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第11章 第九章 后妃众生相(1)

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11章 第九章 后妃众生相(1)

作者:白云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03 10:10:41 来源:文学城

隆兴五年。

正值三月,新柳由浅黄而深青,绿丝如绦逐东风,飞絮似霰纷漫天,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前夜下了场小雨,晨起空气清新如洗,宫阙如画中琼宇,时日暖霁。

康宁殿外,众嫔妃下了步辇聚集在外院,皇后早来,齐齐屈膝行礼问金安,领班宫女锦叶带着宫人们伏侍入内殿引座。“各位娘娘稍事片刻,太后还未起。”

一把婉转的嗓音响起,正是淑妃沈氏:“想是路上劳顿,让母后多眠些时辰罢,臣妾们无妨。”

发绾堕马髻,斜簪着一对赤金翠玉莲花步摇,横簪一只犀角梳篦,身着黛色缂丝蜀葵一品妃燕居大衫,披挂一条水蓝色披帛,体格秾纤得衷,瓜子脸,肤容不甚白皙,有点麦子色,一双眼睛却生的极媚,媚的都似能滴出水来,媚的风情万种,只这双眸整张脸便美的不可方物,笑起来顾盼生姿,眉梢眼角皆是韵味。

坐在左上位的曹皇后也道:“烦劳姑姑,母后若醒了告知一声,臣妾伏侍盥洗。”

语声温懦和气,只绾着普通的圆髻,戴着红宝鸾凤金步摇冠,身穿杏黄凤穿牡丹织金常服大袖衫,腰间又加金缕佩绶,身量修短合度,容色秀丽,眉目间一抹淡悠深远,脸庞的线条温雅从容。

“喏。”锦叶鞠身退下。

当年的白氏韫之如今已是帝母仁圣慈懿皇太后,退居康宁殿颐养天年,此行出宫至雁鸣山建国寺斋戒祈福两月,昨日方归,皇帝亲上雁鸣山相迎,日常定省事必躬亲,世人皆知母慈子孝。

正殿上首设着一个鸦青妆花缎织金芙蓉大引枕的座榻,底下两边紫檀椅依着位阶坐着六宫妃嫔八人。

皇帝为先皇服孝三年后又添三位新宠,慕容充仪,林婕妤,冯宝林,各自坐着,一时无声。

宫人端着呈盘奉上参茶,按照宫规嫔妃卯时正刻晨昏定省,洗漱梳妆之后便要来康宁殿,请安罢才可回去进早膳,太后慈爱体恤,自先帝孝期满便下懿旨晓谕六宫,每三日请安一次即可,又怜她们体弱,每次来必不少这参茶养神。

宸妃端坐右边上位,拿起茶轻啜一口,眉间冷淡,眼尾一抹不易被察觉的凌厉。

坐在那儿气韵典雅高娴,身姿端方不苟,绾着单刀半翻髻,戴着一套点翠孔雀开屏攒珠钗,额间贴金螺花钿,双眉远山黛,身上妃色缂丝蔷薇一品妃大衫,挽着云绡披帛,腕间一只金累丝龙戏珠手镯,十指蔻丹绛绛。

身形仍然削瘦,浑似衣服架子,两颊也有些血色不佳,知是病后初愈。

旁边的德妃傅氏笑对她说:“这样好的东西,是前些时候妹妹寿诞陛下所赠的吧?也只妹妹有这样的福气了,被陛下这般放在心尖上,除了皇后娘娘诞辰,姐妹们的寿辰,陛下只记着白妹妹的。”

宸妃微笑不语,抬腕抚摸那镯子,嘴角浮过柔情蜜意。

数年之内,六宫之中,她盛宠最渥,每遇临幸后妃,一月之中总占其半,且皇帝对她知无不言,这信任无人可及。

众妃投来艳羡的目光,皇后低眸难掩失落,淑妃给德妃飞了个眼色,责怪她多嘴,德妃暗暗低头,表情尴尬。

二十七八岁的女人,每每于这些千娇百媚的面孔同处一室,总觉格格不入。

女儿身生了男儿相,遗传了父亲的国字脸,厚厚的粉腻遮住肌肤的粗糙,浓黑的眉裁剪的细细弯弯,可总透出几分不自然,眼睛很大却有些三角,并不水灵,甚至有些呆怔,鼻梁微塌,唇薄而大,不语时似天生抿着刻薄,体态并不肥胖,只是骨韵壮硕,算不得丑陋,只勉强端庄。

