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 第18章 宁江县衙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第18章 宁江县衙

作者:王廿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13 07:26:18 来源:文学城

“请教小公子……究竟卖什么来钱快呢?”刘员外实在太好奇了。

“是啊,卖什么来钱快呢?”林砚故作天真,将问题抛了回去。

刘员外捻须而笑:“自然是朝廷专卖之物,盐、铁、丝、茶、矿、酒。但是要想售卖,需取得官府许可,譬如盐引、铁引、茶引……”

讲起这些,刘员外可谓滔滔不绝,更想不到有朝一日,竟也可以在读书人中畅谈起自己所擅长的生意经来,顿生扬眉吐气之感,所言全是干货。

林砚做了一辈子士大夫,对经商毫无经验,只得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慢慢汲取经验。

最后,听闻刘员外已一纸诉状将王善告上公堂,林砚出言求情道:“刘员外能否卖我一个面子,再给王善一次机会。”

刘员外一头雾水:“你这孩子,为什么要为恶人求情?”

林砚笑笑:“实不相瞒,王善是故人之子。”

“噗——”刘员外又是一口茶水喷出,呛咳连连。

一个八岁孩子怎么还有故人了?

林长济忙帮腔道:“孩子词不达意,林家和王家曾有故交,王善的大哥王良求上门来,希望能给他兄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一定严加管束,绝不容许他继续为患作恶。”

刘员外是多精明的人,自知即便官司打赢了,至多判一到两年劳役,等王善回来说不定还要寻机报复,还不如当做人情送给林家,且不说林长济即将参加秋闱,单说林砚这孩子,必定是前途无量的,跟林家结交只有好处。

刘员外走后,一家人各司其职,林砚又大喇喇坐回了官帽椅上,翻开一本书,凝神沉思。

“终于能把我那砚台赎回来了。”林长安捧着王知县送来的白花花的小银锭激动的说。

“那是我的砚台……”林砚头也不抬的强调道。

林长安赔笑:“您的砚台,那也不能随它五十两卖到当铺不是。”

林砚哂笑不语,他比谁都想赎回丛星砚,可就凭那鬼画符似的当票?能赎回来才是见鬼呢。

林长安又转向长济:“大哥,你说是不是?”

“是。”长济见林砚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打开装钱的匣子,点出五十两白银,算清利息,一并给了长安。

林长安抱着银子拿上票据往外走,一脚迈出门槛,又撤了回来。

“怎么了?”林长济问。

长安却问林砚:“您刚刚说什么来着,真的要开商号吗?那这银子……”

林砚报以赞许的一笑:“你听进心里去了?”

这一家人里,竟只有长安一人拿他的话当真。

“那当然了,虽然这些银两足以买一套三进的宅子,但家里有再多存银,没有活钱也是坐吃山空。”林长安道。

“无妨,你先去赎砚台,开商号的事需要从长计议,暂时用不了这么多钱。”林砚道。

长安绽开笑容,又去央求大哥林长济陪他一道去,显然对于赎回丛星砚这件事,心里也有一些打鼓。

林砚看着兄弟二人离开的背影,浅笑摇头,又拿起了书。

一个时辰后,两兄弟面沉似水骂骂咧咧的回来了,面沉似水的是林长济,骂骂咧咧的是林长安。

林长安怒斥当铺是黑店,侵吞他们的名砚,只拿了个普通的峡砚打发他们,拒不承认当时典当的是丛星砚。

林砚耐心听着,一脸淡然。

“你早就知道这砚台赎不回来,是吗?”林长济问他。

“是。”林砚道。

林长安满脸不解:“为什么不早说?”

林砚道:“心存侥幸,让你们哥俩去碰碰运气。”

他眼看着林长济的神情几经变换,由愤怒转为落寞,最终颓然的回房读书去了。

林长安急的满头大汗:“这可怎么办,报官吧?”

林砚问:“当票上可明确写有端砚外貌?”

林长安愣了愣,瘫坐在椅子上:“这么说只能自认倒霉了?”

“没那话。”林砚冷笑一声:“事不可做尽,山水有相逢。我决不会这样便宜了他。”

林长安听了这话,莫名打了个寒颤。

-----------------------------

次日清晨,辅导林长济到深夜的林砚吃过早饭便回东屋去补回笼觉。一觉睡到日晒三竿,林长济叫醒了他。

他一肚子起床气,猛地打个挺蒙上被子,险些将床踹塌。

林长济却早已拿出他的衣裳催促:“快起来,王知县要见你。”

林砚瓮声瓮气的说:“请他进来吧。”

真是睡迷糊了……

林长济掀开他的被子,声音又大了几分:“县里来人接你去县衙,王知县要见你。”

林砚彻底醒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人家治下的平民百姓。他略有些吃惊,但细想之下也不算意外,任林长济将他打扮的整洁得体,让长安陪着他去了宁江县衙。

