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龙游天下续言 > 第23章 扇州秦姑娘

龙游天下续言 第23章 扇州秦姑娘

作者:印苏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6-27 02:10:12 来源:文学城

离开了黎平府衙,楚天佑和赵羽回了吉利客栈,此时,白珊珊正在与一些人说话。

楚天佑进去以后,方知是韩公及其家人。

韩公一见楚天佑与赵羽,当即跪下,“参见国主,参见侯爷……”

赵羽抢在楚天佑前扶起韩公,没想到整个客栈里的人又纷纷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这不免让楚天佑头疼至极,白珊珊也对楚天佑无奈地摇了摇头。

楚天佑道,“诸位,诸位误会了。我并非国主,我只是国主的差遣,没有一官半职,领了国主的旨意与吏部文书,来此责问扇州官员罢了。”

赵羽对韩公道,“我亦非忠义侯。”

韩公不信,道,“可你分明有忠义侯令牌。”

赵羽笑道,“廖大人乃一州刺史,位高权重,国主自然不能放心,便借侯爷令牌一用,仅此而已。”

韩公半信半疑,起身,对楚天佑道,“不论如何,拙荆之冤能够得以昭雪,还要多谢二位大人了。请受韩某一拜……”

楚天佑扶住了他,道,“韩公,刚才不是已经拜过了么?足以,足以。”

止住了韩公,谢朝文亦端了茶,近前来。

“二位大人对舍妹之恩,谢朝文铭感五内,绝不敢忘,清茶两杯敬大人。”

楚天佑笑着接过了茶,闻香便道,“好茶。”

喝过了茶,谢朝文将一个紫檀木盒递上。

“这是何物?”楚天佑问。

他低头,见檀木盒上花着一个身着粗布素衣的女子屈身向一位临行之人递扇,小厮牵马临风而立。

“公子的扇折断在了公堂之上,我家中正好有此一扇,特赠予公子留作纪念,非俗物厚礼,望公子笑纳。”谢朝文道。

白珊珊走到楚天佑身边,看着谢朝文手中的檀木盒,道,“这盒面所刻的图,还真是精巧绝伦、栩栩如生,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谢蕖抱着韩英道,“这是祁阿(e)娘赠扇图。”

“祁阿娘赠扇图?”

“是,”谢朝文道,“古时,扇州水患,有许多流民,其中有个女子叫祁阿娘,因为姿容卓绝、略通文墨,被卖入伎馆之中。她浑浑噩噩,直至遇到了朝廷派来的钦差佘大人,受他点拨与帮助,脱离了伎馆,还得到了佘大人所赠的制扇册籍,种竹挖笋、削竹制扇,以为生计。三年过,佘大人安顿好了水患流民,扇州平稳安定,他要回京复职。扇州百姓纷纷相送,倾囊相赠,他均不肯收。”

“祁阿娘闻他要走,特执扇而来,向佘大人赠扇,扇中绘制安民图,赠言,有民心也为民谋,此道如砥直知矢。落款也非祁阿娘,而是扇州父老。佘大人接扇垂泪,挥别扇州父老。此后,祁阿娘赠扇成了扇州的一个典故,用以赞颂心怀百姓之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

楚天佑闻言,方知此乃扇州对待清官的一种习俗,颇觉荣幸。

赵羽对楚天佑道,“公子,既然是韩家人一片心意,你便收下吧。”

白珊珊亦道,“是啊天佑哥,原来那把扇子不正好也折了,这柄扇子意义非凡,常随身侧也好让你永远记得那句,有民心也为民谋,此道如砥直知矢。”

白珊珊的话让楚天佑想起了诗经中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所谓政治清明,周道亦王道。如今天下仍受前朝遗祸困扰,他实应当承先王遗志,为百姓解其烦忧、否极泰来。

于是,楚天佑接过了谢朝文手中的檀木盒,“那楚某便却之不恭了。”

