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昆仑一黍 > 第78章 城南百姓居

昆仑一黍 第78章 城南百姓居

作者:无色定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10-01 11:27:27 来源:转码展示1

“你们就在此处等候。”赵黍走下马车,对随行仆从说道。

“少爷,这种地方偷鸡摸狗之徒甚多,恐怕会刁民冒犯。”仆从望向不远处的巷弄入口。

“不必担心。”赵黍说:“我要是领着你们大张旗鼓进去,怕是更易惹出事端。”

经安阳侯提醒,赵黍便动了心思,他在金鼎司担任执事,没法像过去怀英馆符吏那样,事事亲力亲为。可只是靠着安阳侯派给自己的仆从,赵黍也觉得有些不便,自己还是要有一些亲信人手。

按照贺当关留下的地址,赵黍来到东胜都城南的鱼尾巷。

即便是国都,也有贫苦百姓聚居之地,东胜都城南便有几条巷弄。放眼望去,污水积成小潭,瘦弱老狗伏卧喘息,拄杖老人披着破衣烂衫,靠在漏风门板外。附近还有几个游手好闲的地痞,不怀好意的目光四处打量。

挂在绳上的旧衣旧布充作帷帘,每隔几家便能看见门上悬挂青色头巾,说明内中有暗娼待客。一些妇人干脆就依门而立,招揽路过行人。甚至有剽悍妇人不忌男子调笑,一巴掌拍在对方的屁股,惹出阵阵笑声谩骂。

赵黍这次没有带上馆廨修士的绶带,但身上青黑锦袍干净素洁,隐带贵气,本就与这种藏污纳垢之所格格不入。

在赵黍进入鱼尾巷后,就见几名地痞悄然跟上,已怀有行凶抢劫的用意,而巷弄两侧的暗娼也都聚了过来。

“哎呦呦,哪来的小哥哥?”有一名浓妆艳抹的妇人抬手搭上赵黍肩膀,手指直接撩拨他的脸颊:“瞧这小脸蛋,比咱们还嫩!”

赵黍轻轻避过,心想自己修炼有成,就算不像梁朔那样刻意注重容颜,肌肤光泽、体魄轻健这也是自然的,光是这一点就远超劳碌早衰的凡夫俗子。

不过赵黍并未责怪这位妇人的冒犯,只是问:“这位大姐,请问木神庙在哪里?”

“唉,小哥哥这一句话,可就把咱家说老了!”那浓妆妇人拍着胸脯,还有别的暗娼上前,直接上手把玩赵黍的衣物,不住称奇。

赵黍转念明白,自己身上这件锦袍在穷苦陋巷的百姓看来,都算是难得之物,他清楚感应到后面地痞传来阵阵凶恶目光,只是在迟疑如何动手。

心下轻叹一声,赵黍变戏法般取出几块散碎银子,直接塞入那些妇人手中:

“几位好姐姐,我有一位朋友寄宿在木神庙,正要拜访,还请你们给我带路。”

那些妇人收了银子,惊喜万分,她们当然清楚巷弄中的情形,那浓妆妇人反应最快,直接卷起袖子,朝那几名地痞叫骂起来:

“看什么看!一帮软腿怂蛋,没钱还想白嫖老娘不成?滚!”

浓妆妇人中气十足,喊声震耳,就连赵黍也微微吃惊。不过他也知道,要在这种地方讨生活,低声下气、娇弱谦卑毫无用处,只会引来兽行侵凌,女子为了自保,就必须要变得剽悍,这才能赶走心怀不轨之徒。

赵黍看着一条巷弄几十户人家,起码有四五位暗娼,这些妇人倚门待客,全是一派理所当然。自己近来几乎只在城北,彼处不是各部衙署,便是卿贵府邸,高门大户林立、香车宝马往来,就算奴仆侍者都是衣履净洁,跟这鱼尾巷形成天壤之别。

被妇人们一路说说笑笑带到目的地,赵黍看见一座破旧神庙,柳编夯土的围墙塌了一半,小贩聚集在此,形成一个小集市,喧闹声此起彼伏。

半死不活的泥塘杂鱼,任君挑选,菜叶枯黄的芜菁芥头,可佐糙饭;来历不明的驴子嘶鸣聒噪,竹笼内中的鸡鸭插标待售;陶瓮里的酸米浆,堪比玉盏香饮,荷叶包的甜柿饼,胜过贡品花蜜。

鱼尾巷固然贫苦,可不代表此地百姓就会麻木无觉地活着。他们会竭尽自己的智慧,在触手可及的范围里,让自己过得更好。

哪怕在许多修士看来,木神庙前这个小集市,又穷又脏又吵又臭,但赵黍能够体会到一股不容忽视的勃勃生机。

“小哥哥,木神庙就在里面。”浓妆妇人抱着赵黍肩膀,笑嘻嘻道:“不知你的朋友是哪一位啊?”