县衙坐落在盐江镇的南边,县前街的中断,距离姚家巷不远,很快便到了。

便有衙役命带着他穿过二层鼓楼、仪门、大堂、过穿堂,来到三堂正堂,檐下悬挂匾额,上书“退思堂”三个遒劲的大字。一般为县尊待客之用,遇到大案要案会在此预审,涉及机密和不便公开的案件,也会在此秘密审理。

王知县是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丙辰科进士,身材高挑,方面阔口,极具官相。

见到林砚,便摆出一副笑盈盈忠厚长者的面孔。

“小民见过堂尊。”林砚屈膝下拜。

“起来吧,不必拘礼。”王知县道:“你小小年纪聪颖过人,迟早是要进学的,以后见到本县不必下跪。”

“谢堂尊。”林砚膝盖刚一落地就麻利的站了起来,又谢过王知县赏赐的白银和丝绸等。

“你保一县百姓免于洪涝之苦,是当之无愧的少年英雄,这是你应得的。”王知县勉励了几句,话锋一转:“对了,你家先祖林侍郎编写的《河工管见》,为何本官寻遍各大书店均未找到?”

林砚心一沉,他在堤上随口编出的书名,谁知对方竟认真起来,忙借口道:“那是家祖未完之作,只有手稿,并未刊刻问世。”

“是么?那真是太可惜了……”王知县道:“不知手稿可否借本县一看?”

林砚迅速思考,婉言推脱道:“县尊有所不知,家父命小人有时间多研读《四书》、《五经》,待日后中举,再去研究那些经世实用之学,便将此类书籍尽数藏了起来,这藏来藏去,便丢失了大半。”

王知县若有似无的笑了一下,他本是不会相信一个八岁孩子会找托词的,但面前站着的孩子,却不一定。

谁知林砚又道:“如果堂尊真的想看,怕是要等上十天半月,方能写……方能找到。”

王知县倒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主,旋即便把话题岔了过去,询问他一些加固堤坝的方法,林砚对答如流,孟师爷拿出纸笔一一记录。

待杂役引他出门,王知县望着他的背影出神。

孟师爷叫了声“东翁”,伸手将方才记下的细则递给王知县看。

“龙驹凤雏,前途未可限量啊。”王知县感叹一声。

“但愿不要效仿方仲永、孔海北。”孟师爷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王知县反问。

“倒不是这个意思。”孟师爷道:“这孩子似乎是无心科举的,年轻人不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纵有千般才华也无处施展。”

王知县觉得有些讽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他蹉跎半生才取中二甲,眼前的孟师爷,胡子都白了还是个生员。

“他毕竟还小呢,我瞧他父亲倒是中规中矩之人。”王知县道。

“是,十六岁的廪生,当年在县里也是首屈一指,只可惜受家境拖累,蹉跎十载一直未能中举。”孟师爷道。

“毕竟给县里解了燃眉之急,往后对林家尽量照拂吧。”王知县感慨过后,将手中细则还给孟师爷:“衙参的时候议一议,看能否施行。”

孟师爷躬身应是。

---------------------------

次日是王善斗殴案宣判的日子,衙门一早来人传林长世过堂问话。

尽管明知道林长世不会受到牵连,长济依然放心不下,带这林砚,陪着长世一同前往县衙。

王善被收监多日,看上去清瘦了不少,此刻跪在堂上等待判决,身后的百姓也在指指点点,细数他曾在街市上对街坊们的欺辱。

王良站在人群中,既惭愧,又紧张,老母百病缠身,有关弟弟的所作所为他一贯是欺瞒着的,万一当堂宣判将王善发配到边远苦寒的地方去,他可如何向老母交代。

刘员外已经撤回诉状,不再追究王善将幼子撞入水中的罪过,但并不等于衙门不追究王善当街斗殴的罪。最终宣判,依律杖六十,王知县当堂扔出一根火签。

王良松了半口气,虽然难免皮肉之苦,至少人是留下来了。

此时衙役们手执水火棍,已将王善叉了起来,开始行刑。

这顿板子将王善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对宁江县的百姓来说简直大快人心。

县衙大堂外围观的人群里,站着刘员外和一个锦衣华服的清秀少年,细细看去,少年耳垂尚有耳环痕迹,原来是个姑娘。

她是刘员外唯一的女儿,闺名青筠。她随生母,生就一副好相貌,柳眉杏眼,润玉般的肌肤,配上一身男儿装束,倒显出三分英气三分俏皮来。

只见那俏丽的脸上满是不解:“父亲叫我来……看一个街霸挨板子?”

“看什么街霸呀!”刘员外一脸郁卒:“堂上那么多人呢,你往他旁边看。”

青筠看到堂上有个**岁的小童,虽衣着朴素,却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气质。

“那孩子挺可爱的,跟咱家煜哥儿差不多大呢。”她说。

“姑奶奶呦!”可把刘员外急坏了,那张略有些肥胖的脸几乎皱成了包子:“你再往旁边看。”

青筠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两个年轻男子,一高一矮,一瘦一壮,她面带迷惑,两个大活人有什么好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宁江县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