之后,谢蕖向白珊珊递上了一个信封,“白姑娘,丁大夫不在这里,你替我将这些银票交给他。多谢他的救命之恩,还有,谢谢他对我的提点,我会谨记在心,好好侍奉舅舅,照顾韩英的。”

白珊珊推拒,不敢收来。

“谢姐姐,我们不能收你们的钱。”

赵羽道,“是啊,五味虽然爱财,但也不是那么贪心的人。”

谢蕖笑道,“你们误会了,这些是我兑的一些小银票,托他替我在江湖布施贫苦,为我一家老小积德行善。”

“原来如此。”

白珊珊道,“五味哥也不知道去哪了,要不,谢姐姐你就等他回来,亲自与他说吧。”

谢蕖和谢朝文对视了一眼,道,“我们家中还有舅母的丧事要料理,不能多待了,只能就此别过了。”

白珊珊也不好再挽留,便让他们离开了。

楚天佑对白珊珊道,“珊珊,五味有说去哪里么?我们要离开黎平府城了。”

白珊珊摇了摇头,道,“五味哥刚刚在街上不知道碰见了什么人,突然就让我先回来,说他有点事要办。”

赵羽和楚天佑对视一眼,道,“碰见什么人?公子,不会又是卖龙肉的女人吧?”

楚天佑抬手,道,“应当不会,五味知道她是我一直在寻访的亲人,不会刻意支开珊珊。只怕他又见钱眼开,去诓人家的钱了,咱们带上行囊,街上问问便是。”

“是。”

于是,楚天佑几人收了行李,托店小二给可能回来的丁五味带话,之后便上街去了。

在街上逛了好几圈,都没有见到丁五味的踪迹。

“怪了,五味这是做什么去了?怎么到处找不到人?”赵羽环视街上的人流。

正当三人在街上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的时候,忽然听见了丁五味的声音。

“你这命不行,又尖又硬,”只见丁五味贴着灰白夹杂的胡须,一只手拖着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红纸,一只手捋着胡须,一脸愁容地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女人道,“难、难、难。”

那女人开口道,“大师,命硬不好么?”

丁五味叹了口气,“我不是说了吗,你这命又尖又硬,尖就容易穿,逮谁克谁,逮什么戳穿什么,光你自己命硬顶什么用,身边的人都叫你克死了。”

“那那那,那这可怎么办?”那女人急道。

“莫急,我给你算算。”丁五味安抚她道,随后捋须假装掐指,时而皱眉,时而顿悟,时而点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待他消停下来,女人匆忙问他,“大师,可有化解的法子?”

丁五味伸出了四根手指,还未开口,那女人自己明白了个透透的,将四百两的银票压在了他那个算命道具——乌龟壳下面。

丁五味见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装神弄鬼,“四个字,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女人不解地看着他,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就是,你想要改变你这个又臭…”丁五味意识到说错话了,清咳几声化解尴尬,“你这个又尖又硬的命格,你就要用水来化之,这个水不是井水河水那个水,而是指你要学会水的性格。这个水,温柔、变通、干净,如此才不会伤害自己身边人,招致灾祸。另外,你看这芸芸众生啊,莫不是住在水边,水养人,是天下第一的道理。你要学会像水一样惠及身边人,最积福报。”

女人恍然大悟,“大师的话我明白了,我回去以后,一定誊抄这四个字,时时告诫自己。那你能否帮我算算,我有没有子孙福?”

“手伸出来。”

女人伸出手给丁五味,丁五味号了一下脉,点了点头,道,“这也不难。”

“大师有什么好办法?”

丁五味拿着笔,唰唰唰写下了一张药方,递给了女人,道,“这张药方你拿回去,每日煎服二剂,半月之后停药,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女人感恩戴德地捧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折了放进衣服里。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不客气,只是要记住我方才跟你说过的话,若是你做不到的话,还是断了这个母子缘分,以免多生人间悲剧吧。”丁五味脸色严肃,继续敲她道。

她连连应是,随后又给了丁五味一张银票,离开了。

白珊珊见她走了,于是和楚天佑赵羽走到摊前去。

丁五味抬眼瞥了三人一眼,捋须道,“几位要算什么?姻缘还是财运?”

