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灵气复苏后的悠闲日子 > 第十一章 佛像

灵气复苏后的悠闲日子 第十一章 佛像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2-23 13:26:02 来源:转码展示1

俗语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庙依山取势,气度恢弘。殿堂逐级向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寺院内外古木参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荫。

在游客的接待中心,叶枫也了解到潭柘寺的一些实际情况。

潭柘寺占地面积6.8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

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山门外是一座3楼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犹如绿色天棚,牌楼前有一对神态鲜活的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神像眼睛炯炯有神,像活了一般。

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某个年代历史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

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像是要净化世界一切糟粕。叶枫站在佛像脚下,仔细端详了一会。

发现塑像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前朝遗物。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

只剩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栩栩如生。

潭柘寺古迹文物众多,镀金鸱带、诗碣、肉身佛,神奇的石鱼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寺院东路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轩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弯弯曲曲的蟠龙形水道,当泉水流过时,放入带耳的酒杯,任其随水飘浮旋转,止于某处,取而饮之,古人常到此饮酒作诗。

据说大明国初年修建紫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历史风貌,是帝都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

传闻潭柘寺始建于晋西年代,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帝都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

千百年以来,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

从熙宗皇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且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

民间的善男信女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更是成千上万,他们长年向潭柘寺布施、斋僧,并且自发地组织了数十个民间香会,集资购买土地田产,捐献给寺院,成为潭柘寺维持日常巨大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