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敛臣 > 第156章 黄雀后

敛臣 第156章 黄雀后

作者:沈希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4-01 23:26:47 来源:文学城

“臣,不解陛下其意。”

在众多眼睛或明或暗的窥视下,李渡终于张口说了今日的第一句话,只是仍旧像尊木塑的像一般没有半分波澜。

“若连丞相都不明白,朕又岂能比你更明白呢?”皇帝笑吟吟道,“不如,我们先听听有人怎么说的,或许能帮丞相想起一二分来?”

他说完,王辅安便上前半步,高声道:“宣永安府提刑司知事李长风进殿——!”

他的声音传彻殿外,更叫殿中众人间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在京中有些资历的人都听过这个名字,但并非因为此人有多么才华盖世,或是多么处尊居显,而是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当年李渡那个因疑为溺储案元凶而被私下处死的弟弟李邈。

和他寂寂无名地供职于翰林院中的弟弟不同,李长风很多年前便外派为官,没有半分消息了。

霏霏不绝的雨落在世上,也落在每个人心里。多日堆积的不安,便趁机像无形的蔓草在这金碧辉煌的紫宸殿中疯长。

一身明绿的袍子破开雨幕,走入大殿。来人的模样颇有些出乎众人意料——从前李邈也是京中出了名的俊朗之士,但李长风身量不高,瘦得几乎嶙峋,面颊消瘦,高高的颧骨夹着鹰钩般的鼻子,瞳色较之常人更浅,瞳仁又窄又长,像某种蛇类。

不知是不是冒雨而来的缘故,此人莫名叫人觉得阴冷。

“臣,参见陛下!”李长风放下右手挟着的一沓文书,一撩衣袍跪在阶前,一丝不苟地行完叩礼,这才面不改色道,“臣入京,特为向陛下禀告前时黄河决堤的实情。”

满堂哗然。

三司使高肃,吏部尚书裴寒鸣,户部尚书崔怀璧,度支使夏洲,参知政事刘知恒,枢密副使贺龄之,大理寺卿陈卿如……等等一干朝中显贵,平日皆心深似海,在这一刻却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来。

他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本以为只是又一个平常的大朝会,似乎已成了年轻的陛下即位以来的一场最凶险最你死我活的角力。

唯有皇帝和李渡二人仍旧面色平平。

李长风并不在意周遭的形势已如紧绷的弓弦,泰然自若地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来,展开照本宣科道:“陛下,臣供职于永安府提刑司多年,而永安府又处于黄河众支流交汇的枢纽之地,是以水利一事乃重中之重。臣身肩提刑司之职,自然也格外关注都水监履职是否尽责。几年过去,臣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竟做了阴阳两本账册。

“去年,也就是崇景初三年,开春三月时,朝廷向永安府拨款白银八十六万作修缮黄河堤防之用。但永安府都水监的账目上记得确实六十六万两。臣又去翻找府下各州的账目,相州六万八千两,孟州八万五千两,秦州十二万两……最后林林总总加起来,是三十九万五千两,这中间又差了二十六万五千两。再追溯到各县……”

李长风忽而讥嘲一笑,抱起放在手边的那沓书,道:“陛下,详细账目均记录在此,只要和户部留档的各地上报的账目两相对比,自然能发现端倪。”

王辅安小心接过他手中的账目。

刘知恒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可机敏地打量了四周之后,又哑然闭上了嘴。

反而是高肃追问道:“李知事的意思,是这回水患实为**?眼下灾民流离,田中颗粒无收,造成如此恶行,确实该严查此事,不过——这和李相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长风将手中奏折展开得更长,道:“这几年中,臣已经追查到了侵吞朝廷公银的人是谁。自知府到知县,足有百余人,名单臣也具列在册,待之后一并呈交陛下御览。既然查到了人,臣自然就继续追查那些公款的下落。最后发现,掌管水利的陶攸早就知道此事,并暗中帮他们遮掩,他们的贪污所得,大多就到了陶攸的手中。不过,这倒并不是终点。”

李长风转向李渡,道:“这些钱款最后,自然还是进了李相的口袋。自陶攸接任盐铁使的位置到去年离京,共有十三年,帮你侵吞的水利公款便有七百三十六万八千两。”

李渡看他终于朝着自己而来,眉尾一挑,道:“李知事空口白牙,将这么大的罪名安在我头上,是否有些荒唐了?陶攸如今并不在京中,任你如何花言巧语,都是做不得数的。再者,地方官若要入京需提前呈报朝廷知晓,你私自入京已有违律法。况且如今永安府水患严重,正是用人之际。莫不是你为了推卸责任而逃到京中,为免陛下责怪而来胡乱攀咬了吧?”

