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 第4章 第 4 章

流放世子科举日常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二月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23:13:41 来源:文学城

关秋屿在草屋前制备泥浆,听吴大哥冲他喊话,便放下手里活走到吴大哥和几位农户面前。

“哥哥们没领到过冬物资,还是县衙又为难大家了?”

关秋屿认真询问,也留意到吴大哥目光早已越过他肩膀看向了他身后。

不必回头,他已知吴大哥在看谁,那地主家的慈姑娘今早天亮就赶到他家,一直在火灶边盯着熬药。

“她怎又在你家?”

吴大哥的话音拉回关秋屿思绪,同时一双眼睛几乎要迸出火光,因而没控制音量大声质问道:“照这么说,这姑娘算慈享田给你的额外报酬?”

这话是真不中听,关秋屿却理解吴大哥的疑心,若自己没与慈琰有过直接交流,也料不到慈琰为人那样直爽,是完全不在意男女有别的。

“慈姑娘是大夫,来为我母亲治病,吴大哥可不好误会!”说着,关秋屿转身去火灶边与慈琰说明情况,领着慈琰见过吴大哥。

慈琰回笑,她常年隐居,待人接物更偏向随性,但也没疏于礼数,给吴大哥和几位农户行了礼,随后才懵懂地看着关秋屿。

“公子刚和大家说了什么?”

“闲聊几句。大家今日顺利领回物资,应该一起谢谢慈姑娘的。”

关秋屿边说,边站去吴大哥身边,率先躬身给慈琰拱了一礼。吴大哥和其他人见此,亦学了他的架势照做。

慈琰见状,脸上不太自在,忙摆手推辞起来,“今年博县有难,家父作为乡绅理应出钱支助,乡亲们不必客气。”

此言一出,吴大哥只好打住,和其他几人互相看了看,余下疑心都被暂时吞回肚里。

关秋屿笑了声,见吴大哥心里憋着话,怎可能就此放他离开,便在吴大哥转身前叫住他,又对慈琰说道:“姑娘有善心,又懂医书,其实平日可以多来乡里走动,咱们这儿病倒却无钱看病的人太多了。”言罢,他给吴大哥个眼神。

吴大哥稍微一愣,反应过来便附和道:“秋屿说的正是,如果姑娘能搬来村里住下,随时帮咱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那才是最好。”

关秋屿听言有点吃惊,吴大哥确实说了村里实情,可慈琰一个姑娘家,搬进村住恐不可能。

他保持沉默,等慈琰自己拒绝,话赶话已到这份儿上,若觉得不便拒绝了,也没有太多尴尬的。

偏偏慈琰低头想了想,朗声应道:“这有何难?大家真愿信我,邀请我来住,我怎能不来?那这件事就说定,一会回家收拾好我就搬。”

在场的吴大哥又愣了神,双目定住,应是没料到慈琰姑娘能这般爽快答应。

关秋屿一时没忍住,侧头笑了笑,又听慈琰对他说:“只是,我搬来后该住在哪?”

关家四口人肯定没地儿,隔壁吴大哥家倒是空出张床却不便同住,那就还得另外盖间新房。

住的问题不难办,盖房的材料也能找大家凑齐,关秋屿想了会,拍了胸脯回道:“只要你来,我负责解决住处。”

慈琰点头“嗯”了声,回去火灶边继续熬药,服侍关母云氏服下,赶在晌午前离开关家。

等她前脚走,吴大哥又溜进关秋屿的屋门,把关秋屿带到路边,和几个壮年农户见了面。

“慈享田和他女儿的事,我们可以信你,但替县衙造水车的事,咱还想找你问清楚。今儿去县衙,碰见衙役晾晒水车修造图纸,就凑近看了,那上头密密麻麻全是线,根本看不明白……所以,王营不会再使诈吧?”

关秋屿对此有准备,他身边住的这群农户多是流放来的,从前干的营生也杂。其中经商是大头,也有京城或地方衙门供职的文吏,但系统接触过工程项目的,还真没有。又比如,隔壁住的吴大哥在兵部职方司管过几年征兵,舞刀弄棒、挑选兵将,是在行的,让他看工程图纸,必然两眼一抹黑。

“大家的意思是,咱们自己推个代表出来,参与县衙的工程监督和计划指定?”