梳着抛家髻,压髻一只金镶珠石松竹灵寿簪,前簪一支赤金流苏钗,另几个点翠草花蝶小簪,临来前又加了个八宝璎珞抹额,身着丁香色天华锦宝相回纹花团一品妃燕居大衫,挽一条轻纱披帛,到确有几分清雅,她知道她们私下总嘲笑她俗,不懂妆容,只愈发较了劲去。

右下第三坐着贤妃邢氏,年纪与宸妃差不多。

头发有些稀黄,簪着假髻梳成个简单的堕倭式,戴了一对累丝镶宝碧玺金簪,点翠草虫排穗流苏华胜,鹅蛋脸,眉毛极淡,只凭眉黛画出来,模样生的几分男娃娃气,身上藕色织金落梅曲水一品妃大衫,桃紫色烟霞锦披帛,手中把玩着披帛不停地在指间绕成圈,似百无聊赖,身格纤长,腰身不盈一握。

因是江南女子,体态略显几分灵巧,却并无南国女子的娇柔,眉目间颇有英气。

这时,锦叶出来道太后醒了,已盥洗过,正在更衣。

皇后连忙起身,宸妃已抢在了前头,贤妃和三位新宠落在了后头,几人进了内寝殿,见一身半旧靛蓝色宝莲暗纹常服大袖衫的太后披散着发伸展手臂,被围拥着罩素纱襌袍,戴上佩绶,两鬓添了几丝花白,见到后妃们进来,面上立刻展出慈爱的笑,眼角尚留慵态,穿衣毕,皇后和众妃一起俯身拜倒:“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摆摆手指:“免礼。”

众人被各自的侍女搀扶起身,太后已坐在了妆镜前,司饰女官打开了大小妆奁,一个执起鸾篦小心地梳发。

皇后宸妃淑妃三人走过去,帮着挑选配饰,贤妃不擅此道只好原地站着,袖下不停地搓玩手指,德妃向来不在这件事上争先,怕自己闹笑话,也原地侍立着,三个新宠有心侍奉,奈何位阶低微,不敢在皇后和四妃前面冒头。

女官手势熟练,很快绾成个圆髻,戴上五凤朝阳挂珠点翠钗冠,皇后挑了一只碧玉龙首簪,刚拿起来见宸妃也选了一支白玉凤尾簪,淑妃机灵,等二人选完才拿起一只和田籽玉十八罗汉臂钏,皇后脸上略显不悦,拿着那只簪放下也不是,只觉烫手起来。

宸妃唇畔一抹蔑笑,道:“妹妹僭越了,该打、该打,还是簪姐姐的罢。”说着就要放回,太后连忙道:“哀家近日清修,身上带着我佛烟火气,还是簪素色应景,方显清净至诚。”

对皇后安慰道:“明日哀家再戴这只,让她们放出来。”

转头笑容和蔼地对着宸妃:“瑜儿来给母后簪上罢。”言语亲切,直如至亲母女一般,宸妃也如小女儿相视一笑,目光间亲昵默契无间。

太后又道:“淑妃眼光不错,这臂钏与衣纹甚契合,哀家就喜你这伶俐。”

淑妃颔首一笑:“都是母后教的好。”

皇后面上**辣,极力克制,眼眶微红。

待妆罢,一行步入东配殿伏侍早膳,宫女们打开一摞摞食盒,金丝梨木八仙桌上浮绘麻姑献寿图案,肴馔馨香,摆了十几样,因着太后近一年礼佛茹素,一概全无荤辛。

锦叶依次用银箸试了毒,淑妃用手巾包着牙箸,紧紧盯着太后目光,宸妃总是离身最近的那个,端过绿玉碗盛着的燕窝羹呈上:“母后先用这个。”

太后点点头,提起银匙进了几口,皇后本来要盛野山参粥,想着空腹先用这个最好,见宸妃抢呈了燕窝,心想免不了被诟病一番,只好作罢。

撤下燕窝,宸妃又盛了一碗山药粳米粥,淑妃夹过酱笋片到碟中,宸妃“咦”了一声,喜道:“竟有这个!淑妃姐姐好细心!”

太后也笑:“家乡的味道。”

淑妃含蓄道:“臣妾只是想着这个开胃,不想还有这说法。母后且试试味道纯不纯正?”

