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第3章 第一章 那宫,那少年

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3章 第一章 那宫,那少年

作者:白云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02 14:19:02 来源:文学城

千里之外的中原京州,帝都中京,权利的中央蓬莱宫。

下着濛濛秋雨,青石地砖湿漉漉,马蹄踏上去答答的声音分外清脆,皇宫正门朱雀大门岗哨林立,禁卫军明甲戎装手持长戟,端的是赫赫威严。

天街外,两个襕衫少年策马奔来。

玉勒雕鞍,禁军纷纷低头单膝跪地。打头的少年约十五岁模样,头戴青衿帽,发线被雨浸湿,肤色白皙,剑眉星目,嘴唇丰厚饱满,面上无表情,眉宇间天然生就一股高贵孤绝之气,眉峰线条刚毅。左手大拇指戴着墨玉扳指,腰间挂着一个双龙首谷云玉璜,身形颀长磊落,骑在雪花骢上远望芝兰琼树般。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孩子却周身一派不协调的老成持重。另一个小一些也戴着青衿帽,眉眼五分相似,一看就知两个是同胞兄弟,比哥哥小两岁,眼眸也清朗许多,身后的一队几十人的卫侍骑马跟随。

两少年放慢马步从中间最宽的至尊道进去,其他人只能下马步行从旁边的角门进入。

往前过了毓德门,巨大的皇极殿巍峨在眼前,两阙如巨鸟展翅,气吞虹蜺,披决霄汉,骞龙首而张凤翼,岌树颠而崒云末。

殿前龙首道迤逦连绵,一条汉白玉丹陛孤傲地耸立,直通权利之巅,恢弘壮丽的广场,鸿雁结着队在雨中飞过,肃肃其羽,嗷嗷悲鸣,天空也变得广阔起来。

哥哥少年深吸一口气,马缰被内监拉着缓慢行向前,笔直的禁中大道,人和马走在上头寥若晨星。以皇极殿为轴连接大正殿、体乾殿、仁宣殿和昌明殿,国家的中枢,民生的地维天柱,亦是天下最神圣尊贵的地方。五大殿后过了华清门就是后宫天苑,长长的宫巷,高墙深锁孤城。

一个年老的内监候在角落,一见到他们立刻伏地大跪,苍老的声音带着哭腔:“太子殿下,襄王殿下,皇后娘娘.......刚刚被下旨废黜,迁出了霓凰殿,圈禁永巷废宫梓桑阁!”

襄王眼中噙了泪,不自觉地看向哥哥,好似已习惯了这是他的主心骨,太子眼中虽惊却不见慌乱,定力非常,沉声问:“出了何事?”

老监低头道:“前晌宓王殿下突然昏迷抽搐,又呕吐不止,太医验出早膳的红稻米粥里有黑附子碎末,那未炮制过的有大毒......”

金贵妃的人一口咬定是皇后身边的碧痕所下,且碧痕早膳前去尚膳局给皇后取过熬补汤的银杏果,尚膳局有多人见过,恰这时碧痕的时候她又无缘无故横死,是被鸩酒毒死的,发现的时候身上还热着,皇后百口莫辩。

金贵妃硬说那粥原是毒害福王殿下的,两个孩子在一处用膳宫女不小心弄错,才让宓王替福王顶了,宓王虽不是她亲生却血亲相连,胜似亲生,要以死向过世的亲姊先德妃谢罪,拿剪刀划伤了自己脖颈子,又触柱又悬梁,闹了一场陛下竟也信了,扇了皇后一巴掌,说她蛇蝎妇人不堪母仪天下,从此后跟她恩义两绝!

皇后的小公主夭折不久,心力交瘁又大病未愈,耳目不如以前灵敏,才叫那起钻了空子。

说着直掉泪:“太子殿下,您去衡州求学这一年娘娘过的憔悴极了,又担心您和襄王的安危,又得忙六宫繁重事务,若非操劳过度小公主也不会胎里受亏,不足百日便薨了。娘娘人还病着,身边没一个侍奉,梓桑阁阴凉潮湿,房屋又年久未修缮,那金贵妃狼子野心不是一日两日了,要下手岂不易如反掌。”

太子左手的扳指几乎攥进肉里,他没有提母亲,只问“三弟怎样了?”

