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料峭 > 第6章 戏中戏

料峭 第6章 戏中戏

作者:饕餮不爱吃米饭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8 02:25:07 来源:文学城

“报~”传令官单膝跪地抱拳道,“一切皆按将军指示进行,那三十人均已逃脱。”

“好。即刻传令大军集合。”韩子晰冷静自若地吩咐道。与此同时,他起身下榻,将铠甲穿戴整齐。

“韩大将军这般气定神闲,看来是胸有成竹了。”玉澈挪揄的同时拔剑出鞘,听得铿锵一声,霎时刺眼的光芒伴着剑锋凌厉的寒气于其周身呼啸游走。只见平时三大五粗的玉澈,此时竟低着头用衣角细致地擦拭起剑身来,“你伤未痊愈,一会儿自个儿小心些。”他顿了顿,“我也会尽力护你周全。”说罢,他收剑入鞘,先韩子晰一步出了营帐。

韩子晰紧紧盯着玉澈的佩剑,目光复杂。

一个时辰前,大军所有将士都配合韩子晰的指令演了一出戏,先是对外宣称主将重伤,至今昏迷不醒。之后大伙顺势在营中拟出一副人人自危,军心涣散的假象。

韩子晰此举的目的,便是为了让那批人趁乱逃脱,借他们之口将此假象告知荆蛮族长。

众所周知,荆蛮一族依仗地势犯上作乱有恃无恐,但凡一被诱出密林,便不堪一击。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

如今,是时候让他们也尝尝不得地利的滋味了。

亥时,先锋部队于峡谷设伏,静待一出请君入瓮。

果不出其所料,荆蛮族长闻讯,喜不自禁,欲借机歼灭两军,给楚军一个下马威,即刻派出主力出战。

亥时三刻,荆蛮精锐途经谷口时中伏,完全没有准备的士兵们,当即被打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主将虽反应及时,下令撤退,但已为时晚矣。

最终,荆蛮主力溃败,将领战死。族长心知荆蛮败局已定,携家眷连夜出逃,于半途被楚军后援部队擒获。原本众人料想的拉锯战,于短短三四日间,便以楚军大获全胜告终。

此役主将韩子晰一时名声大震,他的戎马生涯自此展开,并于开头就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酒!没枉我花了大把功夫把你们给弄回来。”玉澈头枕空酒坛,阖眼躺在单檐庑殿屋顶的前坡上,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往嘴里灌着酒。忽的像是想起什么似得,猛然睁开眼,只见此时的他眼神迷离,双目带水,在略有醉意环顾周身一番后,用手拍了拍脑门,笑着伸手摸索进衣襟,终是把那包油纸裹着的花生米给揪了出来。三下两下揭开油纸后,他再次舒坦的闭上眼,花生米就着另一小坛子缥醪嚼得津津有味。

“你来做什么?莫不是闻着酒味馋了?”他依然眯着眼,吊儿郎当的问着来人。

那人也不分辩,只是同他一般躺下,伸手接过酒,灌了一口。

“醇、厚、甘、鲜。果为上品。”

“哈哈,这四个词总结的妙”玉澈举起坛子,没灌满一口就发现见了底,这才放下酒坛,懒懒地睁开眼,转头看向躺在身边的景容则,挑眉问道:“世子殿下日理万机,今日怎的有闲工夫陪我喝酒。”

“玉将军此回立下大功,本想任命你为四品中郎将。”景容则含笑道,“但待及封赏之时,你早已同酒一起消失地无影无踪。”

“立功?我就去杀了两个人,抢了两坛酒算立哪门子的功?倒是韩子晰那文弱书生,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我已奏表父王,欲加封其为中领军。”

“哦?世子着实不吝惜封赏,怪不得手下人才济济。不过,你真放心韩子晰?我可觉着他来头不小,一言一行比那皇帝老儿还讲究。”他顿了顿,上下打量了眼景容泽讥道“他绝不可能大口灌酒,更不可能四仰八叉地躺在屋顶上,相较于你,我倒觉着他更像世子。”

景容则嘴角勾了勾,语气中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笃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虽还未调查出他的真实身份,但就眼下的情势看来,这个买卖,双方得利。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玉某恭喜殿下再得一员大将。”玉澈的嘴角也微不可见的勾了勾,却略带讽意。

“父王日前知晓混天阵阵图为假一事时,气得勃然变色,但他苦于大军远征,无兵可调才强把怒气压下来。”景容则忽略他目中的讥讽,口气淡淡的说道,“现在大军已班师回朝,况且此番又打了个胜仗,士气大增。以他的脾性,不出几日,便要对南诏大动干戈。”

玉澈随手抛玩着酒坛,漫不经心道:“然后呢?”