太后提箸尝了一口:“到是八分地道。”

淑妃喜不自胜,心想歪打正着:“那便好,以后让膳房常备着。”

德妃夹了一块豌豆糕,太后点点头,一时进着,皇后也盛了银耳马蹄羹,淑妃又添芥蓝桃仁,水晶烩海参,贤妃想添茯苓夹心饼被宸妃抢了,想添瓠瓜丝又被淑妃抢先,盛冬瓜莲叶汤刚拿起碗德妃已抢先一步......

从前时,太后奉行食不言、寝不语,崇礼至上,皇帝和襄王言传身教,至今规矩着,做了婆母不免要改过来。

待太后放下牙箸,淑妃立刻从旁边宫人捧着茶盘接过了漱口茶,宸妃执着漱盂,太后漱了一口,吐入盂中,皇后递来手巾,轻轻拭过,德妃捧过铜盆清水,太后浸了手,淑妃又递上了帕巾。

这才膳罢,三位新宠双腿已有些酸,本来从前初进宫时已适应了,太后外出两月竟又不习惯了。

太后被宸妃搀扶着坐在大引枕上,嫔妃们又敛衽福了一福,各自落座。锦叶拿过日常攥着的一个南红玛瑙佛串。

看着儿媳们的气色,微笑道:“哀家外出这些时日,你们可好?”

众嫔妃异口同声:“谢母后挂牵,臣妾安好。”

太后目光落在林婕妤身上。

只见女子肌肤若凝脂,绰约若处子,眉目恬淡淑然如寒露秋霜,发若乌丹,柔软地绾着个随云髻,斜簪了一支白玉攒心梅花簪和两个玉蕊花点翠,上着杏缎织花玉兰阔袖烟罗衫,下襕香云纱齐胸襦裙,裙裾飘逸,系着银朱锦带,挽着青纱披帛,不施脂粉,面颊似是而非地含着羞怯。

整个人清涵恬静,满室花团锦簇,被她衬托成了俗艳。手搭在小腹,那儿高高的隆起。

太后不禁眉开眼笑,唤了她的名字:“纯涵,龙胎可好?哀家临走时你还在害口,如今怎样?”

林婕妤轻轻垂颚,安恬一笑,语态慢条斯理:“回母后话,已好多了,只是晨起偶泛酸水,无妨大碍,进膳也香,龙胎动的活泼,御医每日请脉都说体魄康健。”

闻言,淑妃和德妃余光投到那肚子上,睥睨一眼,宸妃低眸看手,眼底一阵紧似一阵火烧。

太后的笑意快溢出眼眶:“很好!月份大了更要仔细,少外出走动,以后晨昏定省免来了,哀家不是那不通情理的,不在意这个,只要皇儿顺顺利利出生,就是哀家的福气。”

林婕妤怯懦道:“嫔妾不敢,陛下怕会怪罪。”

太后道:“这是懿旨。”

林婕妤扶着肚子起身款款一曲:“嫔妾谨遵懿旨,谢太后恩典。”

太后又问皇后:“产娩的物事可都备好了?稳婆和女医可妥否?”

皇后道:“回母后话,早已预备好了,虽说现在妊期近六月,可事有万一,为防早产臣妾让她们住进了昕薇馆,日夜寸步不离,都是宫中积年的老人,女医是给臣妾接生过的,臣妾着人再三盘查了家世背景,近一二年所接触的人事也录了册,派了人日常监督,尚无有不妥。林妹妹每日饮食俱按着御医的食谱来,适以清淡温补,绝无过分油腻,就怕龙胎过大生产艰难。”

太后满意地点头:“哀家就知你是极周全的。”

皇后恭顺道:“这都是臣妾份内之责。”

太后赞许:“有心了。”

皇后垂首:“不敢。”

林婕妤望了皇后一眼,满目感激。

皇后又道:“母后还不知吧,陛下许是未来得及告知,冯妹妹也有了,已三月有余。”

太后大喜,冯宝林本就是康宁殿出来的人,自是心腹一般,入侍不过半年,仅侍寝一二次,对她道:“果然是有福气的孩子!”

