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 > 兰若蝉声 > 第一三一章 一期一会在丁丑 无法无天破黄龙(中)

庆云和李天王面面相觑,彼此都不知该作何表态。

“他说的那个……九龙绕柱,什么意思?”,还是木吒率先打破了沉默。

“哦!那是南朝华阳先生为我批的命相,说我这一生会与很多贵不可言的人有命运纠缠。”

庆云耐心解释道。

“这个华阳先生很厉害么?”,李靖追问。

陈塘部落偏居一隅,早与中原断了联系。

陶弘景的名声虽响,却也没到八荒传名的程度。

庆云只能继续解释,华阳先生是如何全知全能,不但是中原武林第一块牌子,也是医卜星象当仁不让的魁杰。

“也就是说,刚才杜老所说和那位无所不知的华阳先生一般无二咯?”

“算,算是吧。”

“看来杜老还真是位神人啊。

他既然说自己大限将至,又和檀君有关,相必也非空穴来风。

我看我们还是先回去等等再说吧。”

庆云知道这等人物多半勉强不来,也只能点头应了。

花分两朵,我们各表一枝。

方才点到寄再兴来到黄龙府,他来到此地,代表了一支神秘的力量,本来是要向黄龙府主人岳东鹏送上丁丑会盟与会信物的。

可是他一进城,就发觉气氛不对,处处都是断刃血渍未及清理,一看就是刚刚发生过重大变故。

有甲士上前盘问,他便报出了本地车行的字号,说是前几日出车的伙计。

那些甲士检查了货物,又仔细打量了他几眼,见是个色目胡人,不似是岳帅子弟,便放他过去,嘱咐他直接回行莫在外多耽搁。

黄龙的车行是保义的秘密机构。

黄龙府在燕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魏王自然也不会完全放任不管,还是派了些保义人手在这里充作耳目。

黄龙血战的时候,车行闭店自守,两步相帮,倒也得以保全。

岳帅当年名声甚好,高丽二皇子就算攻下了黄龙城,也不敢背上屠城的骂名,故而不敢滥杀。

对那些负隅顽抗者,战阵上的伤亡自然是生死有命,大家都能理解。但凡是还有一口气的,二皇子也都不敢处决,一律打散迁入各城池部落,刺字为奴。

至于城中百姓,好言安抚,严格管理,一律查没家中所有凶器,连菜刀都不留一把。

黄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城,一下子涌进来几千残兵,驻军比幸存的人口都多,自然是掀不起什么浪花的了。

寄再兴听说黄龙变天,岳帅身殒,表情十分凝重。

这显然不是魏王希望看到的局面。

后来他又听暗桩汇报,说是庆云一行来过,由萧锋护着岳家少主东奔孙吴,

又说城中好像还关有什么重要的人质,腾空了几座宅邸,就为了安置那位俘虏。

寄再兴心下好奇,便生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是什么人如此重要,要清开宅邸单独关押?

当然是我们的殷美人了。

锦衲王带了精锐部队向东追下,一路上还要联络许多天宗暗线,带着殷色可多有不便,于是便将他寄在了黄龙城。

由于殷色可是女儿家,姿色有生得俊,锦衲王生怕她出了什么意外,让自己手中失去能够和庆云谈判的王牌。

于是他留下了两名会武功的侍女,贴身看着殷色可,又命二皇子调了一些女眷进来照顾。

但是周围几道街巷,严令禁止大头兵的出入,以防破坏风纪。

黄龙一战二皇子是惨胜,硬得并不彻底,所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锦衲王帮忙斡旋,他自然不敢得罪于她,只能言听计从,一切称是。

眼下城中一切防务都由大将箕霸负责,他也是城中目前战力最高的高手了。

寄再兴第一晚想要去探殷色可,就惊动了这位悍将。

虽然寄再兴老滑如游,轻功也是了得,没有被箕霸追到,但是两人还是硬碰硬地交了几手。

老骗子平时的功夫都没怎么用在正道上,自知无法胜出,只能仓皇逃窜。

这几日有夜行人游走企图行刺本是常态,箕霸也找不到什么重点怀疑对象,上面又有令严禁大搞株连扰民,倒是便宜了寄再兴。

他这一次失手,反而对城中软禁之人更生了兴趣,于是他索性潜出城去,略作易容,大摇大摆地前来拜城。

寄再兴的身上带有魏王信物,二皇子手下的人也识得厉害,不敢为难,快马通传进去。

二皇子亲自迎了出来,设宴询问寄再兴来意。

寄再兴直言是为了丁丑会盟拜会岳帅投帖的。

二皇子听他提及丁丑会盟,面色陡变。

原来这丁丑会盟,是一个甲子之前,也就是大魏太延三年,太武帝拓跋焘灭赫连勃勃,为震慑西域,在塞外龙城召开的会盟。

龙城本为匈奴祖庭,位于马鬃山麓,清溪之畔,山的深处有风马旗祭坛,乃是塞外诸族共尊的圣地。

马鬃山是今日阿尔泰山系的支脉,在匈奴百部改称鲜卑后,这里便改称鲜卑台。

龙城也因此被称作鲜卑台布拉格,所谓布拉格,就是泉水的意思。

在这一次会盟里,拓跋焘派遣董琬等使节,召集西域,漠北,白山诸部,齐聚龙城。

太武帝在会上宣布大夏灭亡,魏与北凉联姻,最强的三部归一,大势已无悬念。

随后他更是调停了东北木叶诸部与库莫悉之争,下达契丹,库莫奚分治诏书,

允白匈奴南下入天竺,支持无东部西征大秦,

将本出高枷索科尔沁部的悍殊部落以及秦域鞑靼部落安置在拓跋故地太安。

这几道政令恩威并施,刚柔相济,让与会诸部无不震服。

当时有北凉国主沮渠牧犍提议将太武帝拓跋焘举为天可汗,顿时引发了激烈争论。

太武帝在一旁察言观色,自知北魏新起,虽然实力超然,比之当年檀石槐所见万里大国还差得很远,很难让所有部落诚心称藩。

因此他故作自谦,推脱了沮渠牧犍的好意,只是邀约诸部甲子之后,再值丁丑,重会龙城以议天可汗之事。

塞外诸族不著史,但口口相传,内容大同小异,各部首领都没有忘记这一约定。

而今六十年之期将满,北魏日强,这一届会盟必将决定今后丝路长城诸国的大格局。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