“然后?”景容则眼角微扬,笑得儒雅,“景某只是想知道北定王何时回南诏罢了。”

玉澈看着他,目光散漫,上勾的嘴角竟带着些许难以辨识的警觉:“我,哦不,本王倒是很好奇,世子殿下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王爷之前确实藏的很好,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我手上一直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可惜现下出了个韩子晰,你竟一反常态地打探起他的底细并护他周全,我这才逐步肯定了之前的猜测。”

“韩子晰确是难得的将才,不止是你,我也想收为己用。”

景容则笑的颇有些意味不明。“这次出征南诏,我会拜他为帅。”

“这招棋险得很!”

“险棋往往出奇效。”

“待你查明其真实身份,别忘了支会我一声。”玉澈低头看了眼灯火辉煌的楚王宫,继而淡笑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次就任由着那疯老头瞎折腾?他要耗损的可是你的楚军,你的楚国。”

“由他去吧,我正好也有许多事想不明白。”景容则灌了口酒,侧头看向玉澈。“就当帮我个忙,此战我们点到为止。”

玉澈也侧过头来认真的看着景容则,忽的“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要攻打我的是你楚国,求我帮忙的还是你楚国。好一个厚脸皮的楚国世子。”

“我也就客套下,你已经打定主意了不是吗?”

月上中天,华灯渐隐。蝉鸣,蛙叫,清风,明月,星辰组成了一个安谧的夏夜。

此刻的北天极附近,天象诡异:紫薇无光,且无吉星会照。

紫微为帝王星,如今帝星暗淡,且不入庙,无左右,呈“在野孤君”象。

“我已经等了七年了。”

星芒印在他们幽深的瞳孔之中,就如同熊熊燃烧着的烈焰。

“那我便祝你一举功成。”

七月的昆明城。深山含笑开满山路。

蒙溯峨冠束发,着一袭广袖白衫,手中长剑流转,翩若游龙。纵跃间,几个看似轻巧的剑花却凌厉霸道,剑气激荡之下,近百株高达两三丈,体如游龙的乔木簌簌作响,月牙色的花瓣纷纷扬扬落下,霎时间,天地混沌,竟是一望无际的白。

“小娃娃,好剑法啊,惹得俺老赵手痒痒。”一黑壮男子开嗓叫唤道,生生惊扰了眼前画境。

只见这自称老赵的男子在旁,左手紧紧抓着右手,最后终是按耐不住,自言自语着:“哎呀,不管了,不管了,接招吧你。”一把抽出背后的大砍刀,照着画中男子劈去。他这一搅合,方才落得恰当好处的白花瓣,如遭狂风暴雨般栽到地上。一时,迷了众人视线。

“赵端,不得无礼。”于长风、卫啸、曹复同拓跋皓四人急急追来,赶巧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咯噔一声提到了嗓子眼儿。他们心知肚明,赵端此人武功虽不算上乘,但其蛮力着实惊人。

这时,却见蒙溯侧身一避,动作不大却如四两拨千斤,使得那赵端必杀的一刀落了空。他站定后,负手执剑看向来人,嘴角微微勾起,形成一个极为魅惑的弧度。

含笑的眉眼,白色的衣衫此时同身后的落花一道入了画。

“好俊俏的男娃。”赵端愣愣地看着,突然只觉眼前寒光一闪,他方醒了神,下意识地一下抡起大刀,挡住了近在咫尺的剑锋。兵器相触,激起轰鸣,扬起三尺尘沙。“嘿,有意思,再吃俺一刀。”他大喝一声抽刀,继而双脚蹬地旋身而起,刀锋朝下,全力劈向男子的面门。来势之猛,竟让蒙溯也有一瞬的失神,但旋即他目光中闪现出了兴奋的光芒,飞身急速后掠,使得那潮鸣电掣的刀锋始终与他保持三寸的距离。他在急退了近百米后,忽然双脚后蹬,依仗树干借力,一个转身回刺,直指赵端喉部。锐不可当的剑气,甚至将他的砍刀都震偏了方向,赵端避无可避,只得受死。正在这时,他眼前的长剑却稳稳的定住了。