李长风并没有被他威吓到,只是问:“李相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过想来也是,整整一十三年,而且您的收项也并非只有这一处来源,记不清具体数额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您就不好奇,我是怎么知道这些详细情形的吗?”

李渡的眼皮忽地不受自己控制地狂跳起来,以致于视线一时都有些模糊,但他仍旧望见李长风从胸襟内摸出一张纸来,朝着自己缓缓展开褶皱——

满纸熟悉的字迹和鲜红的掌印,如同晦明交替之时猛地撞响的铜钟,久久回荡着浑厚的叫人心神俱荡的声音。

李渡的脸霎时如一株老松的枝干般布满了裂纹。

“这是陶攸亲自写下的罪状,将这十三年来他与你的私相授受交代得一干二净。”李长风那对窄细的瞳仁显得愈发阴森。

官僚间更是起了不小的骚动,谁不知道陶攸十几年来一直就是李渡的心腹,即便被贬离京,只要李渡居于相位手握大权,他就随时都有回来的机会,在这关口反水,为的是什么?

刘知恒一身赘肉止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眼珠子在眼眶里乱转。

“陶攸……”李渡的步子微不可觉地挪动了一下。

“李相,”坐于高位的皇帝仍用以往的调子称呼他,在这众人风声鹤唳的时候,有种违和的悠然,“既如此,看来朕也只好暂时请你到狱中待一段时日,好查清内情了。”

刘知恒焦虑得快把手心的皮都给抠破了,还是没想明白自己该不该在这时候站出来。沉默的人大多同他想的一样,帮还是不帮,都是进退维谷。

但不是他,也终究还会有别人。

“陛下,李相身在相位,政务繁重,再加上现在又是多事之秋,灾患未平,若是仅凭李知事的三言两语便将李相收押,朝堂之事又该如何处置?”贺龄之上前一步,深深躬身,“望陛下明察。”

皇帝轻轻摩挲自己的手指,能感受到指腹覆着的薄茧,有点膈应:“照你的意思,这朝堂离了李相,还转不了了?”

贺龄之看似态度谦卑,说出来的话却分毫不让:“李相乃肱骨之臣,不可离位!”

“陛下!”有了贺龄之起头,站出来替李渡说话的人更多了,“李相不可离位!”

“依臣之见,该查的应是李知事!谁知他如何胡诌来的证据!李相数十年来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若谁都能像李知事这般拿些不知所谓的证据出来攀扯,岂不是叫臣下寒心?”

“陛下,正是此理!”

阶下的声音愈发大起来,一阵接着一阵,像被暴风翻涌的海潮。

皇帝听了好一会儿,忽而疲惫苦恼地揉了揉眉心,道:“李相真是深得人心。一有些风吹草动,就有这许多人替你辩白。”

李渡这时已恢复了平素那难以捉摸的平静,仿佛在看到陶攸证词那一瞬间的失态只是别人的错觉:“臣向来便是尽人事,听天命。臣只是尽好自己的本分,是非功过,他人自有定论。”

“啪,啪。”

皇帝状似赞赏地缓缓抚掌,道:“李相说得真是煞有介事,怪不得多年来都是滴水不漏。不过……今日恐怕天命在朕,而不在你了。”

随着他最后一个字落地,一队银盔甲士涌入殿内,将众臣团团围住,手中长枪闪动着冰冷的光——正是殿前司的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少本就忐忑的大臣一时竟瘫软在地。

“李相……”贺龄之担忧地靠近李渡,正是护卫的姿态。

李渡却笑了笑,道:“陛下,您是臣看顾着长大的。自您即位起,臣便一直辅佐您料理国事。只是陛下这些年确实长进了不少,叫臣都觉得有些陌生了。可惜了,学生到底还是学生。”

紫宸殿的殿门忽地齐齐关上,像被一阵不知何处而来的阴风操纵了似的。众人正惊疑不定之间,一群裹着黑衣的人不知何时如鬼魅般出现,竟又将殿前司的人包围了起来。他们的面容都隐于黑暗之中,唯有手中利刃锃亮。

贺龄之认出了他们是谁,不由得松了口气,心想着,总算李相算无遗策,早就安排好了他们,看来陛下今日的发难,终究是落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