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榴绽朱门 > 第十三章 母亲(母亲的教导)

榴绽朱门 第十三章 母亲(母亲的教导)

作者:闲听落花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1-25 22:12:26 来源:转码展示1

隔没几天,大姑奶奶李绾打发婆子过来传了话,刘世扬和孙尚书侄女儿孙秀玉八字极合,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

宁老夫人欢喜不尽。

这后半年,李府喜事连串,又是临近腊月,大节将近的时候,整个府里忙碌中透着浓浓的喜气。

只有四太太杨氏忧心忡忡,她母亲高老夫人病了大半个月了,一点不见好转,四太太杨氏一想起来就心神不宁。

这天一早,李丹若和母亲杨氏在二门里上了车,往杨府看望外祖母高老夫人。

大舅母吴夫人在二门里接了四太太杨氏和李丹若进去,边走边细细的说着这两天延医诊脉的事,“……昨儿胡太医又过来诊了一趟,说虽说没太好转,可这样的天,母亲又上了年纪,不坏就是好了。

十月半那天,母亲从大相国寺回来就有些懒懒的,我就觉得不对,说了要请太医过府诊一诊,母亲不肯,唉,你也知道母亲的脾气,向来说一不二,也怪我,母亲说算了,也就算了。

就这么拖了好几天,还是你大哥硬要请了胡太医来诊脉,这才说是累着了,母亲一向有心悸的毛病儿,本来就最怕天寒,你看看……”

杨氏脚步匆匆,开头听了几句,再往后就没心没绪、似听非听了。

李丹若扶着母亲,半垂着头,却凝神听着大舅母的话,一路脚步急匆,进了高老夫人居住的正院。

二舅母曹夫人也迎了出来,四太太杨氏心急如焚,马马虎虎的和曹夫人见了礼,一边见礼一边已经拉开斗篷带子,将斗篷甩给丫头,紧几步进了高老夫人日常燕居的东厢房。

李丹若恭谨的和二舅母曹夫人见了礼,曹夫人笑着摸了摸她的手,低声道:“有点凉,我让再拿个手炉给你?”

“多谢二舅母,不用了,这屋里暖和,一会儿就好。”李丹若忙笑谢道。

大舅母吴夫人轻轻掸了掸李丹若的肩膀,笑道:“赶紧进去吧,昨晚上听说你和你母亲要来,你外婆就盼着呢。”

李丹若笑应了,让过大舅母和二舅母,跟在后面进了东厢房。

高老夫人半躺半坐在南窗下的榻上,明亮的光线下,脸上带着丝丝过于艳丽的潮红。

四太太杨氏侧身坐在炕上,一边仔细看着母亲,一边泪水盈盈的和母亲低声说着话。

高老夫人脸上带着温和笑容,见吴夫人、曹夫人和李丹若进来,轻轻拍了拍四太太杨氏的手,看着吴夫人和曹夫人,温和笑道:“我这一病,你们两个就不得安宁,也累坏了,下去歇一歇吧。你妹妹来了,就让她侍候我一天,遣个人过去李府,跟宁老夫人说一声,就说我留丹若和她母亲吃了晚饭再走。”

大舅母吴夫人忙陪笑曲膝答应了,直起身子,扫了泪盈盈的杨氏一眼,和曹夫人告退出去了。

“若姐儿,来,坐这里,让外婆瞧瞧。”高老夫人抬手示意道。

李丹若忙踢了鞋子,上炕坐到高老夫人身边,笑道:“外婆气色精神看着都好,想是这病要过去了。”

“母亲都病了大半个月了,那胡太医的药看来也不管用,要不换个太医过府看看?”杨氏看着母亲,焦虑道。

高老夫人笑着拍着她的手道:“我没事,人老了,毛病就多,有点儿不舒服就得拖上半个月一个月的,你看看,你还不如若姐儿,我没事,你别急。”

