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龙王不好惹之封神榜 > 第2章 第二回

龙王不好惹之封神榜 第2章 第二回

作者:悠亭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8 16:08:36 来源:文学城

阐教西极镇昆仑,万仙来朝碧游宫。

下界,金鳌岛,碧游宫——

通天已在碧游宫最高的殿宇独自凭栏静立多时,他面前悬浮着一个天地玄黄色的小钟,其上先天文字缓缓流动,造型古朴,并无任何奇特之处,但若有洪荒时曾与东皇论过道的大能,便能一眼认出,这正是大名鼎鼎的东皇钟——本名混沌钟,为四大先天至宝之一,攻可横扫八荒,守可镇压鸿蒙,因东皇之盛名,遂称作东皇钟。

圣人的目光空旷而悠远,沉浸在回忆之中,看着面前的东皇钟,忆起了那位惊才绝艳、傲视洪荒的天子骄子,那位生来坦荡辉煌,到死都轰轰烈烈的太阳星主、天之尊神。

挚友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可却上至九霄,下至幽冥,再也寻不得。

神魂俱灭……神魂俱灭!!

所谓量劫,除了圣人,竟是连洪荒最顶尖的战力都无法幸免于难。

乌云仙来报元始天尊到访,他挥袖收好东皇钟,令乌云仙退下,淡然转身面向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正望过来的元始,却正正撞入那一双如往昔无数岁月间一般无二的沉静眼眸。

好似一如当年,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没有决裂,就好像他只是在一处难得景致流连忘返,而元始不辞路途遥远,只身从昆仑宫跨越大半个洪荒过来寻他回去。

他只静静地望着通天,轻轻唤了一声:“玉宸。”

通天突然就装不出淡然不在乎的样子了,心底好似裂开了一个口子,开始丝丝缕缕地抽痛,他望着元始——他的仲兄、他的哥哥、他的……浮黎!

算来竟已经快三万年了,自他降世,自他化形,从少年到青年,他身侧一直都有元始的身影,论道、修炼、烹茶、煮酒、赏景、对弈,可称形影不离,从来没有分开这么久过。

……可是终究是回不去了。

曾经的时光蓦然浮现眼前,负在身后的手倏然攥紧,千言万语堵在心头,几番欲言又止,终究只汇成一句苍白无力的问候。

“你来了……”

“……仲兄。”

·

三十三天外,太清境大赤天,八景宫——

太清圣人戴九霄冠,着八宝万寿紫霞衣,莲台高坐,臂挽拂尘,法相庄严,眉目安然,是俊美无俦的青年模样,他缓缓睁眼时,眸中似是有世间万物俱囊括其中无所遁形,又似是空无一物,万事不入眼,如其所修太上忘情,道似无情却有情。

通天敛袖为礼唤声“大兄”,便在老子身旁的蒲团上坐了下来,元始在另一个蒲团落座,一如当年在昆仑宫。

老子波澜不惊的眸子闪过一抹怀念,上一次他们兄弟三个坐在一起,已经是三万年前的事了。

他半阖眸子,道:“你们的来意,我已知晓了。气运此盛彼衰,盛极必衰,三万年,终于轮到道门了。”

涉及三教,元始心中自然焦虑,忙询问:“可有破解之法?”

老子阖眸沉默了片刻,方道:“天机晦涩不明。”

截教弟子众多,通天自然也是心焦,急切追问:“连大兄也不能知晓吗?”

老子反问:“师尊不是告诉了吗?”

通天一顿,下意识与对面的元始对视了一眼,心中俱是一沉。

圣人不死不灭,超脱于量劫之外,若无意外,这劫必定是要应到三教弟子头上的。

·

三千余载倏忽而逝,三清联袂而来,道祖在殿上高坐,下方四个蒲团,第四个蒲团上已坐了一位女修,忙起身相迎,口称师兄。

九彩霓裳灵秀飘衣,头戴定天簪,腕上天地人三炫环,面容端庄秀丽,仪态万千,正是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庇护人族,最是慈悲温柔不过,道场在三十三天娲皇宫,人间香火旺盛。

彼此见过,三清入座,道祖方道:“量劫将至,天道降下封神榜,择三教三百六十五位弟子以补天庭神位空缺。昔年商汤伐桀而王天下,已享国运六百余年,到如今气数将尽,明主已出在周,三教当顺应天时,助武王伐纣。至于这开劫一事,就交予女娲罢。”

女娲行礼,应道:“弟子领命。”

道祖略一抬手,金光闪处,现出封神榜与打神鞭:“至于这封神一事,浮黎,你不是新近才收了一个寄名弟子么?就交于他罢。”

元始迟疑了一瞬:“师尊是说……姜尚?”