关秋屿先发,抛砖引玉道,尽管这个差事是他很擅长的领域,却不好过度暴露自己前世的经历,以免引来瞩目。

最好的办法是先推出去。

几位农户陷入凝思。

少时,有积极些的看向一旁的吴大哥,建议道:“我觉得吴大哥应该站出来。”

立刻有人赞同:“吴大哥的人品,绝对可靠。”说着又往关秋屿看一眼,“秋屿别误会,我是就事论事,而且吴婆婆走了,吴大哥以后没了负担,更适合帮咱们跑动监督,对不?”

关秋屿无比认同,“的确如此,不知吴大哥愿不愿意承担。”

吴大哥挠着头发笑道:“需要你们瞎安排?问过县衙的意见?先去县衙商量好再说吧。”

最终这第一次讨论无果而终,但也不算完全没进展。大家一致推举关秋屿去县衙提建议,只是在“监工”人选上,又更倾向于吴大哥。

关秋屿没怨言,带着农户的心愿到了县衙,但王营没现身,派了个分管水利的文吏来接待他。

二人说起“农户监工代表”的提议,那水利文吏明显一愣,估计王营提前打点过,一直克制着没讲难听话,只客气陪笑称是,回说都可以。

关秋屿得到肯定答复,被人送出衙门时已经天黑。他远远望见有人在收水车图纸,没好靠近去看,也是对这种关乎开荒大计的细节放心,便匆匆往村里赶回。

到了村头,吴大哥跑着迎上来,听说县衙同意他们的“监工”要求,不由松了口气。

片刻,又神秘兮兮吹声口哨,立刻有人推了两车石灰糯米过来,坚持要交给关秋屿。

“这是大伙的心意,你先收着,给慈姑娘盖房子用。”

关秋屿记着这事,正想和大伙说,这时便没推辞,和吴大哥一人一车都推放在自家屋边备用。

吴大哥干笑,“其实我一直有疑问,你找慈享田争取物资,自己究竟会不会和泥浆,盖房?亦或者,只为索要更多东西,放他的血解恨?”

“我……会一点,从前随我爹去北面巡防,看士兵们干过,是不难学的。”

关秋屿清了清嗓子,对吴大哥笑道:“我干不来,不是还有大哥你嘛!没事没事。”

吴大哥忙挠头,呵呵地笑,“这个你放心,我肯定会帮忙。”

语罢,落荒而逃。

关秋屿看着他走开的背影,缓缓叹了声,再回屋伺候母亲用过粥水和药汤,便开始制备砌墙用的糯米浆。

原身目前的体质较弱,关秋屿做一会就要歇一会,断断续续忙活到天明才靠在一边眯一阵。

却没想又被吴大哥的惊呼声吵醒。

“这些都是你小子熬的?有模有样呢!”

吴大哥真心夸赞,蹲来关秋屿身旁,压低声线道:“和你商量商量个事,等盖完慈姑娘的新房,也帮我改建一下?我这双糙手,真干不来这种细活。”

关秋屿乐得帮忙,满口应下,就算吴大哥今日不提,他也有打算给吴大哥好好翻修翻修。

再有一月便到了新年,谁家又不愿意住进牢固的新房里守岁呢?

只是事情的后续发展,有点超出关秋屿的预料。

他帮完吴大哥,又去帮张大哥、李大哥……一圈忙碌下来,竟然已是除夕前夜。

大家流放在外,迎新年的仪式感是顾不上的,还能将破旧草屋改建成泥墙结构,实在值得庆祝,便自发给关秋屿家送来各种用不完的物资,大米、被褥、土豆堆了满满一个屋角。

关秋屿收下大家的回礼,最后才有空收拾自家草屋。

一连阴云数月的天色难得见晴,母亲云氏坐在门前晒太阳,这段时日由慈琰照顾病情,她气色都好转不少。

等关秋屿砌好最后一块墙,云氏也备好了流放异乡的第一顿新年团圆饭,她看着三个儿女,千言万语哽在喉头,随后拉起长子关秋屿的手,拍了又拍,半天才说出,“辛苦我儿,幸好还有你。”

