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兰陵王妃 > 第73章 我志在寥阔

兰陵王妃 第73章 我志在寥阔

作者:懒明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16 14:16:18 来源:文学城

宇文邕带我去的地方是云阳宫。

云阳宫在咸阳,位于甘泉山下,此宫原名甘泉宫,是黄帝以来祭天圜邱之处,亦是黄帝羽化升仙之处。史书记“匈奴祭天处,本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黄帝祭祀神灵、朝诸侯的万灵明庭就在甘泉。秦代时,就已经在此造林光宫,汉代于其旁起甘泉宫。

甘泉山风景秀美,泉水清澈,林静深幽,是避暑胜地。云阳宫中引入山中泉水,环而为湖,宫殿依山势而建,隐于山坳密林,玉栏绕砌,层楼高起,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在云阳宫内,避开了宫中的繁文缛节,避开了那些不愿见到的人,我的心变得飞扬。

宇文邕除了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打仗,亦是象棋高手。他下起棋来,耽之昼夜,每忘寝食。这些年,他在军中闲瑕之时,便潜心琢磨象棋之术,并改进了前人流传下来的六博、塞戏、让象棋形成自己的特色。此时的象棋跟现代象棋不同,棋子中有日月星辰,却同样采用兵战形式,由下棋双方互相攻守。这是金戈铁马战斗生活的一种形象演变。

这次来咸阳,他随身携带了一付鎏金特制的象棋出宫。在云阳宫的日子里,我与宇文邕以下棋对弈为乐,这集聚了机敏和智慧结晶的小小棋子,让我也渐渐痴迷。一有闲瑕,我就拉着他与我对弈。我们会寻一处安静的花蹊树荫之下,以抛铜钱猜先手,并命人于开局前煮好一壶上等佳茗,胜者始得品尝。

喜欢象棋中蕴藏着的无尽机巧和风云变幻,下棋,就如同排兵布阵、行军打仗。黑红双子,楚河汉界,我们在棋盘厮杀,常常是胜败尚未分明,日影渐已西斜。

我棋术的进步让宇文邕赞不绝口。他夸我在棋盘上运筹为幄,颇有大将之风,每每让我自鸣得意,以巾帼岂让须眉笑之。亦常在棋局上讨论时事。曾经感慨的问宇文邕,“周与齐的战争,历经十余年,连年纷战,以至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场战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不会一直持续的!”宇文邕谈笑自若之时,手中棋子已落。

我追问道:“为什么一定要打仗?从汉末黄巾起义始,历三国、曹魏、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齐周,这还只是北方,就已经无数次的朝代更替,更不必说南方的吴、蜀、宋、齐、梁、陈,整个中华大地战火纷争,大片的田地荒芜,百姓们流离失所,打来打去,争来争去,究竟又有谁能受益?一将功成万骨枯,受苦的不过是老百姓罢了。

宇文邕笑望着我,眸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又摇头:“在战争中,受苦的确是老百姓,没有人会喜欢打仗,但如今北方这种局面,如果不打仗,百姓只会更苦。自大汉式微,战乱就一直沿袭至今,今日天下,齐、魏、陈三国鼎立,战争还远远未到可以结束的时候。

建安十五年时,曹孟德曾经说过,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惜他虽有天下一统的雄心,却仍然抱撼而终。

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中原大乱。百余年间,胡人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政权,局势混乱有如一团乱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谁人皆能称帝,谁人都可称王!

五胡乱华之后,我鲜卑人渐渐入主中原。我父起于六镇之乱,幼时就深受战乱之苦,立志要统一北方,我从小便跟着父亲一起从军打仗,那时,父亲的对手是齐主的高欢,此人精通兵法,深沉不羁,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与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死敌,最后在玉壁战场上惨败。然而,我的父亲不久亦逝,临终时,他嘱咐我们兄弟定要完成他的遗愿,以慰他在天之灵!(注1)

而齐主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洋在位,这个高洋,较之其父简直差之千里,他不仅性情张狂,行事疯癫,而且任意滥杀无辜,□□他人妻女,朝政更是乱得一塌糊涂。虽然他于去年冬天因饮酒过量而一命呜呼,但北齐经此疯子皇帝,政局民生已经大不如前。翎儿,你说,有此时机,我们大周岂能不好好把握?”(注2)

我轻轻点头,却疑惑道:“依你说来,高洋在位后期,北齐政局已然不稳,你们大可乘虚而入,为何还打了这么多年仗呢?”

“虽然高欢已死,但是,北齐朝中却仍留有一批对高氏皇族忠心耿耿的拥护者。比如斛律光,此人出身于将门之家,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时就被高欢提为都督,他带兵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如今已经以军功累官至大将军,是我北周将士的一大死敌。”

“另外还有一人,就是兰陵王高长恭了。”他望了我一眼,凝重的双眸中掠过一丝钦佩,“高长恭是高欢长子高澄之第四子,虚长我一岁,容貌纤洁如女子一般,偏偏打起仗来,凶悍勇猛,年纪虽轻,却熟读兵书,武艺精湛,如今亦是战功累累。”

说到这里,宇文邕声音微顿,叹息道:“有此两人在,统一北方,不知要多费多少周折才可。”

这段日子以来,仿佛,我早已将那抹银色身影深埋心底。此时,乍一听到高长恭这个名字,我竟然微微慌乱,避开宇文邕的眼睛,望着棋盘,手指微颤,棋子却不知落向何处。

终究,还是轻问:“既然北齐有此良将,你,是否能将局势扭转?”