冯宝林面上一红,旁边的慕容充仪斜眸剜了她一下。

前者宫女出身,肤色白皙,五官清秀,算不得极致出挑,只因宜男之相被太后天恩抬举了,绾着圆髻,簪着一套珠翠头面,穿着茶色窄袖襦裙,胭脂水粉滋养着,云锦绮罗上身一衬,倒也称得上丽色佳人,只是位阶最末,总端着卑微之态。

后者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脸若银盘,眼似秋水,美的直扎人眼,梳着高鬟髻,两边簪着金枝玉朵豆蔻步摇对钗,那豆蔻果俱用上等红宝石,缕缕金线流苏垂下,举动间簌簌漾动,着一件织金胭脂折枝海棠交领阔袖烟罗衫,下穿月白齐胸双绉真丝流仙裙,挽湖绿色烟罗锦披帛,颈项皓质如雪,呈露一半锁骨,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右边面颊上一个大酒窝时而隐现,唇角恍若总含着一抹嫣笑。

太后又问皇后:“即有喜为何不曾升了她的位阶?你没与皇帝禀明?”

皇后起身恭敬道:“臣妾想着她原是母后宫里出来的人,不好自专,该抬什么位份等母后回来商榷,臣妾去了昌明殿几次,陛下一直忙着,不是召见外臣就是议事会议,夜间批阅奏疏到戌时,用着膳都在看各州邸报,臣妾不敢拿后宫庶务搅扰。”

太后责备道:“这是你的不是了,你贵为皇后,统辖六宫,该拿出后宫之主的风范气魄,凡事战战兢兢缩手缩脚,一味揣摩上意,缺乏主断,未免有失威严。前朝国事繁杂,多如牛毛,皇帝日夜忧劳,辛苦非常,哀家昨日瞧他竟清减了些,这起內帷小事还巴巴去烦扰,不知道的还当天家多揽权独断呢。”

淑妃和德妃对视一眼,暗自幸灾乐祸,宸妃心中冷笑。

皇后面上一时挂不住,颔首一施:“臣妾知错,母后训斥的是。”

太后道:“宫中循例,自来宫女遇喜该如何当如何,晋一阶为才人便是,待皇儿诞下来,再作计较。”

皇后躬身:“遵懿旨。”

冯宝林起身施施然跪倒,磕拜隆恩。

太后挥手免礼,心知皇后脸皮薄,不免又怀柔一番:“哀家听闻安和前几日出疹了?安庆入了春也一直咳嗽着不见好?怎么回事?照理天暖和了不该如此啊。”

皇后道:“回母后话,御医说和儿是被春絮感染,婴儿肌肤娇嫩,一时禁不住,擦了药膏已好多了,以后少让她出门便是。庆儿的病系节气变换,去冬玩雪吸入肺腑寒气,攒成了症候,不爱饮水,又爱食枣子,身上带了火燥,开春被风一激,便全发作了出来,成了百日咳,得慢慢用药才能调养过来。”

太后嗔怪:“这孩子,就爱个雨啊雪的,怎么说都不肯听,回回下雪往雪地里跑,不玩个浑身汗不回来,可不招病么,她性子扭,也难为你了。”

皇后惶恐道:“都是臣妾管教无方。”

太后道:“也别太严厉了,让她起了逆反心,事与愿违,她得了教训也就记住了,大一些自然学得矜持庄重,女儿家洒脱些也无妨,将来下了降想自在也不能了。”

皇后点头:“臣妾谨记了。”

宸妃冷眼瞧着,猜想太后即当众伤了皇后颜面,未免舆论,接下来定会拿妃御开刀,平衡非议。

果然,太后问淑妃:“宗昱和宗晏近来功课如何?”

淑妃起身道:“回母后话,昱儿已能默诵《雍也》和《子罕》,司徒少师也说进益不少,晏儿熟记了十三个字,一个字教三遍就能记住,陛下那日还赞赏了呢,说晏儿天资伶俐。”

太后面色不豫:“六岁了还在读论语也值得你自豪,他父皇像他这般大时已可以默背半本孟子和整篇春秋公羊。”

淑妃脸上青白相接,起身跪倒,羞愧的抬不起头:“臣妾无能。”

太后拨弄佛珠,疾言厉色道:“宗昱是皇长子,理当为皇子们的表率,哀家观他是个天资钝拙的,你身为母亲不思鞭策激励,还安时处顺,自足自乐,如此愚蒙浑噩!璞玉不琢,不成美器,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①。

男儿身背家国社稷,经纬天下之大责,首要磨砺心志,锤炼其性,时常如临忧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朽木与栋梁只在一念之差,夯雀先飞,勤能补拙,皇帝为国为民忙不暇接,不能事无巨细让他操劳,你为母亲的任重而道远!”