老监道:“幸而食的不多没有立刻要了性命,太医催吐了一些,胃府被烧破,吐了不少血,说尽人事看天命。”

太子又问:“父皇此时在哪儿?”

老监道:“奴才见銮驾回了昌明殿,想是还有朝务处理。”

太子略一思忖起身下马,对襄王道:“去昌明殿。”说着转身,走路脚步带风,襄王急急下马跑步跟上,惴惴地问道:“哥,这个时候去求情只怕火上浇油,父皇会斥罚你的。”

太子唇边一抹冷笑,却说:“她到底不够狠,舍不下拿自己亲生的冒险,叫三弟顶了缸,妇人之念!人家即做了戏我们何不唱圆了。”

昌明殿外御阶下。

已跪了两个时辰,雨虽下的不大但时候长了也湿透衣袍和头发,发尖汩汩滴着水珠,地砖冰冷,太子不停磕拜,口中念着:“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①,叩请父皇恩慈,允儿臣代母受过,以偿生身养育之恩......”

襄王跪在旁边不动,绷着嘴看着哥哥心疼不已,一张脸忍憋的通红。

内监总管出来宣口谕:“继后白氏德浅行薄,奸狭歹毒,不堪为国母之尊,太子忝居储位不明是非,不辩青白,即日起幽禁于含章殿,除每日崇文馆例行课读,不得走动。”

襄王的指甲在地砖上刻出了痕印,太子伏地叩首:“儿臣,遵旨。”

栖霞殿。

一位柳叶眼吊梢眉的年轻女子在点蔻丹,身上妃色织金一品妃大袖衫,围着霞帔玉坠,高梳飞仙髻,听完内监的禀报大笑两声,脖颈缠着白纱。

“一日双喜!想不到这太子是个如此沉不住气的!从前只顾跟白氏斗,每次见他就觉闷葫芦似的人,竟没瞧出是这么蠢的,果然书呆子,倒省了本宫的事,不过哥哥也是够草包的,衡州一年又是砒毒又是暗杀,使了姥姥劲了,愣是没伤到他分毫,花那么多银子养的刺客打不过区区府兵,还不如本宫的一个计策管用。”

身边的嬷嬷忙奉承:“娘娘好手腕,一箭双雕!易储指日可待!咱们福王殿下很快就是太子了。”

金氏笑的露出牙齿:“也只我的禩儿当得起!”

嬷嬷问:“那白氏如何处置?娘娘现在摄六宫事,得皇上最信重,权柄在手,何不斩草除根绝了她。”

金贵妃冷哼:“本宫现在弄死她如同踩死蝼蚁,陛下明发谕诏跟她义绝,她这辈子在这宫里再无翻身之日。本宫偏要留她一口气,叫她瞧着心爱儿子是怎么从储位上跌下来的,瞧着她一辈子的经营是怎么化为泡影的,到那时再慢慢折磨她,叫她尝尝人彘的滋味。

告诉内侍省一应吃穿用度给本宫好生相待,本宫的狗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宫里不养闲人,最下贱的女婢作什么她就作什么,从明日起每天舂米一石,干不完不准睡。”

嬷嬷作揖:“遵懿旨!”

金贵妃听的十分受用,不禁又大笑,白森森的牙衬托的唇边口胭红的滴血。“今天是本宫入内廷九年以来最痛快的一天!”

嬷嬷又问:“接下来如何?这太子位只剩一层窗户纸,娘娘如何这最后一击?还有永王,他可是嫡长子,又是皇上的原配孝德皇后所生,咱们可别为他人做了嫁衣。”

金贵妃抚摸着指甲:“本宫要的人哥哥可送来了?”