道祖颔首,嘱咐:“封神一役道阻且艰,可多与他几件法宝护身。”

元始应声:“弟子明白。”

接了封神榜与打神鞭,见道祖没有别的法旨,遂告退。

紫霄宫之外,是一片混沌,非准圣就会被肆虐的罡风搅碎,女娲颔首致礼:“师妹先行一步,三位师兄,后会有期。”言罢驾祥云而去。

·

下界,殷商王都,朝歌——

先王帝乙有三子,长子名唤微子启,擅文;少子名唤受德,又名帝辛,孔武有力。帝乙百年之后,王位传于帝辛。帝辛好战,少时雄才大略,继位后出征四夷一统中原,朝中文有比干、商容,武有黄飞虎,政治清明,一派盛世之相。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帝辛率文武重臣去近郊女娲庙祭祀女娲娘娘。

颂完祝辞,帝辛吹了吹香灰,将手中的香插入香炉,俯身下拜,抬头时不知打哪儿来了一阵香风,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瑞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闻到那扑鼻的异香,帝辛心神一阵恍惚。

众臣子只见商王踉跄着后退了一步,然后反手抽出腰侧的佩剑大步走向青铜的立柱,顿觉莫名其妙,不料他竟开始题字,王叔比干大惊,忙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相拦,此时帝辛已题完了字。

比干定睛看去,只见他写的是: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霓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端看前两联,嗯,没什么问题,再看后两联,嗯,也没什么问题……那问题大了!

比干简直一个头两个大,这这这……大王一向稳重,今天怎么偏偏在这么庄重肃穆的场合,办了这么出格的事?

诗已题上,想要去掉只有重新换柱子,等于推倒女娲庙重建,等于劳民伤财!

虽然可以强行解释为歌颂女娲娘娘和伏羲大帝,可娘娘要是认定商王渎神而降罪,那可如何是好?

比干与商容面面相觑,坚决对外称:大王祭祀,题诗赞颂女娲娘娘与伏羲大帝。

然后陪王伴驾,迅速回宫。

待众人全部离去后,庙中凭空出现了一队童子,侍立两侧,齐声道:“恭迎娘娘圣驾!”

紫气东来,圣人驾临,女娲现出身形,一眼便看到了铜柱上的诗,目光霎时一凝,继而甩袖,怒道:“好一个昏庸无道的帝辛!不思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却吟诗亵渎于本座,真是可恶!殷商气数将尽,本座若不给帝辛个报应,他便不知亵渎神明之过!”

美目光华流转,略想了一想,女娲唤道:“彩云。”

一个童子上前,将怀中捧着的葫芦恭敬递上,这便是当初先天葫芦藤上所结七个葫芦之一的金色葫芦,女娲接过,打开,只见一道白雾升腾而上,白雾散去,悬出一道幡来,五彩霞光,瑞映千条,高四五尺有余,下方坠了四个钟形金铃,幡面招展,其上空空蒙蒙,似有黑白二气,黑白二气之中,有金色小字来回游动,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有玄妙规律。

此幡便为妖族至宝——招妖幡,谁得到便可号令众妖。昔年妖皇帝俊与东皇太一炼制招妖幡时曾将妖族各族之名写至幡上,甫一摇动,凡名写在幡上者,必要前来拜见,否则爆体而亡,魂飞魄散。

娘娘轻晃了招妖幡,只听金铃响动,不已时,悲风飒飒,惨雾弥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妖族具已跪至庙外听候娘娘法旨。

娘娘吩咐:“令青丘狐族族长觐见,各处妖族且退去。”

青丘狐族族长是一只九尾白狐,名唤青丘,进庙参拜,口称:“女娲娘娘圣寿无疆!”

娘娘道:“青丘狐,汝听本座密旨:成汤气数将尽,凤鸣岐山圣主已出,然殷商尚有二十八年气运,本座命你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助其一臂之力,切记不可残害生灵,事成之后,本座许你正果。”

青丘迟疑,娘娘美目含威:“怎么,你要抗命不成?”

青丘忙拜:“小妖不敢!娘娘命小妖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可是,可是……小妖是明明白白的男儿身啊!”

青丘狐族族长虽然生的极美,确确实实是一只公狐狸。

娘娘沉吟了半晌,道:“本座听闻,汝有一妹,唤作心月狐,是也不是?”

青丘心中惊惧,娘娘这密旨哪里是个好差事!自己妹妹心性单纯不谙世事,若是领了密旨,焉有命在?

背上已渗出冷汗,青丘指甲深陷掌心,叩头再拜:“家妹年幼,哪里懂得惑乱君心,没得误了娘娘的事!小妖……领旨!”

娘娘满意一笑:“很好,本座相信汝定不会令本座失望。”

青丘低着头,谦卑道:“娘娘容禀,一事不烦二主,小妖既已领旨,还请娘娘莫要再交予他人。”

见他为自己妹妹做到如此地步,女娲眸中闪过动容,想起了伏羲兄长,遂温声道:“汝放心便是,本座岂是出尔反尔之人?”

青丘俯伏叩地:“多谢娘娘体恤!”

女娲道:“汝且退下。”

再行礼,青丘退去。

不多时,娘娘携童子归娲皇宫。

查过资料的,正史上的纣王确实雄才大略,教化四夷,“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只不过因为扩张的太快,急功近利,管理不好,臣子反叛,历史上是有功的,只是功大于过,与隋炀帝一样,可以说是一个暴君,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回 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