淑妃淌泪涟涟,头越垂越低:“臣妾谨遵教诲。”

太后又道:“晏儿才将一岁半,能识得数个字确属难得,只是现下还小,心智未成,若果真灵心慧性,便是吾天家之福,能有一个如他父皇一般,哀家已心满意足。你要愈发仔细教养,莫入了别途,那玩艺耍乐之物一概不许让他触碰,切记玩物丧志。”

淑妃伏地叩首,步摇上的玉珠贴着地板:“臣妾谨遵懿旨。”

宸妃留心皇后的每个细微表情,只见低眸望地,目光失落,难言痛楚,腮边一片砂色,好似那些话一字字都是巴掌扇在面上,心下喝彩一声,一时好不痛快。

德妃瞧着皇后和淑妃接连挨训,心知接下来怕是轮到自己了,不由惴惴起来,心跳的怦怦怦,重重地擂撞着胸口。

果然太后让淑妃起来,眼光转到了她身上:“哀家出去时说了让宗显戒奶,如今怎样了?”德妃眼睑一阵急跳,慌忙起身一拜,嘴皮直打哆嗦:“回......回母后话......显儿太......太小......断了一次......哭的嗓子都......哑了......也不肯吃东西......臣妾......只好......把乳母叫了回来......”

太后讽了她一眼,蹙眉道:“妇人之念!一岁多的孩儿混沌初开,正值识物知理,深受身边诸人潜移默化,此时依恋乳母,以后记事认了人便要时时依恋乳母,心里头有了烙印,一辈子恋眷母性。

哀家早先就说过生于膏粱锦绣的孩子,翠绕珠围,不免耽与旖旎安适,沉浸纸醉金迷,少了攻伐求取之心,丧了锐气锋气。男孩家立身处世首要性子坚韧,养成吞吐天地的精神。爱之不以道,是所以害之也,你如今心软溺爱,实是害他将来!”

德妃眼睛也蒙了泪:“臣妾知错了。”

太后道:“今日回去就将那乳母挪走,以后不许他再见,凭他如何哭,动心忍性,时日长了自然就别扭过来了,你也要少亲近他,少抱他,少温柔待他,少让那些如花似玉的宫女到他眼前晃,一概伏侍都让内监做。”

德妃沉痛的垂着头,无奈地闭目顿首:“谨遵懿旨。”

太后目光又挪到了贤妃身上,贤妃后颈背打了个激灵,皇后估摸时辰太后该进餐后药茶,忙吩咐锦叶端了来,伏侍着喝了一勺,润润喉,才道:“贤妃,你伏侍皇帝也近七年了吧?”

贤妃强自镇定,落落起身,弯身施一施,答道:“回母后话,臣妾元和十三年与三位姐姐一起入的东宫,屈指算来确实七年有余了。”

太后问:“近来可着御医请脉否?”

贤妃胆战心惊:“请了,每......每三日请一次平安脉。”

太后又问:“皇帝没召你侍寝么?”贤妃脸上一热,只恨不得遁了地缝,语气竟有些哽咽:“召了。”

太后叹息几声:“许是机缘未至罢。”

贤妃闷头直欲钻进胸腔子里,眼泪已在打转:“臣妾福薄,不敢奢望。”

太后自来不甚喜欢她,不耐烦道:“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②,天家设立六宫,为的就是广充掖庭,绵延子嗣,你却好似也不急,你好武,爱操弄节鞭,从前做女儿哀家管不着,可入了宫便不好那般轻纵任性,身为一品妃,阖宫的典范,要学得秉礼自持,端稳庄重,万一有娠,伤了孩儿可怎么得了。”

贤妃双膝贴地:“臣妾知罪了。”

太后无奈地冷哼一声:“知罪你也改不了,桀骜不驯的,一出去就如同脱缰了的野马驹子。”

说罢,余光有意无意瞧了一眼慕容充仪,彼已吓得花容失色,太后却揉揉额角,疲累道:“路上颠簸了五天,也没怎么睡,哀家要去补个眠,你们跪安罢,晚夕来时记得带上皇儿们,哀家甚想念他们,给他们求了平安福,各自带回去罢。”

众妃起身,曲膝一福:“太后福寿康宁,臣妾告退。”

端端方方地依着尊卑退身出殿外,太后又加了一句:“瑜儿留下,哀家有几卷佛经要你帮着誊写。”

宸妃应声:“是。”

众妃意味深远地望了宸妃一眼,尽皆出去。

注释①《礼记.学记》②《礼记.昏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九章 后妃众生相1(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