嬷嬷道:“午膳后就送来了,奴婢已将她们安置在沧月馆,奴婢亲去看了,确实按娘娘的吩咐找的,刚破瓜接客两年的,胸大臀圆,脸蛋生的妖精模样,男人见了十个把持不住。”

金贵妃唇边闪过一抹阴险:“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五岁,正是男子发育长成,青春悸动想入非非的年纪,干柴正缺烈火......五天之内教会她们宫中礼仪,不能让人看出是勾栏出来的,然后安排进含章殿和弘贤殿。”

“遵旨。”

这时宫人来报:“宓王殿下醒了,直哭疼的难受,吐血压住了,可胃和食道都有损伤,太医说三天之内只能喝淡盐温水不能进食,流质也不能进。”

金贵妃不耐烦:“这个没用的,天天碍本宫的眼,若不是要留存半碗做证据早让他做鬼了,又不是和我一个娘胎的姐姐,算了,多派几个人照顾他,没准留着这条命还能再为本宫冲锋一次。”

天色已黑透,因是阴天,夜幕黑压压闷的空气都逼仄起来。

含章殿只点了一盏灯,光线耿耿,四物黯淡,松绿色帘幕影影幢幢。太子坐在铺着明黄蜀锦引枕的座榻上,脚下踏着矮踏,已换了一袭明黄蟒纹袍,束发金冠,腰系白玉革带,微微探身手肘支着膝盖,右手转动左手拇指上的扳指。

面前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含泪跪着,身形娇小两肩削瘦,一看就知有先天不足之症:“对不住是我没照顾好姑母,我已想好了,明日我便去栖霞殿做宫人,卧薪尝胆,定寻机为你除去这个歹毒的女人!”

太子眉头微皱:“不用!一猰犬而已,真正的老虎是那些手握禁卫的权宦,还有远方的藩镇节度使,我自扳得回这一局。”

少女道:“可狗咬一口,入骨三分,狗牙虽小狂犬之毒却可要人性命,自古多少英雄豪杰丧于鼠辈小人之手,你有万丈宏图怎能被这贱人绊脚!我看的出姑父也并非真喜爱她,不过当一粉黛玩乐之物,我只需博得宓王那个软蛋的心说动他出首金氏,姑父向来贯彻仁政,定忍受不得这个。下晌我已去内侍省入了册,自今后便入栖霞殿为婢。”

太子抬眸看她,目光严厉:“你再不听话,我立时送你回渭州,明日便给舅舅去信。”

少女捂嘴大哭,起身跑出去。

太子继续转动扳指,眉峰渐渐刻出思虑的深痕。

薄雾浓云愁永昼,更漏滴滴,梓树桑树太久无人修剪枯枝新桠乱如蓬发,乱叶随风凌舞,永巷长长似到不了尽头,墙皮和角落的绿苔散发着发霉潮湿的味道。

梓桑阁屋顶塌陷了一半,破败萧条的像是荒野残庙,杂草丛一人高,草窝里不时有蛇匍匐,石蛙在不知名的角落呱呱叫着。

大门后一妇人倚门静坐着,约三十**岁模样,面貌端庄婉丽,眉目一抹高深悠远,身上只穿着素绢罗衣,门外传来衣物触地额头磕碰的声音,她心中雀跃,她的孩子终于来了!

太子对着斑驳的朱红门深深顿首,额头毫不怜惜地咚咚咚撞地,连磕三头:“母亲,儿子回来了,儿子无能,让母亲受苦了。”

白氏泪水疯涌,听着熟悉的声音,心海的酸痛剧烈地翻涌,手抓着门框,因在病中头眩晕的厉害,摇摇头:“禝儿,你不该来,你父皇已下旨与我义绝,你也应该和我断了母子情分,这样你才能继续坐在太子位上。”

太子上前手扶门板,恨不得长了透视眼,小男子汉也热泪盈眶:“母亲与儿子血肉相连,儿怎能不来,母亲受苦,儿身体发肤亦痛!”

白氏脸贴门板,泪水滚滚顺流而下,指尖抚摸门缝仿佛那是儿子的脸颊:“你弟弟呢?祈儿呢?一年了,娘多想看看你们长高了多少,胖了还是瘦了。”

太子道:“儿没让他来,父皇明日定是要杖责的,儿一个担着就行了。”

白氏无奈地闭目垂泪:“这就是天家啊,非要这样不可,以后你打算如何?”