楚天佑握着扇子在手里抚了抚,道,“那不如半仙替我算算我那个师父的寿数几何,什么时候驾鹤西去吧。”

丁五味晃了晃脑袋,腾然而起,道,“好你个楚老三,欺师灭祖,盼着师傅我翘辫子?”

白珊珊毫不客气地伸手扯下了他的胡须,道,“谁让你成天到处招摇撞骗的?”

见街上的人都在望着他们,赵羽悄悄地将丁五味的那张神机妙算的幡子给放倒在地。

丁五味不满,道,“珊珊,你这就不懂我了。我这能叫骗吗?我这是指教。”

“指教什么?”

楚天佑笑道,“指教那谢连氏家庭和睦之道。”

丁五味笑嘻嘻地出来,抱了抱楚天佑,道,“还是徒弟懂师傅。”

“谢连氏为人跋扈霸道,若是她真能如五味所说,做到上善若水,谢家倒真是能家和万事兴了。谢韩两家来往,也不至于尴尬。”赵羽道。

丁五味晃着脑袋,头上的两个小球球也跟着晃动,“然也。”

“诶,对了,”白珊珊问,“她求子孙福,你写了什么给她?”

丁五味笑道,“一张小药方而已,她有些体虚,怀不住孩子,我给她开了张调理的方子。之后的,就看她和孩子有没有缘分了。”

白珊珊想起了谢蕖的嘱托,将那个信封交给了丁五味,问道,“你给谢姐姐出了什么主意,人家送你你这么厚一叠钱?”

丁五味笑嘻嘻地收过了信封,打开来看,里面都是银票,两个眼睛瞬间就撑圆了。

白珊珊从他手中抽过信封,道,“你是不是也诓骗谢姐姐了?”

丁五味愠怒,道,“珊珊,你怎么就不信五味哥呢?我只是让她学陶朱公去做生意,好有钱奉养韩公和韩英,然后再招个爱她疼她与她心意相通的赘婿,把那个混蛋萧垠忘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赘婿?”赵羽一脸茫然。

“嗯啊!”丁五味肯定,“那韩家不就后继有人了吗?”

白珊珊和赵羽相视而笑,确实有些道理。

楚天佑笑道,“好了,黎平府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咱们还要赶路呢。”

“赶路?”丁五味不解地看着楚天佑,追问道,“咱们去哪?”

楚天佑转身开扇,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往城门的方向走。

“秋竹县。”

母后的行踪仍旧是他心中最为记挂的事情,他必须要到秋竹县找到秦姑娘与梁夫人,从他们身上找到母后行踪的线索。

傅九郎令人不解的言行,实在给他心头多添了几分忧愁,希望母后一切平安才好。

……

城郊茶庄。

楚天佑四人在此歇脚饮茶,丁五味剥着瓜子,赵羽则在添水倒茶。

“诶,徒弟,咱们去秋竹县做什么?”丁五味问。

楚天佑觉得天气有些炎热,开扇摇了摇扇风,道,“找秦姑娘。”

丁五味还未来得及问,旁边一桌便开口问道,“这位公子是找秋竹县那个制扇的秦姑娘否?”

楚天佑望过去,是几个衣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哥,道,“正是,莫非你们也认识她?”

其中一人笑道,“扇州无人不识秦姑娘。”

“是啊,”另有一人道,“秦姑娘做的扇子,女扇扇面镂花、扇骨留香,君扇仿山河故里名作,扇面洒金,扇骨如玉质、温温尔。慕名而来扇州之人,无不为她一把扇,却鲜有求得。”

白珊珊复问,“那诸位可知与秦姑娘相识的梁夫人是何人?”

