那么面的人,突然演一个猴急想要儿子的员外,真是有些笨拙的反差。

这噗嗤惊了这场面,除了“心急”的苏嘉行,其他人的目光都往那边照,丁五味瞬间展现了自己一触即发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精湛演技,双目泛红,涕泗横流。

衣袖抹抹,眼睛又湿了。

苏嘉行更是为了稳住场面,叹了口气,道,“可夫人终日梦魇缠身,身体每况愈下,此后两年,都不曾有子嗣。不得已我才带她出来锦州。”

“施主说得是,亡者已矣,生者节哀。”济通道。

随后,他掐着佛珠对着苏宝儿的灵牌念了许久,然后吩咐小沙弥来将苏宝儿的灵牌带走。

“将这小施主的灵牌列在佛前,早晚听诵,希望他能得贵人指引,早登极乐,阿弥陀佛。”

说完,小沙弥抱着苏宝儿的灵牌,也一样念着阿弥陀佛,从茶室离开了。

“不知济通师父说的,贵人是什么意思?”苏嘉行起身相问。

“施主有所不知,日前曾听闻有与令郎境遇相同之人,也请了灵牌,常在寺中供奉,只是他没有什么悟性,始终不肯跳脱人间。后来,听说村里有一户人家,女儿方及笄便登仙了,两家人怕孩子孤单,便商议交好并葬。从此,那夫妇就鲜少来寺中听经求静了。”济通对苏嘉行道。

“再后来呢?”赵羽追问。

“他们夫妻二人又生下了一双儿女,如今家庭圆满,善哉善哉。”济通又是一个行礼,眉眼展笑。

“他们是怎么会想到并葬的?”白珊珊知道这个济通和尚心怀鬼胎,故意抛个枝给他。

“大概是银花店那个见惯了这些事的掌柜,那个掌柜虽然是这一行,但面冷心热,是个古道热肠。他也有些通达世事的本事,所以也常替人解忧。”济通话里话外,给苏嘉行指了个明路。

……

“兜兜转转,又回到银花店去了。”

出了江平寺,在马车上,白珊珊对楚天佑道。

“看来这次咱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丁五味摇了摇头,“可惜可惜。”

“我看未必,”楚天佑胸有成竹道,“这趟咱们得到了两条线索。”

“怎么说?”赵羽发问。

白珊珊道,“我知道,第一条是那条鱼的线索,第二条就是这个济通和尚,一定是本案的一个环扣,他话里有话,似乎是在替殉葬民风粉饰。”

“然也,”楚天佑赞同道,“而且不止如此,他提起银花店掌柜,指引咱们再回去找这个人,说不定,这二人正是一丘之貉。”

“公子说得有理,那咱们下一步是要去蒲青县还是银花店?”赵羽问。

“哪里都不去,先回家。”楚天佑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回家?”

“然也。”楚天佑轻笑。

丁五味不解地摘下了帽子,摸了摸头,“你这是又憋着什么坏呢?神神秘秘的。”

“今晚你就知道了。”

疫情之后做啥都不容易,又少了一份工作,时间空了出来,但是经常写着写着就睡着了。大概写了四年,拉的有些长,所以有些地方可能逻辑不自洽,很多剧情都是为了圆逻辑,多担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江平寺景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