不知为何,随着云氏的话音出口,二弟关秋峥和小妹关秋玉一同哭开。

关秋屿有点慌,他可应付不来这种大场面,只好一手抱一个,哄了二弟再哄小妹。

家里正乱着,门外来个不速之客,喊了声“关夫人新年好”。

县衙衙役赶在除夕夜来关家,这叫关秋屿感到不安。

他应声站起,抱着弟、妹护在母亲云氏身前,警惕道:“今日又有何事?咱们出去说。”

话毕,他把止了哭的弟、妹交给母亲,自己往门口走,也给堵在门口的衙役做了个请。

“倒也不必回避关夫人。”

衙役没照关秋屿的意思走开,站在原地,“今日是有正事询问,还请关公子把其他农户都叫来,再和我说一说,你们打算推举谁做“工程监督”。”

关秋屿愣了瞬,想起年前办的大事,赶紧跑出去召集人。

等各家的男人们聚集到关家门前,衙役看着黑压压的人头,似是有点发怵,转头抓了关秋屿,单线提问,“关公子应该可以代表大伙吧,你来告诉我答案。”

关秋屿看向左侧的吴大哥,却见吴大哥有意往后退,他便又看右边,终听人高喊出个名字,“吴奇”、“吴奇”。

很快,四下一同高喊,声线整齐。

被点到名的吴大哥出了列,缓缓走到关秋屿身边,对衙役拱礼道:“在下就是吴奇。”

吴大哥兵家出身,本就体形彪悍,加之近来伙食也不错,出口的嗓音响如洪钟。

瘦衙役呆了下才问,“那你可愿意代表农户,做这个‘监工’?”

“不愿意。”吴大哥毫不犹豫。

瘦衙役顿时竖了眉,转头看关秋屿,“怎么回事?要设监工是你们,拖拉敷衍也是你们,拿县衙开涮是吧?”

关秋屿赔礼,“不敢。”

他也看着吴大哥,正欲再确认一遍,却听吴大哥先说道:“监工关乎紧要,在下自认胜任不了,担心有负大家重托,便想推举关秋屿帮大伙来担此任。”

这个答案,的确是关秋屿设想过的最好安排,但话从吴大哥的口中讲出,就被赋予了更高的信赖。

其他支持吴大哥的农户听到这话后竟都愣住,隔了会才高举拳头呼喊起“关秋屿”的名字。

吴大哥同样喊着,眼底包含热切。

在场的县衙衙役受到感染,似乎也对“关秋屿”的当选颇为满意,便一拱手留下句,“恭喜关公子年后初十走马上任。”

修造水车的工程就此正式敲定下来。

关秋屿安心过完年,没等到初十,提前在初五与县衙联系,想先看看水车预造图纸,以免到时出现意外。

县令王营还算配合,同意关秋屿的想法,只是他依旧没现身,又派了个水利文吏来对接。

罗义是博县县衙的老人,五十来岁,从前朝算起伺候过十多位县令大人,上回就帮王营接待过关秋屿。

初六那日,罗义又见上关秋屿,还想绕绕弯子,被关秋屿一语点破。

“公子要看图纸,也行,但王大人交代过,图纸从京城送来的中途落过水,虽及时晾晒还是有些破损,所以只能在县衙看,不能带走,这……现在都快天黑了。”

罗义说着,往外头的夕照看了眼,面露为难。

关秋屿之前来县衙就大致看过,整幅图纸有一丈见方,想仔细检查一遍,肯定要花好几天,但若是只查大体形貌,给他一个时辰就足够。

“没问题,请前面带路。”他给罗义做个请。

罗义抿唇笑,只好起身领关秋屿进了县衙工科值院,命人把关秋屿要查的图纸铺在地上。

关秋屿拱礼相谢,低头细看,并没留意到罗义退到一旁,正严密盯着自己。

眼前这份图纸,与关秋屿前世见过的相比,除开标注字体不同,通篇没有阿拉伯数字,倒无大差。

只是关秋屿觉得,县衙推出的一主体带十水车的设计,明显没跟上这个朝代的工程水平。他记得,东南边已大面积推广一体三十水车的主架构了。

怀着疑问,关秋屿回头看罗义。

那小老儿正坐着品茶,对上关秋屿的目光,忙放了茶盏起身走来。

“关公子看得如何?”

“不太行。”

关秋屿没客气直白回答,等罗义发笑,他亦是一脸正色,“这份图纸,确定是初十开工用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