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海要粮

科学家闯汉末 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海要粮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1 22:53:51 来源:转码展示1

——门外

贾诩拿着一叠电报等着马强,见马强出来,见礼道“明公,各地除蝗均有消息来报,请明公过目。zhongqiuzuowen”

听到是蝗虫的消息,马强立刻接了过来,看了几张笑道“不错啊,烧田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我们派驻的巡视组还有锦衣卫穿回来的消息都一样,这样看来,明年的蝗灾就会好很多了。”

“明公,这是另外一份单独的电报,是历城的一个村,组织挖掘虫卵,只用了一天就挖出了一棺材的虫卵,经辨认,均为蝗虫卵。”

“一棺材?”

这算个什么计量单位?历城的风俗这么奇怪的吗?

马强接过那份电报,看了一会,喃喃说道“一天的时间,百余人,就挖了一棺材这得有多少蝗虫卵啊”

“虽然必然会有很多沙土杂加其中,但其数量也不会少,明公,一斑窥豹,今年的蝗虫留下了不少祸根啊!”

贾诩的话让马强没法再淡定了,虫子的繁殖能力他当然知道,今年的蝗虫已经多到一脚下去好几只了,如果明年再翻个几倍,他非得绝收不可。

要知道,现在他手里最缺的就是粮食。

21世纪以后,国人大都已经忘记了什么叫缺粮了,超市的大米好像怎么都买不完,大家营养丰富的让各种健身馆蜂拥而起。

但在21世纪之前的几千年,缺粮才是中国这片土地的主题。

即使一年不缺粮,明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年景,因此没人敢浪费口粮,也因此,大部分后世家庭中的老人对倒剩饭剩菜这件事都可以和孩子们干一架,没办法,他们那一辈实在是饿怕了。

此时的青州除了平原外基本都没有存粮,明年按照马强的计划还得靠和徐州等地的贸易接济,如果明年蝗灾大起,后面三年都不一定缓的过来。

“文和,我们得做两手打算了。”马强背着手走了几步说道“子龙在东莱是否有消息传来?”

北海的黄巾军随着管亥的投降很快就平息了,但东莱的主力是海贼和宗贼,这就不是简单能平定的了。

“东莱郡各地见到我军开入,都在偃旗息鼓,担心招惹我军注意,海贼也暂时退去了。”

“宗贼呢?”

“宗贼自然是重新成为了良民不过到底是否为良民,还要看政令推行了。”

宗贼到底指的是什么,在后世是有争议的,在唐朝的章怀太子李贤的注解中认为宗贼乃宗族,是在乱世中结寨自保的大宗族,他们入则为民,出则为贼,如从官,则为军,如后来跟随曹操的许诸、李通等人都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这自然是因为刚刚从世家政治中走出来的唐朝皇室太清楚大宗族的威力。

但同时还有一种宗贼是賨贼,这个賨是賨人,是和山越人一样的古代少数民族,活跃在巴蜀荆扬,那边的宗贼往往是说賨人。

此时马强说的,自然是前面一个宗贼,也就是当地结寨自保的豪强士族。

“明年如果粮食有问题,就只能向海要粮了!”

青州之北就是渤海,南边则是黄海,都有大量的海鱼资源,在这个出海困难,也没有足够保鲜能力的年代,新鲜海产品根本出不了沿海城镇,更多的是以鱼干的形式卖往各地,即使如此,由于捕捞的困难,一边是用命去捕捞,一边还是吃不起。

“向海要粮?”贾诩重复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对!大海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是万物之母,现在我们缺粮食了,就只能向她要了!”

马强说完走了几步,思考了一会,挥手说道“发电泉州!让泉州立刻组织海船工匠随所有战船到乐安待命。

发电子龙,令子龙率军清扫不其县四周,由林海率军进驻崂山。

发电东莱郡,传青州刺史令,划不其县为青州刺史府直辖,改名为——青岛!”

贾诩拿着铅笔飞快记录在纸上,笑道“明公是准备用泉州水军对付海贼吗?”

马强点点头又摇摇头,继续说道“泉州水军从来没有上过阵,想对付海贼可不容易啊,而且要想向海要粮,这船只一时半会又打造不出来,还得靠这群海贼呢。”

“诩乃凉州人,对这造船一事倒是不太清楚了。”贾诩也不怕丢脸,直接摇头说道。

“泉州那边我其实一直让张盛在试着造海船,如果是小船,随时都能打造,但如果要造大船,必须使用阴干巨木,这种阴干好的巨木可不好找,但如果不用阴干的巨木,大船入水后要不了多久就会变形,所以才叫百年海军啊”

“百年海军??”贾诩歪着脑袋,念叨着这个他第一次听到的词语。

马强点了点头,后世的英国为了争夺海洋霸权,早在1501年就颁布了《植树法》,鼓励种植和保护橡树这样能造船的优质木材,甚至皇家海军的军歌都叫《橡树之心》,随后过了百余年,凭借着先人攒下来的大量优质造船木料,才打造出来了可以和无敌舰队匹敌的海上雄师,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英国对木料的重视更体现在加拿大上,做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在十八世纪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以便做为英国舰队的材料来源,但可惜的是到了十九世纪,铁甲舰横空出世,加拿大的木材只能做家具了。

有趣的是,虽然材料不再是木料了,但现代的精密构件加工完,也不是马上就能用的,得放在那里释放应力,这个时间,往往也需要数年,当然,如果你真的急的用,找一个手里有轻重的人拿个小锤子一顿敲,也能用就是了。

“明公说的没错,造船用的阴干巨木,最好是要用阴干十年以上的,保证其内部彻底干燥,否则半年之内,此船必废!”

一人走了过来接着马强的话在说,马强一看,是郭嘉,不由笑道“奉孝这些日子可熟悉一些了?没想到你也懂得造船?”

郭嘉摇头道“只是在荆州游学过,了解一些皮毛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