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琉璃钟,琥珀浓 > 第3章 第三章:苏州林家

琉璃钟,琥珀浓 第3章 第三章:苏州林家

作者:容九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8-13 19:37:53 来源:文学城

宣统皇帝刚刚登基那会儿国库亏空,朝廷想让民间富商吐出些油水,于是几个王公大臣都被分配了任务,江浙一带便由妘婛阿玛负责。

她之所以会对这名字有印象,是一次偶然从书房路过,听亲王怒不可遏嚷了好几次“林瑜浦”,才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会不会只是凑巧同名?

妘婛抽出书信,展开。

开头先写道“儿不孝,不能侍奉父亲,然儿实非得已,不敢累及家族,是以多年不曾寄信”之类的致歉之语,她仔细阅了一整段,只看字字句句皆在诉己之悲,却不见信上写明不得已的缘由,又细细往下瞧。

“儿辜负父亲厚望,但儿近来恐行险峻之事,归期未定,唯有未了心愿,便是云知。求父亲顾念这点血脉,接纳她回林家抚养成人,令她代儿尽孝。”

后头许多字迹被水晕开,辨不太清,妘婛放下,发了好一会儿的怔。

她着实没有想到云知竟然会是苏州林家的孙女。

云博约隐姓埋名长居山林,许多年都没有和家里联系,也是近来预感到了什么,才想着要将女儿托付给林瑜浦,只可惜这信没来得及寄出去就发生了意外……

她默默叹了口气,眼看日头高耸,忙收好了信及物件,匆匆的往回赶。快到徐郎中家时,一眼看到他站在小山坡上四处张望,邻里好几个帮着一起高喊“云知”的,妘婛忙将布兜贴着腰裹着,借着外裳松松垮垮的掩饰好,冲徐郎中招手说:“徐叔,我在这儿!”

徐郎中家是真的急坏了,就连徐氏看她沾了一身的黑泥惨兮兮的模样,都拉着她的手进屋道:“云丫头,你怎么就不声不响的跑了,可让你叔一顿好找……”

妘婛小声道:“我没有跑,我就是……想阿爸阿妈,想回家看看……”

徐郎中小云知委屈巴巴的模样,难免心疼,忙让妻子去打洗澡水,又蹲下身轻抚着她的头发说:“之前你病着,你阿爸阿妈那儿,叔就擅作主张先把他们火化了,过几日再把后事一并办了……就葬在西坡如何?”

妘婛抢声说,“徐叔,我想带他们回苏州去安葬。”

徐郎中一愣,“丫头……你是记起什么来了?”

里屋正在烧水的徐氏也忙不迭出来问:“你真是苏州来的?听你阿爸提过那里什么亲人没?”

妘婛低下头,“……我祖父应该在的。”

两夫.妻交换了一下眼神,徐郎中问:“知道你祖父的家住在哪儿吗?”

妘婛唔了一声,装作是努力回忆的模样:“我只记得是在山塘街一带……”

“那你祖父叫什么名字?”

妘婛轻轻摇了摇头。

她本是想说的。

如果能让徐郎中写封信告知林瑜浦孙女流落在此,常理来说应该会来人来接她。但她转念一想,一封信从仙居到苏州不知要多久,能不能送到尚未可知,就算来了人,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云知的爹妈可都是被害死的,她可不敢在这村子多留;另外,林瑜浦既是富甲一方的有名人,就算是徐郎中不说,小县城邮局内可未必都是守口如瓶的,万一再惹人议论,前几日的装疯卖傻岂不是都白折腾了?

安全起见,住址和名字不能透露。

妘婛看徐郎中犯了难,道:“我虽记不得祖父家的住址,但我小时候在那儿生活过,对那……那胡同是有印象的,如果能让我去山塘街那儿转一转,多半能、能找到的。”

这一招“先抑后扬”可算是让徐氏看到了盼头,不等徐郎中开口,她先答应了下来:“这好办,让你徐叔带你去,台州离苏州也不大远,去市里坐火车,都不用两日就能到。”

徐郎中没想好,犹疑道:“家里的事……”

徐氏道:“家中有我,你甭操心……云丫头想见祖父,咱可不好拖太久,耽误人家团圆呐。”