生死一线。

“好功夫!”赵端回过神,喘着口粗气大声赞道。

连在旁观武的四人也不由自主地抚掌叹出了声。

上古,凤鸟出世,其焰灼灼,铸得殒星。

殒星剑集世间正气同戾气于一体,剑气冷冽至极。如果持剑之人内力不足以震住剑气的话,就会被殒星反噬,届时五脏六腑如同被熊熊大火灼烧那般,直令人生不如死。故而江湖中人人皆知:“殒星一出,流血不留人。”他们忌惮的不单是剑本身强大的威力,更是持剑者出神入化的武学造诣。

方才,蒙溯使的正是殒星。

他抽剑入鞘,打量了眼前的壮汉,笑问道:“你就是赵端吧?”

“俺”

不等赵端开口,于长风便上前一步拱手回到:“回禀公子,此人便是赵端。”

赵端出身乡野,不拘小节,众将领恐其出言不逊冒犯了公子。

可赵端却不领情,大声囔囔道:“老于,俺叫赵端,俺自个儿就可以回答,你抢俺话做啥?”他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再次将蒙溯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你就是南诏国的九王爷吧?嘿!白白嫩嫩的,比女娃子还好看。”

在旁四人,无不以手扶额,心中暗道:“赵端,你自求多福吧。”

“你所言不差,在下正是蒙溯。”蒙溯不怒反笑,“你此番前来,可是为了在我军中谋个职位?”“是的,俺是豫州人,老家闹大水,家里几亩地全给淹了,没了营生就得饿肚子。俺想着现在也只有当兵能混个温饱。”赵端憨憨地笑道,“你武功好,他们服你,俺也服你,这趟算是走对了。”他忽的顿了顿,涨红了脸说道,“不瞒你说,俺俺就想当将军。”

蒙溯听了这话却没有任何惊讶的神色,反而颔首道:“如你所愿。长风。”

“末将在”

“即日起,赵端便为你裨将,日常行事,须多提点。”

“得令。”

他着向赵端,笑说道:“你先跟着于将军,他自会带你熟悉军中事务。”

“俺不是在做梦吧!俺去过晋国,去过魏国,去过齐国还上过大都,那些个军营里的长官一听俺说要当将军,没有一个不笑俺的。今儿估摸着是撞大运了。公子看得起俺赵端,俺有的是力气,一定会跟着你好好干。”

“噢,还有还有。”赵端一拍脑门急道。

“请说。”

“老于他们都叫你公子,俺现在成你部下了,能不能也这样叫你?”

赵端不知,除去南诏,其余七国亦是这般,若在其主尚为公子之时跟随,是为肱骨心腹,即便是日后其成为世子甚至于国主,除去正式场合,皆无需改口,以此作亲疏之分别。赵端此举实则有僭越之嫌疑,可南诏不同中原,蒙溯同其部下又是不拘小节之人,自然不会在意。

只见顷刻间,众人齐笑出声来,赵端不明所以,以为惹了笑话。一时间手足无措,表情尴尬地杵在那儿。

蒙溯看到赵端黝黑的脸憋得发紫,便不再逗趣他了,解释道“你不是已经叫上了。”

赵端挠着头愣了会儿,突然想到什么似得猛一拍巴掌,随着众人笑开了。

楚王宫。

朝议结束后,一众官员聚在朝晖殿外的过道上似乎在言辞激烈的议论着什么。

“王爷偃旗息鼓还没两月呢!这又急着出兵讨伐南诏。”

“哎,多事之秋啊。”

“先不说这个,以王爷的性子,也不过早晚的事儿,我最看不惯的还是韩子晰那毛头小儿,不过是前些日子打了一场胜仗,嘿!有什么资格被拜为主帅?”