太子低声道:“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来。”

白氏的愁苦瞬间转成欣慰:“我就知道,我儿是极聪慧明睿的。”太子贴着门低语:“父皇终于要在我和大哥之间做决断了。”

白氏道:“他近一年精神愈发不济,全靠服食丹丸支撑,每日朝会又怕人看出来,不免加大了剂量,我劝过无数次不肯听,太医说只怕就这几年光阴了,想他自己也是明了的。今日恰你要回来金氏发难他便顺水推舟了。”

太子苦笑:“到头来终究还是以情义试人?父皇就这般不了解我?”

白氏叹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优柔寡断,本性长情重情,权谋里沉浮几十年,残酷的现实让他吃尽了背叛和利用,才变得对谁都不敢信对谁都惧怕,他原该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雅士,偏做了皇帝。

他与先原配相识与式微,孝德皇后又是诗书簪缨之家出的女子,他们自然志趣相投。

当年你皇祖父太宗皇帝遗诏立你为太子,他万不得已才将这储君冠到你头上,这些年纵是你如何出类的拔萃,他心中的情感天平也倾向于你大哥永王赵禵。如今,垂死将及,才幡然醒悟了,知道谁是凤凰谁是凡鸟,谁是麒麟谁是驽马,知道国家命运当如何。

奈何一生身在皇权,困顿于茫然,唯有重情的人才能让他放心托付,他深受手足相残的苦,此意在为你的兄弟们日后谋个保障,也要检验你的肩膀是否足够担当。”

太子仍然跪着,思索道:“仍需推波助澜,父皇对大哥的感情非同深厚。”

白氏问:“金氏你准备如何应付?她是条恶狗,欲行此路必除此畜。”

太子道:“她下一步怎么算计儿子大概也猜得出,儿自会以其人之道算计她,她以三弟的命为筹码,父皇表面上深信不疑心里却疑窦丛生,这一丝疑惑,就能叫她全盘皆输。她心心念念七弟取我代之,实则父皇从未动过七弟的心思,主少国疑,儿只需再添一把柴,令父皇不得不把话说绝,她那般争强显胜,自会铤而走险将自己送上绝路。”

白氏心中宽慰,想自己十几年熬心沥血栽培,终成参天大树。

“我儿愈发进益!娘心甚慰,今日之后你已可独当一面,外头娘便放心了,今日若非看出你父皇的心思我也不会甘心入局,能换得信任,也值了。可笑那金氏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为我们架了桥梁。这些年若非需在你父皇面前示弱扮柔,要用她在嫔妃之间合纵连横,也不会容她做大。”

太子握拳咬牙,母亲为儿受难受辱至此,儿刻骨深愧,无地自容!

白氏拭去腮边的泪:“我儿放心,母亲在这深宫经营近二十年,岂是她人一朝能拔除殆尽的,虽立于险境,也不会让自己有性命之虞。”

太子手背的青筋绷起,哀哀道:“母亲这是安慰我的话,你的病是什么个情况儿是知道的,在这里缺医少药,都怪儿不好!累的母亲忧心劳神,小妹......未曾见得一面,保护不了你们是儿子毕生之痛!”

白氏知道儿子的性格,是极担当要强的,不免泪水又泛滥:“是她命薄怨不得人,生下来不怎么吃奶又哭的跟小猫叫一样,母亲就知她是个命短的,许是你父皇服食丹丸的缘故,缘浅罢了,她已入往生,都莫要再想她了。

唯一忧心的是你弟弟和你表妹握瑜,你弟弟心智尚不成熟你要看顾好他,免被有心人利用了,瑜儿太聪明又太有主见,今日这事还不知怎么折腾呢,他俩的个性要是对调就好了,能做你羽翼臂膀,可惜瑜儿是个女儿身了......”

