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 > 第11章 十一章

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 第11章 十一章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04 18:06:19 来源:文学城

老陈头回家之后就被分配了好几个任务,除了要给家里添置中秋节的东西之外,还得给柳明月寻一台纺羊毛线的机子回来。

柳家村虽然没有种棉花,可有人养羊,毕竟靠山,对于农家人而言,能养三两只羊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副业了。当然,成本也高,所以人数不多,不过从外地流过来的羊绒倒是挺多的,镇上还有个小型的羊绒加工场,是一个私人企业。

反正柳明月自己会纺毛线,当初孩子们学着做羊毛毡的时候,还给她买回来好几本书呢,等买了机器回来就可以纺线织毛衣了。若是抓紧些,说不定能在今年冬天给家里的人都添一件能抵御寒冷的羊毛衫呢。

这东西现在可是稀罕玩意儿,若是做了羊毛线出去卖,应该也能值不少钱,柳明月从买了羊回来之后就一直收集着,这会儿都凑了一小筐了。孩子长得快,原先的衣服可都不大合身了,都得换一换了。倒是他们都定型了,衣服也不旧,好歹能对付着过。

对于有见识的人而言,从来都不缺来钱的路子,只要胆大心细,总归是会有法子的。老陈头如今拉着车来回往返这一片,基本上都踩点熟悉了,而且,在柳明月的牵线下,更是跟柳立德以及镇上开茶楼的族叔柳何延结交了。

如今都不用她出面,老陈头自己就能走动着,偶尔还能通过他们得到一些挣钱的讯息,从镇上给带回来好些稀缺的东西,一点点的差价,就足够维持不错的生活了。

接下来就要储备过冬,徐燕这些日子常常往山上去,也偶尔会叫上柳明月。尤其是下过雨之后,山上的蘑菇一茬一茬地长,摘了回来晒干,一个冬天的储备就都靠这段时间了。除了蘑菇,还有渐渐成熟的果子,各种野菜等等。

柳明月以前也时常上山,对蘑菇的品种有一定的认识,跟着徐燕她们,基本上不需要她们指点。她通常背着背篓去,一趟下来总能装满了才回来,次数虽不多,慢慢地也攒下来不少东西了。

她都盘算好了,接下来去的话,带上陈梓湘两姐妹,好歹让她们也熟悉熟悉村里头的人。徐燕她们上山,其实都会带上家里头能帮忙得上忙的孩子,也算是半个劳动力,能帮得上很大忙了。

陈梓湘倒是不排斥这个,她对于能够帮得上忙还是很高兴,偶尔也会在家给秦嫂帮忙。但陈梓澜是不一样的,她虽然已经适应了乡下的生活,但是叫她去干活还是不可能。毕竟,她除了课业之外,手部还需要保养,也不乐意去弄那些个脏兮兮的玩意儿。

老陈头出去外头跑,还要顺带给她找找关系,为陈梓旻看病的事儿忙活着。柳明月需要的东西一件件添置回来了,中秋也很快就要到了。

中秋的前一日天气挺好,柳明月将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带着秦嫂和阿香忙活着做糕点,陈梓湘和陈梓澜就在边上打下手,豆子看着陈梓旻和淳姐,杆子,倒也热闹。全家出动,就为了这件大事。

阿香去村里头买了很多板栗,自己摘的桂花不够,还用几颗奶糖雇了村里头的小孩儿给帮忙,这才凑够了柳明月要量。

鸡蛋面粉等东西都备着了,柳明月自制了黄油,尽量还原最好的味道。除了板栗糕和桂花糕,还有板栗酥,蛋黄酥和肉松酥,柳明月还打算自己做点糖酥,放在家里,有时候饿了能填填肚子。

陈梓湘是真的蛮喜欢,她似乎对烘焙有很大的兴趣,逮着柳明月就是一番询问。这个样子倒是让柳明月想起了上辈子的她似乎也是如此,后来生活再好一些后,陈梓湘就自己寻了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开了自己的甜品店。

如今教她的很多技巧,都是当初她学成之后回家分享的。

“行了,日后就多点跟着秦嫂学,多一门手艺傍身也是好的。”她见陈梓湘是真的喜欢,便建议道,“今日你就做得不错,天分也有,勤快些肯定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她拉着陈梓湘准备手把手教她。

这话一说,陈梓湘倒是摇头了,“我倒不是喜欢做菜,我只是喜欢做这些糕点,要不您教我吧,光是这些酥饼就能学好久了。若是能弄清楚这个烤箱怎么操作,应该就能成功大半了。”她在边上看了这么久,唯一还摸不清的就是这个烤箱的操作。

“这多简单,都是有方子的,按着方子一步步做好了,放进去烤箱就成了。”柳明月跟她讲解,烘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按方操作,简单得很,“当然了,也需要经验累积,只要做多了熟练了,自然就好了。”

土制烤箱当然比不上电烤箱好控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去适应。柳明月给陈梓湘的建议自然是有用的,她当然也听得进去。

边上的秦嫂也点头,她跟着做了这么许多,也总结出了一点经验来,“倒是比做菜容易多了,怪不得刚刚一开始还做的不好。”说着,将边上一开始因为不适应而做得不大好的先拿出来切了分了,“都尝尝,味道好的很。”