他们几人对视,均摇了摇头,道,“梁夫人倒没听过,梁公子倒是有。”

“那这个梁公子是什么人?”楚天佑问道。

一人指着楚天佑的扇子,道,“公子手中的扇子便是秦扇,我眼见上面似有字迹,落款应该就是梁文生。”

楚天佑仔细端详自己手中扇,扇面一面绘有青山连峰图,一面绘有丹鹤落汀图。

青山连峰图上有“青山有思”的字迹,下笔行云流水而颇见笔力,字形舒展而不浮夸。

丹鹤落汀图,动静交宜,有“白鹤忘机”的字迹,字与鹤立,皆如有风拂,仪态端雅。

落款确系梁文生。

“确是梁文生。”楚天佑道。

“那便是了,秦姑娘制扇,梁文生题字,少一人都没有秦扇如今的名声。只是后来听秋竹县民说,秦姑娘与梁文生生了分歧,屡有不合。一次吵闹之后,梁文生便就此离开秋竹县,再没了音讯。而秦姑娘也不制扇了。我们这回去秋竹县,听说秦姑娘被杀猪的柯老三抓走了,不知下落。你等此行,是要扑了空的。”

“什么?!”楚天佑十分惊诧。

“秦姑娘是和柯老三有什么过节么?为什么要抓她?”白珊珊问。

“秦姑娘很少出门,只是左邻右舍与她相识而已。怎么会与杀猪的有过节,恐怕是柯老三贪酒好赌,抓了她去卖也未可知,实在可惜。”言者扶桌而叹。

丁五味听了半天,是一头雾水。

“我说兄弟,你们说半天了秦姑娘秦姑娘的,她没有名字么?”丁五味问。

几人相视,道,“不曾听过她的名字,左邻右舍也都叫她秦姑娘。与她相识的梁文生亦只称她作贤妹。”

丁五味道,“咄咄怪事。”

楚天佑思忖片刻,对几人道,“诸位,楚某还有一人相问。”

“楚公子请问。”

“诸位可知一个叫赵恩娘的人?”说着,他拿出了一枚花钗,递给他们。

他们翻看过了以后,指着其中一人,“是你们延州那个赵恩娘吧?”

他翻看着那花钗,道,“赵恩娘似乎不戴首饰,这花钗许不是她的。”

“你们认识?”赵羽问。

他们点了点头,道,“我们李兄的家乡延州安冢县倒是有一个叫赵恩娘的女子,她父亲赵公前一阵故去了,她在家中守孝,每日都是素衣绢花,浑身不配首饰。”

“延州安冢县?”楚天佑与他们确认。

“是,你到延州安冢县问,大多识得赵恩娘。”他道。

白珊珊问,“这赵恩娘有何奇特之处么?为何一县之大,大多识得赵恩娘?”

其中延州人道,“赵恩娘性情开朗活泼,喜好投壶射箭,安冢县多祭祀庆典,她常在其间流连摘取头彩,故而闻名一县。”

赵羽从他们手中取回了花钗,对楚天佑道,“公子,这就对上了,延州安冢县的赵恩娘,应当就是庄鬼口中的赵恩娘了。”

白珊珊道,“只是秦姑娘被抓走,我们何处寻她踪迹?”

“水过留痕,雁过留声。”楚天佑望着扇子,道,“我们仍去秋竹县访问秦姑娘故居,或能有意外的收获。”

“好!”丁五味拍大腿,“我们就去秋竹县!”

临行之前,那四人向楚天佑借扇一观,随后将扇交还楚天佑。

“楚公子,你得此扇时是否有一个雕着祁阿娘赠扇图的檀木盒?”

楚天佑道,“确有此盒,可有什么玄机?”

他道,“此盒之中尚有暗格,其中玄奇,楚公子打开便知。”

这一卷有赵羽cp,屠龙会的,还有稍许伪骨科,需要避雷的可以撤退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扇州秦姑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