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流放后我成了扶贫县令 > 第18章 听书

流放后我成了扶贫县令 第18章 听书

作者:孺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12 01:07:53 来源:文学城

安南此地,会在每年的冬天在活树上第一次凿采木香,称之为开门香。凿取下来的木香也有等级之分,最低等为白木香,最高等为牙香,也唤女儿香。

香树本就生长不易,牙香还需得从老香树上凿取,再经过香农们精心制作,方才可成。

偏掌握香树和制香手艺的香农又多为安南山间土著,他们也是对巫医最为信重的那一批人。商户们为着能换取到高品质的沉水香,才会不辞辛苦的从其他地方赶来大批的耕牛。

所以这饭不论吃多少次,赵四郎都不觉得自己会改变主意。

直到赵四郎被韩彻带出招待所,来到一处茶馆。

安南县原来的茶馆在之前大抄家里被清理了,如今的茶馆,是韩彻近些时日才安排人重新开设起来的。

“拜见大老爷。”茶馆店家一见韩彻,一脸热情又亲切的跑来:“大老爷快请上座,可要现在便开始?”

韩彻点头:“嗯,开始吧。”

店家闻言,立即笑着应下,下去准备起来。

很快,茶水点心陆续摆上桌。

赵四郎此时已经有些看不大懂韩彻的操作了,说是请他吃饭,来的却是茶馆喝茶,吃点心。

不过旁的,赵四郎倒是看出来了一些。好比这位韩县令在被贬谪到安南后的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貌似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拥戴。

今日茶馆店家如此,昨日孙大郎还有那些厨娘杂役亦是如此。

这不得不让赵四郎生出几分忧虑,他虽有靠山,但毕竟远在京城。而韩彻在当地这般受乡民爱戴,与他换取耕牛亦是为分给农户。

若韩彻最后真来硬的,那他这次怕是有点麻烦了。

为了招待赵四郎,韩彻今日还命人准备了节目——说书。

“来,听听我们安南的民间故事。”韩彻微笑着,替赵四郎茶杯中注入热气腾腾的茶水:“虽是乡间故事,也颇有一番趣味。”

赵四郎忙道:“多谢大人。说来,我平素也爱听闻民俗趣事。”

韩彻笑道:“那感情好。一会你可定要好生听听,再与我讲讲别处民俗与安南不同之处。”

这话一出,赵四郎便是想不用心听书,都是不成的了。

“啪!”

只听得醒木一敲,前方说书先生便扬声道:“话说,安南某地有一户人家,夫妻二人为人和睦又良善。却不知为何,成婚十数年亦未怀有子嗣。”

“某日,有一行僧前来化缘,受夫妇二人恩惠后,便与二人指点,言道二人或可在家中供奉观音大士。”

“夫妇二人听用,每日都与家中虔诚供奉大士。一年后,果真喜得一闺女。二人感念大士赐儿之恩,为其取名为芙蕖。”

“芙蕖,莲矣。”

观音大士坐莲花台,而莲花又曾被人称之为佛花。

“这芙蕖自幼便聪慧孝顺,这日,她同父母,乡邻一道与海边赶海。突遭逢恶蛟做害,为救父母和乡邻,芙蕖使计将恶蛟引来自身,最终众人成功脱险,而那芙蕖,却惨遭恶蛟一口吞食!”

说书先生说到这,停顿下来,摇头长叹一气。

一旁的韩彻留心注意到,此时赵四郎眉头也不由自主的跟着蹙起,显然已是在替那芙蕖惋惜。

实在是古代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好比说书都是直到宋朝才真正成型,立时便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

韩彻从原主记忆中更得知,时下虽有说书,但还未兴盛,故特意安排了眼前这一出。

这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后世的《哪吒闹海》,但因着原故事斩杀恶龙,抽龙筋等行为有人们借助神话故事在表达对天子的怨恨,因此韩彻便不得不做出修改,把恶龙改成恶蛟。

毕竟韩彻本意,是为着推广藕粉。

也如韩彻预料那般,赵四郎果然被故事吸引,全然一副全神贯注的神态,盯着说书先生,等待后续。

“正当夫妇二人因痛失爱女,悲戚难耐,又恐恶蛟继续前来做害时。之前点播二人的行僧突然而至,立时将那恶蛟斩杀。奈何为时已晚,夫妇二人刨其腹,却连零星碎骨也未能得。”

“夫妇只得跪求行僧,行僧感念芙蕖舍己救人此等壮举,便借助莲藕,为其造出藕身人形。”

“芙蕖得以复活后,才告知父母一隐事。原来她本是随伺大士身边之莲花化身,行僧也非寻常僧侣,而是大士念夫妇二人良善,特幻化而来。”

“在芙蕖被恶蛟吞食后,前尘往事皆被记起,灵魂亦回至大士身边,方才求得大士及时赶来。”

“芙蕖还寻大士又求得这一世亲缘,恢复记忆的她教授乡民种藕,食藕,更带领大家制作出有玉玲珑之称的藕粉!”