尤其是蛋黄酥,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做法,虽说是麻烦了些,可味道也是真真的好。刚刚出炉,放了一会儿,已经凉透回油了,酥脆中带有豆沙的甜腻,咸甜适宜,让人根本停不下口。

烘焙的香气是非常抓人的,尤其是酥饼类的黄油结合了奶的味道,简直完美。院子里头的香味都传出去三里地远,整个这一片都飘着这个味道。柳明月知道肯定会有人上门的,索性自己先动手,把前面做坏了的不那么完美的都给切了。

当然,还准备了好些个好看些的分出来,每种分一个,包到油纸里,用麻绳扎上。“等会儿拿着去分了,让大家都尝尝味道,正好赶上中秋,也是小小心意。”她跟秦嫂一起忙活着,几个人流水线做着,倒是挺快的。

这点钱她反正是出得起的,尤其是酒坊已经在筹办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她出的方子,也知道她还会有一份钱拿。小恩小惠给出去了,能不能得到回报另外说,至少名面上大家都挺高兴的。

柳明月也没有张扬到满村人都发,只是亲近些的,有往来的人家都送了一份去,好歹是一份心意。

这不,下午刚送完,晚上徐燕就找上门了。

其实一家人就送了一小份,大家都是紧着孩子先吃,大人们顶多就尝尝味道而已。可就这么一小块酥饼,倒是叫徐燕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她从前也曾经做过不少小吃到镇上去卖,只是苦于路程遥远,花费较多。

如今可不同了,建国在即,镇上比较安生,村里头又有了俩马车。最重要的是,柳明月这手艺是非常了得,花样又多,可正正是一个来钱的路子。两家人常来常往的,她知道柳明月可能不缺这点钱,可又耐不住对钱的渴望,这才来了。

“我其实也知道是占你便宜了,但是这真的是不错的法子,也不用赶中秋,晚一些也无妨。”徐燕拉着柳明月说道,跟她说了自己的打算以及之前的一些尝试的经历,并没有试图说服她,“若是你不嫌累的话,就算了。”

她最后补充了一句,生怕柳明月听了自己这么多话,碍于跟自己的交情答应下来,而且,她知道这种手艺都是独家所有,很少人会告知其他人,所以也并没有想要了解详情的意思,更不敢提及要代劳。

柳明月迟疑了一下,倒是没有拒绝,她将自己的小册子掏出来,昨天给了陈梓湘一份之后,自己又默写了一份,这会正好拿出来。“这个给你,到时候若是挣钱了别记得给我分点儿。”她笑着说道。

其实给出去了她也没有很在意,毕竟这个只是酥饼的配方而已,对于柳明月而言,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给了徐燕之后,也不愿意掺和太多,若是徐燕因此挣了钱,柳明月也会为她高兴的。

倒是徐燕,看着这小册子,不好意思接过来。她迟疑一下,终究还是接过来了,“我原想着是你做,这倒是让我占了大便宜。”其实要不是缺钱,她也不至于来这一趟。

按说徐燕夫妻俩的日子过得不错,家里头没分家,财产大权还握在婆母手上。就算是到时候分家了,拿大头也是柳立成的,柳立卫作为次子,分到的肯定不多,而且务农的他收入不高,眼看着第二个孩子也要来了,总得努力些。

“没事,总归这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就算她不给,多琢磨琢磨,味道也差不到那儿去,“就是这些东西都挺值钱的,你还是先试试,别一次性做太多。”要知道,核算下来价格可不便宜呢。

镇上的人有钱的可不多,愿意花钱在这个上头上的更是少。食品的保鲜期不长,尤其是人工做的这些酥饼,放久了就不酥了,还会有股味道。若是一次性做太多,只怕卖不出去的话,就都亏了。

她跟徐燕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柳明月还是很喜欢这个干练的女子的,她向往美好,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

徐燕自然也明白,点了点头,“那是肯定的,且放心吧,我做好了也是送到小叔子在的茶楼去试试,那儿还是有几个大爷愿意点的。”说罢,又提起另一件事,“我都听公爹说了,村里要建酒坊,到时候立卫应该能应征上,还都是多亏了你呢。”

过了中秋,地里头的活儿就少了,她本来是打算让立卫到镇上去打零工的。这下家里头有了这事儿,好歹算是个帮手,也不用到镇上去受累。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柳明月回来了之后带来的,徐燕看着柳明月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只差握着她的手表白了。

“别慌,有的是机会报答我。”柳明月笑着打趣到:“眼下就有一件要紧事儿,若是办成了,就算是给我帮大忙了!”她将徐燕拉倒内屋,将自己已经团好的一团线递给她看,“你帮我问问,在哪儿能找到染色的颜料,一定要是不掉色的。”

说罢,很是期待地看着徐燕,她知道,徐燕的娘家有门路能办到这些事儿。老陈头已经问过了,,染坊倒是有,但不往外卖,就是有,价格也很高。

若是能认识人,肯定能以很低的价格拿到。她不是缺钱,只是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