高老夫人安慰了女儿,转头看着李丹若,问了几句闲话,笑着打发她道:“若姐儿到西厢房给我抄几遍心经去,别急,要细细的给外婆抄好了。”

李丹若知道外婆有话儿要和母亲说,忙脆声答应了,下了炕往西厢慢慢抄经去了。

四太太杨氏重给高老夫人垫了垫背后的垫子,又倒了碗红枣汤给她。

高老夫人接过抿了一口,将碗递给杨氏,长舒了口气,“这半个多月,我细细想了好多事,有些事,得好好交待交待你,不急,咱们一件一件细说,先拣最要紧的,就是若姐儿的亲事。”

“嗯,母亲说,女儿听着。”杨氏看着高老夫人,柔顺的笑道。

高老夫人抬手给女儿掠了掠鬓角,满眼爱怜,“我这脾气,养了你这样的女儿,你这脾气,又养了若姐儿那样的,都说闺女随娘,可见也不尽然。”

杨氏被母亲说笑了:“若姐儿象母亲。”

“若姐儿比我脾气好,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有她是你的福气,可她到底是姑娘家,这姑娘家,嫁人是头等大事,女怕嫁错郎,一旦嫁错了,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翻身,那份苦楚,唉,我看的多了,若姐儿的亲事,是头等大事。”高老夫人郑重交待道。

“若儿太婆也这么说。”杨氏忙点头赞同道。

高老夫人往后靠了靠,接着道:“照理说,有亲家母操心,若姐儿的亲事,我放心的很,当年,若不是看中了亲家母是个难得的,我也不能把你嫁到李家,他家求的再怎么诚心,也不过一个厨子出身……”

“母亲。”杨氏嗔怪道。

高老夫人忙将话扯回来,“咱不说那么远,还说若姐儿,我就跟你说说这些年我冷眼看中的人家,这些人家,门风、家世,长辈、还有哥儿的人品性情才学,都不差,若能从这些人家里挑一门亲事,那是最好不过。

你听着,这头一份的,就是姜家,姜国公府上。

姜家的好处,头一条,就是程老夫人,我跟程老夫人算是自小的交情,最明白她不过,这为人处世、目光胆识上头,她比亲家母不差什么,只怕还强上不少,你看看,若不是亲家母,这些年,你寡妇失业的,能这么舒心?唉,说起这个,我想想就后悔,当年我就看着若儿她爹有些个薄命相……”

“母亲。”杨氏声音略高,打断了高老夫人的话,“这都是女儿的命。”

“是是,母亲不该提这个,这是你的命,唉,咱接着说姜家,程老夫人比亲家母还一条好处,她身子健旺,你看看,她哪象快七十的人?她那身子骨,再好好儿的活上个十年八年,那都是少的。

有这十年八年就够了,若姐儿比你强多了,别说十年八年,就是有个三五年,她这脚跟就能立稳当了。

这是一,二条呢,他们府上年纪相当的有两个,五郎和六郎,这两个年纪只差了半岁,人品才气都不差,有个挑拣,不过照我的意思,六郎更好些,五郎那样的身世,我就怕他命小福薄,母亲是怕了……”

高老夫人长篇大论的一家家说着她看中的人家,哪里好,哪里不太中意,中间还不停的跑跑题再拉回来,直说了两刻多钟。

四太太杨氏笑着止住她道:“母亲先歇歇再接着说话,早上的燕窝粥吃了没有?”