“他叫贺当关,身背长剑,你们可曾见过?”赵黍问。

“原来是那个家伙呀。”妇人笑道:“一个乡下来的穷鬼,据说把钱都花在了龙藏浦,连旅舍都住不起,只能在鱼尾巷给别人干平事讨债的活计。”

赵黍没想到贺当关的日子这么拮据,以他的身手不至于这么穷困才对。

与几位依依不舍的妇人告别,赵黍径直走入木神庙,庙宇内中神像神牌一概无有,估计早就被当成柴薪砍了烧,自然也谈不上什么鬼神降附。

绕到后院,就见十几人手提木棍,演练招式,贺当关则细心调教起来,他一看见赵黍,兴奋道:“赵仙长!您怎么来了?”

“我就是来找你的。”赵黍环顾一圈:“只是没想到贺兄居然在这种地方传授武艺。”

“散了散了。”贺当关挥手赶走众人,惭愧道:“没办法,之前对付一帮泼皮,露了几分武艺,这鱼尾巷就有人缠着我要学武。我受了他们帮衬,又没什么东西报答,胡乱传授几手防身。”

“可是我见贺兄精通剑术,为何教的却是棍棒?”赵黍不解。

贺当关提了提剑带:“五尺长剑本就特殊,招式步伐可以化剑为枪。而鱼尾巷的人弄不来我这种长剑,木棍总归是有的,于是教些棍棒套路。不过说实话,街头巷尾这些厮杀,拼的还是血气勇气,不敢打的话,什么招式都是扯淡。”

“这话也对。”赵黍环顾四周。

贺当关将赵黍请入屋中,问道:“不知赵仙长此次前来有何要事?难道是打听到解忧爵的消息了?”

“此事我仍在设法探听。”赵黍回答说:“不过贺兄要是随我同去,或许能及时了解情况,也免得日后失之交臂。”

“同去?”贺当关不解:“赵仙长是要我去哪里?”

赵黍言道:“不瞒你说,我希望请贺兄担当护卫。”

贺当关一怔:“赵仙长莫不是说笑?我这点微末本事,只怕有损仙长颜面。”

“贺兄不必自谦,我孤身来到东胜都,眼下需要几个帮衬人手,一时间找不到别人,所以才厚颜来请贺兄。”赵黍从袖中取出锦囊:“这里面银饼作为聘金,还请贺兄收下。”

贺当关接过沉甸甸的锦囊,心思活泛起来,只是碍于口才,说不出感激之辞。

“我知贺兄此来东胜都,是为寻找家传宝物。”赵黍说:“不过东西在郑氏手中,恐怕还要费些功夫。正好我最近在新设衙署办事,结交了一位郑氏子弟,试图打探一些消息。”

贺当关愕然问:“不知赵仙长如今在何处高就?”

“金鼎司。”

……

等贺当关看着规模渐见完备的金鼎司时,险些以为自己来到什么坞堡牢城。

“东院尚未完工,内中铺地熟土要受日晒,我就不领你进去乱逛了。”赵黍引着贺当关来到西院,边走边说:“我平日就在此地办事,如果贺兄不嫌拘束,可暂居于此。”

贺当关看着往来仆从对赵黍恭敬行礼,心中讶异之余也有些惶恐,眼也不敢乱看、话也不敢乱说。

“我寝舍就在这里,贺兄住我对门,如何?”赵黍来到后院,仆从们正在将各种家具器物搬进。

贺当关手足无措:“赵仙长,这……我就是一个粗鲁武夫,就怕本事不足,让您见笑。”

赵黍摇头道:“贺兄不必如此,也不用叫我什么仙长,我来金鼎司就是给朝廷办事。这里是出入金鼎司的令牌,你拿好,日后便是司中翊卫了。”

贺当关在跟着赵黍前来的路上,已经大致了解金鼎司。对于他这种寒门出身的剑客武夫,能够给豪门大族看家护院就不错了,没想到一转眼就成为朝廷新设衙署的侍卫人手。

“这、这……”贺当关手捧令牌,激动欢欣难以言表。自从他在龙藏浦花光积蓄,家传法宝依旧无处可寻,便觉得自己未来再无出头之日,搞不好就要终老陋巷之中。

而今天能够获得赵黍提拔,贺当关仿佛重获新生,当即下拜道:“赵执事再造之恩,小人定当粉身以报!”