仙居地属浙南,仙霞岭延伸分叉南北,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景致极美。

妘婛的阿玛作为亲王中的守旧派,从小到大别说让女儿出远门,连出个家门都要限制时间,如今有机会一睹从前只能在画上看到的山川水土,没想到竟是在身死之后。

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悄然落入一双好奇的眼中。

出山的路崎岖难行,有好多次,妘婛都认为自己走不下去,但只稍坐片刻,喝几口水、吃点儿饼,消散的力量好像又能重新攒回来。

山路她没走过,随竹筏漂流而下也是初体验,哪知半路刮来了一阵积雨云,纵是徐郎中拿草帽给她挡了头还是淋湿了大半身,想着这下怕是要染风寒了,然而雨过天晴艳阳一照,抵岸时身上晒干之后愣是没有任何不适。

这野丫头的躯壳倒是比从前的身娇肉贵能扛得多。

也算是五格格头一次体验到皮糙肉厚的妙处了。

*****

火车站是个将三教九流各色人种全混杂到一处的地方,上至西装革履、穿金戴银的“贵人”,下到粗布草鞋、蓬头垢面——与妘婛同款扮相的“乡下人”,再加上停在街边的黄包车夫、光着膀子卖光饼的大汉、乃至窝在杂铺里举着烟枪的“瘾君子”等等等等……

徐郎中买好了票,紧拉着她顺着人潮挤进站台,到处都是人,却不见维持秩序的——妘婛碍于身高,垫着脚尖望了好一阵,总算瞧见了刚入站的绿皮车,宛如一只飞快的铁龙,吐着黑烟低吼而来。

来不及细瞅,徐郎中拽着她的胳膊前行,好容易上了火车,仍持续在人挤人中去寻觅落脚之处——他瞄准一处窗边的空缺,眼疾手快的把预备好的板凳往那儿一放,捞妘婛坐下,就算是占了个地盘了。

徐郎中将行李衣物塞到头顶的铁架上,抱在怀中的包裹是两坛子骨灰,待车门关上,人群稍微稳定方才席地而坐,说:“丫头,你忍一忍,睡上一觉天亮就能到了。”

妘婛乖巧点了点头。

实则,这末等车厢内横七竖八挨着人,空气混浊难闻,哪能是安寝之所。

夜幕徐徐降临,徐郎中半躺着睡过去了,妘婛则趴在窗子边,望着玻璃外树木房屋在眼前一晃而过,想着短短两日尝尽了前世从未尝过的苦,一股涩意涌上心头。

也许孤身一人,前路未卜,于是恐惧。

但这对于在床榻上静待死亡降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纵使未知,仍有希望。

她任由窗缝透来的风吹干眼眶,坐回到矮凳上,靠着车壁不知不觉入睡。

***

古人诗中云,姑苏六代繁华,西子镜照江城。

徐郎中也是第一次来苏州,如果不是惦记着给云丫头找祖父,他都想多逛逛街巷长点眼界。只是要在这七华里的地方寻一户不知主人性命的宅子,也无异于大海捞针了。

妘婛看天色还早,不急于一时。想到从前只在紫禁城里尝过的苏杭小吃,此刻正宗风味就这么沿街飘来,哪肯错过?非要拉着徐郎中尝一轮时令的神仙糕、小方松、油氽团子,再配上热乎乎的馄饨面,才心满意足继续上路。

徐郎中本做好了寻个三五七天的准备,带的盘缠也颇是紧俏,见云丫头这种吃法,还嘀咕接下来是否要省着点花,不料未到正午,就被妘婛带往东区临近阊门方向而去了。

不同于外街的青石巷,这块街区大道笔直而上,偶尔驶去的车都是漆光亮堂的,饶是再没见过世面,徐郎中也瞧得出这一区住的都是顶富贵的人家,以为她是贪玩:“逛街什么时候都行,我们还是先去……”

“我没在逛啊。”妘婛爬坡而上,默数着其他门户的牌号,“快了,就在前头。”

两人最终止步于位处坡顶处,最是显赫的府邸前。

那巍巍白墙黑瓦,高耸于四五丈的石基上,西面临湖,东门临路,上去还得先行百级台阶。徐郎中愣愣看着门上的“林宅”匾额,不免咋了舌:“这写的林宅,丫头你是记错路了吧……哎?”