高老夫人摇了摇头,四太太杨氏按着她笑道:“让人把燕窝粥拿来,我侍候母亲吃了再说话。”

“嗯,让人给若姐儿送一碗过去。”高老夫人笑着吩咐道。

杨氏应了,出来吩咐丫头婆子取了燕窝粥来,侍候着高老夫人吃了,漱了口,高老夫人舒了口气,歇了一会儿笑道:“我没事,跟自己闺女说话最舒心,不累。

第二件,就是这继子的事,亲家母给你挑的这个继子,直哥儿是吧?我没话说,不错。只说两件事,头一件,就是交待一句,有亲家母呢,我也不用多操心,他这媳妇儿,一定得挑个你中意的;第二件,就是你这嫁妆的事,这事,亲家母就是想到了,也不好开口,只能我说,你听着,你的嫁妆,别一股脑儿都陪给了若姐儿,你得给直哥儿留些。”

“母亲。”杨氏惊讶的看着高老夫人。

高老夫人拍着她的手,叹了口气,“你呀,用心细想想,这继子,既然过继进门了,那就是你这一房撑门顶户的,你先不能把他总当成外人,要象若姐儿这么亲,那是不能,可你也得把他当成自家人,能替他想到的,都得替他打算着。

头一条,他这前程,你就得放心上。外头的事不用你操心,你们长房大老爷长袖善舞,出了名的玲珑手,可你们府上,有一条规矩跟别人家不一样。

这事说起来,根子都在你们长房大嫂子那里。

往上数,李家祖上一个厨子,要说什么家规家法根本提不上,到你公公,又是独子独苗,也就到了你们这一辈,才算开枝散叶了,偏你大嫂子嫁进来,没家世,这银子却堆成山,在你们府上,净拿银子挣体面了,你们大老爷打点前程的银子,竟是一分不用公中出。这下好了,就做出了你们府上如今这规矩,各房打点前程的银子,都得各房自己想法子。”

“可不是,话分两头说,要不是大嫂嫁妆丰厚,大老爷也挣不出那么个清廉的官声。”杨氏低声笑道。

“唉,这规矩,也不能说不好,当初我看着就觉得没什么不好,各房打点前程的银子各房自己出,做官挣的银子也各自收着,有本事吃肉,没本事喝汤,这也公道,你们老太太是个明白人。

我说这个,不是评说这事好不好,我是说,你们府上既然有这规矩,你就得替直哥儿留好打点前程的银子,他可是穷的一分银子没有,你留好银子,到时候挑媳妇的时候就有底气,只看人。

不管嫁妆,唉,到底是嗣子,要寻个四角俱全的,只怕人家不肯。”

高老夫人长叹了口气,停了半晌才看着女儿苦笑道:“直哥儿好,那媳妇也得好,往后你这日子才好过,亲家母也过七十了,还能撑几年?还一样,我走了,咱们这府上,你就别指望了。”

“母亲。”杨氏又气又急的叫道。

高老夫人轻轻拍了拍她,低声道:“你呀,是个实心眼儿,当初你嫁人,我陪送的厚,你大嫂、二嫂私底下不知道说过多少回,说我把大半个杨家都给你当了陪嫁,这话也没说错,那又怎么样?这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女人就靠那点嫁妆撑气傍身,那男人不到外头顶天立地去,净掂记家里这点东西,那叫没出息。”

“母亲。”杨氏拉了拉高老夫人,低低的叫了一声。

高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笑道:“行了,母亲又扯远了,你说母亲这么个刚强性子,怎么你就柔顺成这样?好了好了,不说这个,我就交待你,杨家,我若是不在了,你就别指望了。

你不象我,你那两个哥哥更不象我,不大气。这陪嫁的事,虽说一句话没说过,可那两个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看的清楚明白,他们这心里啊,一直放着呢。”

高老夫人轻笑了几声,伤感的摇了摇头,“唉,这男儿心胸不开阔,不大气,就没有格局儿,就没出息,你这两个哥哥就亏在这上头,不然,入阁拜相哪是什么难事儿?唉,这也是命哪。

亲家母也做过七十寿了,我走了,亲家母要是也走了,你记着,若有什么事,就跟若姐儿商量,让若姐儿给你拿主意,旁的人,母亲统信不过。”