“嘘,你说这话当心点,免得落人把柄。”

“可不是?他现在啊,是世子殿下跟前的大红人儿,这不,殿下把十五万大军都交他手上了。”

“我说,大伙还是散了吧,如今他韩大将军我们可开罪不起。”

泰昌二十二年孟秋,楚国中领军韩子晰挂帅,率兵十五万远征南诏。

四十五日后,南诏,昆明。

“回禀大帅,楚军以至宁州。”

“竟比我预想的还快了些。”蒙溯想到韩子晰那张面无表情的冰块脸,嘴角不由一扬。

“公子,方才据探子来报,敌军将领韩子晰领兵五万借道蜀国。”一个身着夜行衣男子步履如飞地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传竹筒,鼻息略显粗重地禀道,“现已穿越凉山 ,横渡丽水,抵达鸡足山脚。”

“疯子!”蒙溯目光一沉。

古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是为蜀道。蜀道之险,世人皆知。而大小凉山更是陡峻挺拔,峰高谷深, 河流深切其间,以至于连蜀道都未能修及。退一万步说即算他们能侥幸出得凉山,接下去要面对的丽水为长江天堑,落差大,水流急,且礁石多,众多河段甚至连深谙水路的老摆渡人都过不了。此人不知作何想法,竟敢选这样一条道。

“拓跋皓,卫啸。”他抬眸,神色如常,语气冷静。

“末将在”二人抱拳出列。

“你们二人留守昆明城。”

“得令”

“于长风,魏岩涛你们二人速点兵五万随我增援龙首城。”

“得令”

五万大军,星月兼程,赶了两宿,于次日午时先楚军抵达南诏军事重邑——龙首城。

龙首城西靠苍山,东临洱海,可谓锁山控海、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只见城门紧闭,戒备森严。守城主将曹复该是已得到消息,做好了死守北关屏藩的准备。

“开城门。”

想来守城的士卒已有看到,听得一声威武的吆喝声,城门大开,大军呈两列纵队飞驰而入。

“韩子晰行事古怪,凡事皆不按常理出牌,故而我此回也有所顾忌,就怕他跟我玩声东击西这一出,干脆分散了兵力,增调赫远来镇守龙首。但我终究还是低估了他。”蒙溯站在城门之上,举目远眺,百里内的景物一览无余。

“末将听闻,韩子晰虽是文官出身,无论是治军还是布兵都自有一套。此次更是有胆魄孤军入蜀,着实不可小觑。”曹复正色道。

“俺就不信了,一个病怏怏的书生能有多大的能耐,俺且先去会会他。”赵端抽出大砍刀忿忿不平得叫嚷道。

“倒是可行。”蒙溯颔首说道,“ 赵端,你现在就去楚军的营帐之外制造些动静,然后对他们放话,就说···”

楚军军营。

“禀主帅,营外有个黑面将军竟力大无比,一下砍折了我军哨岗。正叫嚣着:“龙首城有于将军坐镇,固若金汤。他还说还说让我们趁早卷铺盖走人。”

“不必理会。”韩子晰放下书,淡淡说道。

“是。”传令官箭步退出主帐,虽心下疑惑却也没多问。

“主帅,据我所知,南诏有四镇大将,为首的镇东将军于长风心思缜密,他同拓跋皓,一个善谋一个善断。其余二人以武力著称,卫啸箭术精妙,曹复枪法了得,再对下还有两张三吴魏岩涛六武都尉,但从未听闻有什么怪力将军一说。”同传令官一起进帐的彭恕思忖着说道。

“此人是谁并不重要。”韩子晰剑眉一蹙,沉思道,“难道说他没来?”

“主帅指的是蒙溯?”

韩子晰颔了颔首,再不做言语。

那日傍晚,冯衍所率领的另外十万楚军也已抵达昆明城,在距城门数十里开外安营扎寨。而那之后的数日间,双方僵持不下,却都是小打小闹,并未展开大规模作战,遭战火殃及的城池更是一切如常,着实令人称怪。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十月初,战线转移至南诏西北。

同月初十,两军约战龙首关外的西洱河河谷。

卯时,天蒙蒙亮,苍山山林依然沉寂在未散的雾气之中。“沙沙”。跫跫足音由远及近,打破了大理拂晓惯有的安谧。蒙溯被甲执锐同诸将登上敌台,向北瞭望,只见估摸百丈之外,尘土扬起,似有大军挺进。

“看来楚国那边生了些变故。”蒙溯似笑非笑地看着楚军动向,,“不过也是时候打上一仗了。”右手一挥,城头之上的传令兵见他手势,将一大一小两旗并立扬起,大旗为朱红色底绣着南诏图腾的军旗,小旗则为“于”字将旗,以示点兵出征。但见城下五万士兵,以两千人上下的“军”作单位迅速集结,全程只有密集而有序的脚步声,不闻人声。