不等他说完,妘婛蹬蹬蹬跑上前去,敲了数下门环,很快大门开了,一个家丁装束的年轻人探出脑袋,眯着眼望着眼前头发蓬乱、肤黑唇干的小姑娘一眼,手一抬做出了赶人的姿势:“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方,讨钱去别处,走走走……”

俨然是把他们当成要饭的了。

家丁尚没来得及关门,下一刻门却被这小姑娘抬脚卡住,妘婛单刀直入说:“我们不是来讨钱要饭的,是来找人的。”

“找人?就你们……找什么人?”

“林瑜浦林老爷。”

这名字一出口,别说家丁,徐郎中都傻了眼。

家丁冷不丁翻了个白眼,“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也配见老爷?得,我不难为小孩子,你放手,我去后厨给你们几块饼就是。”

听语气,林老爷应该在府中。

“我要真是叫花子求见你家老爷又能讨到什么便宜?小哥,我这有一封信,劳烦你捎去给林老爷过目,”妘婛从怀中掏出那封云博约未寄出去的信,递向前,“若是老爷不方便,给这府上说得上话的人也成。”

家丁听她谈吐字正腔圆的,还真不像是乡下妞,于是瞟了一眼信封上的字,狐疑道:“要寄信怎么不走邮局,亲自送上门,谁晓得这有什么猫腻?”

妘婛原是脸上堆着笑,闻言那笑意立时冻在唇角:“要我多走一趟邮局,也无不可,到时要是耽误了正事,这位小哥能担着就好。”

徐郎中被这嚣张的语气吓了一跳,怕对方动手伤人忙上前挡在跟前,不料家丁小哥却没恼怒,只盯着他们看了片刻,接过了信:“行吧,你们就在外边等着。”

随即关上门,快步往府内去。

“他、他真去送了?”

妘婛见怪不怪:“在这种高宅大院当门房的,自有一套行事的方法,送信上门等同于送拜帖,白跑一趟或是赶错了人,当然更怕后者。”

徐郎中偏过头,仿佛从未认识过她一般看了几秒——这个小丫头……怎么突然就透出一股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气息了?

感受到他诧异的目光,她也没有解释,只是静静等着,不发一语。

没等多久,高门再启,开门的仍然是那个家丁,但这一次他的身畔却多了一个人。

一个身着墨蓝长襟的中年男子,稍有些发福,并且谢顶,但五官尚算周正,也有几分儒雅气质,光凭家丁站在他身旁躬身的仪态,便知此人在这宅子中地位不低。

妘婛正在猜测他的身份,忽见他上前一步,仔仔细细端相着她,不可置信问:“知儿?”

唔,不称小姐,而叫知儿?

她心下有了判断,抬眼,用可怜兮兮的语气问:“伯……伯?”

“是了是了,我是你二伯,这么多年了,难为你还记得我。怎么就你一个人?你爸爸呢?”这位二伯性情耿直,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才发觉到徐郎中的存在,“这位先生是……”

“二伯,他是我阿爸的朋友,是他送我来的。”妘婛酝酿了个情绪,眸光转向徐郎中怀中的两坛骨灰,“我阿爸……去世了。”

球留下jio印~~

24h内红包~

~~~

唠嗑时间:

有被问过好几次咋忽然写民国。

实际上,我对清末民初不算熟悉。写文前,更多的印象源自小说和影视,诸如旗袍、摩登女郎、西南联大、谍战或是霸道少帅爱上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段溥仪在东京审判的纪录片,于是萌生了一个念头:深受旧时代影响的人们,是如何走向未知的新世界?

提笔至今,仍在探索。

对我来说是一场走出舒适区的写作,但希望呈现出来的让人感到舒适的文章。

-------------感谢霸王票的分割线------------------

锦鲤糖扔了3个地雷

Heddy扔了1个火箭炮

Sky七瓣雪扔了1个地雷

Heddy扔了1个地雷

Heddy扔了1个手榴弹

夏七夜雪扔了1个地雷

仙仙教母扔了1个地雷

Dear―婉婉扔了1个地雷

站瑜小弟扔了1个地雷

喵喵妙妙扔了1个地雷

小鹿混江湖扔了1个地雷

夏七夜雪扔了1个地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苏州林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