赵黍在侯府最不习惯的一件事就是受人下拜,他赶紧扶起对方:“不必如此!我就是请贺兄来当护卫的,你要是粉身碎骨了,还怎么找回家传宝物啊?”

贺当关深深叹气:“小人家世落魄,就算真的找回家传宝物,照样守不住。若是赵执事真能寻回解忧爵,还请自行处置。”

按照贺当关最初的想法,他是要将解忧爵进献给公卿贵人,凭此谋得一官半职,好让自己一身剑术有用武之地。结果现在赵黍就给了他这机会,而且还是来到金鼎司这种前途光明的新设衙署,早就心满意足了。

赵黍笑道:“如果真能找回解忧爵,我确实打算好好钻研一番。”

两人还在闲聊,就有仆从赶来:“赵执事,怀英馆的人到了。”

“终于来了!”赵黍带着贺当关一起,兴致冲冲地来到院外,就见石火光身后跟着十多名馆廨生,紧张中略带兴奋地指点议论。

“这么多人?”赵黍有些意外。

石火光说:“首座来信,说是金鼎司这边要人手帮忙。原本同行的另有十几人,不过他们在东胜都有家宅,所以先回去拜见父母了。”

赵黍不解:“人多是好,可金鼎司也不是什么人都收啊。一些术法修为还不够的馆廨生,还不如留在怀英馆里继续研修。”

石火光解释说:“他们也不是来金鼎司的。罗希贤和辛舜英即将成婚,他们是来送礼庆贺的。”

赵黍恍然大悟,怀英馆中也确实不乏卿贵高门出身的子弟,虽然过去没有明说,但罗希贤在这群人里面算是当之无愧的领袖。

当朝大司马之子、戡平匪患的大功臣、怀英馆年轻一辈的翘楚……如此身份和名望,成婚之际有众人庆贺,一点也不奇怪。

安顿好怀英馆修士,赵黍将金鼎司内众人召集起来,相互认识一番。

“这位前辈叫石火光,是我怀英馆执教,在祭造法物、炼制法器上造诣精深,就连赵某也是受其指点多年。”赵黍当众介绍起来。

可石火光依旧受不得众人目光注视,只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对了,这位道友是崇玄馆的郑思远。”赵黍示意边角处的青衣男子:“他在祭炼符箭上有独到本事,我也要向他讨教。希望诸位今后在金鼎司能够摒除门户之别,炼丹祭器之余,多交流心得体悟,彼此扶助、进益道妙。”

郑思远显然没料到赵黍会当众点自己的名,也不敢胡乱言语,有些惶恐地拱手揖拜。

“此外,关于灵材的调度取用,司内也有大致规条,想必诸位都听说了。”赵黍言道:“金鼎司不比别处,此间灵材乃是从国中各处开采,一点一滴皆是民脂民膏,若有有贪渎私窃之事,朝廷也会依律查办。赵某虽为执事,亦不能置身事外。”

依照符箓、丹鼎、法器三科,赵黍给众人安排了一些简单事务,其中最为紧要还是符兵。

不过这事无需赵黍动手,因为石火光这次来到东胜都,居然带来一批自己祭造的符兵。

与赵黍最初匆忙潦草不同,石火光在怀英馆花了一番心思,对符兵祭造之法大加改良,光是这段日子,就让石火光搞出“销蚀阴刻法”、“熔铁包铸法”、“镶玉藏符法”三种方式。

被赵黍单独叫来参与符兵祭造的郑思远,听得一愣一愣,赵黍和石火光你一言我一语,或争论包铸法是用铁水还是铜水,或探讨化金石销蚀兵刃是否不利于符咒祭炼,到最后甚至聊起把昆仑玉镶嵌进兵刃中,是否会导致将士为了钱财,将符兵倒卖给敌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