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九十三章 弘农杨氏

科学家闯汉末 第九十三章 弘农杨氏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3 01:01:44 来源:转码展示1

和袁家一样,杨家几乎同时得到了太平道的异动。jiuzuowen

杨家的家主是杨赐,此时为太尉。

杨赐这一辈本有兄弟四人,但还在人世的却只剩他一人了,他如今年过七十,但却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可见保养有术。

坐在他下面的是杨琦、杨彪和杨众三人。

这三人便是弘农杨氏的年轻一辈的中坚力量了,其中杨琦如今为侍中,杨彪刚刚被任命为颍川郡太守,杨众最幼,尚在家中专研家学。

“父亲,太平道起事正是我杨家乃至士族的机会啊,陛下必然可因此而知宦官为祸之烈,为何父亲却要上书呢。”杨彪在得知太平道的动向后也和袁绍一样想到了这里蕴含的机会,但和袁家最后的决定不一样的是,杨赐却决定上书揭发此事。

“是啊,叔父,张角这厮做事不密,吾等知晓,想来袁家等人也都知晓,他等不动,便是想借机解党锢之祸,吾等如告发此事,岂不是做了恶人?”杨琦也同意杨彪的看法。

党锢是横在所有世家面前的枷锁,有党锢在,世家就难以不断的将子弟推向朝廷为官吏,甚至因此而破家亡族的都不知道凡几。

谁能解除党锢,就能得到全体士族的感谢和支持。

“胡说!”杨赐猛地一拍桌子,积威所致,杨彪等人都低头不敢再语。

“你等小辈,哪里知道此事的厉害文先,还记得光和二年之事乎?”

杨赐觉得还是要乘机教训一番这些子弟,否则日后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孩儿当然记得,此事还连累了段纪明乃儿的一大憾事。”杨彪叹了口气说道。

原来在光和二年的时候,十常侍之首还不是张让和赵忠为首,当时为首的是王甫与曹节二人,当时二人势力之大,即使是大破西羌的段颎也不得不依附王甫,时任司隶校尉的阳球乘王甫在家沐休的时候面见刘宏,进言逮捕王甫等人,刘宏准予后,阳球在狱中将王甫等人拷打致死,段颎被被迫自杀。

当时的杨彪正任京兆尹,因此阳球此案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哼,当今陛下虽懈却慧,阳球当年就说过如为司隶校尉,必除王甫,汝等还以为除王甫是阳球之功乎?皆陛下之意也!

太平道日后事发,陛下必定会询问左右是否知晓此事,如老夫说知道,陛下必定要问为何不说,如老夫说不知,呵呵,你等以为陛下会信否?”

说着,杨赐已经把奏章写完了,他放下毛笔继续说道“要想对付十常侍,关键在于陛下,陛下如不下决心,汝等就是磕死在大殿之上也无用。

吾今日写好奏章,大可设计让十常侍进言说此事为虚,到时候太平道一旦事发,你等说陛下会如何想?”

杨彪三人对视了一下,不得不叹服杨赐的老辣。

“还有,你三人记住,我们杨家自尔等曾祖父起已经四世三公,经历了多少权臣?昔日窦梁何其跋扈,如今安在?如我杨家要代代昌盛,一不得弄权,二不得害民,弄权则招嫉,害民则招恨,虽可得一时得意,终会报应不爽!”

听着杨赐的话,杨彪不由低头说道“孩儿虽知晓,但看到张让等人,心中却是愤愤难平。”

“如非如此,我为何要你一直外放?你当真以为阳球之事张赵等人不嫉恨我们杨家吗?”杨赐哼了一声道“杨彪你给老夫记住,遇事绝对不能图一时之快,日后别说其他权奸欺我杨家,就是在你面前杀了修儿,你也要忍住,只要杨家不灭,那么必然是我们笑到最后。”

“修儿”杨彪被杨赐的话吓了一跳,杨修是杨家第三代最为聪慧之人,如今虽才八岁,但已可读家学,是公认的未来杨家接班人,杨彪从未想过日后杨修会死于非命,他们可是弘农杨家,仅次于皇室的顶级世家。

一想到自己最为疼爱的儿子会死,杨彪就有一种拿一切去保护他的冲动。

但现在杨赐却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必须以家族为重。

看着杨彪魂不守舍的样子,杨赐叹了口气,这是每一个世家家主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他已经在三公位置上待了太久,也太了解大汉王朝的现状了。

他很清楚,一旦太平道起事,那么大汉王朝的半条命就算没了,除非出现绝世雄主,否则改朝换代就在眼前。

因为太平道能起事并非因为太平道能蛊惑人心,而是因为大汉王朝已经失去了人心。

他已经七十多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已经力不从心,未来如果杨彪不能把持住,那么杨家要么显赫一时,要么就会泯灭在风暴之中。

次日,杨赐正准备带着写的奏章出门,就听到侍从说刘陶求见。

刘陶也是汉室宗亲,不过已经是西汉时的远支了,在杨赐还是司徒的时候当过杨赐的掾属。

杨赐见刘陶这么早就来找自己,必然是有要事,便让他进来,刘陶一进来,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就上前抓着杨赐的衣袖说道“杨公,事急矣,你可听闻了那太平道的谶语?太平道将反也!”

杨赐没想到刘陶居然也听到了风声,对张角更加不屑了起来,造反准备到天下人都知道,也是服气了。

“子奇莫急,你看我这奏章。”说着,杨赐把自己的奏章递给刘陶看。

刘陶一看,见杨赐建议朝廷下旨建议各州府简别流人,护归本郡,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不由喜道“此乃兵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但只怕十常侍不肯,我听闻那张角早已派来亲信,贿赂宫中,连陛下也听过太平道人讲经。”

杨赐也在担心此事,便问道“你有何计?”

刘陶说道“联络忠义之人联名上书如何?”

杨赐断然否决道“党锢尚在,岂能如此?”

刘陶也知道自己心急了一些,走了几圈拍掌说道“吾有计矣,吾近日刚刚斧正完了尚书,已经成书,书名《中文尚书》,陛下听闻必然会召见我,我便可当面陈述此事,杨公以为如何?”

杨赐想了想,抚须笑道“如能面言此事,当不怕十常侍在其中使坏,大可为之!”

等刘陶兴高采烈的离去后,杨赐招来一亲信,耳语一番,这亲信便径直的往皇宫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