“母亲。”杨氏听的泪水涟涟,伏在高老夫人怀里,抽泣的肩膀抖个不停。

高老夫人被她哭的心酸,轻轻拍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笑道:“好了,这有什么哭的,人哪有长生不老的,生老病死,天道循回,别哭了,去把若姐儿叫过来,咱们娘几个轻轻松松说说话儿。”

杨氏又抽泣了一会儿,才止住抽泣,抹干净眼泪,到东厢门口吩咐丫头叫李丹若过来。

李丹若和母亲杨氏陪高老夫人吃了晚饭,才告辞回去。

大舅母吴夫人将两人送到二门里上了车。

车子出了杨府大门,四太太杨氏透过车帘缝隙,怔怔的看着那挂着大红灯笼、温暖而熟悉的大门。

李丹若挪了挪,挽了母亲的胳膊,凑过去和她一起看着那越来越远的大门,半晌,四太太杨氏慢慢吐了口气,放下帘子,揽着女儿的肩膀,随着车子摇晃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母亲还有你呢。”

“嗯,”李丹若轻轻应了一声,往母亲怀里挤了挤。

杨氏搂着女儿,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低声道:“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小时候就喜欢挤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也不让松手,我一动你就醒,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长大了也想挤啊,母亲不让我挤了。”李丹若在母亲怀里蹭了蹭笑道。

杨氏忍不住笑起来,“瞧瞧你,这么大了,都比母亲高了,还往母亲怀里挤?”

“没有,我还小着呢。”李丹若一边笑一边摇着母亲。

杨氏笑起来,拍着她道:“好了好了,看着是长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母亲头都被你晃晕了,你坐好,母亲有话跟你说。”

“嗯,”李丹若答应了,往后挪了挪,端正坐好看着母亲。

杨氏怜惜的理了理李丹若的裙子,低声道:“你外婆跟母亲说了点事,母亲觉得也有道理,就是委屈了你。”

李丹若心里跳了下,看着母亲,静等她往下说。

杨氏连叹了几口气,才为难的说道:“你也知道,咱们府上的姑娘出嫁,公中那一份嫁妆,就那么一点,指不得。

母亲原本打算把母亲的嫁妆都给你带去,可你外婆的意思,总得给你三哥留一些往后打点前程的银子。

可母亲的嫁妆本来就不多,别说跟你大伯娘比,就是跟你三伯娘比,也差着不少呢,本来就少,再分出来些……唉,再怎么着不能委屈你,这事母亲回去再跟你太婆商量商量,总不能委屈了你。”

“母亲说的委屈,就这事啊?”李丹若挑着眉梢问道。

杨氏点了点头:“这还不是大事?看看你这孩子气的,还能有比这更大的事?”

“母亲,这事不委屈。唉,母亲嫁妆的事,我年年都跟母亲说几回,看样子,母亲一次也没放心上过。”李丹若半真半假的抱怨道:“母亲的嫁妆,这些年又不是白放库里发霉的,那些庄子、铺子,银子,拿出去,都是会钱生钱的,这些年下来,我没细算,翻倍是必定有的,就算对半拆,也不比母亲当年的嫁妆少,再加上公中的,有什么委屈的?长房和三房的嫁妆虽多,可孩子也多,又不能都给哪一个,这李家,不管怎么算,我肯定都是嫁妆最丰厚的那个。母亲说说,这有什么委屈的?”

杨氏听的眨了半天眼睛。

李丹若推得她摇来晃去的笑道:“母亲回去把蒋大管事叫进来,让他细细算给你听,这事太婆也知道,太婆年年都问,若是哪一年生息少了,太婆都是要细查究竟的。”

杨氏怔了好一会儿才笑道:“这些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懂?”

“大伯娘就懂,太婆也懂,我也知道些,是母亲不上心,太婆还说,这本来就是妇道人家要管的事,母亲就是不上心。”李丹若划起脸,笑起母亲来。

杨氏笑着轻拍了下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