与此同时,五万楚兵先行抵达河谷,在帅旗的指示下,大喝一声同时止步,步伐整齐,声响一致。他们身着玄色铠甲如同遍野松林,昂首挺立,严正以待。帅旗再挥,前排骑兵率先出动,风驰电掣般向左右散开,形成两翼。位于骑兵后方的步兵则跨着一致步伐,浩浩荡荡地向前推进。

敌台上的众人借助地势看的分明,楚军统共分为九个方阵,前三个方阵各自列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盾牌长矛兵,第二梯队为主力部队短刀步兵。位于中心方阵的中军人数相对较少,由清一色的强弓部队组成。左右两翼各成一个方阵列轻装骑兵,后三个方阵皆为重甲步兵。同时,大阵之中包容许多小阵,大队之中包容许多小队,看着像是经简化的八阵同鹤翼阵的结合体。

居中指挥的是主帅韩子晰,只见他骑马持枪,肩负背式白羽箭囊,上了弦的亮银长弓悬挂于箭囊之上,一身玄色大铠甲胄,同色的皱风与黄土一道在疾风中扬起。此时,他昂首眯起狭长的双目望向龙首关的主城门,意态间竟流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令人遍体生寒。

“方阵本应攻守兼备,然布阵之人杀心过重,以至此阵颇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前阵后阵不可转化,如要撤退,机动性差且不说,届时依靠中军同两翼的轻甲部队合力突围,伤亡必定惨重” 于长风从上俯视着阵法,右手掐指,似在推算什么,神情凝重。

“好一个“点到为止”。”蒙溯脸上浮起淡淡的讽笑,“说起来倒是个狠角色,他或许真有项籍之勇,只可惜我不是章邯,他景容泽也不是傀儡怀王。”

一直在侧认真听着二人对话的曹复,此刻的神情却与于长风截然相反,只见他目光炯炯,锋芒毕露,年轻的脸庞微微扬起,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忽的他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欠身抱拳,高声道:“公子,末将请战。”

“也算俺一个。”赵端急忙上前,学着曹复的样子抱拳说道。

“赫远,可否借你兵器一用?”蒙溯未给出答复,话锋一转,却落在了曹复所持的素缨乌金枪之上。

曹复虽不明所以,但仍郑重地奉上枪。

蒙溯双手接过,一手握把,一手在前握杆,枪尖朝下,呈拦拿枪法起势。突然,他前手指腹一松,后手手腕向左旋转,枪头稍侧间,闪过一道锋利的寒光,扎得人眼前一晃。他面上难掩惊艳的神色,目光一动,顺势就挽出了几个枪花试手,枪尖颤抖间强光四溢,冷厉地打在舞枪之人脸上,明暗不定。

扎、撩、拨、绞、挑一气呵成。最后他依靠腰、臂、腕齐发力,朝斜下方猛力一刺,众人只觉耳畔呜鸣,且久久不得散去。此时的蒙溯却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后的左手松开枪把,右手半舞花,枪锋向上抢杆斜贴后背收枪,反手持过。

“我久未使枪,手生的很。”他叹了口气,看向曹复,“更糟糕的是这杆素缨乌金枪竟还认主人。”

“禀公子,此枪为祖传家宝,跟着家父东征西战近三十年,颇具灵性。”

“曹氏满门忠烈,当年,令尊忠义公曹章将军同你一众叔伯兄弟,皆为保南诏疆土战死沙场。到头来竟只留下了一脉骨血。”蒙溯一敛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神情,肃敬道,“若赫远你再出什么意外,我蒙氏愧对曹老将军先且不说,怕是日后也再无颜面对南诏百姓。”

“公子,末将若是贪生怕死,就不配做曹家子孙。”曹复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蒙溯看着眼前神态凛然的稚嫩面孔,欣慰地颔了颔首。

“曹复听命。”

“末将在”

“领五百精兵回城待命 。”

曹复惊愕的抬起头,正欲开口说些什么,话到嘴边,略有迟疑之后却转为坚定有力的一字,“是。”

“此番任镇东将军于长风为主将,忠义侯、镇北将军曹复为先锋官。扬武都尉魏岩涛,宣武都尉张兴,昭武都尉张达,演览赵端为裨将,随同出战。”

蒙溯扫过众人,见诸将脸上皆疑云满布。骤然,“唰”的一声将乌金枪横在胸前,启唇笑得慧黠,“对了,从现在起我就是曹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