“……”原本真只当这是一个民俗故事,听得都入迷了的赵四郎,听到这,终于也意识到不对劲来了。

果然!

只见那说书先生,手中醒目“啪”的又是一声响,声音也突然变得激情高涨:“且说这芙蕖教授大家所制之藕粉,其色泽当真是白里透红。冲泡好后更是质地细腻,还有生津止渴,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等功效……如老弱妇孺,体弱多病者饮用,尤为最佳……”

于是待到这一场说书听完,赵四郎端正身子,思考良久,终是问道:“大人,这藕粉我愿再加价五成,如何?”

听这故事之前,赵四郎只觉藕粉不过一新鲜好物。

将藕粉带去京城,确实能挣来些许银钱,但也不过如此。

可在听完这故事之后,赵四郎终于重视藕粉。

也别觉得这只是一个说书先生讲的神话故事,事实上,本就不错的商品,加上这样一份神话来历,再好生操作一番的话。必然便能让听者好奇,从而争相追捧,使得藕粉的身价暴涨。

作为商家,便可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但藕粉再好,可终究还是比不得素有“一两沉香一两金”之称的沉水香。

然,韩彻也不肯放弃耕牛。

“我愿再加些许价钱。”赵四郎咬牙道。

韩彻并未回答,反而突然问道:“赵四郎,你可愿在我安南开设铺面?县城如今还有不少位置不错的铺面空置。”

“这……”赵四郎一脸为难。

“铺面可供你选择,我还可予你五年免租。”韩彻笑道:“往后你便不需再这般急切奔波赶来,可让人帮你先行收购。如此,便是今年耽误些许,来年也可补上。”

如这些外来商户,以前是几乎从不在安南开设铺面的。毕竟安南这地方过于偏僻贫穷,每年只有初冬后这短短时日,才得几分热闹。

在这开设铺面,还需得安排人管理,耗时耗力耗银钱,实在过于不划算。

所以韩彻即便给予免租五年等各种优惠,又列举众多安南特产,可实际上对赵四郎的吸引力还是不大。

“哦,对了,我有一事忘记告知。”韩彻笑眯眯的看向赵四郎,言道:“今年裕州上贡,藕粉便在其中。”

裕州便是管辖安南的府州。

安南被选入上贡的物品,一共是两样。

其一为两季稻。

朱家冲的早稻当时确实都赠予了贺冲,可别忘了,如郭六郎等少数乡民等家中,所栽种早稻还在。

韩彻从郭六郎等乡民栽种的早稻中挑选出精品,与晚稻精品一起,前些时日便已经送至府州。

其二便是这藕粉。

唐刺史之所以愿意把新品藕粉加入贡品,除了藕粉确实新鲜不错外,也更因韩彻将两季稻的具体栽种技术交出。

话虽未明说,可彼此心里都清楚,韩彻是将两季稻的栽种功劳全权赠予了府州。

唐刺史得了这巨大好处,便也对韩彻投桃报李。

至于韩彻自己为什么不要这份大功劳,实在是他才遭贬谪,又得圣上那般厌恶。便是此时将他报上去,只怕圣上也未必会多高兴。

毕竟他前脚才下令贬谪,后脚韩彻就在地方做出有利民生的大功绩。这岂非是要说,太子当初才是对的,反而是他这个圣上有眼无珠,不识良臣?

既如此,韩彻还不如老老实实先在这安南待着,做他的小小县令。

“藕粉被上贡了?”赵四郎心变得火热起来。

那可是贡品啊!

一旦藕粉真成为今年新献上的贡品,身价何止暴涨,那得叫一个翻天覆地!

“当然。”韩彻还道:“我还愿再赠送昨日餐桌上的那些菜肴方子。”

“加上方子?”赵四郎动心了。

韩彻笑道:“对,藕粉仍按之前所说的价钱售卖。菜肴方子白送你,用以换取此次耕牛交换与我些,可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听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