“当然!”宇文邕笑容俊朗飞扬,双眸粲然生辉,“战局,便如棋局,只要我宇文邕胸怀韬略,腹隐甲兵,便能运筹帷幄,赢得胜局!”听闻他此言,我笑道:“好不知羞,哪有如此夸赞自己的?你有何策略,倒是说来听听!”

他一子落定,唇边泛起一丝自信浅笑,坚定而自信,道:“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拓展经济,广辟农田,内惩贪腐,外扩府兵,南和陈霸天,北联大突厥,只需稳定后方,定可剑指晋阳。待北方一统,再依次图之。等到天下太平战乱结束后,我们的老百姓才能回返故乡,安居乐业。”

和风,吹动树梢,沙沙,沙沙。午后的云阳宫,宁谧清新,岁月如此静好。

我痴痴凝望着宇文邕俊朗的容颜,他那炫目的笑容背后,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魄,深深的将我折服。虽然始终不能赞成用野蛮的战争来征服对手,但是,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战争的硝烟却仍然弥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更何况在这一千多年前这个崇尚武力征伐的时代呢?

“然而!”他略一沉吟,凝滞不言。

“然而,攘外必先安内,宇文护才是你如今真正的心头大患。”我轻轻拈起一颗棋子,浅笑着接过他的话。(注3)

他眸中生辉:“知我者,郑翎也!”

“你说,如果人们可以不用打仗,有什么意见纷争,就在棋盘上解决。撕杀无声,搏击无血,不会燃起滚滚狼烟,那该有多好?”我轻轻叹息。

“终究是女子之言!”他哈哈大笑,笑容炫目,取笑我的天真。

我不服道:“我说得不对?”

“对,可是,若你想在棋局上定输赢,还需得得先赢我此局。”宇文邕笑而落子。

“好!我一定赢你。”我笑道,开始聚精会神于眼前的棋局。

然而,我总究不如宇文邕沉稳,每每自以为稳操胜券,伸手想去端茶之际,却被宇文邕按住手,他唇边扬起隐隐笑意,说声:“慢着”,顺手策马入卧槽,顿成杀势。(注4)

我目瞪口呆,他却得意地大笑道:“我赢了!”雕漆梅花几上,早已泡好上好的阳羡雪芽,说时,他已端起五彩盖盅,一饮而尽。

见他如此开心,我不禁也笑了。这段时间以来,他时常眉头紧锁,虽然他在我面前极力掩饰,凝望我时,会展露笑容,但是,我知道,他心中有心事。

替自己倒上一杯清茶,茶香袅袅,我浅笑柔声道:“这几日我看书,书中说,昔日孟尝君无所事事之时,亦用下象棋来打发日子,但他心中却认为下象棋为不务正道,所以每每心有戚戚,雍门周生就安慰他道:‘足下闲好象棋,亦战争之事。’意思是说象棋虽为一种休闲娱乐,却能在下棋的过程中悟出战争,亦可悟出人生。”

我轻展笑靥,“如今,你虽不能亲自带兵上阵,却能从象棋的纵横方略中获取灵感,亦不算荒废了时光。”

“翎儿。谢谢你。”他轻抚我脸颊,双眸中有绻缱眷恋,继而唇角轻扬,笑道:“翎儿,你可知?我教你的象棋,是经我亲自改进的棋术。自六博至塞戏,皆不同于我与你现在所下的象棋。将来,我一定会写一本关于象棋的书,记录下我们在棋盘上度过时光。”

他笑望着我,眉目俊朗,英气迫人。周围,绿树葱郁,鸟语啾啾,水声潺缓,云阳宫遍植杜若衡芜,空气里永远轻浮淡淡幽香。

我微笑望着他,举起手中的茶盅,以茶代酒,以心祝福!

注1:宇文泰,冷静沉稳,豁达大度的性格,“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非常理智的方式治理国家,不尚虚饰,崇尚简朴。

注2:此时是公元560年,15岁的高殷在位,一个月后,高演废高殷,即皇帝位于晋阳。次年九月出猎,高演马惊坠地,寻病死。561年11月,高湛即位。短短一年,北齐历三帝。

注3:“攘外必先安内”,最早的出处大约是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此处暂借来一用。

注4:南北朝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经》,象棋由此渐渐成型。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却可谓“四绝”,诗词一绝,兹不待言,工书善画通音乐,也为学者所公认。她还有一绝,就是“弈绝”。我文中的郑翎与宇文邕对奕的场景,实取之李清照与其夫君赵明诚下棋的故事,所谓恩爱夫妻,正是如此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3章 我志在寥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