顿了顿,只觉话说的多了胸口气促,但不说又恐以后没了机会:

“禝儿,倘若母亲这病有万一,你日后定要做个有为的明君,要了解百姓疾苦,以民生为首位,母亲幼年时国家战乱不休,百姓朝不保夕,饿殍满地,白骨遍野,见过无数襁褓之中的婴儿食匮而毙,见过骨瘦如柴的孩子啃吃自己的胳膊,死了被家人烹骨熬汤,母亲那时便立誓,要凭自己一人之力改变这世道,造一个贞观开元那样的盛世,所以才进了宫,有了你,你果然是天赐给母亲的,半点没让我失望。”

“儿谨记了!”太子俯倒又磕了一个头。

夜凉如水,静了半晌,忽然道:“这事之后,父皇怕是要为儿子说亲了。”

白氏欣然,唇角弯弯笑的开心:“你太子位坐稳了他自然要为你筹谋,巩权固威,也为你以后上位平衡局面,过两三年我儿也该大婚立东宫了,大约太子妃出自右相和左仆射家,文臣集团才是首要笼络的,可能还要从门下侍中和节度使这些大患之家选几个良娣,均制各势力。真不敢相信你已长大成人,好似做梦一般。”

隔着门,隔着漫漫深夜,太子仰望寰宇,白氏看不到儿子眼中化不开的苦涩。

卯正时刻,天色还是一片混沌,朱雀门大开,百官从两旁的佐辅道列队步入毓德门,开始朝会点卯,而后有序地步入大正殿。

栖霞殿,金贵妃正在伏侍元和帝穿戴冠服,元和帝不惑之岁,头发白了大半,双眉间一道醒目的深痕,因为看奏疏养出了眼疾,眼珠竟如花甲老人般浑浊,和太子一样的浓眉厚唇,周身气质温润谦厚,看得出年青时曾是一个文雅美男。

内侍监来报:“陛下,太子去了永巷探视废后。”

空气死寂一般的安静,金贵妃暗自窃笑,元和帝眼中怒火汹涌。

天刚破晓,晨色熹微,晨汐的潮湿雾霭朦朦,三丈外辨不清人貌,含章殿梧桐树下,太子已在背手诵读,宫人和内侍们在扫洒擦洗,一队司正监提着刑杖气势汹汹进来,总管模样的道:“陛下圣谕,太子不听朕言,不尊朕训,脊杖二十!”

含章殿的宫人们吓得噤若寒蝉,一动不敢动,太子听罢,将手中的书放下,解开衣扣,褪下外袍,只穿着湖绸中衣,趴到长条凳上。

襄王来的时候已是辰初,看到令他永生难忘的场景,哥哥背上鲜血淋漓,皮肉绽裂,雪白的丝帛被染成暗红,御医正在小心翼翼剪开衣服,那衣料被血黏的模糊,御医再小心也不免掀起一小块皮肉,太子下巴支在瓷枕上,用力闭着眼睛,一声也不哼,只有额角许多青筋爆凸起,冷汗滚滚如雨珠。

襄王喉咙发颤:“脊杖.......怎么能打你脊杖?父皇一向仁德,这次怎会如此心狠!哥,你就喊出来吧......”

御医也看不下去,手下直抖个不停,道:“脊骨有两处骨折,一处骨裂,臣有祖传接骨药必不会让殿下留下残疾,陛下已下了旨意,令我等日夜守在含章殿,力保汤药万无一失,直到殿下脱危,治不好太子我等削足断首,幸好殿下年轻,想来好生静养三五个月也能痊愈的。”

待上了药,内监侍奉换上干净的中衣,人皆退出去,只襄王陪在殿中,太子依旧闭着眼维持着那个姿势,好久,才开口道:“功成。”

襄王不明所以,端着参茶持勺要喂他,太子摆手不用,仍没有睁眼,又过了半晌,突然道:“巳正了吧,朝会已散,让他们准备春凳,孤要去昌明殿请安谢恩。”

①出自《诗经.蓼莪》

预收文《汝之蜜糖》,预计12月下旬开文,这个故事的衍生,讲述女主幼年来了京城,和少年太子成为青梅竹马,携手一起打怪升级。双洁一对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一章 那宫,那少年1 (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